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可儿神色复杂的点点头,道:“是的,襄平能够成为辽东的政治中心,就是因为它四周密布各种丘陵山峰,这些山里面有取之不尽的矿产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整个辽东郡的需要。”
“这样的话,仅靠食盐显然还不够,这附近的矿山也是我奉天军的战斗所得,没理由里面的利益都被那些世家拿走。你马上拟一份通知,就说我奉天军要得到所有矿山一半的利润。”许康有些兴奋的道。若是能得到这笔钱,就可以成为启动“贸易东北”的第一笔资金,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开始。
薛可儿却有些担心的道:“可是这些矿山都是那些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你这样明目张胆的抢他们的财源岂不是逼他们造反。”
“造反?”许康冷笑道:“我们奉天军干的不就是这个,难道还怕别人造我们的反。你放心我就是想看看到底是谁不愿与我奉天军合作,趁早把他们都踢出去。这样以后我们的行动会顺利许多。”
“可是你不怕这样会引起辽东郡的混乱,消弱我们的实力吗?”
许康摇摇头道:“我的傻妹妹,你还没有看出来吗?咱们奉天军经过与高句丽一战,实力早已消耗大半。现在更需要趁着我们声望正高之时,想个办法消弱辽东世家的力量,这样才能再次达到实力的真正平衡。否则过段时间就会出现奉天军弱而世家强的局面,那时候我们就会成为这些世家的傀儡,用时被捧出来当贡品以盘剥百姓,不用时就会把我们送给朝廷当祭品了。”
薛可儿有些艰难的想了一会儿,方沉重的点点头,表示对许康所说之话的认可。
第二天,奉天军要整顿食盐和矿山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赵宇是赵家的家主,其实辽东郡的世家虽多,但真正得到中原认可的世家只有公孙家一家而已。其他所谓的世家大多不过是地方豪强,把持一块土地,建个山庄,便以为自己也是世家的一员了,像这种行为若是出现在中原,不被笑掉大牙才怪。
但在辽东,这些世家却无人敢嘲笑,因为他们极为团结。
在对待官府上,他们往往以民众代表自居,事事都要求官府考虑民间的利益,要求官不与民争利,但其实这些利益只是他们个人的利益而已。
赵家是辽东有名的世家,虽然不如公孙家,但也属于一流的世家。他们以经营矿山为主要手段,面对奉天军的这一次挑衅,他们首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如今,聚集在赵家内的就有数十个世家的代表,他们都是应约而来。
“奉天军已经出手了,不止要控制食盐,还要控制矿产。这些矿可都是我们自己靠双手辛辛苦苦挣来的,但现在奉天军竟然只凭一句话就要求拿走一半的利润,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赵宇激动的挥舞着手臂。
顿时引起下面世家代表的共鸣。
“没错,这些都是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要给他们奉天军?”
“让他们也看看我们的力量,否则这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奉天军还真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
所有人的情绪在这一刻似乎被点燃了。
………………………………
第九十九章 布局世家(补昨天)
公孙胜听完手下关于赵家串联各大世家与奉天军争利的情报,有些不屑的道:“这群蠢货,被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蒙蔽了眼睛。早晚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公孙胜的愤怒是有理由的,公孙世家一直是辽东郡诸多世家的领袖,但现在赵家明显有想要取而代之的意图。
习刁是公孙家的一位外房管事,虽然不姓公孙,但甚得公孙胜的信任,他也对其报以最大的忠心。
关于赵家聚集各大世家的情报就是由他收集到的,这时听公孙胜没有参与的意思,忍不住道:“可是大家都说奉天军与高句丽之战早已经是元气大伤,不敢再对各大世家动手。若是这一次赵家真的成功与奉天军达成协议的话,对我们公孙世家将是一大威胁。”
“哼。”公孙胜冷笑道:“那时因为你们根本不了解奉天军,不,是你们根本不了解许康。奉天军不是官军,许康做事也从不讲究规矩。”说着忍不住叹口气道:“奉天军杀阳球,退高句丽,每一件事都是在刀光剑影中完成,这一次他们明显是想要再次消弱世家的力量。赵家想要凭一些小聪明来和他们博弈,简直是异想天开。”
习刁担心道:“家主的意思是奉天军想要对辽东世家进行清洗。若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
公孙胜黯然道:“不看着又能这么办?奉天军明显是感到辽东世家的力量太过强大,想要消弱我们的实力,这时候赵家竟还愚蠢的凑上去。看起来以后辽东的世家又要少许多了。”
“那要不要通知一下其他世家。”
公孙胜一愣,随即摇头道:“不行,奉天军消弱世家实力是必然,这一次若赵家不做牺牲,那很可能就是我们公孙世家。”
“是。属下明白了。”习刁犹豫了一下道:“可是若任由奉天军这样下去,我们公孙世家有能幸存到几时?”
“这一点你不用管了,我自有主意。”公孙胜犹豫了一下道:“你去联系一下和我们交好的那些世家,告诉他们务必要沉住气,不可造次。”
“是。”
许康翻看着薛可儿这两天收集上来的有关赵家与其他世家串联的情报,眼神中有些遗憾,道:“公孙世家还是没有动静吗?”
薛可儿道:“没有,公孙世家内很平静。公孙胜甚至已经表态愿意接受我们的条件。”
许康有些欣赏的道:“公孙世家不愧是领袖辽东百余年的大世家,到真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公孙胜的眼光也不错,知道我们这次肯定会找一些人来祭旗,比这个赵宇聪明多了。”
薛可儿皱眉道:“你难道想要对付公孙家。”
许康摇摇头道:“虽然公孙家对我们的威胁最大,但我们也不可能真的一下子消灭掉辽东所有的世家。公孙家对我们还有重要作用。这一次就放过他们吧。”
薛可儿犹豫道:“可是,公孙家本来就已经很强了,这一次赵家覆没,他们在世家中的影响力岂不是更加无人能及。”
许康赞赏的看了她一眼,道:“你能想到这一点,看起来确实是成长不少。”
薛可儿羞红了脸,低头不语。
许康接着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不过只要不让他们掌握军队,不管他们有多强,也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是。”
话虽如此说,不过许康也不可能真的任由公孙家一家独大,他必须为其找到一个新的竞争对手,这个对手不一定非要与公孙家对抗,但他要能聚集起一批世家势力,使公孙家不至于一家独大就行。
田家因此进入了许康的视野。
田家也是辽东郡有数的大世家之一,虽然比不上公孙世家,甚至比赵家还小了一些,但它的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
许康之所以选择田家,是因为这一次奉天军的行动同样也会使田家损失了不少产业,但他们却很识时务的配合了奉天军的行动,让许康对他们好感大生。
最主要的是许康觉得田家的家主是一位不逊于公孙胜的聪明人,这对以后田家牵制公孙家会有大作用。
田家以商业立家,虽家财万贯,但行事却很低调。
田韫是一位年愈六十,精明强干的小老头,他身材不高,精神却极好。
正是在他手上,田家成为了辽东世家的诸强之一。
面对许康的拜访,田家接待的很是隆重,让人觉得他们甚至有些惶恐。
不但中门大开,田韫更是亲自迎出门外。
许康也不托大,在门口与田韫手挽手,肩并肩,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笑呵呵的走进了田家大堂。
酒宴之上,寒暄已毕,歌舞退罢,许康开始谈起这次来的目的。
“田老,这次我们奉天军决定组建几支商队负责辽东郡的对外贸易。我知道田家一向在这方面路子比较广,所以想要和田家一起合作。不知田老的意思怎么样?”
田韫有些激动的道:“能得奉天军赏识,是我田家的荣幸。只不知许帅要我们田家做什么?”
“田老太过客气了,我奉天军与齐郡的黄巾军有些联系,最近他们被官军封锁的很严,大量的食盐无处销售,所以愿意以低价供应我们辽东郡。而我们辽东也用不了太多,所以想贩卖一些到北方去。不知田家是否有兴趣?”
田韫忙道:“这是好事啊。北面的扶余国一向最缺食盐,若是能得此贸易,必可获大利。”
“那好,这件事我奉天军出面毕竟有诸多不便,所以以后就由田家负责。不过我们有一个条件,我们会将食盐换成盐引。以粮食来交换。以后田家从扶余国每运来一石粮食,就可以领到五斛的盐引。凭此盐引,田家可以去南方沓氐城领取等量的齐郡食盐,不知田老意下如何?”
田韫大喜道:“多谢大人对我田家的提携之恩。”
当下,两家似乎各自达成目的,欢喜无限。
送走了许康,田韫有些谄媚的笑容立即消失,下令道:“将田家的所有管事都叫到大堂来,我有事宣布。”
………………………………
第一百章 两年发展
走出田家大门,许康立刻带着大队侍卫向公孙家赶去。
既然公孙胜已经首先示好,愿意接受奉天军开出的限制世家权利的各种条件,许康自然也应该有所回应才是。
这一次许康为辽东郡设定的三大商路其实就是为了拉拢一些世家准备的,现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南部海路通青州,许康决定这一路将由奉天军来主导,毕竟奉天军与齐郡黄巾的关系还是隐瞒一点比较好。
北部商路通扶余国,已经交给了田家,对于与异族交易,辽东郡还有没有哪一家可以与以商立家的田家相比。
东部商路通高句丽,由民间自发前往,奉天军只负责引导而已。毕竟两家虽然签署和平协议,但那只是权益之际,不论是高句丽还是奉天军都不知道会在哪一天一时兴起就撕毁了这个所谓的协议。
而东部商路通辽西郡则没有哪一家比公孙家更合适了。因为辽西郡长史就是公孙家的族人在担任,而且辽西公孙家与辽东公孙家本就是由血脉相连的同一世家分裂而出。直至今日两家之间依旧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为辽东郡服务。当然这样的安排很有可能会暴漏奉天军的机密,给公孙家联系官军提供便利,但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打破官军的封锁,也只能事急从权了。
安抚好了公孙家和田家,许康转过头来开始清理赵家。
不需要任何证据,当奉天军冲进赵家的宅院时,赵宇还在考虑如何在不激怒奉天军的情况下实行和平示威呢。因此当看到突然出现的如狼似虎的奉天军时,他竟忍不住问了句:“你们想干什么?”
很快,处理结果便出来了,赵家以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三十多个世家以私通高句丽的罪行被奉天军抄家灭族。
当三百多颗人头被挂在襄平城城头上时,再无一家反对之声敢质疑奉天军的决策。
而奉天军则通过这次行动大大消弱了辽东郡世家的力量,同时还查抄了一大批目前正急需的战略物质,更主要的是使奉天军控制了辽东郡一半以上的矿产资源。
当然许康的强硬作风也引起辽东郡本土势力的反弹,他们觉得奉天军是在刻意打压本土势力,因此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不满奉天军统治的言行。
不过紧接着,公孙家和田家联手介入,使得这些危险的言行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辽东郡局势因此迅速稳定下来。
尤其是当许康宣布将奉天军的主要对外贸易交给公孙家和田家时,其他人这才恍然明白其中的利益交易。不过既然奉天军还在用辽东世家,那么辽东的本土势力自然不会再孤注一掷的与奉天军对抗。
辽东郡终于迎来了初步的平稳局面。
太阳照着沙滩,海浪鼓动着小船,忙碌的装卸工人仿佛蚂蚁一般沿着窄窄的舢板来来回回的进出在一艘艘海船里。
这里就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城,是当初由许康一手经办而修建起来的港口城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与青州的海上贸易。
如今已是公元187年,离当年许康决定建立商路贸易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是辽东郡和平稳定的两年,同时也是奉天军快速发展和逐渐走向成熟的两年。
在这两年间,凭借着青州齐郡的低价食盐为奉天军打下的坚实的经济基础,奉天军快速扩张成为整个东北地区的贸易中心。
在经济上,奉天军不仅与高句丽、扶余等国建立了稳健的贸易关系,甚至更遥远更强大的鲜卑人也赶着大批的牛羊来到辽东郡进行贸易。
如今的辽东郡已经与两年前那个战乱频仍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抄着各种口音前来贸易的人们,他们为奉天军提供了充足的税收,使辽东郡成为东北最富裕的地区。
在军事上,为了保护这些好不容易聚敛来的财物,许康当初不惜花费重金,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人数超过五千人的骑兵队伍。如果再加上辽东的两万正规军和将近八万预备役,奉天军的实力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任何势力都无法忽视的强大存在。
如今的奉天军就像是一只蜷缩着身体酣然入睡的猛兽,就等待着可以舒展爪牙的那一刻的到来。
除了以上有利的方面,还有一点令许康忧心忡忡的事,就是他与程远志的关系开始变的疏离起来。
这主要是以为程远志终于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在涿郡时的程远志由于忙着造反建功,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想女人,更没有自己的子嗣。但自从来到辽东郡后,安定的生活使奉天军的主要将领们纷纷开始在这里落户安家,组建各自的小家庭,程远志自然也不例外。
程远志娶的是公孙家的嫡女,年轻貌美而又温柔可爱,正适合他这种中年大叔的口味,因此深得其宠爱。尤其是去年这个女子为程远志生下一个儿子后,她的地位越发的稳固。
但是许康的身份也因此越发的尴尬起来。他本是程远志的义子,当初程远志甚至说过要立他为继承人,而且关于这一点也得到了大部分原奉天军将领的认可。
但现在当程远志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想法开始改变。
虽然许康已经多次明确表示不在乎继承人的地位,但显然这些话并不能取得程远志的信任。
于是许康便被发配到旅顺城来,理由自然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奉天军通往南方的商路。
可是这种事情什么时候需要他亲自坐镇了。
但是既然程远志已经下了命令,许康自然不会傻到去拒绝。
如今许康在旅顺城里已经住了半年之久,这半年里他并没有消沉堕落,相反他仍旧在积极的为奉天军拓展新的海上贸易对象而努力。
如今奉天军与青州的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齐郡,在东莱郡和北海郡他都找到了新的贸易伙伴,使海路贸易量在这短短的半年里增长了一倍有余。
………………………………
第一章 襄平来信
站在一艘普通的双层海船上,许康手执霜雪刀,凭栏远望,看着那浪卷浪翻,潮起潮落,不禁暗叹一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