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断灯灭之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断灯灭之时-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拉章,他此时哪还有脸见人,光着屁股挂在那半天自然羞耻万分,先把一脸的“名人字画”洗了去,在找了几件衣服穿了,躲在自己的帐篷里面生闷气呢,虽然认不得寸福相貌,但是记住了他背后那把大铜镰,咬牙切齿,赌咒发誓此仇不报枉为世人。正火着呢,忽然一摸手腕,那银饰不见了,顿时一乐,喜上眉梢,暗道:贼子,你这番死也。

    手腕上的银饰哪去了?自然在寸福身上,寸福倒也不是有意为之,正飞着半路上呢,忽然感觉脑后有异,一摸背后,发现这东西正挂在头发上,想来必是刚才扛着拉章连拖带拽,这饰物无意中纠缠在头发上的,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合该百中教必遭此劫,起初他取下在手,飞在路上,准备随手就丢在草丛里,忽然身边有人提醒,道此物好歹也是拉章身上得来的,弃之可惜,日后拿出去也好炫耀一番,天下能从拉章身上取一物者甚少,既然得到了不必丢弃。寸福想想也是这个理,更何况月光下看此物也不是凡品,银光闪闪,雕工不俗,请教了前面的海丹大寨佬,海丹见识卓越,自然识得此物,告诉寸福,这上面刻的是莲花生大师降妖伏魔的一段,手持降魔杵,力斗苯教六臂火炎**王,用料也是不凡,乃“牛吐沙”之银,相传莲花生大师有一次在前往尸林鬼海时途中疲劳,偶遇一牛车,想要上车,车夫言称他的牛腹中**,难以前行,莲花生大师很费解,就问满地青草,何以饥饿?车夫笑答自己的牛不吃这些俗草,只食天下金银珠宝方可卖力,莲花生大师二话不说当机立断,翻遍全身衣服,找到一些银两喂食于牛,牛吃后果然健步如飞,莲花生大师啧啧称奇,到了尸林鬼海之后那车夫现出真身,乃藏传佛教中的一位佛祖“降魔母”降临人间,原来是故意试探年轻的莲花生是否愿意舍弃人间浮华,表现很好,降魔母很满意,便留下传授他一手无上降魔神通,莲花生大师日夜研习,有金刚威猛之力,万夫不当之勇,封号“释迦狮子”,也就是后来八种变化中的一种。但是这一切都是降魔母的试探,牛怎么会吃金银珠宝?所以后来反刍吐了出来,此牛是佛前护法所化,吐出的银物也非凡品,自古银试万毒,所以此银日后被铸成饰物传承下来,据说只要有毒物靠近此物就会变色预警,天下无毒不识,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等宝物居然会在寸福手里。

    众人听了无不感叹海丹大寨佬的博学,刀玉鑫也不曾听闻这些,她只知道国师八思巴师兄弟中有八人各继承了一样莲花生大师遗留之物,彰显最高地位,代表着他们各自修行莲师八变中的一种神通的许可,想来希托拉章就是钻研释迦狮子的。早年间段辰雨化名的伽萨大师潜伏在八思巴身边很是乖巧,深得喜爱,八思巴起初定下的八人中就有他,想要他也学其中之一的“爱慧莲师”变化,段辰雨何等聪慧,打死他都不干,找了千万种理由推脱,终于作罢,其实他小子心里清楚的很,学这玩意儿等同于“老寿星逗判官”――叫自己作死。这套神通乃是藏传佛教最高奥义之一,自己一身道家功法水火不相容,莫说学不成,只要稍一练习就会露馅,那身份就全暴露了。

    别看海丹和刀玉鑫对这东西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八思巴挑选的八人中就有四大拉章,继承的分别是“海生金刚、忿怒金刚、释迦狮子、班玛托创匝”,派他们来镇守南方,他们身上带有的四样象征之物乃是“朱砂通天吊坠”、“火焰法王银饰”、“龙涎七彩唐嘎”、“座狼琉璃戒尺”。四物各有各的来历,今日且不忙表,先说说这银饰的事。寸福既然知道此物来历不凡,当然就不舍得扔了,反而带了回去,呈交给了苗不燕等人。

    苗不燕等人全部上前来看,谁都没想到此物居然被顺手缴了回来,用手一摸,银饰立黑,撤手即恢复,众人知道这是盅师身上都有盅毒的缘故,也不计较,见此物小而不糙,精而不艳,上面刻着的六臂火焰法王栩栩如生,无不称奇,此时碧鱼寨六寨佬进言,此物是寸福缴来自然归他,但是这是天大的功劳,缴获拉章身份之物对南疆来说可以极大的提高士气,可以暂且留下,昭告天下,彰显盅师手段,待战事平息以后在交还于他。苗不燕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就答应了,传令挑画师将此物描绘附于文书,陈述今夜之事,散播出去,羞辱元蒙一番。当然不会说是偷盗愿望石,只说是夜里劫营,南疆一人不损,取拉章贴身之物如同探囊取物,还把希托拉章扒的一丝不挂,以示惩戒,念在旧日情分才不下狠手,要朝廷好自为之,下回必得人头。

    这事没过几天就传遍各地,别说还真给汉人一个大嘴巴,在嘲笑希托拉章光着屁股升大旗的同时自己也颜面扫地,江湖上总说四大拉章催动愿望石施展“莲师八变”威震华夏,结果南疆大战未开,就轻取其中一人身份象征之物,这不是变相的讥讽汉人无能吗,当时的蜀山派距离很近,接到消息以后元诚老道还特地奚落来使:“你们确定?不会是拉章身上的一块碎银子吧。”

    谁知百中教使者毫不相让,反讽道:“我百中教盅师有神鬼莫测之能,包藏万物变化之才,岂是一般无知之人能揣度而知的。”结果惹得元诚老道大怒,要斩了来使,还是元毅居中调和,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是我们蜀山自己本不善言辞,首先出言挑衅,落了下风就动手,传出去惹人笑话,会说我们堂堂蜀山、南天一柱,居然不能容人。

    这件事在江湖上确实震动四方,虽然传闻希托拉章“光屁股升大旗”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百中教让人描画了银饰之物详细,让人信服。朝廷不用说也知道自然怒火滔天,发下圣谕要巴汗恪立刻开战雪耻,战端未开,朝廷就先输一阵,还如此丢脸。不过现在的四大拉章倒是不急,毕竟是成名江湖多年的老人了,虽然羞于面子,但清楚百中教这回是自掘坟墓,那银饰可不是儿戏,带回去如同抱着一颗点了信子的炮仗,日后非得在百中教背后炸开了锅不可,所以对外界暂时隐忍,三缄其口,不发一言;而百中教全然不知,上下还沉浸在破坏愿望石的喜悦之中,认为自己埋下了机关,来日开战非得要朝廷好看不可。

    实乃是世上无巧合,百中教让朝廷吃了瘪,可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世间万般因果循环,有道是一报还一报,欲知下回大战一开,双方如何血流成河,且听下回分解……

    (ps:说实话,我才看见洋葱你投的更新票,真不是我不写,须知这更新票和打赏不一样,打赏网站有自动提示,但是更新票没有,而且后台也没有提醒,今天还是我老同学催我更新的时候顺口说的,真是没看见,都这个时间了,自然没时间写了,真是抱歉。

    这几天我时间蛮充裕,因为前一段日子我忙的太狠,身体有些疲劳,到处都疼,所以现在安排休息时间也有空,诸位若是想多听一段投了更新票,那就在留言板上出个声,好叫我知道,第二天我就能早起洗个澡,准备好吃的,全天奋笔疾书给诸位好好写个大长篇了。这事闹的,每次更新票都不知道有人投,回回都拿不着,真是对不住各位了,惭愧、惭愧。)
………………………………

第八百五十章 群雄逐鹿(三十一)

    这些日子阴雨天连绵不绝,毕竟是四月天气,中原大地也陷入了梅雨纷纷,看着天色,明明是正午,但是却阴暗一片,一道闪电划过,掀起一声惊雷,海丹站在廊檐下,刀玉鑫走到身边,问道:“战期是否提前?”

    “可以。”海丹点点头,“大雨利于我而不利于敌,北方晴空朗日居多,朝廷兵马未曾有过这般待遇,此时我们若是出击,未尝不能获得胜利。”

    “好,我们去见教主。”刀玉鑫转身去找苗不燕商谈开战的事情。

    此时汉人方面也对南疆的战事忧心忡忡,骸谷派人试探过,南疆此番作为是否意味着和汉人同结连理,但百中教的答复却清晰而又坚决,表示绝无可能,只为南疆百姓某条自立的生路而已。起义军在正面战场陷入“诱和”的圈套,互相攻杀,一些小军阀也乘机被元蒙抄袭,频频失利,而南疆正在与朝廷为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老话了,既然如此汉人也不好说什么,高瞻远瞩的宋祁派人过来表示充分尊重百中教的意思,汉人不会乘虚而入,对于昆仑说的话百中教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是修真者的领袖魁首,刀玉鑫重赏来使,并且私下写了一封密信相托付转交宋祁,这封信连刀玉鑫都不知道,苗不燕作为百中教教主第一次表露出亲汉的心理,也是百中教自创教以来绝无仅有的,这是一封划时代的信件,褒贬不一,既在后来的事态发展中挽救了南疆,又为她的下台埋下了祸根。

    苗不燕的这封信其实是向宋祁求援,因为她作为教主是从上往下看问题的,有些问题暴露的很尖锐,她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南疆根本不可能获得胜利,就算击退了巴汗恪,解决了南疆的燃眉之急,但是也绝对不可能凭借着这场局部的胜利决定天下走势。对朝廷的开战意味着和元朝势力的彻底决裂,那么,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百中教绝对不希望元蒙夺回中原霸主的地位,否则一旦剿灭汉人,朝廷将会以举国敌一隅,南疆根本无力对抗,到时候会被屠杀殆尽,所以此时此刻,就必须选一头来站,元蒙的对立面就是汉人起义军,汉人的态度至关重要。

    苗不燕在信中阐述的很明白,愿意帮助汉人夺取天下,但只有一个要求,请他们尊重南疆人自立的请求,不要咄咄相逼;同时建议乘着百中教在南疆苦缠巴汗恪主力的时候汉人抽调兵马,直奔贵州老巢,南北夹击,一举端掉老巢,一战南方可定;如果做不到,还请宋祁考虑,从蜀山三杰方面抽调军马,在适当的时候抄袭巴汗恪部队后方,也可以达到两线夹击的目的,只要吃掉主力军,那么贵州老巢指日可下。

    南疆自立有很多种方式,苗不燕对于这一点想的十分明白,“自立”这个口号是百中教所有人都希望的,自己也可以借此机会统御群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手段,但是根本在于天下走势,如果和汉人同结连理也能达到“自立”的目的,那苗不燕也愿意做这个千古罪人,为南疆的未来谋一条新路。

    此信到达昆仑的时候,宋祁阅读良久,思索了整整一晚上,**未眠,数杯茶水都喝到无味,这是南疆有史以来第一次伸手想要和解,而不是握着刀兵,此事干系重大,自己不能独断,必须请众人商议,于是发出诏令,自己亲自带上信件前往蜀山,要求蜀山周边能赶到的门派掌门全部过来商议,但是有一点,他没有邀请骸谷,这也是苗不燕信中特意提到的,百中教若是想要求援,骸谷是最合适的人选,却不敢这么做,骸谷作风众所周知,谁知道他们是来救火的还是来放火的,回回他们都是暗藏祸心,还是昆仑大派值得信任。

    但是这么一来一去就耽误了很久,宋祁会同了蜀中三杰、劫源门、逆门、乱曲宗、甚至连诸子百家都派人过来了,数个大门派掌门展开了认真的商讨,小门派就没有要求他们参与了,免得泄密。在会上,很多掌门都不信任百中教的态度,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主动和汉人说过一句和解的话,多年的仇恨才是双方历朝历代的主调,洞火老道甚至讥讽此乃百中教诡计,有可能会诱出汉人兵马然后联合元蒙乘机进攻川蜀,所以对苗不燕的愿望一时间陷入僵局,就在汉人众掌门商讨的时候,南疆的兵马已经和元蒙军队厮杀的血流成河了。

    大战前夕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许多平民妇女自发的来到前线,各个族的都有,她们请求待在这里,要为自己参战的家人祈福,并且想留下来运输粮草和救治伤员等补给之事,本来百中教是不答应的,她们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可是劝不住她们只好松口,未料此先河一开,无数百姓蜂拥而至,纷纷走出了深山居所,星夜纵横的赶来,这里是她们的家,她们也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不被敌人屠戮,甚至有不少愿意捐出口粮和草药,一定要赢下胜利,苗不燕泣不成声,拔剑立誓,百中教绝不放弃南疆子民,教在人在,与百姓共存亡。

    山川交战不必平原,平原比的是铁骑纵横,以军队来来回回的大包抄来形成阵地进而决定胜负;山川之地则是以各个高低和隘口的争夺为主要契机,双方短兵相接,战况惨烈,和前面故事中提到的劫源门进攻蜀山的那场肉搏战有些相似。巴汗恪指挥部队经验老道,尚未开展就让前锋营和左右翼部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三军齐发,形成尖刀之势直插敌人心脏。百中教没有合格的军事将领,唯一仰仗的就是对东北边境地势的了解和“天时、人和”以及盅、降之术那些独有的、防不胜防的杀人绝技。侬吁柯命人在地图上绘制了许多小方格,让手下人马分成数股进入阵地,每日一早一晚两次回报所在位置,细致到了极点,这是要和朝廷展开寸土寸草的争夺;左右祭带领教行披星戴月,将教内珍藏多年的老本全都搬运过来;赤蛛寨为先锋,木然亭身先士卒带领麾下兵马,第一个开拔……

    四月底,不等天气放晴,冒着大雨,苗不燕一声令下,双方先头部队正式短兵相接,自此南疆争夺战的血肉磨盘终于缓缓开转……
………………………………

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雄逐鹿(三十二)

    书接上回,且说南疆争夺战正式打响是在普安路的地界开始的,木然亭带领着三百赤蛛寨的盅师和五千多人作为先锋第一个出征,直扑元蒙左翼军队的门户,左翼人马驻扎了共有一万人,元蒙法师三百余,分成几路盘踞在附近山中隘口之处,木然亭的目标就是在先夺头筹,强行拔出门上第一钉:一队两千人的人马。这队人马牢牢的坚守在一个山头顶上的傣人寺庙里,事先已经将其中僧侣全部迁出,此山峰在贵州境内,居高临下,高过周围山峰一头,虎视南疆边境地区,南疆兵马动静大都收入眼底,尚未开展巴汗恪就命左翼部队迅速直插有利地形,用此山形成一只高高在上的眼睛盯住南疆,百中教必须要夺下它变成自己的眼睛才能让自己的盅师在这片战场上自由翱翔。

    这对人马是由一个总千户指挥的,天气一直大雨,所以感觉战争尚未开始,但是凭借多年据守贵州的经验这位总千户在临睡前还是叮嘱巡夜的元蒙法师在空中小心布防,免遭偷袭,共有五十多名元蒙法师轮流在空中布防,防守极为严密,盅师皆不敢飞翔,和地面部队一起顺着林中小路分成数队往上攀爬,木然亭出征前立下誓言,要在天明之前夺下山头。带了五百盅师就是要确保瞬间压制住敌人,不能让他们下手求援引起周围兵马警觉。

    南疆兵马一个个都是长年中在山地里成长起来的,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未过子时,就已经到聚拢到了半山腰,将山上山下围了一个水泄不通,黑夜中一声怪异的夜莺啼鸣划过,五千多人同时摸黑发动袭击,盅师首当其冲释放出毒蛇毒虫作为先锋开路,一时间无数元蒙士兵尚未警觉就丧命其中,南疆兵马紧随其后,呼啸着冲了过去,瞬间元蒙驻军炸了营,一片大乱。

    总千户在睡梦之中被惊醒,问手下兵士多少人偷袭,但是黑夜之中根本数不清楚,只知道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