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代,可以有效克制骑兵的方法不多,比较出名的就是袁绍麾下的那个大将鞠义,在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大战时曾经使用强弩加大盾的方法完爆了公孙瓒麾下最精锐的骑兵――白马义从。

    不过眼下才是公元一九一年正月下旬,那个大牛人鞠义还在韩馥的麾下效力,还没投靠袁绍呢,袁绍和公孙瓒的战斗也还没有发生,孙坚也无从听说这种方法。

    算了,一时半会儿也理不出什么头绪,还是专注与眼前的事儿吧。

    董守业听到张辽的话,便出声说道:“眼下的情况,即使请求得到批准援军,恐怕也是无济于事,估计等援军到达战场之时,我们的战斗都已经结束了。况且,现在的形势未必像诸位想象的那样不堪,孙坚军是否可以克制骑兵,尚且是个未知数。战场之上,还未打仗,就已经言败,恐怕是对军心不利。究竟鹿死谁手,如今尚未得知,诸位不妨试目以待。”

    贾诩看到董守业言行中不慌不忙,从容不迫颇有大将风度,心里也是非常高兴,右手忍不住地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而且贾诩从董守业的表现来揣测的话,竟然发现自家公子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摸样,难不成此等情况自家公子已经料到,并有了应对的办法?

    董守业顿了一顿又说道:“大丈夫出征在外,岂能遇到些许困难,就像父亲求援,那不是会被天下群雄笑话为断不了奶吗?若是如此,我等还有何脸面?”

    众将见自家主子言语中颇为自信,没有任何的惊慌之色,又言语幽默,不禁都是轰然大笑一声,军心复振。

    贾诩此事又出声问道:“公子,对于现在的形势来说,以前所订立的那些战略已经不太适合,是否该考虑更改了?”

    董守业点了点头,说道:“战场之上,形势千变万化,自然是应当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不知军师可有什么好的方略?”

    贾诩没有立即答话,反而低头沉思。

    '小说网,!'
………………………………

第十七章 一块令牌

    董守业也不催促,也不着急,像个没事人一样在那儿静静等待。

    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对麾下部队战力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有所持。

    典韦跟华雄这二人可是有点沉不住气,再各自的位子上是抓耳挠腮,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董守业看到后也感觉有点好笑,心里也有点感动。二位结义兄长,大哥徐晃、二哥张辽也跟军师贾诩一样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贾诩终于从沉思之中回过神儿来,开口问道:“有一件事儿需要向公子证实一下?”

    董守业答道:“军师请讲,本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诩又问道:“不知公子在来时是否得到丞相大人的授权,除了让公子负责针对孙坚的战事之外,是否给予公子节制洛阳周边诸军的权利,是否有权利调动洛阳周边的部队配合公子作战?”

    董守业点了点头,然后从身上贴身位置拿出一块令牌,握在手中,然后说道:“家父在本将出发之前的确给了本将一块令牌。让本将在战事恶化之时使用,的确有调动洛阳周边兵马的权利。不过家父也曾吩咐,不要轻易使用。”

    董守业在当时接到父亲董卓所给令牌的时候,也不禁有些感动,因为这块令牌所代表的权利太过巨大,可以说将西凉军大半家底都交给了董守业。

    这时候,董守业又忍不住想起后世《封神演义》中,每当徒弟要下山时,师父担忧徒弟本领不济,会在劫难中丢了性命,在其徒弟临行之前,都会交给徒弟一些宝物,作为防身之用,恐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哪吒了,这哥们儿练了三头六臂,其师太乙真人为其每一只手都配上一件宝物。这哪吒的装备恐怕是相同级别中数量最多,也是最强大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之爱子,则董卓要想尽一切办法保卫儿子的安全,保卫董守业的小命。

    贾诩见状大喜,只要这个东西的存在就很好,至于用不用得着那是以后的事儿,最起码在现在这个消息,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此时贾诩心下大定,紧接着说道:“公子,既然有此令牌在手,可以调动周边人马,那接下来的战事,就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了。现在情况紧急,正好使用这块令牌。”

    既然有宝物在手,精明的贾诩岂有不用之理。

    董守业却是摇摇头,说道:“此令牌虽然在本将身上,但也不能轻易使用。”对于这块金牌董守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的,贾诩听到董守业的话,也是开始有点着急了,立刻说道:“公子放心,咱们绝对不会用这块令牌做什么过分的举动,只是让周边的人马配合咱们行事。”

    董守业听罢,说道:“如此便好。”见到贾诩没有要完全依靠手中的令牌,董守业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个令牌对于董守业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可以增强董守业的实力,如此一来,击败对手就更加地有把握。坏处是,会让董守业对其父产生依赖性,而限制董守业的成长。

    现在的董卓年事已高,又是朝廷政务烦身,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培养董守业了,而董卓又希望董守业能尽快成长,尽快独当一面,将来好顺利执掌西凉军,所以其十分想看到的是董守业凭着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些让人瞩目的成绩来,而不是利用其父亲强大实力来碾压对手。况且,即便是董守业拿着令牌召集大批兵马,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董守业也没有百分百及败孙坚的把握。

    故而,董守业手中的令牌是不用最好。当做一个杀手锏,作为一个关键时刻的底牌,才是董守业对令牌作用的理解。

    贾诩又问道:“不知公子这块令牌可以调动哪些人马?”

    董守业答道:“周边的人马都可以调动,具体一点就是屯兵洛阳城内的朱儁将军所部,屯兵偃师的徐荣将军所部,屯兵小平津、孟津等洛阳北侧关隘的吕布将军所部(这一点读者会感觉与前文的描述有冲突,暂且耐下心来,后面的章节会有解释,请往下看),屯兵渑池的董越将军所部,屯兵河东安邑的牛辅将军所部,以及屯兵阳城的胡轸将军所部。不过,调动必须谨慎,非到不得已的境地,不得擅自调动,尤其是河东的牛辅将军与渑池的董越将军。”

    贾诩与徐晃、张辽、华雄、典韦几人一听,我勒个去,这董丞相还真是信任自己的宝贝儿子啊,这个令牌几乎可以调动长安以东除了段煨将军之外的所有兵力了,这所有的兵力加起来,几乎有十几万的兵马,几乎是西凉军全部兵力的一半了。真的是太可怕了,怪不得之前不愿意把令牌拿出来呢?

    董守业见到众人吃惊的表情,立刻脸色一正说道:“此乃我军机密中的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半句,违者军法处置。”

    不过此时大帐中就董守业与贾诩、徐晃、张辽、华雄、典韦这么六个人,其他手下都是留在帐外,帐外的人也听不到营帐里面在谈论着什么,况且营帐外层层把守,倒也不必担心消息会被泄露,安全得紧。

    这几个人可以说是董守业的心腹,今天能够参与如此机密大事,足以显示董守业对其的信任。当然这几个人也不会做出什么泄露机密的事儿。

    两军交战,稍有疏忽,便是赔上身家性命。

    贾诩与徐晃、张辽、华雄、典韦听到这个消息那都是信心大增,立刻齐声说道:“遵命,我等绝不泄露半句。”

    然后,贾诩又说道:“公子,既然有此令牌在手,那我等便安心不少。况且咱们对孙坚也不是完全被动,也有一战之力,只是所冒的风险比较大而已。眼下也不必调动太多的兵马,只需其他兵马做出一定的姿态,配合咱们的行动就可以了。”

    董守业听到贾诩说不会让自己使用令牌,于是松了一口气,安心不少,便出声说道:“如此甚好,不知军师计将安出?”

    '小说网,!'
………………………………

第十八章 朱儁是个麻烦

    此时,贾诩已经胸有成竹,见自家公子向自己问计,于是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慢慢悠悠地地说道:“听闻公子在河东之时,与牛辅将军关系颇好,不知可有此事。”

    董守业暗道:“牛辅是咱的二姐夫,咱是牛辅的小舅子,关系能不好吗?”口中却道:“不错,确有此事,本将在河东之时,二姐夫对本将颇为照顾。”

    贾诩闻言便道:“如此便好,可以以私人之情直接沟通,倒是省了使用令牌了。”董守业接着问道:“不知军师的意思是?”

    贾诩又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接着说道:“既然公子与牛将军私交甚好,那就请公子,以私人的身份写信给牛辅将军,让他往箕关增兵,做出要攻击河内的姿态,以此牵制河内的王匡军。王匡担心箕关的牛辅将军所部会在其渡河的时候抄起后路,必将不敢轻易渡河,从而给我军争取大量的时间。牛辅将军与公子关系密切,而且箕关还是处在牛辅将军的防区之内,其麾下部队在其防区内自由调动应该是稀松平常,这个小忙他肯定是愿意帮的。“董守业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举动对于二姐夫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想必二姐夫一定会卖给本将这个面子的。军师请接着往下说。”

    贾诩闻言,笑了笑,继续说道:“屯兵在渑池的董越将军是出自董氏宗族,按辈分上来说,应该是公子的族叔。公子可以以子侄的身份给董越将军,请求他往函谷关增兵,最好是把主力部队全部放在函谷关,并告知他一旦洛阳形势恶化,或者是王匡军从河阳津登船南下在孟津附近登陆,他便在函谷关大张声势,做出攻击王匡军的样子,以此牵制王匡军,依旧是为我军争取一定的时间。想必有了牛辅将军在黄河以北的牵制,王匡军必定不敢南下渡河,登陆孟津,攻击洛阳,而董越将军便是意外之后的第二道防线。牛辅将军与董越将军加在一起,必定是双保险,万无一失,王匡必定不敢渡河。”

    董守业顿时明白了贾诩所设计的方略,心中也是不禁感叹:“这贾诩贾老狐狸,果然是有几把刷子,竟然跟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厉害!厉害!”口中接着问道:“军师,那然后该如何行事?”

    贾诩顿了一顿,说道:“此次战斗的关键在于,各个击破。既然决定联系牛辅与董越二位将军稳定北线,那公子便北上洛阳,集合洛阳附近的朱儁将军所部,吕布将军,以及徐荣将军,将他们的兵力聚拢在一起,由公子统一指挥,然后大军南下,在伊阕关、轩辕关、大谷关以南与孙坚决战,战胜孙坚之后,再挥师北上,渡过黄河,解决河内太守王匡。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董守业大喜,击节而叹:“妙计!妙计!此计十分可行,深得我心,如此,我军便按军师的方略来执行。”

    张辽此时却是出声说道:“军师,屯兵洛阳城内的朱儁现在是河南尹,负责守卫洛阳。听闻此人是天下名将,海内闻名,身经百战,而且现在与关东诸侯暧昧不清,私下里与关东诸侯多有联系,恐怕于我军不利,不知军师意下如何。”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也有所耳闻,这朱儁虽然是出身寒门,却是依附于世家大族。如此,贾某便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此人。”

    顿了顿又说道:“朱儁此人是扬州会稽郡上虞县人,与孙坚算是老乡。此人年少时以孝闻名,侍母极其孝顺。后下任太守徐珪举荐朱儁为孝廉,不久升任为兰陵令,时交趾的梁龙率众万人与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叛乱,攻破郡县,一时之间声势浩大,无能能制。光和元年(公元一七八年),朝廷任命朱儁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受到任命之后,回到本郡,聚集家兵,调拨士众,共五千余人,分兵两路,前往交州。到达州界之后,朱儁约束士卒,屯驻不动,派出使者到南海郡探查虚实,宣扬朝廷恩德,以震慑敌人的军心,接着调集交州七郡的部队,一起进军,终于成功斩杀梁龙,迫降几万人,名声大振。后朱儁凭此功劳入朝。时宦官与党人争斗日益激烈,此人也是算作党人,不过运气颇佳,由于刚刚入朝,宦官以为其陷入党人不深,便没有收到什么迫害,没有被党人连累。后来黄巾之乱爆发,此人更是在此次平叛中大放异彩,立功无数,与皇甫嵩并成为‘大汉两大柱石’。黄巾之乱平定之后,此人又曾作为河内太守,击退黑山军的张燕。”

    董守业也说道:“此人与关东诸侯关系很深,现在我军的大对手孙坚便是由他提拔起来了,孙坚能有今天是多亏了此人。说孙坚是这朱儁的门生也不为过。而且此人与关东诸侯中的二袁兄弟,曹操,陶谦等都是关系密切。此次孙敢大张旗鼓,自信满满的进攻洛阳,未尝没有私下里联系朱儁的意思。”

    这朱儁是目前董守业面临的一个坎儿啊!

    其实董守业最为担忧的便是朱儁与关东诸侯等来个里应外合,从西凉军防御圈内部来个忠心开花,届时势必造成西凉军大乱,洛阳城内的局势变回变得不可收拾。

    而此时朱儁却可以凭借其超强的能力,在混乱的形势下,来个逐个击破,然后以朝廷的名义不断收拢败兵,壮大自身的力量,最终在洛阳城站稳脚跟。这时候的朱儁变成了一个钉子,;牢牢地定在洛阳城内,谁也憾动不了。

    之后朱儁再在洛阳城附近想办法与关东诸侯联军会师。

    当然那时候的朱儁是否与关东诸侯回师已经是无关紧要,这关东联军来不来也是两说。不过,按照朱儁矛孙坚的关系,这二者一定会想办法完成会合。

    一旦朱儁在洛阳站稳脚跟之后,孙坚必定是想尽一切办法北上与朱儁会合,只要双方一会合,战争的局面便是顺利打开,而且朝着有利于朱儁、孙坚的方向发展。

    ps:今日三章,明日依旧三章,分别是10点,14点,下午18点,谢谢beimingyu2011大大的鲜花支持,第一次一次性收到19朵鲜花'小说网,!'
………………………………

第十九章 虚虚实实

    到时候董守业便是想要阻止朱儁与孙坚的会合也来不及了。

    洛阳城作为曾经的大汉帝都,城防完备,虽然最近有所破损,可以就是坚城一座,只要朱儁选择严防死守洛阳城,那即便是董守业麾下能聚集到所有的西凉兵加起来一起攻打洛阳城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此时孙坚抑或是关东联军的其他部队,对董守业的西凉军来个反包围,则又成了,中心开花,外围收拢的情况,真要是局势恶化致斯,那董守业也只能选择离开洛阳了,离开之时,还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估计手中兵马能折损近半。

    最为要紧的便是一旦朱儁与孙坚完成会合之后,最不济也能在孙坚与董守业大战的时候,朱儁从董守业的后方威胁西凉军,让董守业收尾难顾,方寸大乱,最终为孙坚军的胜利创造战机。

    贾诩此时便出声说道:“公子,正所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眼下形势紧迫,为了预防万一,公子不如直接解除此人的兵权,收起兵众。如此才能做到内部稳定,不被敌人里应外合。”

    董守业点了点头,说道:“军师,本将也是这么觉得的。不过此事又岂能是那么容易,还好之前本将在朱儁身边也做了安排,此时正是用着的时候!”

    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