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
也是从西方之人带来的东西中,挑出了三个椭圆,却有些不规则,呈黄色的土豆,交给李儒。
这也是在市集上从西方之人那送来的东西中,他唯一能够看上的东西。
至于其他的,并没有着太多的想法,因为不适合。
土豆,这可是一个好东西,能够作为着主粮的存在,而且还十分的适合北方之地种植。
有着这一个东西,那可是能够救助着很多人,同样的,能够让粮草更加的充足。
毕竟,不管他想要做着什么,那么改变着如今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那还是最为关键的。
虽然长安之地在他的治理之下,有着很大的改变,但中原之地那么的辽阔,粮食的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想要恢复着大汉强盛的时期,完成他的目标。
那么,中原之中百姓的粮食问题,也是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白米饭是好,可并非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吃的起的,而土豆却是能够解决着这一个问题,
当然,前提是这三个土豆能够种植出来。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已。
“属下必定安排妥当!”李儒接过三个土豆,严肃道。
看到秦隐那凝重的表情。
虽然不知道土豆是何物,但他却是知道这三个土豆可能是什么重要的物品,要不然,秦隐并不会这么严肃的交代着他。
况且,秦隐虽然没有说,但还是能够清楚着,所招来培养着土豆的百姓,必定要严加看管的。
秦隐点了点头,道:“如此,便下去忙吧!”
他知道李儒能够明白着他的意思的,并没有做着过多的安排。
如今的他也没有着其余的事情需要交代的。
“诺!”
郭嘉、李儒、贾诩、诸葛亮四人便一拱手,直接退了出去。
他们虽然不知道西方之地是那里,但清楚着,秦隐让他们去跟西方之人学习,便是让他们从西方之人口中得知。
只要语言能够交流,那么又怎么会打探不出什么的消息?
等到郭嘉等人离去。
秦隐并没有直接去写下土豆的种植方法,而是对着空气道:“影一,让各州郡的影卫,暗中探寻着还有没有这样的人流落在中原,若是有将其控制起来,秘密送来长安之地,无法控制的,便直接斩杀,不得留下任何一人在外!”
“还有豫州的事情,加快速度。”
虽然觉得不会再有着西方之人流落在中原之中,但也不得不防,而此事让影卫去做,也是最为适合的。
同样的,西方之人的出现,让他不得不有些担忧的,加快着自身的步伐。
毕竟,他并不知道如今西方之地的情况。
随着秦隐的话音落下。
“诺!”
一道声音从这只有着秦隐一人在的大厅中响起,如同是空气在回答着秦隐的话语一般。
听到着回答。
秦隐并没有感到奇怪,只是眼中有着光芒在闪烁着。
影卫,可是他暗中的部队,有着什么人,也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在他的府邸中一直都有着十名的影卫护卫着。
至于护卫队,那只是摆在明面上的而已。
隐藏在府邸中的十名影卫,才是他真正留下的后手。
他并非是担忧着自身的安危,而是担忧着蔡琰的安危,才会留下着十名影卫在府邸之中。
而西方之人的出现。
那么,在豫州所做的安排,便需要加快着速度。
原本是想着再等一等,将所有事情安排好的,如今看来,却是不行了,逐步进行,虽然是好,但还是有些慢。
如今还有着土豆的出现,那么适当的加快一下,也未尝不可。
起码,土豆若是能够存活,种植出来。
他便能够减少着很多的烦恼,在粮食方面,他并不会有着太多的担忧。
………………………………
第258章 袁术称帝
初平三年,夏,四月。
因为刘辩迁都长安,称汉献帝,改号初平元年的,到如今也是过去了三年之久。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秦隐亲自率军平定兖州的叛乱,陈留王外走并州之地,朝廷向中原各处招募官员,等。
而中原各处并没有任何的动乱,相安无事的。
今日。
在皇宫的早朝中,却是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事情。
。。。
原来。
在安顿好流落到中原的西方之人,秦隐并没有对外说,而是将其扔进长安村看管了起来,虽说没有限制着其自由,但所接触的人,却是有着说法。
毕竟,在长安之地,可是有着许多其余诸侯的探报。
而因为西方之人的出现,让秦隐有所警惕的,吩咐了在各州郡的影卫查探,看还有没有其余的西方之人流落进中原。
同时,也让在豫州的影卫加快了动作。
一大早的。
秦隐便带着典韦和许褚两人,从相国府而出,向着皇宫而去,进行着早朝。
在早朝的期间。
秦隐坐在那里,闭目养神的,并没有发言。
而坐着早朝,这便是秦隐的特权。
他可是清楚着汉献帝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再是唯唯是诺的样子,而且对他同样有着诸多的心思。
但他并没有忘记着,除非发生着大事,或者是他有所安排的,不然的话,并不会去理会着朝政,由汉献帝自己去处理着。
所以,他们之间还是显得十分的和睦。
看着大殿之中,纷纷发言的大臣。
又看了看秦隐,还有没有什么言语上奏的秦隐的一众麾下。
坐在龙椅上的汉献帝,却没有着什么的办法。
自王允的事情,他和秦隐之间便存在了一条裂痕,而那时开始,也不知道是想通了,还是别的,对于秦隐提出的政策,那是力排众议的,坚决的同意着秦隐提出的政策。
好像是想要修补着他们之间的关系。
秦隐除了提出着一些政策外,并没有插手着政务之事,这也让他安心了许多。
他可是明白,不能跟秦隐翻脸的,一旦翻脸,在朝堂之中,不说秦隐的部众,就其余的大臣,十有八九的都会投到秦隐的麾下。
书院的开启,蔡邕等一众老臣多数被秦隐安排进了书院,教书育人的。
新进入朝堂之中的臣子,还有留下来的墙头草,并不能完全信任着,而且也不是对他这个天子忠心耿耿的。
不久。
“诸位爱卿,如若没有其余的事情上奏,便退朝吧!”汉献帝挥了一下衣袖,说道。
这些大臣所上奏的,也不过是一些琐事。
而长安之地,在秦隐所提出的政策之下,也是有着很大的改变的,起码没有着任何的乱子的发生。
然而。
就在汉献帝准备退朝的时候。
大殿之外。
“报,八百里急报~!”
一声高喊从大殿外传了进来。
闻言。
坐在大殿中,闭目养神的秦隐也是睁开了眼睛。
八百里急报,并非是说奏折真的是从八百里外送来的,而是说明这份急报的重要性,就这一点而已。
不时,便看到了一名将士从大殿外快步的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个盒子。
来到大殿的中间。
那名将士单膝跪下,双手捧着盒子,高举过头,道:“陛下,豫州送来八百里急报!”
豫州?
坐在龙椅上的汉献帝,并没有犹豫,对着身侧的一名宦官示意一下。
那宦官接到示意,便走下去,接过着那名将士双手捧着的盒子,回到汉献帝的面前,弯着腰,双手捧着盒子,恭敬的递给汉献帝。
没有迟疑。
汉献帝带着疑惑的表情,将盒子接过,打开,拿出里面的急报看了起来。
嘭~
“混账,袁术这贼子!”汉献帝一掌拍在面前的案几上,怒喝道,“贼子袁术在寿春称帝,诸位爱卿,可有何计策,为朕除去逆臣贼子?”
说完。
汉献帝也是扫视着大殿中的众人,目光最后却是停留在秦隐的身上。
如今的他也是一脸愤怒之色。
要知道,他可是大汉的天子,而袁术现在却是在寿春称帝,这不是在公开着反他么?而自知本身没有着任何的势力,只能依靠着秦隐去平叛。
袁术在寿春称帝?
大殿中诸多的大臣也是震惊了起来。
这可不是一件什么的小事,若只是征讨着其余的诸侯,或者打着勤王的旗号前来长安,那还好。
但称帝,这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也是被这一个消息给吓到了。
当然,其中还是有人不为所动的,如秦隐的一众部下,他们早就知道秦隐有着安排的,刚听到消息,还是有些惊讶,不知道秦隐是如何安排,居然让袁术在寿春称帝,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面对着汉献帝的目光。
秦隐也是站了起来,不卑不亢的拱手道:“陛下,袁术乃是四世三公之后,却不守礼规,占据着一方,不尊朝廷旨意,如今更是在寿春自称天子,此罪当诛!”
“臣认为,陛下可以颁下旨意,让各州郡诸侯发兵,征讨着贼子袁术,臣也准备亲自率军前往寿春,为陛下除去袁术这逆贼。”
他可是清楚着袁术为何称帝的,毕竟袁术都得到传国玉玺这么久,却没有着任何的动作,只是差着一个引子而已。
如今突然的称帝,便是他给出的引子。
而诸侯分割着中原之地,一直忍耐着,没有着人跳出来,他也没有着什么借口出兵征讨。
那么,就需要有人跳出来,搞混着中原这一趟浑水。
手握着传国玉玺的袁术,就十分的适合。
“如此甚好,此事便交由相国一力安排,势要除去这乱臣贼子!”汉献帝欣喜道。
袁术在在寿春称帝,对他来说,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是直接公开表明反叛他。
而他对于秦隐还是有着信任的。
虽然他们之间有着间隔,可秦隐提出的政策的好处,还是能够看到的,起码在长安之地,他的名声就好了很多,而且秦隐并没有让他成为着傀儡,他的手中还是有着诸多的权利的。
“臣必不负重托!”秦隐拱手道。
………………………………
第259章 豫鼎
很快,早朝结束。
有着袁术称帝的事情,。
汉献帝心中也是大怒的,可他也清楚着想要除去着袁术,只能依靠着秦隐,便将一切都交由秦隐自行安排。
他的手中如今就只有着皇宫之中的数千禁军,其余的兵马都掌控在秦隐的手中。
至于那些大臣,更加的不用说了,靠嘴去喷死袁术么?
若是袁术在寿春称帝,他没有着动作,那让天下怎么看,还有着诸多分割中原的诸侯?难保他们不会做着同样的事情。
为了防止出现最差的情况,只能依靠秦隐。
而秦隐本就是想要借助着袁术,来搞混着中原的局势,又怎么会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离开着皇宫后。
便直接带着郭嘉等人向着相国府而去,并没有着任何的隐藏的。
更何况,郭嘉等人在他麾下,为他做事的事情,那都是众所皆知的,没有必要去隐藏着什么,而他现在还是接受着汉献帝旨意的。
。。。
相国府大厅中。
秦隐坐在主位上,而郭嘉等人也是在下手分左右两边坐好。
一坐下。
“公子,袁术虽然得到了传国玉玺,可按照着如今的情况,应该不会有着称帝之心才对啊,这是为何?”郭嘉直接询问道。
在座的众人也是看向了秦隐。
对于传国玉玺落在袁术手中的事情,他们一早就已经知道,中原各诸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他们同样清楚。
可袁术乃是四世三公之后,就算怀着别的心思,手握传国玉玺,按理来说,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
唯一的可能性,那便是秦隐做了什么的安排,让袁术迫不及待的称帝。
至于如何征讨着袁术,他们早就已经在秦隐这得到了口风,早就有所安排的,而且如今他们不但有兵,还有粮,只要秦隐一声令下,便能够直接向着豫州开拔。
因此,他们比较关心的,还是秦隐在豫州做了什么的安排。
秦隐看了一下众人,微笑道:“虽说有着传国玉玺还不能让袁术下定决心,可要是有着九州鼎其中的一个——豫鼎呢?”
的确。
若只是传国玉玺,并不能让袁术下定着决心,进行称帝之事,不然的话,袁术得到着传国玉玺这么久,都不会没有着动作。
但要是加上九州鼎,那就有所不同了。
能够增加着袁术的信心,让其自认为真命天子,受上天的眷顾。
传国玉玺是大秦而造,可九州鼎却能够追溯到更加的久远,而且九州鼎所代表的意义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原九州之地,都对应着一个九州鼎,有着镇压龙脉的意义。
“九州鼎?”
郭嘉等人也是惊呼了起来。
要知道,九州鼎在很久远之前,便已经遗失,不知所踪的,并没有人见过着九州鼎,只是在一些史书上有着记载。
他们都清楚九州鼎代表着什么。
这么一来。
拥有着传国玉玺,却又得到着九州鼎中的豫鼎的袁术,在这个时候,进行着称帝的事情,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虽说是九州鼎,但那也是跟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差不多!”秦隐淡淡的说道。
闻言。
郭嘉等人也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也是露出了笑容。
他们可是清楚着秦隐话语中的意思,特别是除了新加入的郭嘉等人,而李儒等人却是十分的清楚,毕竟那件事情,他们同样有着参与。
知道着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是从何而来的。
“这么说,那豫鼎是赝品?”李儒问道。
秦隐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只是能够以假乱真的赝品而已,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有人相信,那就已经足够了!”
听到秦隐的回答。
李儒也是苦笑了一下,是他入迷了,秦隐都说跟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一般,那就已经说明了很多。
更何况,秦隐并没有说错,真的,假的,并没有什么的区别,只需要袁术相信是真的,那就可以了,其余的并不是什么的问题。
若是相信,假的也能够成真的;若是不信,真的也能够成为假的。
就是这么的一个道理。
“各处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吧?”秦隐严肃的问道。
并没有在这一个问题上继续下去,而如今袁术在寿春称帝的事情,已经成为了事实,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就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便是借助着这一个机会,去搞混着这一趟浑水而已。
“回公子,各处都已经安排妥当!”李儒拱手道。
赵云等人也是一脸的严肃。
在郭嘉打探到口风之后,他们可是一直有所安排的,早就已经有所准备,只是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而已。
况且,他们早就已经在盼着时机的到来。
秦隐扫视了一下众人,道:“如此,文优留在长安掌控全局,其余人随我率军前往豫州,征讨袁术!”
“诺!”
在座的众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