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
诸将领命后,匆匆赶到渑池城的各处去宣告张仪的将令。秦军将士们当夜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大家都收拾停当之后,后半夜里,静静地等候着中军传来的命令。
张仪也带领着秦军的中军侍卫、传令兵、旗牌兵等各种人员,聚集在渑池城的西门口。
等到了凌晨卯时,天色尚且未亮之时,张仪就登上了城楼,不时往西郊外楚军大营瞭望。他顺便派出了十几个自称是视力颇佳的军士,悄悄地出城,偷偷地靠近了楚军的大营。张仪嘱咐他们发现了楚军拔营起寨的举动之后,立刻赶回来报信儿。
卯时之后大约半个时辰,还未到辰时,前方侦察的军士传回了消息:楚军已经聚集起来,看似要有所行动了。
张仪于是就紧急派出了身边的传令兵,让他们赶往了渑池城中的各处军营,宣告中军将令:三军将士,全体向渑池西门会聚,务必于辰时到达。
张仪这时也不敢离开西门城楼,他紧张得头上直冒汗,眼睛密切地注视着楚军营地,也不断地回头望着西门内侧秦军的聚集情况。生机就在转瞬之间,错过之后,则大事休矣!
所幸秦军纪律严明,还未到辰时,各路人马就已经聚齐,将领们纷纷派人向张仪通报了自己部队的人数和位置。
此时,天色已经发亮,张仪隐约看到了楚军营地之中有人影在晃动。接着,侦察兵来报:“楚军已经出发,陆续离开了营地,向南沿着山路开拔而去。”
张仪闻听消息,他于是就下达了秦军撤离渑池城的命令,秦军将士们打开城门,秩序井然地从渑池城中撤离出来,从楚军营地的侧面绕了过去,直奔白石城而去。
此刻,楚军营地之中尽管尚且有一、两对军士未离去,然而,楚军大部队已经走掉了,这些人才不管渑池城中秦军的动静。他们都抓紧着时间,排成队列,迈开步伐,跟随着前行的部队接续而去。
楚军尚未撤离的人马之中只有两个人看到秦军的撤离行动而焦急万分。这两个人正是韩军的信使郦齐和马恢,因为原来的合纵军右路部队统一由屈辛来统领,这两个人留在了楚军的营地做屈辛的信使,以便沟通过楚军与韩军的联系。
郦齐和马恢因为不是楚军的编制,所以竟然没有人向他们传达撤离的指令。他们在自己的营帐之中睡觉,等到天亮之后,起床洗漱完毕,出了营帐,却赫然发现楚军营地之中空空荡荡的,往日人马众多的景象全然不见。
郦齐和马恢急忙去找主将屈辛问个究竟,到了原本中军大帐之处,发现那里竟然只剩下一堆木头,大帐早已不见了踪影。这两个人发现了最晚出发的一队军士,他们正要离开楚军营地的大门。
郦齐和马恢急忙追赶了上去,可是却发觉这队军士原来是楚军的伙夫,他们因为要拾掇一些厨具和杂物,所以拖延在了后面。郦齐和马恢问他们要去哪里?
这些伙夫兵急着追赶大部队,没有时间,也没有好气回答他俩,就说道:“你们俩人有毛病啊,不管去哪里,跟着走就是了,看你们穿着布衣,连正经军服都没有,一看就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管那么多干甚么!”
郦齐和马恢决定去寻找主将屈辛,问一问部队的动向。同时他们看到秦国的部队已经出了渑池城,正往白石城方向行进,二人又不知屈辛是怎么想的,怎能放任秦军撤走了呢?
他俩于是就紧急地沿着部队行进的方向向前跑,一路不住地搜寻着屈辛的位置。后来,他们又问起了行进中的几个楚**士:“有没有看见屈辛将军,他人在哪里呢?”
………………………………
第537章 虎口脱险
这几个楚**士正好是知道一些内情的人,他们指着前面的一辆马车,说道:“屈辛将军被撤换了,给抓了起来,绑缚在那辆马车之上呢。 ”
郦齐和马恢一听,这才感觉到楚军大营发生了改头换貌的变化,他们顾不得惊愕,急忙去追赶屈辛所在的那辆马车。到了附近,他们一边随着部队走,一边留意着马车附近的情况,发现:有四位军士分别位于马车的四个角上,腰下佩剑,边走边警戒着马车周围情况。
郦齐和马恢决定解救屈辛出来,但是他们一看那负责警戒的四位精壮的大汉,感觉自己哪里是人家的对手,顿时泄了气。
郦齐脑瓜子一转,计上心来。他从怀中掏出了一面中军的令牌,向马恢说道:“你看,我这里还有中军的令牌,原来是为了传信方便,进出中军禁地使用的,现在我们正好可以拿它来骗一骗那些看管马车的人。”
郦齐于是就让马恢凑过了耳朵来,悄声告诉了他自己的打算,马恢一听,觉得他的主意不错,不住地点头,高兴地笑了起来。
二人不远不近地跟随在押解屈辛的马车之后,发现快到了一个岔路口,郦齐急忙紧走了几步。他勇敢地伸开了双臂,右手高举着中军的令牌,喝道:“中军主将有令,立即停下马车来。”
四个护卫立即上前去,瞪着眼睛,有人就问郦齐:“你是什么人,为何将马车拦了下来。”
郦齐扬了扬头,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是中军的信使,奉主将之命,要押解犯人到中军去问话。”
一位个子高大的护卫上前打量了几眼郦齐,又仔细地瞧了瞧他手中的令牌,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让他带走马车中的人犯。这时,马恢也从旁边跑了过来,他急吼吼地向郦齐说道:“主将让你去押解犯人过去,你怎么这么慢,还没有一点儿动静。”
郦齐回道:“我这不是正与护卫们交涉呢!你急什么?”
马恢气呼呼地说道:“我这是为你着急,主将都让我来催你快点带人犯过去了。”
郦齐和马恢这一唱一和的,搞得真像那么一回事儿,四个护卫不由得相信了他们,于是任由他们两人处置“犯人”屈辛。郦齐和马恢都上了押解着屈辛的马车,然后让赶车的马车夫下车,他们两人接过了马的缰绳和马鞭,然后向前催动了马车。
他们沿着山路走了没多久,就到了岔道口,郦齐将左手的缰绳一拉,将马的前进方向改为了左侧的岔路,接着再给马狠狠地加了一鞭,马儿受了一鞭,四蹄奋起,拉着马车快速地向前飞奔而去。
那四个护卫以为郦齐和马恢会押解屈辛去见主将,他们正放松了警惕,庆幸从紧张的任务中解脱呢。突然其中一人看到了马车方向改变,沿着岔路跑了,他急忙告诉了其他同伴,这几位护卫几乎同时惊叫了出来。
他们急忙前去追赶,可是等到了岔路口,才发现马车早已没有了踪影。四人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追赶,急忙去找陈稹去禀报情况。
当陈稹得知屈辛被不知名姓的两个年轻人诳走了之后,气得破口大骂那几名警卫。陈稹的骂声惊动了此时正在中军的景池,他急忙从马车中探出头来,向陈稹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当景池得知了屈辛失踪的消息,他心中还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景池本来就和屈辛的父亲无冤无仇,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现如今自己到了一趟渑池,不仅撤换了屈辛,还将他押解起来,心里很不好受。他其实也有心回国后,为屈辛美言几句,现在屈辛竟然被人假传将令给带走了,景池感到一丝欣慰,于是就劝解陈稹道:“算了吧,谅那屈辛逃跑之后,再也难回楚国,就由他去吧。”
陈稹自己也无可奈何,心想:“自己总不能命令大军停止前进,专门去追屈辛。”他决定就此作罢,任由此事过去了。
郦齐和马恢赶着马车狂奔出了十几里,他们一直向后看,没有发现有人追过来,这时才在一片空地上停下了马车。郦齐掀开了马车的车帘,看到了被紧紧绑缚在马车一个角落里的屈辛,他的嘴里还被塞上了一团布。
郦齐这时才明白为什么马车之中一直没有动静,也是他们第一次做了这么刺激的事情,心里十分地紧张,竟然没顾上看看屈辛究竟在不在马车之中。郦齐想到了自己的疏忽,心中不由得也偷笑自己的大意。
他给屈辛取下了嘴里的布团,屈辛立即张口便问:“我们这是在哪里?”
郦齐看了看身后的马恢,问他道:“马恢,你知道咱们是在哪里呢?”马恢也摇了摇头,表示不知情。
屈辛表情十分地着急,向郦齐说道:“快给我解开绳索,我要出去看看。”可是绑缚屈辛的绳索捆得相当结实,都深深地勒进了屈辛胳膊上的肌肉里,郦齐和马恢一起,费了好大的郦齐才给屈辛松了绑。
屈辛顾不得身体又麻、又酸、又痛,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他向四周望了一下,发觉他们正处在一个山谷之中,这个地方之前根本没来过。
屈辛又把郦齐和马恢叫到了身边,向他们询问了情况,他意识到楚军已经一路向南,越来越远离了渑池前线。屈辛想到:“看来自己是被陈稹给出卖了。可是这陈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擅自褫夺主将职权,率领楚军南归?”
屈辛再一想:“即便陈稹可以趁自己不在的时候,鸠占鹊巢,攻进了中军大帐。但是,楚**中那么多的将领,他们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听从于屈辛的号令,自愿跟随他撤退?”
屈辛想到了这里,已经猜到了楚国大概是派人到了渑池前线,宣布了临时换帅的诏令,军中将领们不过是执行朝廷新的指令而已。
屈辛这时又想到了合纵军的主帅苏秦尚且不知楚军的变动,楚军南撤,留下了一个大的缺口,如果给渑池城中的秦军利用了,趁机突围而去,那合纵军的攻城计划不就彻底泡汤了吗?
屈辛于是急切地想尽快赶到合纵军的总部,向苏秦报告楚军的变动,奈何他们又转了向,不知该往何处走。屈辛和郦齐等人也不敢再走回头路,无奈只好沿着山谷中的道路向前走,边走边寻找路人,希望能向他打听到渑池怎么走。
后来又向前走了大概有十多里路,郦齐发现在路旁的半山上有一个牧人正在放山羊。郦齐于是就下车,向牧人赶了过去问路
之后,这三人才顺着牧人所指点的道路,从山里转了出来。等到他们赶到了合纵军的总部时,已经是接近中午的时分。
屈辛自己赶车一路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苏秦所在的中军大帐,到了那里,苏秦正在帐中研究一张渑池的城池布防图,他筹划着要一举攻破城池,全歼秦军于渑池城中。
猛然间他看到屈辛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披头散发,满身的风尘,狼狈不堪,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急忙问屈辛道:“屈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屈辛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定了定神,向苏秦说道:“大事不好,楚军发生兵变,陈稹抢得了主将之位,带领楚军离开营地撤回楚国去了。”
苏秦“啊呀”了一声,手中的地图扑棱一下子,就掉到了地上,他上前扶住了屈辛的胳膊,焦急地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楚军撤离的?”
屈辛于是简要地把自己回营路上,被陷害捉拿,以及后来看到的情景,向苏秦做了汇报。苏秦立时奇怪地说道:“这陈稹哪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一定是有人从中捣乱,他得到楚王的密令,才胆敢如此行动的。”
苏秦马上将命令中军侍卫,将所有的传令兵都找到了中军大帐之中。苏秦紧急地命令他们,抓紧一切时间,分头向渑池周围的合纵军各路人马传达新的命令,让他们抛开手中的一切活计,以最快的速度集合,赶到渑池城的西郊。
发布了命令之后,苏秦自己则带着中军的五、六百名将士,直奔渑池城的西郊而来。到了那里,他先去楚军大营看了看,发觉早已人去营空。
苏秦不作停留,立即从渑池的西门进入渑池城。此时城门虽然紧闭,但是却无人把守。苏秦手下的军士轻轻一推,就打开了城门。
就是这渑池城门,之前他们曾费尽了心机和力气,甚至牺牲了那么多士卒的生命,都没有能够攻破。今日竟然打开得如此轻松,众人无不觉得其中定有蹊跷。
果然,当苏秦率领手下将卒进城之后,他发现城中已经丝毫没有秦军的踪影。渑池城中的百姓在城池被秦军占领期间,逃跑了很多,现在所剩人数并不多,而且也大都闭门不出。整座城池,此时一片死寂之中。
………………………………
第538章 时也?运也?
苏秦进城后不到一刻钟,从城中的各种诡异迹象上,他已然料定了秦军悉数逃离了此地。 他干脆连战马都没下,向手下挥了挥手,命令道:“快随我出城,咱们追击秦军去!”
苏秦再次到了渑池西郊,这时从渑池城的四面八方已经赶来了合纵军的各路人马。宁钧、颜遂、周绍等诸位将领看到了西郊楚军大营的场景,也都惊讶得瞪着大眼睛,不敢相信一夜之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苏秦来不及清点合纵军的人马,他指令宁钧、颜遂和周绍等将领,率领各路合纵军部队,分清次序,顺序前进,向函谷关方向追击。
苏秦自己则一马当先,充当了全军的先锋。他此刻的心中简直懊悔得肠子都青了,悔自己既然看到了楚军副将陈稹的危险,提醒小将屈辛防备,但是却没有亲自动手,除掉此人,也悔没有抓紧时间进攻渑池,早日破城杀敌。
这次渑池之战非同于安邑之战,当年合纵军人数优势不明显,而且只是一场赵、魏、齐三国联盟的小合纵,人心不齐,所以与秦军硬拼不确定因素太多,那时他只能是虚张声势地吓唬秦国人,以期利益最大化。
然而,此番在渑池,合纵军几倍于渑池城中的秦军,再加之事先出其不意地用兵,将秦军团团围困于城池之中,已成瓮中之鳖,合纵军取胜于秦军,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可谁曾想到手的鸭子飞走了,功亏一篑。
苏秦一边快马加鞭往前赶,一边喝令手下的将士,不惜一切代价向函谷关方向快速行进。苏秦心想:“尽管秦军已经逃离险地,但是不过是两、三个时辰之前的事,如果合纵军赶得及时,说不定仍能困住了秦军的大部分兵力。”
他不再有丝毫的畏手畏脚,决定放手追逐秦军,尽管可能会存在着被秦军反击的危险,可是,坐视秦军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苏秦又悔又恼,怎肯善罢甘休!
然而,等到他赶到了去往函谷关的必经之地――白石城,发现其南城驻守的楚军竟然也放弃了城池,此时苏秦隐隐意识到渑池之战最大的胜利成果可能已经失去了。
合纵军自从开赴渑池战场以来,他们收复了焦阳城、白石城,也解开了上官城之围,击
死、击伤秦军多达三、四万之众,但是都没有最后将司马错所率秦军主力困在渑池的成果大。
如此有利的局势,本来如果顺利完成,从此天下几十年内,再也不用忧心于秦国的强大,说不定又将重回到百年前群雄并起的初争时代。
可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夜之间,竟然一不小心放跑了渑池的秦军精锐之师,无疑失去了一个历史契机。苏秦心痛地想到:“这种天赐良机,可能再也难以出现第二回了。”
他也隐隐地想到了秦军的这次机会来得不会这么凑巧,仿佛他们预知了楚军的突然撤离,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这个稍纵即逝的缝隙间钻了过去。
纵使世间千奇百怪的事屡有发生,但也决计不会如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