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十四章 重新定计

    州军五万援军悄然来到上庸,安排下伏兵,想要将刘一举击败。 本来以荆州军加上上庸军总共七万人马,而且又是出其不意的出击,足以击败任何一支部队,但可惜的是,刘宇的益州军却不在此例。

    在益州军训练中的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应对紧急情况。纵观历史上那么多的以少胜多,除了利用地利优势进行袭击以外,最常用的就是利用机动部队进行突袭,或者左右夹攻又或者前后夹击。不过,在这种奇袭中,负责奇袭的部队往往人数不多,因为人数过多的话,部队的行动速度和隐蔽难度都大大增加。

    在事实上,所谓以奇袭达到以少胜多,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当被袭击部队发现除了面前的敌人以外,又出现了不知道数目的部队的时候,本身就会产生动摇,而后给予敌人以可乘之机。不过,既然能够了解到这种战术的特点,对他进行预防,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免疫突袭的最根本一点就是加强自己一方部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益州部队在平日的对战训练的时候,除了最接近实战的常规对攻之外,还要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突袭,突袭的人数、时间、地点都不确定,如果被突袭一方因为突袭而失败的话,就要受到远远严厉于普通失败的惩罚。

    什么东西,当习以为常的时候,就会变得很普通。突袭,已经是益州部队所要经历的家常便饭,虽然后院起火,还有三路夹击,但刘宇的人马依然镇定自若,毫不为之动摇。

    “荆州军!刘景升!”刘宇咬牙切齿的说道:“真没想到,刘表竟然真的会和我益州撕破脸,看这个架势,荆州还真的是派了不少援军到来啊!”郭嘉在一旁道:“主公。如今张鲁用心已明,还是速速收兵回营吧!”

    刘宇点点头,向张辽、张郃吩咐道:“文远、俊义,你们两人各带五千骑兵,向左右敌住荆州兵马,只需将其冲散,迟滞他们的进攻,为中军争取撤退时间就是。事成之后速退,千万不可恋战!”张辽与张郃两人领命而去。刘宇又对何曼吩咐道:“仲宣,你带着一万中军,护着两位军师退回大营。”最后。对着徐盛传令道:“文向,你带着七千血甲军随我先行回营!”

    益州众军依照刘宇的军令分头行事,先说张辽与张郃两人往左右两路迎击荆州军,张辽带着五千骑兵往左路迎敌。行不多时,便与荆州一军相遇,领兵来袭者,身穿银叶甲。外罩玄皂绣云袍手中提着亮银枪,胯下黄骠马,身后竖着一面“文”字旌旗。气势汹汹的迎面而来。

    张辽在马上上下打量了来将一眼。心中惊讶。人言荆州刘景升不喜战事,怎么麾下竟有如此多地良将。先前那个黄忠的武艺比起自己大概还要略胜半筹,眼前这员青年将领却也是气度非凡!张辽正想询问来将名姓,敌将却先行喝道:“荆州文聘在此!来将还不速速下马归降?!”

    张辽闻言胸中一怒,不过想起刘宇的军令,只好硬硬的将胸中火气压了下去,高声道:“文聘,我观你也是个人物,本来也想与你大战一场,只不过你等偷袭在先,我又有军令在身,我今日先给你个教训,待日后有机会,你我再大战几百合!”说完,手中长戟一挥,虎豹骑顿时分作两队,两千虎骑兵当头迎上荆州兵,三千豹骑兵左右夹击,渐渐将战圈散开,如蝗箭矢纷纷射向骑兵包围圈中的荆州士兵。

    骑兵的两大优势,一个是冲击力强,第二个就是机动性好。虎骑兵的强大冲击性攻击力,还有豹骑兵的快速运动性和精湛地骑射功夫,两者相加,就组成了骑兵的最佳攻击性配合。

    荆州兵擅长水战,虽然对陆战也有心得,但终究不是强项,至于对抗骑兵攻击的经验更是一丝全无,如今遇到强大的益州骑兵,还有张辽这个精擅骑兵作战地将领做为指挥,虽然有一万五千人,但却很快被豹骑兵打得晕头转向,阵型顿时散乱起来,而虎骑兵的当头一击,更是让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阵型的荆州兵出现了溃散的趋势。

    文聘地军事才华很是出众,但面对他也没有经历过的骑兵作战,却是有心无力,虽然连连呼喝,试图重新将部队的阵型组织起来,可惜却是毫无用处,他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竭尽全力地防止自己的人马全面溃散。

    不过好在张辽的本意并不是要真地击溃文聘地人马,真正比较起来,虽然骑兵一时间占了上风,但在文聘地指挥下,继续打下去的话,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所以张辽在完成了刘宇交代地任务之后,并不恋战,将手一挥,全部骑兵风驰电掣一般从战场上撤离而去。而文聘现在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张辽潇洒从容的离开。

    如同张辽的情况一样,负责断后的高顺以及负责右路阻击的张郃也都顺利的击溃了所面之敌。陷阵营的压力虽然大了一些,但凭借着高超的战技,以及密切的对战配合,陷阵营在损失了二百多人之后,终于成功的阻挡了黄忠、张鲁率领的两万上庸兵马的追击。

    至于张郃,他所遇到的对手是三面敌军中最差的一面,因为统兵的将领是蔡瑁。蔡这个人的水战军略甚强,在如今的大汉水军将领之中也是数得上号的,如果在长江之上两将相遇的话,败阵的没准就会是张郃了。

    只不过,要说起陆战、骑兵战,蔡瑁比起张郃可就是差到天

    了,论起武艺,那更是拍马也赶不上,所以蔡瑁这一几乎被张郃打得溃不成军,连蔡瑁本人,都差点被张郃一枪刺穿哽嗓咽喉。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蔡哪里还有胆量继续和张郃打斗,放任张郃领兵退去,没敢追赶。

    三路追兵都被击退,再说先行带领血甲回营救援的刘宇,一路之上出奇的没有遇到敌人,反而遇到了管亥率领的五千接应兵马。管亥接到刘宇之后,刘宇惊奇的问道:“仲诚。你怎么来了,不是有荆州兵马偷袭营盘吗?”管亥连忙施礼道:“主公,适才确实有一队荆州兵马前来袭营,不过营盘中有我两万大军,末将虽然不才,却也每将其放入眼中,开兵见阵,已经将其击退。只不过他们临退之时,在营盘西侧密林中纵了一把火。末将惟恐他们还有什么诡计,一面派人将火扑灭,一面带着这五千兵马来接应主公。”

    “原来如此。”刘宇舒了口气。又问道:“既然已经开兵见阵,可知对方领兵者是何人?”管亥道:“领兵者乃是荆州蒯越,看打扮举止,似乎只是个文臣。”“原来是他!”刘宇一阵恍然:“怪不得有能耐做出这样的布局。”扭头看向管道:“仲诚。你不知道,这蒯越乃是荆州刘景升麾下第一谋士,智计百出。这次连我都险些在他手下吃了大亏。”

    管亥忿然道:“原来那书生竟然是罪魁之人,早知如此。某家就该将其斩于马下!”刘宇笑着摆摆手道:“仲诚不必如此,那蒯越也是个知时务,识进退的人。要杀他谈何容易。再说。这样的大才。杀之可惜,没准。日后你和那蒯越还能成为同僚也说不定。好了,先收兵回营吧,算算,其他的几路人马也快回来了。”

    上庸城这一战,益州军虽然遭受奇袭,但因为平日训练有素,并没有受到严重地损失,不过,不管怎么说,中了别人的计策,被迫收兵回营,这仗可算是一场失利的败仗了。

    中军帐中,众文武侍立在帅案之下,刘宇则皱着眉头坐在帅案之后。帐中气氛有些压抑,张辽虽然是个武将,但却也军略精通,见到刘宇闷闷不乐,便出列道:“主公,何必忧虑荆州军虽然来援,但以末将看来,荆州军于陆战之道颇为生疏,与我益州军相比,相差甚远,便是有十万之众,也无需挂怀!主公实在不必太过忧心!”帐中其他武将也都纷纷出言赞成张辽所言。

    刘宇看到众将情绪激动,连忙摆摆手道:“文远,你们误会了。我又怎么会把荆州军放在眼里。这次荆州虽然来了五万援军,但真正棘手的不过是那一两个大将而已。我所忧心的,是如今的形势。”

    田丰出列道:“主公说的是。荆州军明目张胆的救援上庸,也就表明了刘表地态度,显然,我们益州的实力已经让刘景升在荆州再也无法安坐,如果被我军得到上庸,荆州的门户也就洞开,所以,刘景升虽然对我益州颇有忌惮,但还是选择了和我益州撕破脸皮。如今,我军如果要征讨上庸,原先的借口已经不能再用,刘表向我军宣战,这两州之间地战争,必需有一个大义的名份才行啊!”

    “没错,我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刘宇叹口气说道:“可惜,到现在我也没想到什么好的法子。”这时,郭嘉出列道:“主公,如果想要个出兵地大义,倒也不是没有办法。主公可知道这上庸一郡的来历?”“来历?”刘宇一愣,有些搞不清郭嘉到底想要说什么。

    郭嘉看到刘宇不解的神情,微微一笑道:“主公且听我说。这上庸郡,还有上庸以北的魏兴郡,上庸以南地新城郡,在先帝光和二年之前,都是我益州汉中郡的属县。只不过,这三县在益州治下,都属于贫瘠之地,所以汉中郡对于这三个治理不力,致使三县土地相连方圆近千里,却是地广人稀,连年税赋都无法收齐。光和四年,先帝因国库空虚,不得不卖官爵以充国库,其中所卖郡守之位颇多,但大汉郡治空缺有限,所以根本无法满足卖出去的官位空缺。为此,先帝将扬州、荆州、交州、益州四州地郡治增加,其中,汉中郡地上庸、西城还有房陵三县就在此之列。又因为当时地益州刺史和汉中太守向皇上奏称益州地广,负担过重,要求将新立的三郡割离益州治下。当时因为三郡位置与荆州临近,而且荆州比益州还要富庶,所以先帝就将三郡划入了荆州治下。”

    “原来如此。”刘宇听完郭嘉所说地话,恍然大悟,同时心中也有些好笑,因为他想起自己当时的郡太守一位,,也可以说是光和四年从汉灵帝那里买来的。“这么说起来,这三郡本来都是我益州治下。唉,可惜啊,前任的益州官员不争气,竟然将这等要地送予他人!”

    看到刘宇一脸的痛心疾首,郭嘉连忙道:“主公不需痛心。既然这三郡是先帝划出去的,现在自然也能让当今的皇上重新划回来!目下,薰卓正在焦头烂额的和诸侯征战,若是主公向他做出一点暗示,何愁不能讨到当今皇上收回三郡的圣旨!”

    “好!”刘宇大笑道:“奉孝果然妙计,如此一来,不但是上庸,就是魏兴、新城两郡也都能够名正言顺的被我收回!好,就按照奉孝的办法去做!相信现在的董卓不会拒绝我的要求!”
………………………………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诸侯折将

    牢关上空,战云密布,城头上,董卓士兵紧紧的握着兵刃,充满战意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城关之下连绵不绝的敌军营盘。 关东联军在前日已经兵临虎牢关下,十几万大军密密麻麻如山如海的场面,让虎牢关上的董卓士兵不由得阵阵心惊。

    当然,董卓军绝不会因此怕了诸侯联军,如果比较起两方的实力,事实上将会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关东诸侯的兵马虽然众多,但此前在水关遭遇了两次失败,足足损失了几万兵马,这对于关东诸侯联军的士气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虽然说诸侯们算是抢得了一个小小的天时,但在地利上,虎牢关之险要坚固天下第一,加上有董卓军以十万大军据守,可说是固若磐石,占尽了地利之便。论起人和,那就更不用说了,董卓虽然在朝廷中不得人心,在民间也是恶名昭著,但他的部队却是上下齐心。诸侯联军看似顺天应人但整个联军内部却是矛盾重重,彼此之间勾心斗角,内讧不断。

    所以从局面上来说,关东联军的部队应该更加的麻烦一点,对于这一点,联军中的一些人包括刘虞在内也都看得很清楚,所以,联军要采取的基本策略就是尽可能的速战速决。但可惜,凭着现在联军的实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姑且不说虎牢关难以攻陷,就算是对阵斗将,诸侯联军也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虎牢关内,董卓手下的文武除了镇守洛阳的郭还有镇守长安的李傕以外,所有人都齐集在这虎牢关。“诸位,如今诸侯大军兵临城下,当如何退敌,诸位可有什么计策?”董卓坐在关内镇守府内,向文武群臣询问道。

    “义父!”吕布一步跨出,站在当中抱拳道:“关东联军看似势大,但在儿眼中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请义父给我一万人马,儿愿出关一战,定要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岳丈大人,”李儒在一旁说道:“奉先将军说的不错,如今兵临城下,我军所能采用的计策,不外乎守城与对战两条而已,现在诸侯虽然在水关被子瞻先生连番设计。弄得士气大降,但毕竟人多势众,若是一味闭关不战的话,恐怕反而会助长诸侯的气焰。所以当前大胜一场对于我军以后地形势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薰卓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将目光看向魏信。魏信在水关设计的几个计策已经让董卓对他有了一点依赖感,现在无论遇到什么事,董卓都开始倾向于根据魏信的意见做最后的决定参考了。此时魏信看到董卓望过来的目光。便也微微点了点头,从眼下的情形来说,李儒的谋划地确是最稳妥正确的。“丞相,既然这一战要打。那就一定要打出我军的威风和气势,而且必需要取得一场大胜才可以。所以,这一阵。还要丞相亲自领兵出阵才行!”魏信在最后补充道。

    薰卓一拍帅案站起身道:“既然如此。明日本相便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出关对战诸侯。联军,诸公之中除了仲坚贤婿和子瞻先生留下固守关隘以外。其他众将都随本相出城迎敌!”

    薰卓既然准备亲自出阵,那就一定要将战书送到联军盟主手中,当刘虞接过董卓派人送来的战书地时候,只是略略一看,便在其上批上“来日决战”四个字,打发使者离去,又派人将各路诸侯都召集到中军帐中。先将薰卓将在明日亲自出城大战的事情与众人说了一下,而后刘虞拱手道:“诸公,明日将是我联军的关键一战,诸公可有什么破敌之策,请尽管提出来!”

    曹操在一旁座中说道:“盟主,董卓之所以会亲自出战,就是想要在这一战中击败我军,如果这一战我军失败,那么日后攻打虎牢就会更加的困难,所以这一战,我们全军都要上下一心,全力击败董卓,只有如此,日后我们才能在接下来地战斗中占到主动!”

    袁术在一旁满不在乎的说道:“孟德是不是太小心了,我们麾下现在有大军十几万,两将几百员,何惧董卓,明日一战我军定然大胜,只要众军奋力,也许能将董卓一举击杀也说不定!”

    刘备在左侧班中说道:“袁公莫要太过轻敌,董卓军实力如何,我等都未亲眼见过,但仅凭水关一战董卓军所展现出来的战力,就说明他们绝非易与之辈,更何况董卓麾下还有吕布那样的猛将,明日一战,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术听了,鼻中冷哼一声,却也不再说话。

    刘虞见到气氛又变地有些尴尬,连忙说道:“诸公都是为朝廷效力,明日一战,还望诸公能够齐心协力,并力破敌,为国家为社稷立下不世之功!”

    第二日,董卓军三万人,关东联军五万人,总共八万大军列阵在虎牢关前。薰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