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的住,而且,他们理应看到接下来的一幕。
“哈哈,知我者,神医也!”自从王闲到来,浓郁的笑容就一直高高悬挂在朱文正和姚盛二人的脸上。
而与此同时,常遇春麾下专门负责操作神威大炮的士兵早已将大炮架好,直接是瞄准了缩在军阵之后的赵均用。
“朱将军、姚将军,亲自来点燃引线如何?让赵均用在九泉之下也要明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王闲和常遇春将士兵递上来的两支火把又分别交给朱文正和姚盛,说道。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多谢神医,多谢将军,好一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赵均用,你也神气到头了!”口中说中,二人已是同时点燃了两门神威大炮的引线。
赵均用的眼神和听力都还算机敏,听到城头上守军的欢呼就知道事情有变,再看到城头上架起的两门大炮,就暗呼糟糕,不由分说,转头就跑,仓皇之间,连撤退的命令也没有下达。
“想跑?迟了吧?”常遇春冷声笑道。
轰隆!
话音落下,大炮也随之炸响,赵均用并没有逃出大炮的射程,反而是被一炮轰了个正着,火光弥漫,尘土飞扬,挫骨扬灰。
另外一炮,直接在赵均用的前军炸响,大范围的杀伤了无数的士兵,也让存活下来的士兵眼中的愤怒和狂躁转化成了深深的恐惧。
我草!
第一次见识神威大炮威力的朱文正和姚盛二人都是狠狠的吞了一口唾沫,眼中光彩连闪。
“城下的士兵听着,你们的统帅已经阵亡,速速放下武器投降,敢有轻举妄动着,自己估量下场!”常遇春振声喊道。
哗啦啦一片跪倒,许多城下的士兵被剧烈的爆炸声震裂了耳膜,根本听不清常遇春说了什么,但是不断打颤的两条腿已经命令他们赶快跪地求饶,才能避免让那恐怖的大炮轰炸在自己身上。
。。。
………………………………
第一百零三章 霸道
面对着呼啦啦跪倒一片的十数万士兵,朱文正和姚盛不禁对望一眼,眼角都是泛起了泪花,猎人与猎手的位置竟是如此迅速的完成对调,刚刚还耀武扬威的敌军,此时已经俯首求饶。
“朱将军,濠州城内,共有多少守军?”王闲转头问道。
“总共就十五万,全在这里了,赵均用这一次,是倾巢而出。”朱文正答道。
“下令,开城门,我们去收了濠州城,就算是赵均用这次挑衅我军所付出的代价吧。”王闲说道。
“收下濠州城?哈哈!神医所言极是,赵均用的大军已经投降,濠州已是我囊中之物,此时不收,更待何时!开城门,快快打开城门!”朱文正先是一阵疑惑,随后马上反应过来,兴奋的吼道。
“姚将军,你坐镇滁州,以免城下的士兵再生骚乱,两门神威大炮就架在这里,我看谁敢轻举妄动,常将军、朱将军,你我一同前去濠州接收城池。”王闲安排道。
“好,没问题,预祝我军濠州大捷!”姚盛此时是多么想跟随着王闲一同去目睹大军入主濠州的盛况,但是他还是将心头的急切给忍耐了下了,相比于王闲、常遇春和朱文正,他的身份地位确实最低,况且滁州总要有人来守,这十几万的降卒总要有人来震慑,这个时候,总要有人理智的做出退让。
“那就辛苦姚将军了。”王闲毫不掩饰眼中的赞赏之色,对姚盛说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知进退的人,必能成大器,这便是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进退有道,张弛有度,自成方圆,这便是以退为进了。
此时的濠州无异于一座空城,赵均用倾巢而出,却命丧黄泉,带去的十几万军队除了在战斗中牺牲的,此时已经全部乖乖的跪在滁州城下连动也不敢动。
大军到了,留手濠州的鲁淮王彭早住根本没有抵抗,直接是将城门给打开了,俯首称臣,恭迎王闲进城,他在赵均用的阴影下已经生活了太久了,巴不得他早点死,王闲是朱元璋的兄弟,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郭子兴是彭大生前的亲信,说来说去,还是自己人。
濠州城从此改姓,轻轻松松,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因为这本身就是赵均用为他的行为所付出的代价。
朱文正和姚盛没有想到,远在集庆的朱元璋也没有想到,但王闲心中却是早有谋划,否则,他大可只带王家军和两门神威大炮来,就足以摆平赵均用了,带着常遇春的大军,就是为了这一步。
如果朱文正和姚盛弃城而逃,致使滁州失守,那么长江北岸便尽数落入赵均用手中,其局势足以和朱元璋对峙,朱元璋想要再夺回来,必须得再次强渡长江,此等难度非同小可。
然而,朱文正和姚盛将滁州守下来了,赵均用死了,濠州城自然也就拱手相让了,此消彼长,大概就是这样吧,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原本只在一瞬之间。
王闲坐镇濠州城,这也是一座大城啊,有百姓数十万,经过了滁州保卫战,赵均用折损了不少兵力,但还是留下了十万可用之兵,稍加训练,便是一支虎狼之师,有常遇春在,收编降卒的事情不劳王闲操心,而有曹四、李四为首的一队王家军文士在,安抚民心、告慰百姓、过渡城池的事情也不见得就做的比李善长差,王闲接管濠州城,波澜不惊,稳稳当当。
消息当然也是第一时间就传回给了朱元璋,直接是把朱元璋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者是朱文正和姚盛竟然真的将滁州城给守了下来,二者是为拿下濠州城而感到极度兴奋,那是自己投身军旅的第一站,那里留下了太多属于自己的故事,如今这座城池,竟然姓朱了。
“八哥,你的确是比我强啊。”惊喜之余,朱元璋也是在心中暗暗叹道,事实摆在眼前,朱元璋为自己当初主动放弃滁州、放弃自己的义子和麾下的将军而感到羞愧,更何况,朱文正还是他的亲侄子,如果朱文正牺牲,他还要给自己的大嫂一个交代,给朱家的列祖列祖一个交代,是王闲为他保留下了这一粒种子,一颗原本已经被他自己所放弃的种子。
稍作调整之后,朱元璋立刻将拿下濠州的消息晓谕全军,在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里,先下集庆,再下濠州,两个大型城池尽数收入囊中,长江两岸连成一线,纵横千里,这是真正的双喜临门。
将军务交给汤和,将政务交给李善长,朱元璋带上徐达直接奔赴濠州。
此时,濠州城内的鲁淮王王府正在举行一场盛宴,王闲虽然拿下了濠州,但是除了安抚民心、整编军队,他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举动,一切都等着朱元璋亲自收拾,鲁淮王彭早住抓住时机,每日里就是宴请王闲,两人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听闻朱元璋赶到濠州的消息,彭早住也是当仁不让的在自己的王府背下盛宴欢迎朱元璋,并且和王闲等人一起亲自出城迎接。
宴会之上,朱元璋、王闲、常遇春、朱文正、姚盛、彭早住都是在场,重新回到濠州的这片热土,朱元璋感慨万千,一切梦想都是从这里起步,如今,终于又回到了这里,看似是画了一个圈,却早已不是原先的起点。
“朱将军、姚将军,此战,二位将军当居首功!”赏罚分明,向来是朱元璋为人处世的一大优点。
“多谢大帅称赞,末将只是在分内之事尽职尽责,全仰仗神医和常将军及时赶到,破解危局!”朱文正和姚盛也是好不居功。
“二位将军不必过谦,四位这次都是大大的有功,本帅心中自有决断,打下了濠州和集庆,也算是解决了本帅钱粮问题上的燃眉之急,总不至于再到七哥那里打白条了,传我帅令,参与本次滁州保卫战的士兵若有阵亡,家人从重抚恤,若有重伤,给予医治后妥善安置,其余人等一律提奉三成,另外每人再赏白银十两。”朱元璋豪爽的吩咐道。
“末将替军中弟兄多谢大帅!”朱文正和姚盛面上都是一喜,总算能给兄弟们一个交代了。
“至于二位将军嘛,姚将军,本帅曾经问过你,你自认为能统多少兵,你回答说一万,本帅就给了你一万,结果你就用这一万人,创造出了一个奇迹,现在本帅再问你,经此一战,你自认能统多少兵?无需顾虑,尽管明言。”朱元璋说道。
“回大帅,末将能统三万兵。”姚盛不假思索的说道,如今的他,的确有这个本事。
“三万?那好,本帅就给你三万,姚将军就用这三万军队,继续为本帅镇守滁州,连同和州也一并交给姚将军,有姚将军在,本帅便是一万个放心!常将军,将你麾下的三万士兵交付给姚将军吧。”朱元璋也是毫不含糊的答应道。
“是,大帅,末将遵命!恭喜姚将军!”常遇春遵命,真诚的对姚盛说道。
“多谢大帅信任,多谢常将军,末将承蒙大帅如此大恩,定当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姚盛扣头谢恩,要多少给多少,这样的将军恐怕还是独一份吧,姚盛幸福的像花儿一样,他不贪心,所以能让朱元璋安心,所以自然能够心想事成。
“朱将军,你这次的表现的确大大出乎本帅意料,于公,你作为本帅新近拜封的年轻将领,却能够有如此魄力,临危不乱、舍生忘死,的确没有辜负本帅对你的期望,于私,你我乃是至亲叔侄,看到你有如今的出息和成就,叔叔真心为你高兴,相信你的父亲、娘亲,我们朱家的列祖列宗都会为你高兴。将你娘接到濠州来吧,从今以后,赵均用麾下的十万降卒就归你统帅,你就替本帅坐镇濠州,继续和姚将军一起,并肩携手,为本帅守住这长江北岸,这里才是我军的根基,才是我军的命脉,今天,就交到你手上了,朱将军!”朱元璋郑重的说道。
“谢大帅!末将领命!”朱文正沉声应道,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承诺,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无论是城,还是人,就放心的交给我吧!
最强之盾,还将继续发光!
朱元璋说爽了,却彻彻底底的将鲁淮王彭早住丢到了一旁,不管不顾,彭早住侧着耳朵,恭恭敬敬的听着,尽管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他似乎从一生下来,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命,只能任人摆布,忍气吞声,苟且偷生。
没有实力、没有气度,成了王,也不过是一个笑话。
“鲁淮王殿下,永义王赵均用已经自取灭亡了,依本帅看,天下纷扰,殿下何必再趟这趟浑水,还是趁早脱身吧,至少不会落得和赵均用一个下场,无论是军事或是政治,殿下你都不适合。”朱元璋当然没有忽略彭早住,只不过是从来就没有把他当成一回事罢了,因此说起话来也是丝毫的不客气。
“这……这……本王年少,愿意一切谨听从大帅吩咐。”彭早住噤若寒蝉。
“朱将军,在濠州城寻觅一块上好的区域,作为彭先生的封地,一切吃穿用度,全由朱将军供给,一定不要让彭先生受了委屈。”朱元璋别有深意的说道。
“是,大帅,末将领命!”朱文正应道。
“彭先生,你有问题吗?”朱元璋都不带正眼去看彭早住的问道,他的暗示已经足够明显了,相信彭早住如果还有脑子,就知道应该怎么办,如果他实在没有脑子,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他也不介意再杀一个乱七八糟的王。
“多谢大帅,本王,不,彭某这就公告天下,取消王号。”彭早住唯唯诺诺的说道。
“嗯,彭先生果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才能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啊,不像赵均用那个死鬼,阎王不叫,自己偏要去,谁也拦不住。”朱元璋阴沉沉的说道。
。。。
………………………………
第一百零四章 风雨帝王城,幽幽怀古情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出自**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长江》是与南京有关的诗词名篇,与朱元璋、常遇春一起从濠州返回集庆的王闲站在紫金山颠,不由得将之吟咏而出。
濠州城一聚,朱元璋将原属于不败将军常遇春麾下的三万军队交付给统镇将军姚盛,令他继续镇守滁、和二州。
而原属于永义王赵均用麾下的十五万大军,经过滁州一战直接损失达到三万余人,再经过筛选,留下的十万军队,都归属于朱文正调遣,盘踞于濠州,而朱文正也终于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封号:镇北将军,寓意是只要有朱文正在,朱元璋大可放心长江北岸的地盘永固。
从生下来就一直很窝囊,看似身份尊贵,其实毫无存在感的鲁淮王彭早住被朱元璋毫不客气的赶出了王府,软禁于濠州城一处极为偏僻的封地之内,从此与世隔绝,抑郁终日。
南京,亦名金陵、建康、石头城等,当然还有眼下的集庆,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有着六千多年文明史、近两千六百多年年建城史和近五百年的建都史,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
正所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城中,风景秀丽,景色绝佳。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正如此刻的朱元璋,就是将南京,不,应该说是集庆作为了他夺取天下的大本营。
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南京是一所文化名城,自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骚客在此处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比如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有: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诗相信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再有就是词人辛弃疾:
八声甘州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老七是学文的,对此类历史文化名城尤为钟爱,因此不免要掉一掉书呆子,惹人见笑,朱元璋攻占集庆,是他前进路上一块极其重要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