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看,我这就上去。”沈永芳全军溃退,怀着连滚带爬的心情上了楼,只见郑尚武一脸灿烂地看着自己,这火气一下就窜上来,走近郑尚武就是一拳,低声骂道:“老家伙倔着呢!”
“说啥?!上面那个沈永芳,你说啥?”
两人不敢回话,却一起吐了吐舌头,传达一个相同的意思:这也叫耳背?
还好,老军人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不久,郑尚武抱着一叠书下楼来,老军人略显慌乱地戴上军帽,却被郑尚武敏锐地发现――他的头发秃顶了。
“这么多?”老军人皱着眉头翻捡着书,也不问借书人郑尚武,就自顾自地将一些书拿出来,边拿边说:“这本《进攻战斗》,和这本《防御战斗》,还有这本《战斗勤务》,你们明天就会发。你眼光不错,这本,你用不着,不看。这本,以后看……”
郑尚武愣了,这是啥事啊?谁借书谁看书啊?这老头子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书吗?怎么这么直接就帮自己挑拣起书来了?
一连串的疑问不能指望得到回答,也不敢问当面的老军人。他只能在心里下了一个结论:这老头是个怪物,别惹!最多下次来再把那些书借走就成。
楼梯在响,回头一看,沈永芳的眼神里也是这个意思。于是郑尚武点头哈腰道:“行,就听您老的,您老走的桥都比我们小年轻走的路多,吃的盐都比我吃的米多,都听您的!”
“油嘴滑舌!滚了!”老军人说着,“啪”的一声将登记后的薄子摔在桌子上,转身过去不再理会郑尚武。
敢请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这可是老子难得一回拍别人马屁啊!郑尚武本想争口气回来,却看到老人家瘦削的背影,马上想起那跛腿和满是皱纹的脸,算了算了,不计较了,走人!
………………………………
049 【老金】
郑尚武和沈永芳两人出了红砖小楼,又走出很远才齐齐长松一口气,互相看着嘿嘿笑了几声。
“那老头子,真是怪人!不看他是老革命的份儿上,我就……”郑尚武回头看看小楼方向,惟恐“耳背的”老军人听见,却最终没有说出后面更不敬的话来。小辈尊敬长辈,小年轻尊重老革命,这是道德原则,以前的郑尚武再混,也不愿意去触犯道德的天网。
沈永芳意味深长地斜了他一眼,悠悠地道:“我说老幺,你发现没有,其实老人家给你挑拣出来的书,是你现在最需要看的。剔除的书,要么是学校会发,要么内容跟这几本重叠或者分先后层次,要么就是你搞研究用不着的书。
郑尚武一想,真是这么回事儿!心中对老军人的些微不满顿时烟消云散。
两人捧着书向宿舍走,正好碰上三中队中队长段玉成和指导员王德铭。
郑尚武一个立正却不敢抬手敬礼,手上一大堆书呢!
“一班长,正找你呢!”段玉成笑着拿过两本书翻了翻,递给指导员道:“我没猜错吧?指导员。”
沈永芳见人家三中队的领导找郑尚武,没自己多大的事儿,正准备溜,却听段玉成道:“这位是……很面熟啊。”
郑尚武连忙介绍道:“我的战友沈永芳。”
“噢!也是战斗英雄!对了,军报上登过照片,难怪这么眼熟。英雄营猛虎连真出了不少人才。沈永芳同志,有兴趣的话一块儿拉呱拉呱?”段玉成如今是自信心爆涨,兵头儿郑尚武都降服了,其他人自然不在话下,因此说话做事都大方利索起来。其实,这也是他的本性。
“是!”沈永芳连忙立正,他比郑尚武细心很多,军校的中队长、指导员起码都是正营职干部,这一点他昨天晚上就打听清楚了。
王德铭拿着书指指操场旁的树荫道:“去那里还是去办公室?”
“就那边吧。”段玉成示意郑尚武、沈永芳跟上,领先就走,边走边道:“去图书馆见到老金了?”
老金?想必就是那老军人了,郑尚武点点头。
“吃瘪了?”
郑尚武点点头。
“哈哈,很正常啊!我刚来的时候,被老首长整治得不成人形呢!”段玉成说着,眼光却内敛起来,似乎在回忆着往事。
郑尚武一个激灵,看向沈永芳得目光充满侥幸,沈永芳何尝不是一样?他们从中队长话里听到三个字――老首长!实在看不出来啊,一个身有残疾、满脸皱纹,完全不象五十五岁的老军人竟然……
“我从北京完成进修回校那阵,老首长还杵着拐杖,一个不好那拐杖就下来,你们啊,现在算幸运的。”段玉成能够感觉到两个学员的讶异,所以继续着话题:“不符合军人规范的言行举止,在老首长那里会得到纠正,只是这两年,他老人家不太爱纠正别人了。”
“为啥?”郑尚武忍不住好奇问道。
段玉成沉吟片刻道:“心累了吧?说不准!”
没有得到答案的郑尚武挠挠后脑杓,问道:“这位老首长究竟是……”
“咱们二野的秀才将军!”段玉成自豪地说着,眼睛里散发这湛然的神光。
“注意,老段,不兴拉山头,军区司令员要骂人的。”王德铭在一旁扯了段玉成一下。军区司令员前年到云南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团结,就是消灭军内的小山头主义,将所谓的二野和四野山头通通抹成中央大山头,始于文革中的“中革小组”和“林彪集团”的山头风,这才被刹住。
段玉成浑不在意地道:“山头主义我没有,军史却在心中,我为咱们军政分校(昆明军区步校的前身)能有这位老首长骄傲,也……”段玉成的神色暗淡下来,没有说出后面的话,同时王德铭也很紧张地看着搭档,惟恐他说出不该说的话来。
十年动乱啊!埋没了军内多少精英人才?军中从老帅到将军、到校级军官,这些战功赫赫、经验丰富的共和国军人,有多少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故意的折磨?老首长,只是其中一位而已!
郑尚武很有默契地与沈永芳对望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困惑。
“我,就是老首长的学生,后来留校。”段玉成说话了,语气里满是怀念和感伤:“说起来,政委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时候,老首长就是军校校长了。五五年授少将军衔,是刘帅和邓政委交口称赞的军事教育系统高级骨干,对外军和新战法研究尤其独到。六六年动乱开始,云南成为重灾区,老首长起初没有被波及。七一年,军区政委兼云南省委书记遇刺一案,演变成一场山头之争。有人借着这场风波大做文章,老首长没有逃过这场劫难,被隔离审查,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险些整死!五十五岁的人呐,你们、你们看……”段玉成哽咽起来,眼眶红得吓人。
王德铭没有再劝阻段玉成,只是在旁边叹气。
“跪碎瓦片,一跪就是一天一夜,人呐,对自己同志的心咋就这么狠呢?老首长的老伴被逼疯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唯一的儿子被扣上叛国潜逃的罪名,被枪杀在边境线上……”
“狗日的四人帮!”郑尚武牙齿咬得格格作响,迸出了几个字。
在那疯狂的年代,上层别有用心的人借“文化大革命”争权夺利,掀起了一拨拨的造反、武斗高潮,将刚刚从战争和三年自然灾害中缓过气来的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整整停顿了十年,而十年动乱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将影响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余毒无穷!
“老首长,没有落实政策?”沈永芳插话问道,这么大一个首长,怎么能去看图书馆呢?
段玉成别转身子去抹了一下眼睛,他实在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却又不愿意在学员,在野战军来的轮训学员目前掉泪。
王德铭拍拍段玉成的肩膀,看着沈永芳道:“落实了,杨司令员一到昆明,就落实了!可人都整成了那样,落实政策又能怎么样?老首长坚决不出来授课,也不担任校内任何领导职务,这次,却把将军楼拿出来作为临时图书馆,他心里,其实还挂念着咱们的军校呐!”
郑尚武不禁转身看向那幢红砖小楼,肃然起敬。
………………………………
050 【征程】
感谢书友们对《国之利芒》的支持,非常感谢。现在本书在新人潜力榜上位居第一,都是大家支持的功劳,也让一直怀疑军事文学在……&网……是否有支持者的自由汗颜。为表感谢,今日特加更一章。喜欢《国之利芒》的书友大大们请顺手收藏,推荐,宣传。
四个人眼眶都是红红的,在一群有说有笑的学员突然收声、诧异地走过去以后,指导员王德铭才连声道:“好了好了,都是大男人了,别婆婆妈妈的让人笑话!说正事儿,郑尚武同志,你对刚才的谈话有何感想?”
郑尚武本能地立正道:“是!”指导员要谈思想呢!这就是政治指导员的工作,刚才的话题显然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此时指导员问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王德铭笑道:“不用紧张,说好是拉呱拉呱。”
郑尚武有些不放心地看看指导员,指导员长着一张典型的广东人的脸,额头突出,皮肤粗糙还带着黑黄色,而且身材也比较矮小。
段玉成拉了拉王德铭,带着些责怪的语气道:“想法不是体现在行动上了嘛!指导员,你可是有些职业病的嫌疑哟。”
“老段!”王德铭笑着掏出一包香烟,抖出几支来散了。只有沈永芳摆手没要,其他三人就着郑尚武的一根火柴,头碰头地把烟点上。
“云烟,哟,云烟。”段玉成有意调节气氛,拿指导员发的香烟作文章。见郑尚武和王德铭的神情都自然了,沈永芳脸上的担心也消失了,才深吸一口香烟后道:“思想感情,我想我们几个都是一样的,是军人都他娘的窝火!想想看,一个为国为民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将军,竟然被强迫跪在碎瓦片上,给一个狗屁不是的造反派红卫兵扇耳光!混乱的年代,错乱的人性!”
郑尚武突然想起王安国提起的事情,记者张雅兰不就是在“以战争中的人性”为采访主题吗?看来,上面真的在审视那十年中发生的事情。
“中队长,老段,你是老教员,现在是带队队长,可不能由着性子来说话。唉,说说,跟两位同志说说你上次跟我讲的道理。”王德铭换了一种方式来做工作。
段玉成抬眼看看郑尚武和沈永芳,两人都露出想听的神情,点点头道:“那我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个国家、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要真正地站起来,成为世界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当然只是如果,我们是领导人,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家财政、薄弱到几乎没有的工业基础、几亿嗷嗷待哺的人民和脆弱的农业,还有世界强国的虎视眈眈,怎么做?”
“列强不会坐等我们发展强大了再动手!”王德铭补充道。
郑尚武和沈永芳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刚刚建国,我们还在计划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美国人就在朝鲜动手了!刚刚完成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有了一些基础,苏联专家撤走了,珍宝岛开战了。可见,任何一个大国不会坐视中国发展壮大,成为他们强劲的对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段玉成抽了一口烟,继续道:“回头看看建国三十年来,我们国家是在孱弱的基础上,摸索着前进,想找到一条适合我们中国具体国情的发展道路。没有人有经验,没有别人给我们指点,我们就像盲人一样摸索着朝前走。你们说说,这种情况下能避免犯错、走错路吗?”
三个人都摇摇头,更加专注地看着段玉成。
“没有经验的领导人,没有经验的人民,却知道世界上潜伏着威胁,他们焦心啊,急啊!这样,普遍的急躁情绪就有了滋生的温床,就有了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等脱离经济发展规律的举动,就有了浮夸成风、报喜不报忧。良好的愿望在某些不良机制和大的国际环境压迫下,最终酿成一场悲剧。”
四个人都是唏嘘不已,这是噩梦方醒后的后怕和庆幸。
段玉成没有停住的意思,话都开了头,就应该说完。于是他丢掉燃尽的烟头又道:“但是,这几乎是每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都会遭遇到的问题,只是具体情况不同而已。英国,政治上通过光荣革命获得稳定,通过工业革命提升了工业生产力,通过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发展经济实力,为日不落帝国三百年的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则是通过南北战争才解决了国内矛盾,通过几次经济危机几次新政才找到适合美国发展的路子,曲曲折折也是两百年。再看看苏联,以前的俄国不是蒸汽压路机吗?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成为别国肆意干涉的空壳大国,后来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系,短短十年时间,苏联从农业国转变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这,才有当今的两个超级大国。咱们中国的发展道路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经历十年的浩劫,我们的领导人和人民,包括我们军人都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不会再把人民内部矛盾升级为敌我矛盾。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我们脑袋里装着什么思想意识,在世界各国人眼里,我们就是中国人!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建设强大的中国!”
段玉成说完,喘息了几口气,接过郑尚武殷勤递来的香烟,垂眼看了看,惊道:“哟,大红梅,今天当真是建军节啊!指导员抽云烟,你小子抽大红梅,就我,寒酸!”
说着,段玉成从兜里掏出春城晃了晃。
郑尚武能够体会到中队长是故意在调剂因为刚才一番话,显得有些压抑的气氛,不过在郑尚武看来,中队长的话很有道理,可以说是见识广博!带给自己的,不是压抑,而是兴奋和责任感混杂着的奇特情绪,血脉沸腾的感觉随着这种情绪油然而生。
“咱们这一代军人,肩上的担子重着呢!同志们,丢掉以前的不愉快和一切包袱,踏上建设祖国的新征程!”指导员有点戏剧性地鼓励着大家。
郑尚武没有感觉到好笑,如果这话是在三月以前的任何一个时候听到,他肯定会瘪瘪嘴走到一边,晃晃脑袋将听到的一切还给大自然。可是现在,一条隐隐约约荆棘丛生的道路就在眼前,道路的终点,是一个国富民强的中国,是一个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敢侧视的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和幸福民生的中国!
为了这个,就算让他再上战场去生死搏杀千次万次也愿意!军人的儿子,一个戴着英雄光环的年轻军人,扛枪吃苦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中队长和指导员交代了一些明天正式开课的事宜后,放心地走了。他们留给郑尚武去面对的,又将是什么呢?
………………………………
051 【诱惑】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工厂,在尝试取消国家计划自负盈亏;军队,面临南部边疆的战争威胁。郑尚武作为军人学员,目前能够做的就是投身到学习中去,为建设强大的国防作知识上的准备。
似乎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真正要渗透到一个人的精神中、骨髓里,很难!郑尚武就体会到了难处,学习初级指挥和研究丛林小分队特种作战,两个任务在他肩膀上扛着,喘息不得半分啊。
他和沈永芳匆匆分手,回到宿舍后一看,班里的战友们都不在。心想正好,立即展开新借的书本看起来。在他心里,中队长见识的广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