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纵连横-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君赢驷并非完全没有注意过合纵连横的主张,他起初听到一位来自魏国的徐姓高人提到了合纵连横的新策略,他特别地提到了这是鬼谷子的惊世之论。鬼谷子的两位徒弟孙膑和庞涓,其威名天下谁人不知,因此赢驷就上了心。

    他听从了高人的指点,特地派出了西土墨家的掌门人高胜前去魏国寻访鬼谷子,意于将鬼谷子弄到秦国来,或为秦国所用,或将其束之高阁,以绝后患。

    然而,最终鬼谷子没逮到,只是拿到了一个小徒弟苏秦,他与赢驷相交甚浅,因为性格上的龃龉,两个人几乎没有深谈一句。故而,赢驷对于合纵连横的高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今日听张仪鞭辟入里的深谈,他才不由得为之而心惊。

    赢驷想到:“怪不得当年徐姓高人谈及鬼谷子的合纵连横策略,赞不绝口,认定能阻止秦国并吞战略的,非东方六国合纵不可!”

    赢驷望着张仪,回应道:“寡人听张丞相一席深谈,茅塞顿开,如沐春风。但是,远水难解近渴。不知这连横的策略,与当下的渑池战局有什么联系没有,能否解除这渑池秦军的危险。”

    张仪笑了一下,心想:“这秦君赢驷嘴上说着深入了解到合纵连横策略,但是其实仍然是所知不过皮毛。他如果自己深思一下,就不会发出这样的问题了。”

    张仪顿了顿,他郑重地回道:“微臣认为,解渑池之围的钥匙,就在纵横之间。”

    赢驷瞪大了眼睛,“哦”了一声,表示自己实在是不解。张仪继续说道:“请君上进一步细思之。苏秦之所以能困住秦军,还不是因合纵策略运用得得当,纠合起了六国的军力,对抗与秦国吗?那么,六国能合纵,秦国为什么就不能连横,单独和六国之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媾和、交好,那样合纵联盟自然就出现了缝隙,秦军不正是可以获得了喘息之机了吗?”

    赢驷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他说道:“看来能破解苏秦合纵联盟的,正是那连横之策喽。”

    然而,赢驷还是没有想到其中的可操作性,他接着再问:“那依张丞相所见,我们应该怎么运用连横之策为好呢?”

    张仪看着赢驷,却住口不言了。他摇了摇头,自言自语了一句:“唉,连横之策虽好,但是对于秦国而言,却也是代价很大的。”

    赢驷听了张仪之语,他感觉到了张仪的犹豫,但是赢驷却是等不起的。他向张仪说道:“不管是什么代价,只要是能以连横破掉苏秦的合纵,寡人都愿意接受。但愿张丞相不要隐瞒寡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都一一给寡人道来。”

    张仪抬起了头,正视着赢驷,字字清楚地说道:“如果君上有决心实施连横之策,我张仪愿亲自为君上实施和推动。微臣所需要的是很多的金帛财物、美人秀女,这些都是结交六国国君和权臣的必需之物。”

    赢驷的脸上飘过了一丝不屑,说道:“这些东西寡人都不足惜,只要是能确保我秦国不被六国联合起来欺辱,寡人又何在乎这些东西。”

    张仪想了一下,又接着说道:“那微臣就更有信心为君上去开辟连横道路的了。”他随即话锋又一转,说道:“然而,将来如果形势需要,可能秦国还要暂且割让一些领土,为的是将来谋取更大的地盘,所谓以退为进。微臣不知君上能否接受一时的割地求和。”

    赢驷听到要割地,心中十分地不情愿,他紧咬着牙,下不了决心。他心想:“我父亲留给我这么蒸蒸日上的一个秦国,自从我即位之后,秦国的土地日益扩大,总不至于从现在开始,又一点一点都让了出去吧。”

    一个国家最所重的便是土地,土地是长久之计,是滋养生民的凭靠,是留给子孙的无尽之宝,怎么能说给人就给人了呢?

    张仪看出了赢驷心中的不快,他劝解道:“君上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而应该从连横破合纵的长远形势来考虑问题。君上试想一下,如果连横成功地瓦解掉了东方六国的联盟,那么秦国进攻东方的任意一国,其它国家置若罔闻,或者是贪图秦国给他们的蝇头小利。秦国是不是能从所进攻的这个国家得到更多呢。”

    张仪进一步解释道:“所谓俗语所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是这个道理,譬如咱们去进攻韩国,给韩国的相邻国家魏国和楚国一些好处,令他么保持中立,那么等到咱们攻破了韩国之后,咱们再从韩国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远远地大于送给楚国和魏国的贿赂。”

    张仪很有信心地说:“况且,咱们一旦能顺利地攻破了韩国,占据了更大的地盘,那秦国的实力岂不是更增强。那两个拿了秦国好处的魏国和楚国,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秦国,他们为了不得罪于我们,不成为秦国下一个攻击的目标,还不得乖乖地把从秦国拿走的东西再送了回来?”

    张仪知道时逢这争斗日趋激烈的世代,各国国君都个个为了自己,哪一个不是斤斤计较,宁嫁大祸于他人,也不愿自己损失一根毫毛。因此,张仪解释起来,十分地耐心细致,惟恐赢驷听不明白。

    赢驷也不是傻子,他当然听出了其中的玄机,他接和了一句:“依张丞相看来,那也正是眼前小利,而图日后的大利吧。”

    张仪点了点头,心想:“果然是以一个‘利’字就能概括了各国交往的要诀。只不过能看得清这个道理不难,但是真到了需要舍掉小利的时候,哪一个不是捂住自己口袋中的所得,没有一个甘愿舍出来的。秦君赢驷虽然眼下是看明白了,但谁知将来实施起来,会不会又舍不得眼前小利?”

    张仪想到了这里,他再次着重强调说:“君上能看到其中小、大之利的因果相依,这很是难得,以微臣所见,秦国比东方任何一个诸侯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更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个策略才好。”

    赢驷眉头一皱,问道:“何以见得我们秦国就须更懂得这个小、大利益之辩呢?”

    张仪微笑着,回答道:“只因秦国是当今天下的最强大的国家,秦国的一举一动十分引人注目。不客气地说,秦国已成为众矢之的,东方诸侯出于保全自身的心理,很自然地要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结成了联盟以对抗秦国。秦国如果不积极主动地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只恐怕会不知不觉就被出卖掉了国家的利益。”

    赢驷听了张仪前面的话,最担心的便是秦国被其它诸侯合伙出卖,他回应道:“寡人绝不能容忍六国暗中勾结,单独将矛头指向我秦国。秦国要当永远的强者,不能做只是一时之强的二流国家。”

    张仪点着头,说道:“强者要向保持强势,就必须主动出击,连横分化,阻截可能成为与自己向颉颃的竞争对手。强者不能因为自己强大,就乐观地认为自己可以坐视竞争对手动作,如果那样,何来的永远的强者,它很快就会丧失掉自己的强势的。”

    赢驷扼腕而振作,说道:“张丞相今日之语,真是令寡人如同迷雾中见到了阳光,寡人自今日开始,方才明白了合纵连横的玄机。真是不闻高人之语,犹如坐井观天,眼界狭小到只在方寸之间。”

    他毅然决然地又道:“张丞相今后就专心为寡人谋取连横之利,咱们君臣同心,以连横对抗苏秦的合纵,寡人不信咱们就破不掉那区区合纵联盟。”

    张仪听罢赢驷的表决心之语,心中很是欣慰,他觉得赢驷此人尽管有刚愎自用之偏,但是却是一个有决心的君主,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会毫不犹豫地推进。

    张仪想到:“自己来到了秦国,目的正在于推行连横之策,以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号令动天下,这个地位只有秦君赢驷才能给自己。看来自己这趟秦国是来对了,可谓适逢其时,遇到了秦军在渑池的失利,给了自己劝谏赢驷的天赐良机。”

    然而,张仪在欣喜之余,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辛酸的过往,最后给逼迫得连原配妻子都打发回老家,他暗自叹息:“人生悲苦到这种境地,可谓失意至极。但是转机却又在最绝望和最失意的时候,不经意间就来到了面前。这人生命运真是吊诡,非个人苦思就能预料到的。”
………………………………

第506章 寻找罅隙

    张仪现在得到了秦国的丞相之位,他又成功地把连横之策灌输到了秦君赢驷的心田里。这时,前景突然变得十分光明了起来。可是,他也面对着实际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解除渑池秦军的燃眉之急。

    果然赢驷再次将话题拉回到了渑池战事,他问张仪道:“刚才和张丞相探讨连横大战略,寡人已经通晓了很多。只是目前在渑池,我军尚且还有六、七万最精锐的部队被合纵军团团围住,如何解救他们才是第一要紧之事啊。”

    张仪略一思忖,回答赢驷道:“微臣早已考虑过了解救的良策,不劳君上再过多地忧心。”

    赢驷听了张仪有办法,他兴奋得一下子就坐直了身体,连忙问道:“张丞相有什么好计谋,赶快说来给寡人听听。”

    张仪回道:“微臣的计谋正是来源于秦国准备推行的连横策略。微臣认为,咱们可以单线地联合合纵联盟中的楚国和魏国,首先令这两个国家与苏秦貌合神离,甚至临时叛变,那秦军就有了可趁之机。”

    赢驷一听,更是激动万分,他说道:“以张丞相说来,那渑池的秦军有救了。那可真是谢天谢地,寡人总算能有颜面对列祖列宗了。愿闻其详!”

    张仪接着为赢驷分析道:“六国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有各自的考量,我们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秦国而言,一定要做到头脑冷静,不能被暂时的合纵局面激怒,从而全面地与合纵各国都一视同仁地作对,把自己完全摆在了它们的对立面上。”

    “秦国必须认识到所谓的合纵,所谓的连横,都是分分合合的游戏,在特定的形势下,可能一国倾向于合纵,但形势变化之后,可能又青睐于连横,这是自然现象。秦国如果能保持冷静和清醒,才能发现合纵中的裂缝,从裂缝中下手,才能有所收获。切忌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寻仇于合纵之国。”

    “智者所言:因其罅隙而遂忍之。这就是秦国连横的根本态度,不可须臾忘之。其实世间成大事者皆可适用此计,只是智者自智,愚者易感情用事,迥然有别。”

    张仪的话中之意,分明就指向了本次秦国发动的渑池之战,他认为这是秦君赢驷所犯的一个大错误,是一个大大的败笔。张仪虽犹豫了片刻,后来决定直接指出,以免赢驷下次接着再犯。

    他说道:“微臣认为,类似于渑池之战这样的意气用事,今后应当力戒再犯。发动一场战争不是小事,不能做到胜算在胸,而是徒然地感情办事,危害极大。”

    赢驷从张仪前面的话语中已经听出了他的指斥之意,他脸颊上就微微发烫,待到张仪更是不留情面地明言,赢驷更是羞愧得满脸通红。赢驷却并没有责怪于张仪,因为张仪所言的确有道理,赢驷在渑池之战中吃到的教训已经是相当地深刻的了。

    赢驷仍然惦记着渑池秦军,他再问道:“依张丞相看来,既然六国之间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团结,内部有裂缝存在,那你认为我们当前可以利用的裂缝是什么呢?”

    张仪微笑一下,他回道:“君上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这明显是张仪说的带有恭维意思的话,他也不能不顾及到赢驷的面子,前面的话语已经让他很下不来台,这句算是一个补偿的夸赞。

    张仪此后才说出了自己认为的六国中的裂缝,他说道:“这次渑池之战,六国志在破秦,这是他们嫉妒秦国日益强大,合伙地自保的必然反应。但是,渑池之战如果六国取得完全的胜利,那么从中受益的国家必然不是平均的。”

    赢驷觉得有理,点了点头,回应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这次渑池战役,如果获胜,那么受益最大的当然就是韩国,其它国家也许会得到好处,但都是名义上的,军威也许会增强,军心也许会大振,但是实际的好处却不是很多。惟独韩国,可以乘胜前进,直取函谷关,进而占领了秦国的宁秦等地区。”

    张仪兴奋地拍着巴掌,赞赏道:“君上越来越懂得合纵连横之道了,这合纵连横看似平常,其实内里有很深的玄机,关键就看能不能运用得娴熟和高明。如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就会使天下为我所掌控,形势为我所充分利用,秦国方能如同君上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永恒的霸主或强国。”

    赢驷与张仪谈得越来越投机,他也激动地站了起来,不自觉地在张仪的书房中踱起步来,他握紧了拳头,说道:“寡人恨没有早已听到张丞相点拨,以至于近年来接连被苏秦的合纵戏弄,搞得我秦国左支右绌,形势十分被动。”

    赢驷又冲着张仪连连点头,赞赏道:“张丞相能来到我秦国,有意定居于咸阳,正是上天赐给我秦国的礼物。今后寡人将不时地向张丞相求教,望张丞相知无不言,也好令寡人不断有所进益。”

    张仪仰着头,看着走来走去的赢驷,发觉他还确实动了真感情,那些兴奋,那些激动,都不似装出来的。张仪一直担心秦君赢驷榆木脑袋,不可理喻,自己辛苦前来秦国,白费工夫。起初,他也果然再次遭受到了冷遇,多亏自己又坚持了一步,否则,恐怕满腹的才华,再也找不到施展的空间。

    在此乱世之中,人的命运逆转几乎就在一瞬之间。前面张仪还是一个落魄不得志的士人,蜗居于咸阳,苦苦等待着机会。此刻,在秦国发生了渑池大军被困的危机,张仪却被一下子推到了前台,一日之间就成为了秦国的丞相,这个逆转几乎是翻天覆地的。

    人人都说坚持很重要,不坚持连机会都不会出现;然而,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转机,会有好的结果吗?谁又能告诉明确的答案。

    看到赢驷的举止,张仪感到自己今后在秦国的前程顿时充满了光明,要是妻子姚玥能看到这一幕,她该有多高兴,有多欣慰呀!然而,正如秦国歌谣《蒹葭》所唱:“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第507章 合理才该做

    张仪面对着命运的巨大逆转,五味杂陈。心想:“如果没有渑池之战呢?如果自己等不下去,就离开了咸阳了呢?即便完成了逆转,自己所付出的也够惨重的,近乎妻离子散。这个结局难道是自己所必然承受的吗?”

    张仪从前看到了苏秦的家庭生活,曾经暗笑过他的不走运,但是临到了自己身上,没想到也是如出一辙。想到了这一点,他心中又生出了淡淡的哀伤。

    然而秦君赢驷从张仪的话里听出了希望和信心,他十分地开怀,困扰数日的忧闷心情,如今才真正地被一扫而空。但是,张仪虽然指点了以连横破合纵,解决渑池战役秦军的难题,可究竟如何去做,仍然是个未知数。

    赢驷于是又问张仪:“渑池秦军危急万分,不知张丞相主张的连横之策,几时能得到实施。能不能抓紧时间,以免秦军全军覆没于渑池城呢?”

    张仪点了一下头,回道:“君上所言的确是个问题。微臣觉得事不宜迟,应该立即开始实施连横,否则,时不待我,好的策略也会因时间不足而落了空。”

    赢驷说道:“我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