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违逆父亲的。郭嘉听了**的话,自然也能体谅他的苦衷,不过还好主公临行前给了他一张王牌。郭嘉笑着向**说道:“云封,也就是说,只要令尊愿意到主公帐下,你也一定会来?”**脸色一变,语气中很是着恼的说道:“奉孝,**本就是主公帐下的一员小卒,未能回归主公麾下无非就是因为碍着家父,若是家父能够投靠主公,林自然一同前去!”
听到这里,郭嘉又是一笑道:“如此就好,云封,其实主公早就想到了你和令尊之间的事情,所以在嘉临来之前,已经有了计议。云封可带我到令尊帐中一叙,也许这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的!”**听了郭嘉的话,很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想起自己主公的本事,当下也不怀疑,引着郭嘉来到广陵太守张超的帐中。
张超身为广陵的一方之主,对于刘宇手下第一谋士郭嘉当然是有所耳闻,前几日见到郭嘉等三人的时候,他也很
刘宇麾下竟然有如此多的文武俊杰。事实上,张超象还是很不错的,和兄长张邈不一样,张超在观人方面多有心得,他能够看得出刘宇的能力,同样的,他也能够看得出刘宇的野心。这次讨董过程中,刘宇轻松的为益州拓展了千里的土地,这让张超的心中震动不已,胜利者的一个必备要素就是要心狠手辣而且行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刘宇在这次的战役中无疑展示了这一点。
张超承认,刘宇应该是这个时代中最顶尖的人才,他也同样知道自己的儿子的身上已经打上了益州的痕迹,如今呆在自己身边只不过是因为孝道的束缚而已。张超也不是没有想过投靠刘宇,但他和年轻的儿子不一样,他已经老了,已经没有少年人的那种开拓精神,也没有那种为自己的前途博上一搏的勇气了。现在的他是广陵的一方诸侯,就算是徐州的州牧陶谦见到他张超都要礼数足备才行。如果真的加入了益州,刘宇还会给他提供一个那样的环境吗?
面对着郭嘉,张超的心思转了几转,终于还是决定先装傻,看看刘宇集团是否真的有诚意。“奉孝贤侄,不知你这次来找老夫,有何指教呢?”张超语气似乎很平淡的向郭嘉问道。郭嘉微微一笑,张超的心态他早就已经摸透了,如今看到张超在那里避重就轻的装傻,郭嘉站起身拱手向张超深施一礼道:“小侄年轻学浅,怎敢对伯父您谈什么指教!”张超听了点点头,心中暗想:这郭嘉倒也通晓礼数,这样一来,张超对郭嘉的印象一些下子变好了很多。
郭嘉看到张超上的得意之色,心中暗暗腹诽道:“果然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张超一把年纪了,却也受不得奉承!算了不要和他在这里打哑谜浪费时间,还是单刀直入,倒也能显示主公的诚意。”
想到这里,郭嘉又拱手道:“伯父,此次小侄前来,是为我家主公来恭请伯父入川的!”此言一出,张超心里就是一惊,他没想到郭嘉竟然什么废话都没有,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这一下倒是将他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些失神的情况下,张超面露难色的向郭嘉说道:“郭贤侄,我与刘骠骑也曾经见过几面,知道普天之下,论面相、论才干,刘骠骑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人物,但刘益州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其中大才也是甚多,老夫年纪已然老迈,刘使君虽然是一番美意,但老夫恐怕是帮不上使君什么忙了!”
张超的言辞间颇有些闪避的味道,这也是因为他心中犹豫,思量再三都没法下决断的缘故。不过郭嘉听了张超的话,并没有露出什么不悦之色或者失望的表情,依然是笑眯眯的说道:“伯父年岁虽然略长,但我家主公曾经有两句诗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伯父满腹才学,一身本领,难道真的甘心在这乱世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退出吗?”
郭嘉所吟诵的刘宇从曹操那里无耻抄袭来的诗句,让张超的眼中精光闪动不已,他自己都在问自己,真的就这样从乱世争霸的舞台上退出去吗,自问的结果是张超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所做的这个决定。
张超心灵上的波动当然瞒不过一直盯着他的眼睛看的郭嘉,郭嘉心中暗想:张超果然还对这天下的舞台有所眷恋,看来是该开诚布公的把自家的底牌拿出来了!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郭嘉恭恭敬敬的递给张超道:“伯父,这里有我家主公写给您的一封信。”
看着张超眼睛中闪过的犹豫,郭嘉又说道:“其实这里面的东西,嘉也有幸得见,这信里是说,主公已经为伯父和云封分别从朝廷讨到了大司农和扬武将军的官职,我家主公的意思是,伯父您虽然年纪稍微老迈,但论起忠义之心,与他人相比也不遑多让,所以主公很希望能够得到伯父的辅佐,开拓一番大好前程!如果先生有意,主公马上就拜伯父为上庸太守,任命云封为上庸都尉,为主公司牧上庸地方!”
张超的眼睛一亮,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奉孝贤侄,主公真的是要封我为上庸太守?”郭嘉点头道:“没错,伯父只要安心的在上庸城助手就是了,不必操那么多的心!那些啰嗦的事情大可以交给云封两人去做就是了!”
张超沉思片刻,这个诱惑对于他来说真的很大,良久,张超睁开半闭的眼睛,向郭嘉点点头道:“奉孝,你去向主公禀报一下,就说张某愿意投入主公的麾下,出镇上庸!”
………………………………
第一章 入冀州李林设毒计
平二年(公元19月到12间,大汉朝的天下发的变动,兵戈四起,狼烟遍地,一个个英雄、枭雄,能才,干才,几乎都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粉墨登场。 而其中最为惊动世人的当属曹操夺取兖州,孙坚扰乱扬州以及刘虞命丧冀州这三件事了,偏偏这三件是发生的月份各不相同,所以这半年来,天下静待时机择主而侍的世人可以说是一月一个“惊喜”了。
三件事中最先发生的,是七月下旬发生在冀州城的刘虞被害事件。刘虞是东汉末期的杰出政治家,是一个有着长者之风的仁厚之人,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话,他应该是个会受百姓爱戴,百官尊重的三公级别的人物吧,不过,可惜,现在的刘虞是刘备想要在天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最大的绊脚石!
早在还没有离开虎牢关的时候,刘备就已经被李林说服,决心舍弃那点微不足道的宗室情谊,仁爱之心,一心一意的要将刘虞铲除,而后成为幽州之主了,但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完成这桩心事。
刘备这个人,本身的谋略本就不出众,和同时代的曹操相比根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至于和孙权比,两个人半斤八两,只不过刘备很遗憾的没有那么牛的父兄而已。不过刘备后来能够成为一代帝王,自然也有他的本事,他用人和识人以及拉拢人的手段确实是曹操和孙权都比不上的。刘备用人很现实,像那种万里挑一,而自己又信得过的人才,比如关羽,张飞、诸葛亮之类的,他会毫不怀疑的去任用他们。现在的刘备也是如此,他对李林可说是言听计从,所以对于铲除刘虞这件事,他自己根本就不费心去琢磨,只要等待李林的安排就是了。
就在刘虞和刘备带领幽州人马渡过黄河。进入冀州境内的时候,刘备期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一日,李林来到刘备地大帐之中,屏退了左右侍从,而后向刘备拱手道:“恭喜主公,铲除刘虞的时机已经到了!主公很快就能将幽州纳入治下,而后一统河北,窥伺天下了!”刘备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全赖军师谋划!不过。当日军师说,刘虞若死,第一个被人怀疑的就是刘备,如今军师所说的时机到底所指为何呢?”
李林哈哈一笑。向刘备说道:“主公,今时不比往日,当初诸侯一心,刘虞并未树敌之时。他若死,天下人自然会怀疑到最终得到幽州的主公身上。不过现在的情势不同了!袁公路私藏了传国玉玺,刘虞和他已经势成水火,但这件事并没有公开出去。所以天下人知道的不多,所以当日我劝主公暂且忍耐。可天助主公,刘虞为了打击袁术地势力。传书于荆州刘表。让他收取南阳。攻打袁术!林刚刚得到消息,刘景升果然听从了刘虞的安排。带领五万大军一举攻克了南阳,击败了袁术兄弟的兵马,而袁术不得已,已经带着败兵逃到淮南去了!”
刘备听了这个消息,脸色一变,叹气道:“一方传国玺,竟然惹出这么多血雨腥风,真是让天下忠臣义士寒心!”说到这儿话头一转道:“军师,说到底,这是刘景升与袁公路之间的事情,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林笑道:“主公,那刘景升乃是一方枭雄,统领荆州多年,难道他就那么甘心被刘虞驱使吗?袁术虽然匿了传国玺,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袁家四世三公,实力之强,岂是可以随便结怨地,袁家兄弟就算败了一阵,却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到了淮南,必然能够东山再起,这些利害刘景升看得很清楚,他之所以冒险出兵,不过是因为益州刘宇对他逼迫太甚,他想要得到传国玺对刘宇进行制衡罢了,但又不想和袁家变成不死不休之局,所以他攻打袁术的时候,就将刘虞写给他的信函当着大小三军的面读了一遍,并声称自己只是奉了讨董盟主之命,讨伐背叛联盟地叛徒!”
刘备听了李林的话,愣了半晌,摇摇头道:“我只道荆州刘景升乃是风流儒雅的翩翩君子,没想到却也是这等心机深沉之辈!不过,这次刘虞可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和袁术地这个仇只怕是解不开了!”李林点点头道:“主公所言不差,刘伯安和袁公路之间已经是无可调和了,不过这恰恰是主公的机会!刘表和袁术的这一战是在半月之前地事情,因为路途较远,所以直到现在才传到这里,但在中原一带,老百姓都知道刘虞和袁术地这桩不共戴天之仇了,所以如果此时刘虞身死,天下人只会怀疑到袁术地头上,而不会与主公有什么瓜葛了!”
听到这里,刘备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军师真是妙计。但不知要如何除掉刘虞呢?莫非要派人刺杀于他
备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几丝厉芒,他不是毫无根话,事实上,刘备的身边已经有了一支专门负责他的安全以及刺杀必要目标的机密人马,这些人大都是乌桓流民。
刘备在右北平当政,对当地乌桓照拂有加,所以右北平的乌桓部落都对刘备心悦诚服,不但向他提供了大量马匹,还提供了不少的族人进入刘备军中效力,而刘备就在这些生性彪悍的乌桓人中选了二百人,其中一百人做侍卫,另外一百人就做杀手。如今李林告诉他时机已经成熟,刘备自然也就想到利用自己的这支暗杀部队了。
李林对刘备手下的这支隐秘力量自然是知道的,见刘备想要动用他们,连忙笑着说道:“主公,此事不需也不能采用暗杀的手段的!”看到刘备一脸不解,李林解释道:“如今主公若是派人暗杀了刘虞,虽然天下人不至于认定是主公所为,但这其中毕竟有所牵扯,若是日后被有心人利用,那就很是麻烦了,所以这件事我们要尽量的不留下破绽!”
刘备眉头一皱,连忙问道:“军师如此说,肯定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还请军师教我!”李林淡笑道:“其实这也谈不上是什么妙计,无非是借刀杀人而已。主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冀州地界,这冀州牧韩馥乃是袁家的故吏,一直与袁家关系密切。如今袁术与刘虞为敌,韩馥做为袁家阵营中人,肯定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既然这样,我们不如就将这祸水浇到韩馥头上,这样,一来可以解脱主公的嫌疑,二来,刘虞在幽州深得乌桓之心,威望还要高于主公,若是刘虞死在韩馥之手,那么主公回到幽州之后,只需要振臂一呼,乌桓人肯定会跟随主公讨伐韩馥,为刘虞报仇,到时候,冀州还不是主公的囊中之物吗?”
刘备听了这番话,眼睛一亮,点头道:“军师此计甚善!”但他很快又皱眉道:“韩馥这个人我知道,优柔寡断,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不过他一直以来倒很是谨小慎微,从不轻易涉险,虽然有袁家在后面推波助澜,但若想挑动他来对付刘虞,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林一笑道:“主公请安心,林已有计较,只需如此如此!”
冀州治所城,州牧府中,冀州的一干文臣武将都在议事厅中焦急的等待着州牧韩馥。这些天来,冀州忽然传出了一个传言,说是幽州刘虞和袁术交恶,所以迁怒于和袁术关系密切的冀州韩馥,意欲在途径城的时候,对城发动攻击,以此来打击袁术的势力!这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加上现在刘虞已经进入了冀州境内,所以民间的百姓们都将此事信以为真,民心由此生乱,整个冀州开始出现小规模的动荡。
百姓们对这个传言可能相信,但这个传言在冀州文武官员们的耳中可信度却并不高,他们之所以会为了这件事来到州牧府向韩馥禀报,其实是出于另一个原因。
众人等了一会儿,就见同往后厅的帘幕一挑,州牧韩馥一脸淡然的表情,来到了议事厅中。韩馥本来是朝廷的御史中丞,后来在汉少帝继位之后,大将军何进为了向袁氏集团示好拉拢,便保举他出任冀州牧。来到桌案之后坐定,韩馥扫了一眼厅中众人,出声问道:“诸公,究竟为何事到此呢?”
冀州从事辛评出班奏道:“主公,幽州刘虞入境,有传言说,刘虞因为与后将军袁术有嫌隙,而主公与袁家过从甚密,所以想要趁着路过城之时,图谋不轨!因为此事事关重大,所以我等请主公至此,商量对策。”
韩馥眉头一皱,说道:“我与那刘虞平日没有什么仇怨,他与袁公路有嫌隙,与我有何干系,况且刘虞虽有五万之众,但我冀州人马也不下于五万,而且他孤军深入我境,怎敢犯险作乱,这市井传言,恐怕做不得数。”
冀州主簿荀闻言出班道:“主公,传言虽不可信,但那刘虞却不能不防!刘虞虽然不至于为了与袁家的恩怨而犯险在我冀州境内作乱,但他那幽州,民风彪悍,而土地却多贫瘠,加上商贸不通,所以府库一直空虚。反观我冀州,则是土地肥沃,士民殷富,府库充盈,但民众却多读诗书,战力不强。在刘虞眼中,我冀州好比一块肥肉,他在幽州窥已非不止一日了!就算他这次不会在境内作乱,但若是放任他回到幽州,冀州日后恐怕也就永无宁日了!所以主公应当当机立断,为以后着想,不若聚集兵力,趁着他还在我冀州境内,一举将起歼灭,除掉这个隐患!”
韩馥听罢默然,只不过他的眼睛中却闪动着奇异的光芒!
………………………………
第二章 刘虞身死冀州
传我的命令,冀州域内所有城池一律关闭城门,高悬戒备,凡幽州军到处,不可开门,不可提供粮草供给,城之内的五万兵马全部入营,随时准备出战。 ”韩馥高坐在上,略显低沉的声音一条一条的向自己的属下宣布着命令,“辛评,你去草拟一张表文,派人送到刘虞那里,就说冀州与幽州本为同盟,按理应当开城向盟主提供粮饷,但因为征战日久,郡事多废,如今冀州也没有多少存粮,所以无法接济大军,且境内军民已经厌倦兵戈之事,请他速速带军通过本州,不要多做无谓的停留!”
辛评听了一愣,稍微有点担心的说道:“主公,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毕竟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