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鸿自己能够看到数据,提出来的自然是武力最高的。这个不用多说。
“我们几个都是文士,对于众将也只有大概的了解,这个还是请几位将军前来一起商议吧!”
对于这个问题,几个人却是不敢贸然开口。
毕竟武将斗将这个东西说不好的,你要信誓旦旦的推荐了某个人,结果上阵去被阵斩了,那多尴尬?
我有上将刘三刀,三刀之内可斩吕布。
这种事情,外行还是不要干涉内行的好!(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一章 安排
鲍鸿想想也是,虽然自己能看到数据,但是这个事情交给武将自己商量也好。
当然,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叫过来。人一多大家就是奋勇当先,到时候就不会考虑能不能打得过,而是就算有顾虑,也要拼命去打。
“薛将军对众将应该都有所了解。把他叫来就行了!”戏志才开口笑道,“另外几位教师目光老辣,应该也能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议。”
“还有几位长史也可以请来!”鲍鸿笑道,“几位长史与新近前来的几路义军首领联手作战,相互之间应该更加了解。再加上咱们开会叫上他们也是应该的。军中应该也没有那么多事务要处理吧?”
“也好!”听鲍鸿怎么么一说,翘班过来旁听的晏子和田乞呵呵笑笑。
鲍鸿直接安排亲卫前去叫人,得知鲍鸿找他们,众将自然连忙赶了过来。
随后凌敬作为‘秘书’,自然先把整个情况和众将解释一遍。
“将军认为那公孙兄弟的武艺鲜有敌手?”薛仁贵作为全军主将,自然第一个开口。
“两汉交替那个年代,号称开天辟地第一刀,你说这等刀法何等惊人?”鲍鸿沉声道,“非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仁贵你的武艺,或许能够压制对方,那也是在数百回合之后。你尽量就按照这个标准看待他们!”
薛仁贵武力100,按照演义描述,一龙九牛二虎之力,乃是最牛叉的表现了。当然,其本人历史上的表现同样非常惊人,安市单骑冲进25万人的阵势,扰乱敌军,使敌军乱而无法战。的确是不负他100武力的评价。
不过,公孙兄弟,尤其是公孙述的演义表现同样非常惊人。虽然说按照一些后世网络好事者的排名。名列贾复、巨无霸、马雄之后,那也是因为出手次数比较少的关系。就像姜松的出手次数寥寥无几,所以十三杰,十八好汉之类的排名都没有他。不过武力终究是不容小视的存在。
“将军也知道,凡是用刀的猛将,主要还是依仗膂力,势大力沉,碾压对手。真个说刀法入神到什么境界的。末将都没见过!”薛仁贵沉声道,“所以姜松虽然枪法入神,即便是末将在往日切磋中有时也难以招架。但是在纯粹的蛮力面前,末将也不敢说他能发挥多少。”
“当然,若是获得先手优势,依仗技法奥妙,逼得对手难以施展,那就不一样了。”薛仁贵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裴将军也是一样的道理,锤子和大刀都是靠的蛮力。那么要是力气不如对方的话,更是没有任何破局的手段。所以,挑选这两位将军出战并没有问题,但还是要准备好应对的手段!”
“我想让你去负责劫粮。”鲍鸿也是说出了自己的考量,“这才是我们这次出战的中心任务。对方也必然会派出足够分量的大将去担任押粮官。而咱们前后左右四军统率大多是刚刚上任,所以这个任务还是交给你我才放心!”
“率领大军前去劫粮并不是上上之策,即便是击溃了对方的运粮队伍,对方主力大军必然做出反应,咱们不可能那么快把粮草运回来。”薛仁贵闻言,却是开口分析道。“所以说,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派遣骑兵前去破坏就行了。”
“尤其是秦将军、杨将军和关将军都已经接掌骑兵对一段时间了,在数次战斗中也表现出出色的能力。相信他们足以圣人这个任务。”
“骑兵毕竟太少了吧!”鲍鸿闻言。却是迟疑道,“而且到时候咱们前去约战,肯定也需要一队骑兵随行。就算把另外两只骑兵都派去劫粮也不容易吧!”
鲍鸿说的倒也没错,人家都知道你有一队骑兵的,结果约战的时候没出现,傻子都知道你肯定安排他做去其他事情了好吧。
“不一定的。若是要击溃对方,或许两支骑兵派过去都不一定能完全击溃对方。可既然是去搞破坏的,冲进去一把火不就完事了吗?”薛仁贵笑道。
“而且,不使用骑兵的话,我领着步兵过去劫粮,也只能是打埋伏战,而且因为是步兵的关系,无法做到来去自如,必须要彻底击败对方的运粮队伍才能撤退。相对来说反而不容易实行。”
毕竟步兵去埋伏好了,双方开始交战,不击败对方如何抽身?难道对方还会眼睁睁的看着你撤退不成?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这个方案来!”鲍鸿见其他几个军师并没有反对,鲍鸿也就认可了这个意见。
“在这方面,我觉得秦琼足以担当大任!”薛仁贵想了想,继续说道,“秦琼有勇有谋,相对来说比其他几个要更适合这个工作。”
鲍鸿自然也指知道,秦琼的统率是毋庸置疑的。相对来说杨再兴和关胜要逊色一点。
《隋唐演义》《说唐》中秦琼一般是元帅,敬德是先锋官,程咬金是个猛将兄,秦琼的地位更高,敬德次之。但在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敬德排名第七,几乎可以说是最前的武将了,秦琼却排名最后,二十四,程咬金第十九。
其实是世人太看重排名才会这样。凌烟阁只是从太宗对杰出的功臣的表彰和纪念的感情出发而建的,并不是功劳排名册,也不是武力排名,更不是人品判定排名。也有一说法为:秦琼拒绝参加玄武门之变,不愿参加这种兄弟残杀的政治斗争中,故其在凌渊阁排名靠后。
史书中敬德和秦琼都是武力超群冲锋陷阵的大将。敬德能空手夺槊,两次在危急中救了李世民,所以成为李世民最钟爱的大将,后来玄武门立下大功,地位升为武将之首,非常骄横,但是晚年闭门修道。秦琼在玄武门之前的官职功劳在敬德之上,武德年间就封了翼国公,李世民经常派他干冲入敌阵杀死敌将,秦琼因此负伤很多,身体很早就垮了,贞观年就没他事了,凌烟阁造好的时候秦琼已经死了好几年了。程咬金直到唐高宗时候还在领兵打仗。
不过,秦琼虽然在正史上武力吊炸天,但是在演义各种乱入的情况下。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未完待续。)
………………………………
第七十二章 又是田家的?
“两汉交替时期,各路反王除了公孙兄弟之外,还有一些武力同样非常厉害的家伙。公孙兄弟因为我在交涉中提过,十有**会前往与我们交锋。”鲍鸿开口分析道,“除此之外,必然也会安排足够分量的猛将押送粮草。我担心叔宝不一定能对付得了。”
“秦将军的武艺,我们也见识过了。”薛仁贵沉吟道,“单纯枪法而言,也仅有姜松等寥寥数人能压制他。若是枪锏并用,那就更难对付了。若是说秦将军难以应付的对手,咱们其他人也不能保证能够战胜。”
鲍鸿记得秦琼的武力是96,明显是结合了历史版勇猛无比的事迹的结果。不过,以这个数据来说,和100的猛将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周文和许褚之类的战斗也表明这个数据高低并不是绝对的碾压,终究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毕竟95以上这种级别的武将,除了个别精修武艺的武术宗师之外,其他武艺基本上就修炼到顶点了,更多的实在是膂力天赋上的问题了。
至于他们在军中切磋更是如此了,除了少时那些个武术宗师之外,其他人也很难做到绝对的收发自如,举重若轻。所以切磋的时候发挥的力量都是自己能够随心控制的,自然不像战场上全力发挥,这样的切磋,相对来说就减小了相互之间的差距。
“等下!”鲍鸿心中一动,却想起先前系统介绍新朝十八路反王那群人的情况的时候,貌似提到一个和眼下有点联系的人。
琅琊大齐王田布,天下众家反王中公认天下无敌,云台大将中只有贾复可敌!
看看这反王旗号,再看看着反王的名字,很明显特么又是田乞后人好不好。
也是说,春秋五霸,尤其是更后面的战国七雄,在秦始皇当初仅仅是征服而没有彻底灭绝六国的前提下。这些势力的底蕴完全是无可估量的。
“那么这个田布是会选择和田乞接触呢,还是会选择避开田乞,接受其他任务呢?”鲍鸿一时之间倒也难以看透古人的心理。
当下鲍鸿就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毕竟田布乃是众家反王中公认天下无敌,一方面他的意向对众家反王有不小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的武力也是令人忌惮的,如果能够分析出他的动向,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关于田布这个反王,主要资料就是来自演义。史书记载可以说压根没有,军中众人听到鲍鸿说完,一时之间都回不过神来。
众人都是古怪的望向田乞,也只能说一个服!
秦末时期,两汉时期都是反王,居然还没被剿灭,到了汉末还是赫赫有名的大世家,若是自己家族能够发展成这样,真的也是知足了。
果然是应了那句老话,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啊!
“这个不用考虑的。不管是最后决定为敌或是选择归附,先来见一见人是必然的选择。”戏志才不假思索就开口说道。
虽说戏志才自己不是世家名门,但要是自己祖先或者是学术上的前辈出现,那绝对是不会因为立场原因就远远的避开的。
不仅仅是戏志才,其他人也是持有相同的态度。显然,在他们看来,既然知道了先祖、先贤在这里,或许因为立场原因,不能到座下效劳,但是见一见乃是基本的礼节。
“不错!”荀汪也开口说道。“毫不避讳的说,这个例子就和当今陛下复活各家族前辈一样,或许为了家族的利益,在有些事情、方针策略上不能听从前辈们的命令。但是平常对待的时候,还是要保持礼节的。”
鲍鸿点点头,毕竟是被礼教、孝义洗礼的时代,在这方面足够开明的人也要遵守基本的礼仪。至于迂腐的那类,那是不管什么立场,直接跑去归附的了。
既然如此。那么自己中军前往约战,所要面对的就是公孙兄弟和田布这三大猛将了。
掰着指头算算,对面还有数得上号的猛将就是云南王王显。
王显凭借宝枪八宝藤蛇枪连败汉营诸位先锋、大将,以后期姚期之武力(宝枪宝马)尚不能敌,与得到马援真传的寇勋战成平手,且寇勋自持不能胜,汉营超一流武将如贾复、田布尚且心中思量,可见云南王之手段!
按照网络大众排出的《东汉演义》武力排名,公孙述名列第四,田布为第八,而王显则是第九,随后才是第十的公孙美。
不过,既然猜得到是云南王王显领兵押粮,那么针对性做出应对就要容易不少。
“既然如此,就让姜松和秦将军一起劫粮吧!”鲍鸿想了想开口说道,“中军这边还有夏先生、周先生等几位教师,想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众人想了想,也都认同了鲍鸿的意思。
中军这边主要的对手还是公孙兄弟,有薛仁贵和裴元庆出战,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田布,有田乞的面子在,终究不会做的太过分吧。而且正如鲍鸿所说,若是单挑对决,有夏书湮出手,基本上也不会虚田布,更何况军中其他猛将也不是没有,打个百十回合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再有就是围困古城了!”鲍鸿继续说道,“围困古城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诸位觉得安排哪一部前往比较适合?”
“围困古城,要做到滴水不漏,的确是需要好好安排!”薛仁贵沉吟道,“若是对方大军突围,我等必然需要有一定的士卒负责牵制,所以四大部之中需要派遣一部前往。而且还需要骑兵乃至是弓箭手负责压阵、追杀突围的士兵等事务。”
“四部之中,除了后军都是刚刚上任的。该选择谁呢?”鲍鸿思索道,“至于骑兵、弓箭手倒是没什么,几个将领都是任职一段时间的老将了。”
“若说新上任的三军之中做选择的话,末将推荐狄将军!”薛仁贵开口道,“狄将军之能足以担当此任,至于新上任的问题,他必然有办法折服众军,更何况还有军中宿将穆将军辅佐。”
“也罢!”见其他人并没有开口反对,鲍鸿就决断道,“安排狄青为主,关胜、斛律光为辅,前去佯攻古城。”(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三章 三局两胜
不得不说,对面的办事效率的确值得称道。当然,或许也是因为郅君章那家伙的轻功速度实在是有点叼的关系,等鲍鸿做出安排,众将各自准备的时候,郅君章居然也已经回去和樊崇等商议完毕,而且还赶回来传消息了。
“君章先生这可谓是飞毛腿了,佩服佩服!”鲍鸿笑着与再次前来的郅君章招呼道。
“将军谬赞了!”郅君章哈哈笑道,“将军你们一下子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学生可是拼了命的赶回去通传信息,得到回复之后都不敢有丝毫停留,立刻就赶过来给将军回信了!”
“先生幸苦了!为此事如此奔波,末将感激不尽!”鲍鸿笑道。
“客套话就不说了!”郅君章笑道,“众位反王的意思基本上都差不多,对于晏子先生所说的事情,众位虽然认同,却不可能全然接受。”
“我知道!预料之中的事情!”鲍鸿笑道,“若是能凭借这一番话就说服诸位,那么那些人当初也就不会起义了。”
毕竟,晏子那番理论虽然看似有道理,但是总的来说,揭竿起义真个是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的。
另一方面,虽然说灵帝不给力。不过相对来说,这个时代的大臣相对要给力很多。各个地方的太守、郡守等等大多数还是很尽心的治理天下,做的还是不错的。
不过,这些终究不是关键,上层建设如果不能发生改变,一切都是浮云。正如当初击败陈胜军之后,哪怕是那些按照圣旨要求,足以前往洛阳受封前世爵位的名将,也没有几个愿意去洛阳一样。
“那么众位是什么意思呢?”鲍鸿笑道,“我也就开门见山的来说好了,是要与我们正面交锋,为了前面大战场的后方。而坚决的阻拦我们,还是可以以其他方案解决?”
“将军您这么直接,可让我不知所措了!”郅君章哈哈笑道,“回到刚刚我说的问题。把晏子先生的说法通传众位,大家其实大多数揭竿起义都是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正如晏子先生所说,若是有足够的需要,压制内心之中先天对黄巾的好感也是有可能的。”
“就像当初有一部分人支持刘秀或是其他宗室一样。当然。现在是对比汉帝和张角,在我们看来,双方实在是没有什么绝对的筹码吸引我们。那么就只能沿着初始状态的心理来执行了。”郅君章笑着说道。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分析黄巾军的各路人马,却发现其中有着很大的弊端。”郅君章沉声道,“秦朝皇室、汉朝宗亲、汉朝诸侯王、反秦诸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