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求评论,下午还有一章'小说网,!'
………………………………
第三章 屯兵鲁阳
却说孙坚自兵败虎牢关后,只能在自己的主子袁术的帮助下,继续收拢士卒,以求东山再起。
而孙坚的主子袁术是出了名的家底丰厚,不差钱的典型,在袁术的支持下,孙坚很快地收拢了七八千逃散的士卒,又回到南阳,将自己留守在南阳的一部分人马带着,这一下子就又有了一万多人,而豫州地区是成了名的人多,征兵什么的不在话下,给脸的就叫征兵,不给脸的就叫拉壮丁。不到三四个月的时间又聚集了三万不到的人马,于是在袁术的首肯下,把兵马屯驻在鲁阳,日夜训练,准备再次大干一场。
这回的孙坚学得精明了,知道袁家的水有多深了,于是也开始不像以前那样牛气哄哄了,凡是都向自己的主子袁术,多请示,多请教,听话许多,乖巧无比,深得袁术的信任。
这袁术对待孙坚就像放风筝那样,孙坚跑的太快了,冲的太猛了,要脱离自己这个主子的掌控时,袁术就使点坏,下点绊子,扯扯拴住风筝的线。
孙坚这边一发现主人扯线了,马上也就老实了。
之前袁绍封孙坚为联军的先锋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的孙坚得到任命之后,那是高兴的屁颠屁颠的,一路高歌猛进,敢打敢拼在虎牢关与华雄斗得是难解难分,还能略胜一筹,阵斩了华雄的副将赵岑,算的上是取得了关东联军与西凉军征战的最大战果。这边袁术看到自己的部将执行自己那个庶出的哥哥袁绍的命令如此的卖力,立刻就不高兴了,立马给孙坚的部队断了粮,让孙坚长点记性,知道到底谁才是他的主子。
孙坚粮断兵败之后,果然是老实起来,听话多了。于是主仆二人重归于好,袁术对孙坚那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全力支持,标准的好主公;孙坚也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好猛将,敢打敢拼,为自己的主子多立功劳。
要说孙坚的能力在东汉末年也是能排的上号的,野心也有点不小。也想折腾点大动静,立下一些天大的功劳,成就一番事业,无论是依附于袁术还是与后来的攻占洛阳都是如此。于是整体的情况就是,极想脱离袁术的控制,却又十分依赖袁术的支持,而总体来说却是对袁术的依赖、或者是支持更需要一些。
袁术与孙坚的关系,就像是早期袁绍与曹操的关系。二者在前期都是依附于二袁,二袁对其也是倾力支持,不遗余力,只不过后来曹操在完全成功地占领兖州之后又迎取了汉献帝,这才成功地脱离了袁绍的控制,而孙坚至死也没能脱离袁术的控制,直到自己的儿子孙策时,因为袁术当了天下间最大的出头鸟,率先称帝,被曹操领着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势力大损,众叛亲离,孙策这才成功脱离袁术的控制,开始完全不受约束的**发展。
话说,自曹操追击董卓失利,大败而回,而遭到关东诸侯的耻笑。而天下间舆论渐渐兴起斥责二袁兄弟驻兵观望,只顾保存实力,不肯倾尽全力讨伐董卓,袁绍与袁术兄弟二人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引兵出战,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于是袁绍派遣有意归附于自己的河内太守王匡率领二万人马屯兵黄河北岸的河阳津,威胁洛阳伺机渡河攻击洛阳。而袁术这边也派遣大将孙坚率领近三万人马屯兵在鲁阳。
这次屯兵鲁阳,便是要伺机进击洛阳南侧的大谷关、轩辕关、伊阕关等关隘要地,随时准备叩关北上,进击洛阳。袁术给孙坚的部署是大张旗鼓,搞得轰轰烈烈,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作为关东诸侯之中的领军人物已经派遣了大将孙坚准备随时跟西凉军大战。
私下里的部署却只是让孙坚做做样子,不要随意进击,损伤实力,毕竟西凉军也不是好惹的。而孙坚这边也是十分的不情愿,想能够没有束缚地大干一场,击败西凉军,让天下人见识一下自己的武勇。
董卓这边接到孙坚复起与鲁阳的消息之后也是立刻派遣自己的义子吕布前去支援,正在防御洛阳南侧的中郎将胡轸。董守业本来想自己去的,可是自己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总要给其他人一点发挥的空间啊。这吕布吕大帅哥出马,那还能有什么问题呢。这董守业关于孙坚屯兵洛阳的这段历史并不是十分清楚,加上处于对吕大帅哥的盲目信任,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吕大帅哥,之前一直在洛阳城附近的皇陵那儿干着鬼吹灯的活儿,干的是不亦乐乎,忙的不可开交。虽然吕大帅哥不愿意干这种活儿,但毕竟西凉军人马二十多万,人吃马喂的到处都需要钱啊。
况且这东西,你不挖,将来也会有别人挖,将来的曹操也是盗墓的高手,还专门为盗墓这个伟大的事业设置了专门的岗位,什么司金中郎将,摸金校尉,挖到财宝的也都是赏赐不断。
吕大帅哥虽然不愿意干,但也得干啊。干完活儿之后,获得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全都是献给了董卓充作军费。回到长安之后也是终于可以远离那些前段时间终日面对的黄土,心里头也是高兴不已。可是作为一员好战的无双猛将,没有仗打,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这可比杀了他还难受。
机会终于来了,作为吕大帅哥的义父董卓,命令吕大帅哥前去洛阳前线去支援胡轸,这下子可好了,吕大帅哥接到作战命令之后,那是高兴得一下子蹦了三丈高,拉着自己的人马,交割一些必须得粮草辎重后就前往洛阳附近去支援胡轸了。
这边胡轸自从被董卓任命为中郎将兼领东郡太守之后,那也是想甩开膀子大干一番。手底下也是率领着一万多人的西凉军精锐部队,底气十足。西凉军作为屡屡在边疆与边地羌胡作战的边疆卫戍部队,自然是更擅长攻击与野战的,毕竟西凉羌胡都是以骑兵居多,不擅长打野战,那是不行的,要是一直龟缩在城中,那也无法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顶多是胡人粮尽退兵,而董卓的部队可没有龟缩在城内消极防守的记录,一直都是积极作战,积极寻找歼敌的战机的。
胡轸作为西凉军军中的五大中郎将之一(牛辅、徐荣、段炜、董越、胡轸),自然是一直秉承着西凉军的作战风格,向来都是主动出击,可不会搞什么龟缩在城内,消极防守。
胡轸听说孙坚在鲁阳牛气轰天,大张旗鼓地做出要搞死自己的样子,也是十分的不服气,想要会会孙坚,与孙坚分出个高下。要说之前二人也曾有所交集,之前在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司空张温被封为车骑将军,率领着荡寇将军周慎和破虏将军董卓平定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等人领导的西凉边羌叛乱时,孙坚和陶谦都作为张温的部属,追随张温参加战斗,当时孙坚屡屡对董卓出言不逊,还建议张温杀掉董卓以正军法,胡轸作为董卓麾下的将领对于孙坚此举自然是愤恨不已,恨不得立刻杀了孙坚为自己的主公董卓出气。现在孙坚又开始在鲁阳搞起事端,胡轸自然是大怒不已,发誓要给孙坚点颜色看看,给孙坚一些血的教训。
于是,胡轸便领着自己麾下的步骑一万余人,向鲁阳方向进发,准备攻击孙坚。大军日夜驰骋赶赴鲁阳城,准备出其不意,一举拿下鲁阳,斩杀孙坚。这一天,先头部队的五百轻骑已经兵临城下,随时准备出击。
此时的孙坚正在鲁阳城的东门外,为自己的长史公仇称置酒设宴践行呢,这公仇称正是不久前从南阳那儿押运着一些粮草给孙坚。公仇称是孙坚的主子袁术派给孙坚做长史的也算是袁术的心腹,孙坚对他自然是客气不已,礼数周到,让人无可挑剔。
这边孙坚看到远处轻骑已至,也不惊慌,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继续喝酒饮宴,并且暗中命令不下不得擅动。这孙坚也是艺高人胆大,毫无惧色,表情轻松,和手底下的人有说有笑,丝毫没有把,不远处的起兵放在心上。
这边胡轸的部下马上有人建议胡轸立刻出击趁势斩杀孙坚,夺取城门。胡轸却在这关键的时候被孙坚的镇定给唬住了,以为自己率领大军出击的消息已经走漏,孙坚已经设了埋伏圈等着自己,只等着自己往孙坚挖好的火坑里跳,又想起之前自己的主公曾经当着许多西凉军将领的面夸赞过孙坚的能力不凡,不可小视,于是心里更加犹疑不定,不敢擅下决断。
胡轸领着五百轻骑在鲁阳城东门外踟蹰不已,既不下令攻击,也不下令撤退。此时的胡轸搞得跟便秘似的,不上不下,难受不已。不多久,后面的大部队也已经到达,是战是退,就在胡轸的一念之间孙坚看到胡轸率领的大部队已经到达,当下也不敢继续装逼了,于是收起酒宴,指挥周围的官员、将领以及几十个士兵,缓缓退入城中。
'小说网,!'
………………………………
第四章 鲁阳失利
胡轸见着孙坚已经指挥众人井然有序地退入了城中,然后坚城以待,严加防备自己,知道自己良机已失,自己准备不够充足,没有携带攻城器具,不敢贸然进攻坚城,于是下令人马慢慢撤退。
此时,孙坚与众人见到胡轸率领的西凉军已经撤走,都是大舒了一口气,暗道刚刚真是惊现不已,差一点都是死无葬身之地。这边孙坚开声说道:“适才,敌军大军压境,我等毫无防备,若是惊慌失措,则敌军必然攻击,我等大事去矣。于是我严令诸位不得擅动,敌军惊疑不定,反而能够让我等可以安然退入城中。”
此时被送行的主角公仇称说道:“若非孙将军临危不惧,指挥有方,我等恐怕是皆为肉泥了。孙将军不愧是孙武子之后,深知兵法,以虚虚实实之计,迷惑西凉军,又故意漏出我方破绽,让敌军惊疑不定。在我方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有意暴露我等城池空虚,使敌人生疑而犹豫不决,最终退敌。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虽古之名将亦不能及也。”
孙坚听罢也是立刻谦逊不已,说什么赖主公袁术的洪福之类的马屁话,又夸奖公仇称云云,送了不少金银财宝,也是把公仇称给拍得舒舒服服的。
随后将此事经过写成战表,委托公仇称将战表带给自己的主子袁术,拜托公仇称在袁术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让袁术自己放心,防止自己的主子再次给自己下绊子。
这公仇称从孙坚这儿得了不少好处,自然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在袁术的面前给孙坚说了不少好话,把孙坚夸得跟一朵花儿似的。
袁术这边接到战表之后也是高兴不已,心下想着:“关东联军兴师动众,搞了几十万人在一起,也没能把西凉军怎么的,而自己的部将孙坚却是凭借惊人的胆量与魄力,竟然将西凉军的大将胡轸给吓跑了。这孙坚真是给自己长脸了啊,由此可见自己作为袁家的嫡子,可比袁绍那个庶出的贱种要强多了。”于是,又给孙坚弄了不少赏赐。
而胡轸却是只能领着部队铩羽而归,先行撤退,然后继续屯驻在阳城附近安排防守。
却说自从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睿之后,荆州刺史之位出现了空缺,此时董卓见北军中候刘表对自己还算是客气,颇为恭敬,便有心想提拔他。
这刘表是宗室,乃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身长八尺有余,姿貌温厚伟壮,长得是一表人才,风流俊雅,被称为“八俊”之一,也算是个贤才。于是董卓与自己的长史刘艾,也就是大汉皇室的宗正刘艾商议之后,便奏请献帝下诏拜刘表为荆州刺史,即刻上任。
这刘表也的确是个人物,单枪匹马就去了荆州,只身到了荆州之后,秘密进入宜城,联系荆州名士蒯良、蒯越兄弟、蔡瑁等荆州实力派世家大族取得支持,然后设下鸿门宴,招宗贼首领五十余人,于酒宴之上全部杀之,然后徒治襄阳,镇抚郡县,顺利平定荆州大部。
此时袁术占据的南阳郡也属于荆州刺史部节制,这袁术牛气哄哄的,实力强劲,可不会受刘表的节制。南阳是大汉中兴之主光武帝刘秀的故乡,虽然是一个郡,实际上跟一个州差不多,巅峰的时候人口竟然达到数百万,就是经历了东汉末年的各种折腾,尤其是黄巾之乱,依旧是实力非凡,天下重地,人口仍有近二百万。
这样的好地方,谁得到了之后,实力就能马上上一个台阶,哪个有想法的军阀能够不眼馋。这刘表本身就是个响当当的角色,这下子刚刚平定了荆州大部,更是意气风发,壮心不已,俗话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出自四世三公袁家的袁术也不行啊!而袁术仗着自己的家世实力,也是毫不相让,绝不退缩。
于是刘表与袁术二人发生矛盾,结下了梁子,甚至是刀剑相向。刘表让蔡瑁率领重兵屯驻在新野,威胁与防范袁术,袁术也不甘示弱在新野西北方向的穰县(张绣曾在此地打败过曹操,也是个战略位置比较重要的地方)也是派遣了心腹大将纪灵、李丰等率领大军与蔡瑁的大军遥遥对峙相持,另外在新野的周边县城也是布下重兵,战事也是一触即发。
要说袁术与刘表的撕逼发生的比较突然,又在情理之中。袁术占据南阳之后,本想一鼓作气顺势占了荆州全境的,这哥们儿一直将荆州当做是自己的后花园,早就想把荆州全境收为囊中之物,没想到董卓却来了个釜底抽薪,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不过董卓也没有想到自己是歪打正着,刘表成功在荆州站稳脚跟,并且开始限制袁术的发展。袁术一看煮熟的鸭子眼看就已经飞走了,哪能愿意啊!抄起家伙就跟刘表干起来了。
这刘表也不善茬,撸起棒子就还手了,在荆州名士蒯良、蒯越兄弟、蔡瑁等荆州实力派世家大族的支持下,果断出兵,双方的争斗在小范围内展开,噼里啪啦地小斗几场,袁术没占着什么便宜,哥俩干了个平手。
袁术看到刘表也是个不好惹的角色,便收起自己嚣张的态度,逐渐转向克制,果断停止对刘表的进攻态势,双方由小摩擦阶段进入对峙状态。倒也也不是袁术觉得自己干不过刘表,而是天下舆论的风向标发生变化,天下人以袁氏兄弟为首的关东联军起兵一年,却无尺寸之功,反而连连失利,畏惧西凉军的兵锋,止步观望,不敢进兵向前。
天下人都说袁氏兄弟之所以不敢进兵,是怕了董卓,是为了保存实力。
天下悠悠之口,是最锋利的刀。像袁绍、袁术这种世家大族出声的人最爱惜自己的名声,决不允许别人玷污自己的名声。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是袁氏兄弟的风格,既然已经兴兵,那就出击。
袁氏兄弟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亮剑,即刻攻击洛阳,进击西凉军,让董卓尝尝袁氏兄弟的厉害。
ps:今天两章,篇幅较短,求鲜花,求收藏,求评论,求打赏'小说网,!'
………………………………
第五章 领兵东向
就在袁氏兄弟决议出兵之时,初平元年也算是过完了,初平二年(191)已经开始。
董守业也是在大汉这片土地上度过了第二个春节,总体来说感觉还可以,董卓对自己那就不用说了,老太太对自己也是非常亲热,以及董旻。董璜一些董氏宗族的人对自己也都是相当的照顾,一家人老少近百口在一块儿吃个团圆饭也是非常不错的,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好景不长,董守业这边还没高兴几天呢,那面坏消息就传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