傅恒什么也没说,叮嘱如茵保重身体,便跨马而去,如茵牵着小女儿的手站在门前,说不担心是假的,可她知道丈夫一定会平安回来,低头问闺女:“玉儿,额娘这回,给你生个小妹妹可好?”
玉儿才两岁,傻傻地看着母亲,忽然一笑:“弟弟,玉儿要弟弟。”
如茵皱眉头,摸摸自己的肚子,她想再要个女儿才好,生个儿子实在管不过来了。
………………………………
441 和公公的忧虑(四更到
五月,傅恒带兵进入伊犁,朝廷预估为平准噶尔内乱,此次战役至少将持续一年时间,而皇帝将此番西征大权授予傅恒一人,但满朝文武都对傅恒都不看好,可眼下说什么皇帝都不会高兴,为了他们不肯出兵,皇帝已经冷了脸,便静待一年后的结果,若是傅恒吃了败仗,虽是朝廷不幸,却是他们的幸事。
皇帝既然全权托付傅恒,自己便打起精神处理其他事,六月谒盛京祖陵,封准噶尔台吉车凌为亲王,车凌乌巴什为郡王;七月里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率部来降;八月驻跸吉林,诣温德亨山,祭长白山、松花江。赈齐齐哈尔三城水灾,与皇后巡幸那拉氏祖籍辉发城;九月再谒永陵、昭陵、福陵,回到京城时,已是十月飘雪。
虽然并不是出远门,一年半载不归来,可皇帝几乎每个月都离开京城,皇后为了能让十二阿哥多长见识,把小公主留在宫里由乳母照顾,带着十二阿哥随皇帝同往,皇帝便顺理成章地带着红颜几人同行,但忻嫔因年初小产要安养,那之后到如今,除了在宁寿宫偶尔见过皇帝,她的承乾宫里几乎没有人去过。
这一日大雪纷纷,圣驾回京,皇后护着在路上睡着的十二阿哥回翊坤宫,皇帝倒是亲自来了宁寿宫向太后报平安。忻嫔就在太后身边伺候着,一见她便是楚楚可怜的模样,弘历也不忍心冷漠相待,和气地说了声:“这些日子都是你在伺候太后,你尽心了。”
太后便道:“皇后与诸妃随扈出行,路上必然辛苦,皇上这几日就歇在承乾宫吧,养心殿里许久没人住,正遇上天寒,让他们烧几日地龙皇上再回去,这些天就让忻嫔伺候你便好。”
皇帝知道回来一定是这个结果,早在路上就预料到了,只可惜这大半年带着红颜到处走,也没能让红颜怀上孩子,但想想出门在外的日子那样自在美好,也算值得了。出门在外,他是丈夫是个普通的男人,一回到这紫禁城,他就是帝王是儿子,忻嫔不过是一个被母亲利用的女人,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一个人伺候而已。
“儿臣知道了,皇额娘放心,如今傅恒也有捷报传回来,正是国泰民安时,此番儿臣谒祖陵祭告天地,必然保我大清江山千秋万代。”弘历说这番话,向母亲行了大礼,请她保重身体,好享受江山天下荣华富贵,太后被皇帝这架势唬住了,便也只能道,“你也要保重身体。”
且说红颜跟着皇帝四处转悠大半年,精神心情都比从前更好,且愉妃舒妃也都随扈,宫里没有她放不下的人和事,唯独如茵会让她惦记,但姐妹俩时常有书信往来,如茵对于产育之事早已不畏惧,家里又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每一次信中都让红颜安心。
今日一回来,红颜就派人出宫去探望如茵,此刻正听回话,外头有消息说,内务府搬了些东西去承乾宫,皇上这几日要歇在承乾宫,一些折子也直接送到承乾宫。宫人们退下后,樱桃来为红颜换衣裳,唏嘘道:“必定是太后娘娘的主意,太后娘娘真是太着急,皇上也不容易。”
红颜笑道:“罢了,你替我去给吴总管带话,让他留心皇上的身体,毕竟旅途疲惫,要悠着些才好。”
可樱桃才出门,就遇上和公公来了,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走路还算稳健,红颜迎出门笑道:“大雪天的,和公公不等我带着樱桃来看您,怎么自己来了。”
和公公在雪地里就要行礼,被红颜和樱桃拦下,搀扶着进了门,佛儿还给和公公送来手炉,叫他受宠若惊,连声道:“娘娘和公主千万不能折煞了奴才,使不得。”
好半天才坐定,和公公却示意樱桃带公主去玩耍,把其他人也都一并屏退,红颜这才觉得老爷子是有要紧的话说,正经神情道:“是不是皇上不在家的日子里,宫里出事了?咸福宫,还是承乾宫?”
和公公却摇头,清了清嗓子道:“娘娘,奴才是来求您一个示下,万岁爷半年前就托奴才一件事,说是要奴才在宫外物色好人家的孩子,预备着将来……把刚出生的婴儿给您抱进来。”
红颜心里一颤,她这半年里对弘历提过好几次五年之约,皇帝都找别的话题搪塞,他似乎是感觉到自己想要放弃的心,加上月月出门马不停蹄,一直都没能正经谈一谈。照和公公的话来看,皇帝早半年就开始谋算,倘若有一天他突然安排太医说令妃娘娘有了,红颜就只能硬着头皮把戏演下去,可她现在真的没有了那份心,没有孩子就没有吧,她已经有佛儿了。
“娘娘,皇上说在等一年,倘若您还是没有动静,这件事就要办起来了。”和公公忧心忡忡,“要奴才办这事儿,实在不难,可这种事如何使得,将来万一有什么事,娘娘难道要把性命也搭上吗?奴才说句不吉利的话,皇上比您年长十几岁,将来若是走在您前头,新君若是对您有不满,把这种事挖出来,到时候万岁爷都不在了,谁来给您说句公道话?”
和公公这话,想得就更长远了,他是经历了康熙朝雍正朝的人,自然比红颜和如茵所想的更周全,和公公不说红颜还真没想那么远,但这一切又是很现实的事,谁知道几十年后,会是什么光景?
“这事儿,公公也搁着,等我给您准话。”红颜神情凝重,说道,“皇上便是担心旁人不能向着我,早晚把这件事抖搂出去,只有公公是能为我好的,所以就托付您了。可这事儿办不得,千万办不得,五年前我心神恍惚被皇上一说就动摇了,现在想想,我早该在那时候就坚定才是,皇上的心这么多年没变,已经是魏红颜最大的福气,我还强求什么呢?”
和公公道:“是,奴才正是觉得不妥当,还请娘娘劝皇上三思。”
红颜感谢和公公:“好在您提前来告诉我,不然哪天皇上突然告诉所有人我有了,我才傻了呢。反正这件事公公不去办,皇上也没法子,再者哪里就能随便找到刚出生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做抢人家孩子的事啊,就先这样吧。”
为了这件事,红颜心绪不宁,急于想见皇帝,可皇帝却被太后“锁”在承乾宫里,忻嫔安养了半年多,年轻的身体早已恢复如初,她生得那么美,再多几分温柔,任何男人见了都会动心。
忻嫔已渐渐摸清皇帝的喜好,再不敢像最初那样胡来,皇帝天生对女人就有好感,又想着忻嫔被太后束缚也实在可怜,那几天里在承乾宫对她也算和颜悦色。且送到眼前的美色不大大方方地享用,也不是皇帝的个性,数日后雪霁天晴,承乾宫的门楣再次风光起来。
然而有了年初那一次教训,太后再不敢把承乾宫的事交付给忻嫔自己打理,特别是太医请平安脉,在忻嫔受幸之后,每日都要到宁寿宫禀告。
十一月初,红颜计算着如茵分娩的日子,宫里重新步入正轨过以往的生活,与愉妃忙着腊月除夕事时,宁寿宫里竟真的传来消息,忻嫔再次有了身孕。
太后大张旗鼓地将六宫宣召到宁寿宫宣布这件事,要皇后亲自为忻嫔安排产育上的事,皇后说宫里的事都是令妃和愉妃在管,老太太很不客气地说:“那些琐碎的事交给她们就好,我把忻嫔交给你了,若是有什么闪失,皇后可要负起责任。”
众妃散去时,舒妃悄悄对红颜道:“也好,免得有什么事,老太太又寻你的麻烦,咱们落得干净。”
出门见嘉贵妃正等着暖轿来,她们到一旁侍立,嘉贵妃回眸看一眼,嗤笑道:“这能生的人,怎么折腾都行,我们十一阿哥还说想要小弟弟,可惜啊我年纪大了,皇上也舍不得了。妹妹们这样的年纪,怎么就不见动静呢,你们在忻嫔那年纪时,怎么就没这样的能耐?”
舒妃冷笑:“贵妃娘娘若是愿意生,臣妾们也愿意伺候,不如娘娘您再辛苦辛苦,反正臣妾们是没能耐,也没那个脸了。”
愉妃示意红颜看着舒妃,上前与嘉贵妃说了几句话,硬是把她劝上了暖轿送走,回来提醒道:“但愿这一年平安无事,倘若承乾宫再有什么闪失,太后又要发难了。”
舒妃因为忻嫔入宫的日子,是她十阿哥殁了的时候,对戴佳氏从没有好感,没好气地说:“是不是生了儿子,就要和我们平起平坐?”
红颜在一旁道:“别提她的事了,赶紧求皇上开恩,让我们出宫一趟才是,如茵要生了呢,她那性子,富察家和纳兰府两边都不会求,玉儿还那么小。忻嫔身边仆从如云,太后视若珍宝,我们管她做什么?”
………………………………
442 只是打了个喷嚏(还有更新
舒妃不屑地说:“是哪个在科尔沁对人家百般关心,我还以为你要拉拢她呢。”
红颜笑道:“在科尔沁是雪中送炭,除了我再没有别人,如今她众星捧月,这锦上添花的事旁人上赶着去做,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有什么要紧?我们如茵才可怜,她那性子,你们家的人和富察家的人,都不能指望。”
舒妃故意矫情:“我们家的人怎么了?你有本事自己去求皇上,皇上跟前还不是你说什么便是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赖上我做什么?”
红颜急了:“你不是如茵的堂姐吗,我算什么身份?”
两人拌着嘴,嬉闹着便走了,愉妃叹她们长了年纪还和小孩子一样,早年能针锋相对如今能掏心掏肺,这世上的事儿当真谁也说不清楚。她正要跟着一道离开,华嬷嬷从里头出来请愉妃娘娘留步,和气地说着:“奴婢只是来多嘱咐娘娘一句话,娘娘听过则已,也未必要放在心上。”
愉妃笑道:“嬷嬷的话,自然都是为我好的。”
那一边,舒妃和红颜等了半天愉妃才过来,问她被什么事牵绊了,愉妃便将华嬷嬷的嘱咐告诉了二人,舒妃听了唏嘘道:“可见这忻嫔是多不得人心,连华嬷嬷都提醒我们别去沾手她的事,这一胎必然是金贵了,你们等着瞧吧,恐怕就算是得了个公主,太后也会封她为妃,如今四妃尚有一个空缺,等她坐齐了,姐姐和红颜手上的事就该分给忻嫔。慢慢地等忻嫔把你们的权力都夺了去,太后就算是终于把红颜给挤兑下来,老太太可以瞑目了。”
前面的话有道理,冷不丁冒出最后一句,把愉妃唬得不行,拍了她的胳膊道:“你昏了头,胡说这样的话,传出去一个字,可就……”
见舒妃嬉皮笑脸的模样,愉妃又不忍心真的说她,眼前人好容易走出丧子的悲伤,她爱胡闹就胡闹吧,指了红颜道:“办正经事要紧,如茵可随时都要生的。”
如此,舒妃以如茵堂姐的身份,向皇帝和皇后求恩旨,念在富察傅恒西征有功,让她出宫代为照顾如茵待产,帝后自然应允,只有太后那边念叨了几句不合规矩。
因红颜也相随,皇后感激如茵曾教她如何带孩子,如今十二阿哥越来越聪明活泼,可见如茵的话是有道理的,便亲自去宁寿宫为舒妃和红颜解释,而太后也只是念叨几句,皇帝都答应的事,她当然只能点头。而她眼下只盼着忻嫔这一胎,能安安稳稳生下来。
三日后,皇家破天荒地派出两位娘娘照顾大臣待产的夫人,侍卫将富察府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富察府的男丁家仆也都暂时遣回各家,只留下丫头老妈子,并宫里带去的太监宫女,虽然这架势不好看,可如茵有两位姐姐相陪安心不少,她们住进富察府第二天的夜里,她便要生了。
而这一次,却不如从前那样顺利,按理说已育有三子的如茵要比初产之人容易得多,不知是不是因傅恒西征她心有牵挂,且这半年多红颜也跟着皇帝东奔西跑,留下如茵在京城寂寞孤独,让她的心情不如以往那样舒畅开朗,这一次竟生得十分艰难,连稳婆都皱了眉头。
要紧的时刻,如茵泪如雨下,顾不得旁人都在,抓着红颜的手便说:“傅恒那性子,我若是去了,他断不会再娶,可是孩子们太小了,不能没有人照顾。姐姐你将来好歹劝他续弦,给孩子们找个好心的继母,不然我的孩子太可怜……”
红颜哪里听得这样的话,急了说:“你若有什么事,我还有什么意思?要不你把我也带走,咱们还能做个伴?”
如茵苦笑:“姐姐,就依了我吧。”
床那头,接生婆要伸手为产妇调整胎儿的位置,朝红颜使了个眼色,红颜便继续纠缠如茵说话,那头冷不丁地把手伸了进去,如茵痛得肝胆俱裂,但是这一折腾,却比先头容易多了,孩子胎位正了,接生婆们也敢用力了,她只觉得自己死了千百回,腹下一松后,便整个人坠入黑暗里。耳边隐隐约约有哭闹声恭喜声,纷纷扰扰散不去,她口中却只念着:“傅恒……你在哪儿?”
如茵再醒来时,屋子里不再是人头攒动的慌乱浮躁,清清静静的卧房里,明媚的阳光从窗棂洒下,将燃了檀香的掐丝珐琅铜炉照得亮晶晶,充满了生气。
房门外有动静,便见佳人翩翩而来,她眯眼看着,直到红颜晃到跟前,她才露出笑容,红颜亦笑:“终于醒了?你安心躺着,丫鬟们已经为你收拾干净,要不要解手?”
“是个姑娘吗?”如茵问。
“又是个小子,你孕中一定吃得不少,哪有孩子生下来就白白胖胖,看着都不像是初生的婴儿。”红颜欢喜地说着,“很健康的孩子,饿了哭起来嗓门特别大,怕吵着你休息,舒妃姐姐和乳母带着在隔壁呢。外头起风了,你若不着急,等风停了再给你抱来可好?”
如茵颔首答应,虽然气息微弱可脸色已红润起来,半天后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她又怜爱又嫌弃,嘟哝着:“这下子他阿玛不愁将来麾下无人,带着自家小子们,都能上战场了。别人家求个儿子求一辈子难得,我怎么生来生去都是小子。”
舒妃在一旁却看得痴痴的,这白白胖胖的小子,像极了她的十阿哥,本欢喜的神情渐渐暗淡,正好如茵一抬头,都看在了眼里。她当然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可觉得堂姐更可怜,再想眼下自己的精力,根本无力独自照顾好那么多孩子,这一次吃了大苦头,她必然要安养几个月才行,不然傅恒回来若是见她有什么缺损哪怕只是瘦了些,也要心疼得发脾气,往后指不定就再不敢把她留在家里去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姐姐,这孩子您接到宫里替我养一阵子吧。”如茵突然这么说,叫红颜和舒妃都怔住了,如茵含泪道,“就把他当十阿哥养着,我这里实在没精力,这一次我自己知道,甚至大不如从前,我还不晓得怎么向傅恒交代,回头自己养不好孩子也养不好,不如暂时分开,等他大一些时,傅恒也该回来了。”
舒妃这才明白,妹妹是在对自己说话,她心里突突直跳,半晌才道:“怕是不合规矩,要等皇上和皇后点头才好,而皇上和皇后未必不答应,太后……”
如茵道:“那就先试试,若实在走不通,我再想别的法子,或送去富察府让傅恒的侄媳妇们照顾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