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同行云相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山同行云相随-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了想,又说,“若曦,我们兄弟间的这些争斗,你就当根本不知道。你只要做好你本分的事情,照顾好皇阿玛,这样皇阿玛说不定能早日答应你回府。”虽心有不甘,但我也知道自己能做的恐怕也不多,若是不知道夺嫡的历史结局,稀里糊涂地过日子该有多好。见我心事重重,他心有不忍,伸手抚住了我的脸,柔声细语道:“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会出事。可你若是冒险,我只会整日提心吊胆,你明白吗?”我听他这么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我若是出事,他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而且还会把他拖下水。于是我轻声答应:“我都记住了,八爷你就放心吧。”八爷微笑了一下:“若曦,记住,现如今对我最重要的是你的安全……”

    ……

    皇上并未派十四爷,而是选了传尔丹,祁得里为将军,会和富宁安军,严防准葛尔入寇,只派了西安将军额伦特带兵进藏平叛。想来十四爷若能继承大统,恐怕也是最好的选择,他本是八党干将,自然会照顾八爷,与四王爷又是亲兄弟,将来必不会手足相残。明里暗里,有意无意,八党似乎都在抬高十四爷的地位,康熙对此似乎并无异议。

    四王爷与众兄弟仍旧是不亲热,独来独往,不过听说他的侧福晋年氏好似很受宠,我心想四阿哥此时是要拉拢年羹尧。“四爷吉祥。”我行了个礼。“起来吧。”他冷冷地看着我,脸上一如既往地冷峻:“若曦,为什么总是躲着我?”“奴才不敢。”我低下头。他说:“十三弟与绿芜的女儿承欢,已经六岁了,哪天我把她带给你看看。”我心里一喜,说:“好。十三爷和绿芜他们现在如何?”四爷答道:“我去探视过,十三弟心胸豁达,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有绿芜陪着心情还不差。”
………………………………

第十八章 星沉河底当窗见(第2节)

    康熙五十六年的十二月,皇太后崩,这位来自大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女子虽然曾经贵为皇后,却没有得到过顺治的喜爱,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康熙对她的孝顺,虽非她的亲生儿子,但待她如生母一般,让她得享天年。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皇太后卧病慈宁宫期间,皇上还亲赴侍疾。紫禁城内外都是白茫茫一片,举国服丧,不许娱乐,不许宴会,整个新年就在哀恸中过去了。

    皇上由于劳累再加伤心,也一病不起,手臂无力,不思饮食。太医们轮番诊治,直到来年二月,才渐渐好转。其他阿哥不过每日轮流请安问候,唯独四阿哥,竟像是长在了养心殿一般,一天要来上两三次,就连太医开得药方他也要细细研究。起先,皇上也催促他去处理政事,可他坚持如此,慢慢地,像是习惯了。于是,待皇上病愈,当众称赞四阿哥“诚孝过人”。

    期间,我也劝八爷多到皇上身边走动,但八爷却说:“如今我担任内务府大臣,事务繁杂。前方正在打仗,本来军事装备由工部负责建造,但因为工部忙不过来,连我们内务府也要帮忙了。因为内务府也有个武备院,是负责管理宫内鞍甲、刀枪弓矢等物的,我都几天没回府了。”他也确实忙碌,而且这是他继康熙四十七年之后,再次担任内务府大臣,也体现了康熙对他的能力的信任和既往不咎,他自然不能有半点闪失。

    ……

    康熙五十七年二月,西北再次西告急,拉藏汗被杀,拉萨陷落,准噶尔部控制了整个**。消息霎时传遍宫廷内外,人人都谈论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因为这关系到大清领土的完整,以及清朝举足轻重的统治基础――满蒙联盟的成败。准噶尔部控制**,就有可能借宗教煽动蒙古各部脱离清朝统治,**沦陷,意味着西北和北部边疆从此洞开。康熙迅速做出反应,命色楞统率军兵、收复**,西安将军额伦特、内大臣公策旺诺尔布等随后相助。

    因为康熙信心十足,层层影响下来,人人都觉得胜利指日可待。四周宫女太监们的话题,迅速转变为猜测何时胜利班师回朝,我摇头轻叹,哪有那么容易?我虽然并不清楚准噶尔之战的经过,但却知道后来十四阿哥亲自出征,并被封为“大将军王”,进而进入他人生中的黄金时代。

    果不其然,兵部尚书逊柱来递折子的时候正该我当值。原来,前几天小胜其实是准葛尔的诱敌之计,结果,传尔丹,祁得里二人贪功冒进中了圈套。色楞于五月孤军入藏,与他失去联系的额伦特仓卒追赶,七月才在藏北喀喇乌苏会合。而本应前往策应的策旺诺尔布军却迟疑不前,加上青海蒙古王公违背诺言,不肯派兵相援,色楞和额伦特军最终陷入重围,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全国为之震动,不仅清廷内部弥漫着畏战情绪,青海部分蒙古王公,也吓得肝胆惧裂,不愿再战。清朝面临着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进迫乌兰布通以来最严峻的局势。此次战役也成为康熙执政历史中一个极为重大的失误。

    皇上的面色异常苍白,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暴怒。沉思了片刻,问:“逊柱,说说看,你认为这次失利的原因是什么?”逊柱磕了个头,“臣以为,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官兵们从上至下,缺乏实战经验和轻敌大意,所以,在遇到经验丰富,饶勇善战的阿喇布坦兵,才会轻易中计。其次是蒙古那边背信弃义,不肯出手相救。臣以为应当再次派兵,镇压叛乱,以扬我大清军威。”“嗯,”皇上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蒙古那边如何说服他们,不派出有说服力的人,恐怕他们还是不肯帮忙。”

    皇上站起身,绕着大殿走了起来,好一会儿,才沉痛地说,“朕这皇帝做的,竟连个可用的人都选不出!”说罢,长叹一声。“皇上,臣以为可以从阿哥们当中挑选一位,以皇子的身份带您出征,并且主持与蒙古的谈判,想必蒙古人也不便拒绝。”逊柱提议。“嗯……”皇上盯着跪在下面的逊柱,沉吟着。只见四爷上前跪倒在地:“皇阿玛,儿臣愿代您出征上战场,儿臣万死不悔!”我侍立在一侧,心里暗想,上次八爷他们曾经提议过让十四爷出征,这次四爷再次主动请缨,一是不愿意让十四爷出征,二是想博得康熙的好感,其实他也知道,皇上让他出征的可能性不大。

    果然,皇上看了看他,面无表情地说,“四阿哥,你有这份忠心,朕深感欣慰,但带兵打仗不是你擅长的,你还是好好处理民政吧。”说罢,回到御书案旁,“你们都先退下,这件事朕自有主张。”这下,朝野上下的目光都汇集到派谁为将,代天子出征上了,以便从中揣摩圣心,提前站好队伍。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紧迫形势下,康熙于五十七年十月十二日任命十四阿哥胤祯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王爵,“酌量调遣各路大兵,将策旺阿拉布坦歼剿廓清,安靖边圉,斯称委任’,即让他担负起进军拉萨、收复**;直捣伊犁,解决准噶尔问题的艰巨任务。随同出征的,有康熙的三个孙子弘曙、弘治、弘禧,还有部分皇室贵胄。

    十二月康熙为十四阿哥举行的出师礼,堪称清朝开国以来最为隆重的出师礼:用正黄旗纛、亲王体制,称大将军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一时满朝上下一致认定,十四阿哥是康熙心中最有可能的储位继承者。十四阿哥政治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拉开序幕。

    德胜门外,旌旗招展。送行的诸王和二品以上大臣,人头攒动,十四阿哥自然也十分高兴。因为此行将使他成为众皇子中,唯一一位单独统军作战和坐镇一方的人。康熙在立储问题上,由伯乐相马改为伯乐赛马,是骡子是马,那得拉出来遛遛。

    在朝内形势大利于十四阿哥的情况下,九阿哥选择了极力支持十四阿哥。“毙鹰事件”也许是十四阿哥所为,也许不是,可在权衡利弊后,十四阿哥相较三阿哥、四阿哥却一定是对原“八爷党”最有利的选择。九阿哥极力支持十四阿哥,在朝堂内为十四阿哥出谋划策,彼此互通消息。九阿哥甚至四处公然宣称十四阿哥“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们皆不如。”我私下揣测,这大概也是八爷授意的吧。

    康熙也时而在众臣面前说自己喜欢诚实、爽直、重情意的人。他说:“存心行事,贵在诚实,开诚示人,人自服之,若怀诈挟术,谁放心服耶?”他认为尊者应“推心置腹以示人,阴刻何为?”并且指出:“朕之喜怒,无无即令人知者,惟以诚实为尚耳。”又夸道:“十四阿哥最肖朕!”十四阿哥成为兄弟中的第一人,无人能及。十四爷出征期间,各省的贡品和美味佳肴,康熙都亲自检验包装,给儿子送上一份。他还特地叮嘱十四阿哥,缺什么东西,只管向他要。
………………………………

第十八章 星沉河底当窗见(第3节)

    康熙五十八年,八爷由内务府调到户部任职,因为八爷公务繁忙,我和他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正月十五,我刚当值回来,就见八爷、九爷、十爷三个人,站在我的小院里。我一愣,年前,十四阿哥在军报上说已奉皇上命令进军青海,但粮食霉变,前方军需和将士的安家银两也都没有按时发放,最近为了十四爷粮草的事,皇上命四爷、八爷他们想方设法调集,正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来我这儿?

    我赶紧上前请安,十爷摆摆手说:“免礼。若曦,今天是元宵节,逛庙会的时候,我看见一只风筝,跟以前我们放过的那只差不多,就给你买来了。”

    我这才看见院里的石桌上,放着一只老鹰风筝,还真的跟我放过的那只差不多,我拿起来细细欣赏,记忆仿佛回到以前……“可是宫里是不允许放风筝的,买来也没用,十爷。”我说。八爷笑着说:“不能放,就挂在墙上看看呗,十弟也是一番心意。”

    我问:“你们这几天不忙吗?十四爷部队里粮草的事情解决了吗?”十爷笑着说:“还是八哥有办法,八哥提议因路途遥远,若从京城调集粮草恐来不及,所以从年羹尧那里暂调,当时四哥听了,那个脸,黑得跟包公似的。”八爷听了,微微笑着。九爷接着说:“再加上我的支援,调过去的粮草应该够用半年。”我心想,你倒是个大财主,竟然能够私人掏腰包。

    聊了一会儿,我说:“几位爷,进屋聊吧,外面冷不能久站。”九爷拉着十爷笑着说:“十弟,我们走吧,让八哥进屋,他们好久都没见了……”八爷进屋坐下,我赶紧给他沏了一壶茶,等沏好茶,见他用手撑着头,身子靠在墙角,闭着眼,竟然睡着了。我悄悄给他盖上一层薄被,然后坐在床头静静地绣帕子,上次答应他,绣给他的帕子还没绣好。

    可大约过了十来分钟,他就醒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怎么就睡着了!”我嗔怪他:“户部的事的事比内务府还忙吗?”他说:“嗯,我之所以揽下户部的事,是防着四哥,后勤军需这些如果跟不上,前方无法打仗;安家的银子也少不得,军心不稳,也很难打胜仗……”我问:“可十四爷若建了军功,那皇上对他不是另眼相看吗?那你……”他摇摇头说:“现如今,保十四弟打胜仗是头等大事。第一,这这关系到大清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第二,十四弟即便立储,对我也有利,可若十四弟败了,我们的希望就更渺茫了;第三,十四弟才德都不错,他若继位,也必能利国利民。”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我身边,搂住我,说:“只有十四弟夺得储位,我们才有可能再次相聚,你懂吗?若只是去求皇阿玛,他恐怕不会应允。但是,若曦,你一定等着我……依你的年龄,皇阿玛给你重新指婚,也有可能,好在皇阿玛疼你,也不会把你随意嫁人……若曦,你一定等着我!”说完这番话,他轻轻吻了一下我的额头就走了。

    我愣在原地,好久才回过神来,还是八爷想得远,如今,我已快三十岁,既然八爷府不能回,那么,康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我指婚。满人不像汉人,汉人往往一女不嫁二夫,满人别说夫妻年龄、辈分不讲究,就是连皇帝也娶过寡妇,皇太极的几个妃子都是蒙古王爷的寡妇。

    ……

    四月,康熙决定去热河行宫避暑,这次,八爷和我都随驾前往。与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所以这几年,随着行宫建设逐渐完善,一到盛夏,康熙就把整个大清朝廷全搬到承德。

    此时的避暑山庄经过十年的大兴土木,已经全部建成,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十四爷奉命驻师西宁,而后方供给在八爷和四爷的通力合作下,虽是艰难,却也顺利维持了下来。所以,“万壑松风殿”内,康熙,因了十四爷捷报频传,京中局势的安稳,心情也颇为愉快,身体也康健了很多。

    四爷,八爷都死心塌地地泡在各个衙门办差。可细细看去,其中还是会有微小的差别。四爷一面继续在皇上面前保持着诚孝的本色,一面默默地把他的人,一个个安插到要害部门,原先默默无闻的李卫任户部郎中、鄂尔泰任内务府员外郎、田文镜任内阁侍读学士,而内务府和户部本是八爷的地盘。反观八爷,却是只是兢兢业业地做事,不揽权,我虽为他着急,可实在别无他法,谁让他锋芒暴露过早,所幸,皇上对他的猜忌好像淡了很多。

    如果皇上春秋鼎盛,八爷这么做无疑很聪明,收敛锋芒,甘心辅佐,可康熙六十一年,皇上就要……八爷如今远了朝臣,到时候可怎么办呢?可他不这么做,又该怎么办呢?皇上又该对他起疑心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上苍让康熙多活几年了。于是我对康熙的侍奉又多尽了几分心,盛夏已至,我变着法地给皇上做清凉解暑的饮料和可口的点心。

    ……

    为不失“山庄”的山野雅趣,所有建筑“依松为斋”,“喜泉林抱素之怀”,一概不施彩画,青砖灰瓦,木柱古朴,座基低平,台阶由山石叠砌,苍松成行,虬枝如盖,特显清爽古朴。

    尤其山庄东南部的湖区,是承德山庄最美的地方,康熙曾称赞其“天然风景胜西湖”,湖面虽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这在北方已属难得的景象。水光变幻,花木葱笼,亭榭照映,湖岸逶迤曲折,微风乍起,岸边垂柳低吟,湖内碧波荡漾,莲菱蒲苇,随风摇拽,鲤鱼沉浮悠游,一派江南水乡秀色。

    八爷和我静静地走在湖边。“若曦,这里与江南比如何?”八爷轻声问我。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说:“水光潋滟,一碧万顷,颇有韵味,可跟秦淮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