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母班见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在狱中自杀。

    对于这样罔顾亲情的人,在董守业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亲情是董守业来到这个时代最为看重的东西,比任何事情都要看重,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之后才会珍惜。

    董守业自从穿越之后,便与前世的亲情割舍开来。而董府中自己名义上的祖母,老太君对自己非常好,那真的是捧在手心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就连被人看成是杀人魔王的董卓,董守业从他的身上也能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所以对于王匡这样罔顾亲情的人,董守业揍起来是毫不留情的。

    董守业首先在小平津附近准备一番,将声势造足。然后命令李傕与张既、杜畿领着人马依旧屯兵在小平津迷惑敌人,而自己却率领剩下的大军离开小平津,准备从其他的地方渡河。

    作为渡河的地点有几个选择,小平津其实是最为理想的选择,王匡是这么认为的,其实董守业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小平津在王匡屯兵地点河阳津的西南方向,渡河之后正好变成西北方向,而西北方向不远正是牛辅军把守的箕关,在王匡看来董守业从小平津渡河之后,肯定是与箕关守军合并一处,然后进攻自己。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从小平津西北一点的平阴县附近渡河,不过现在的情形对于董守业来说区别不大,在王匡看来董守业势必会在这两个地方二选其一,然后与牛辅在箕关附近的人马合兵一起然后攻击自己。

    但是往往并不担心,因为牛辅可以抽出来的兵力并不多。

    牛辅虽然现在麾下拥有近四万人马,但是日子也很不好过。现在上党太守张杨已经宣布归顺袁绍,在上党郡与河东郡交界附近陈兵,摆出进攻的姿态,而且现在南匈奴的一部分人马也已经投靠了袁绍,正式与张杨合并一处,所以张杨的声势也不小,其人马虽然没有牛辅的多,但牛辅也不敢小视。

    最可气的是白波军自从被董守业击败之后,残部往河内郡、东郡等地流窜,转战了一圈儿之后又回到了上党郡,河东郡等地,经常出没。而且隐隐与南匈奴之间还有点勾结。

    之前董守业让其麾下大将杨奉联系过白波军,但效果并不理想。

    现在的白波军虽然是实力比以往有所损耗,但流窜了一段时间后又有所恢复。眼下天下诸侯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剿灭黄巾余部,所以向白波军这样的黄巾余部的日子还好,还没有到最艰难的时候。再加上白波军中的几个头领还记着董守业与牛辅给他们的一箭之仇,因此不愿意给西凉军好脸色,都是积极地跟西凉军作对。

    董守业并没有按照王匡预想的那样从小平津渡口北渡黄河,其实董守业选择渡河的地方与河阳津之间的距离比小平津与河阳津之间的距离还要短。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董守业可以成功地绕到王匡的背后。

    '小说网,!'
………………………………

第八十五章 抢滩登陆

    董守业的选择是放弃两个最佳的渡河地点平阴县与小平津,而是选择率领主力绕过小平津然后略微往南一点,在小平津与平县之间的一个地方渡河。

    平县县城就在北邙山的北面,而董守业选择的渡河地点离平县县城并不远。

    其实董守业选择这个地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因为从这儿登船最佳的登陆地点就是顺流而下的孟津港,而孟津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其在并州刺史丁原起兵响应大将军何进的时候,就被丁原一把火给烧掉了,所以董守业无法选择顺流直下从孟津登陆。

    董守业选择是逆流而上,冒险在对岸滩涂登陆,之前董守业已经秘密派人打探好了,河对岸的地形勉强适合登陆,但是优点在于没人再一此处,没有任何兵力驻守。

    王匡做梦也想不到敌人会选择在一个在他看来最不适合登陆的地方登陆。王匡的兵力大多集中在董守业选择的登陆地点的上游好几十里的地方。

    三月初五的夜里,董守业带着人马悄悄登船。

    也没有选择什么高大的楼船、斗舰、艨艟之类的战船,而是选择了一些商船和运输船,看上去毫不起眼。

    很容易被人当做是某些世家大族的商队。

    由于敌人,没有什么防备,董守业率领麾下人马的登陆非常容易。

    成功登陆之后,董守业一方面派出游骑四处打探,一方面指挥人马往王匡军驻守的河阳津方面前进。

    王匡本人此时并没有身在河阳津,负责河阳津防务的是王匡麾下的大将韩浩。这个韩浩也是个牛人,是一个响当当的硬骨头。

    董守业也知道此人,前段时间董卓麾下的其他部队抓住了韩浩的舅舅杜阳。董卓便以此为契机,派人前去韩浩处说服韩浩,让他投降。可是这家伙愣是咬牙拒绝了,不肯就范。

    此时的韩浩正是按照王匡的部属率领主力兵马在河阳津附近的黄河岸边布防。

    王匡也是有所持,对自己麾下的兵马很有信心。当初何进命令王匡去募兵,王匡回到老家泰山郡聚集家财招募了五百强弩手。

    这五百强弩手的士兵都是膀大腰圆的大力士,实力极其强劲。而且他们手中所持的强弩是清一色的大黄弩,五百弩兵也许也有些实力强劲的诸侯看来并不可怕,但一般人也不敢小视,五百张大黄弩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汉代的弩主要有三种,擘张弩、蹶张弩、大黄弩,威力最强的便是大黄弩。擘张弩用双手拉开,蹶张弩用脚踏,而大黄弩是蹶张弩的威力加强版。大黄弩这玩意儿是十石弩,是有汉一朝最强的弩,能操控这种弩的必须是身强力壮的人,其有效射程超过四百米,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大杀器。

    董守业带领着人马不断向王匡军的驻地靠近,而对方仿佛是毫无察觉。

    不久,之前派出去的探马返回,其发现离王匡军四五十里仍有一支兵马,看着旗号好像是冀州韩馥的兵马。

    此时,张辽听说对方有两支人马相隔不远,互为犄角,于是便向董守业建言道:“元帅,看来敌人已经有所防备,若是咱们强行攻击,战到一半时,敌人的援军赶到,前后夹击我军,我军腹背受敌,那情况就不妙了。”

    董守业想了想,笑了笑,然后对张辽说道:“二哥多虑了,之前小弟曾经派精干细作前往河北打探。原来袁本初起兵以来,虽然表面上与韩馥相互配合,其实暗地里一直龌龊不断,这个韩馥害怕袁绍反客为主,谋夺他的冀州,所以一直防备袁绍,对袁绍留了一手。如今韩馥的兵马在王匡兵马附近,十有**是为了监视王匡,咱们大军攻打王匡之时,韩馥的兵马断然不会上前相救,反而是乐的看袁绍的笑话。”

    张辽不解道:“他们不是联盟吗,怎么还会如此。”

    董守业接着说道:“什么狗屁联军,各怀鬼胎而已。这些个所谓的盟友能不相互捅刀子就不错了,哪还能指望他们在关键的时候相互帮助。”转而又对徐晃说道:“大哥你率领本部人马前往王匡部与韩馥部之间的要道上埋伏起来,若是敌人韩馥果真前来支援,大哥帮我狙击他们,为大军争取时间。”

    董守业这次率领渡河的人马只有两万人,估计比王匡的人马略多一些。之前打探到的消息中,显示王匡应该有两万左右的人马。

    而在韩浩驻守河阳津附近的兵马正是韩馥麾下的赵浮、程涣率领的一万多人马。董守业分给徐晃的兵马也只有二千五百人,当然只能起到阻挡的作用,要想战胜,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布置好一切之后,董守业带着大队人马慢慢的摸向河阳津。

    此时的韩浩在白天看到对岸的西凉军一直大张旗鼓地想要渡河,却一直没有真的登船,所以在天黑之时,布下哨探继续监视河对岸之后,便指挥大队人马休息了。

    董守业带着人马轻声请脚摸到敌人的驻地,然后便发起最猛烈的攻势。首先让张辽带着一对战士,靠近敌人的营寨,迅速地清除营寨周围的哨探,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靠近寨门,直接发起强攻。眼下已经是深夜时分,寨门附近也根本就没有多少人防守,所以张辽轻而易举地攻下了王匡军的营寨大门。大门既然已经打开,西凉军毫不客气地有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冲入营寨之中。

    韩浩率领的人马还都在大营中睡大觉呢,一个个都是云里雾里的,根本就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在董守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攻击下,立刻就是扛不住了。

    只见西凉军的人马此刻大发神威,到处放火,见人就杀,韩浩的人马一时之间纷乱无比,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一时间,王匡的近两万人马被打的是抱头鼠窜。韩浩此时在亲兵的掩护下且战且退,向东撤退,希望能向友军靠拢,并积极尝试着组织人马反击,又派遣心腹前往韩馥军方向求援。

    '小说网,!'
………………………………

第八十六章 击败王匡(一)

    还没有等到援军的来到,韩浩就已经是支持不住了,何况就算是求援的信使穿过层层封锁,成功到达友军那儿,友军也不一定会前来支援。毕竟韩馥的兵马肯定只会听韩馥的。此时的韩馥巴不得看袁绍和王匡的说笑话呢,又怎么会派军前来支援。

    由于韩浩是被董守业率领的大军偷袭,所以西凉军留给他的反应时间并不多,韩浩可以说是措手不及,完全被打蒙了,对于主子王匡留给他的五百精锐大黄弩兵根本就没来得及使用。

    而董守业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已经命令麾下的部队要首先打掉王匡的强弩部队。

    乱军之中,很难准确找到一支部队的位置,除非能有熟悉军营内部情况的带路党。

    庆幸的是这种人非常多,张辽在摸进营门时,就提前抓了几个俘虏,情况紧急,逼问俘虏的方式也就比较激进。

    张辽使用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杀掉一个,然后再开始发问,剩下的几个俘虏见到已经有同伴死在敌人的屠刀下,殷红的鲜血溅了自己一身,顿时都被吓得死去活来,老老实实地把一切都交代了。

    董守业在这些带路党的指引下,让典韦带着一校人马,快速地赶到那五百强弩手的营帐,然后直接先把这些人解决掉。

    还好强弩这玩意儿都是集中存放,不是像有些武器那样随身携带。

    若是强弩这东西被随身携带,那可以想象的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营帐内的士兵都在呼呼大睡,这时又一个士兵翻个身,却一不小心碰到自己身边的强弩,而强弩正好是上弦的状态,自然而然的就将弩箭射了出去,立刻将不远处的一个战友射中,那个战士剧痛之下,嚎嚎大哭,大喊大叫,其他人不明情况,惊慌不已,顿时营帐中像是造反时的乱了起来,结果炸营了。大军不战自溃。

    典韦成功解决掉五百强弩兵之后,韩浩手中的一个大王牌大依仗就没有了,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地反击了,只能是率众逃跑。

    董守业见到敌军主将已然逃跑,便让张辽带着本部人马追击。自己又指挥着大军继续绞杀敌军。现在韩浩的手下们看到自己的主将已经逃跑,就更加没有战斗下去的心思了,很多人开始主动放下兵器投降。在董守业下令喊话“降者不杀”的时候,跪在地上投降的人到处都是,人挨着人,双手抱头地蹲在地上、跪在地上。

    不过,让董守业比较差异的是,那五百强弩兵虽然没有拿到强弩,但是其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却是相当不凡。这些王匡从其家乡泰山郡征召而来的强弩手,都是其心腹死士,对其忠贞无比,是王匡最大的依仗。而现在即便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也没有人选择投降,依旧是死战到底。

    不过这些人也是有些愚忠,手无寸铁好强硬个什么劲儿,结果由于非常不合作全部被当场击杀。

    董守业感觉有些可惜,也有些无奈。

    *******董守业率领大军从平县与小平津之间的一处地方渡过黄河,夜袭王匡麾下兵马驻守的河阳津。王匡麾下的大将韩浩措手不及,被董守业打的是大败亏输落荒而逃。此战王匡麾下的两万人马全军覆没,五千余人当场战死,一万多人投降,剩下的四五千人四处溃散,不知所踪,最后跟随韩浩逃出的人马不足二百人。

    原本随韩浩逃出的人马有近两千人,张辽虽然带着人马追击,但是由于天黑再加上不熟悉地形,所以追击的效果非常不好。韩浩本来有机会带着剩下的近两千人成功逃出,谁成想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友军,结果被守在要道上防止韩馥军前来支援的徐晃堵了个正着。

    徐晃见到对方是慌乱不已的逃兵,又不是打着己方的旗号,于是毫不犹豫地出击。

    韩浩这下子更加惊恐不已,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完全是乱了手脚,忘了当初想要前往友军处求援的初衷,带着些许人马像个眉头苍蝇似的乱窜。没想到韩浩这个无心之举,却使得他成功逃得性命。

    徐晃也是比较郁闷,敌人眼看已经钻进自己的陷阱之中,眼见可以全部拿下,并且生擒敌将。没想到敌人主将却是突然选择走进一些小路,选择远离其友军的方向。而自己的注意力则一直放在防范其友军的方向,所以对其他方向的一些偏僻小路关注较少,结果被敌人误打误撞地逃了。

    天黑,道路不熟,敌人走的又是一些偏僻的小路,徐晃也不敢派人贸然追击,眼见此战的战略目的已然达到,便及时带着人马与董守业会合。

    董守业在带领徐晃、张辽等人清点此战缴获的时候吗,惊奇地发现由于典韦及时地保护了五百张大黄弩存放的地方,所以这批大黄弩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董守业看着这批杀气腾腾的大黄弩,喜不自胜,这可都是一等一的大杀器啊!

    关于俘虏的处理,董守业又犯难了,此时的董守业并不想带着这批俘虏返回洛阳,而且现在董守业手中库存的粮草也不够养活这些闲人的。

    于是联系了箕关附近的牛辅部,看看对方能不能帮忙收治这批俘虏。

    很快便得到了牛辅的回信。牛辅在心中说道可以收留这批俘虏,牛辅近来来在河东可以说是放开手脚大干一番,其在董守业的建议下,积极屯田,开展民屯、军屯。铲除徐家之后有整顿盐池,拓展盐池的生产与售贩,现在的河东郡在牛辅的带领下发展速度非常快,隐隐成为整个西凉军的后勤供应基地。

    现在河东郡非常的缺人手,之前在董守业大战孙坚之后,董守业当时也想把一部分俘虏交给牛辅,但当时的牛辅四面受敌,自顾不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董守业成功击败王匡,为牛辅大幅度的减轻了压力,牛辅得以腾出手来发展生产,这时劳动力方面就有些紧张了,所以董守业一提出要他帮忙消化俘虏,牛辅便是立刻答应。

    '小说网,!'
………………………………

第八十七章 击败王匡(二)

    同时董守业又将此战中缴获的武器铠甲进行分类,将一些残破的、无法继续使用的武器铠甲甄别出来,规整在一起,准备运回洛阳附近交给徐荣,让徐荣组织一些铁匠对这些废铜烂铁进行回炉,铸成一些农具,方面正在进行的屯田使用。

    之前与孙坚的大战中破损的武器铠甲也是非常的多,董守业也把它们交给了徐荣处理,相信徐荣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