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断灯灭之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断灯灭之时-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查了?”所有人都很意外。

    “现在不查了,谁也不查了,都不查了……”苗不燕转过身摇摇头,擦了擦眼泪,“刚才你们都看见了,刀玉鑫和海丹两位前辈要自相残杀,不管是谁做的,目的都是挑拨我们,大战在即,南疆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秋,我们不要中计。”

    周围人都沉默起来,苗不燕摆摆手,长叹一声,失神的说道:“都愣着干什么,抬回去吧。”众人这才行动起来。

    苗不燕背对着苗一雄的尸体扶着一棵大树,眺望着远方山峦尽头的天空,就这么傻傻的看着,最后只留下刀玉鑫陪在她身边,刀玉鑫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要走了,苗不燕一扭头扑倒刀玉鑫怀中,压抑已久的感情终于宣泄出来,她痛哭流涕,眼泪沾湿了刀玉鑫的衣襟,刀玉鑫不停的抚摸着她的后背,苗不燕泣不成声的哀嚎道:“姨,要帮我父亲报仇啊。”

    “会的、会的。”刀玉鑫也流出了眼泪,用袖口帮苗不燕擦了擦眼泪,红着眼睛说道,“姨答应你,一定会把沙马俄里、海丹那些人的人头挂在大门外!”

    “不、不是……”苗不燕止住哭腔,抬起头来断断续续的啜泣着说道,“要查清楚……我回来继位之前……曾经悄悄去我父亲的旧屋一趟……他告诉我说……要我小心……教内有小人要害他的性命……但不是沙马俄里他们……这些年我父亲……一直小心提防……所以多年前把我送走了……结果不想沙马俄里他们忽然逼宫……他连告诉你的机会都没有……他说他要一个人暗中找出到底是什么人……一直潜伏在教内……结果还是……”

    “有这样的事?”刀玉鑫大惊,“我从未听他说起过!”

    “有……”苗不燕点点头,“父亲说,天下大事问海丹……自家事情要靠你……我父亲当时猜测,那些坏人应该在左右祭带领的教行中……”

    “什么?”刀玉鑫眯起眼睛,回头盯着刚才众人远去的方向,因为教行的队伍里除了左右祭和一般挑选出来的教众之外,每寨的二寨佬和八寨佬也在其中,那么就意味着这些人是在沙马俄里和自己之外又形成了一股势力,而且矛头直至教主,但是他们又为什么要害苗一雄呢?难道是私仇?

    “父亲本来让我转告你也要小心……因为这些人似乎在图谋什么事情……但是我继位之后事情太多……就抛诸脑后了……”

    “那你还让我们都出去?”刀玉鑫既不满又不解,“明知道教行中有人对你不利,怎么还让他们留在教内保护你?”

    “我本来是故意的。”苗不燕此时哭声已经越来越小了,她镇定下来,叹息道,“凡是五大寨的人马我都尽量派出去,一来是以大局为重,二来我自整理完教内事务之后就立刻以巡视五大寨之名出来,根本就没打算回去,打算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在找个借口把海丹他们也抽调出来,这样就远离他们了。”刀玉鑫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苗不燕心中的计划是要把教行一班人马全部留在总坛里,这个想法确实很精妙,比把自己留在总坛贴身保护她好多了,因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天天和教行他们在一起反而不妙,但是现在五大寨人马以战事为名齐出,就留下教行一般人据守总坛,那么反过来不是把他们困住了吗,但是没想到他们忽然对苗一雄下手……

    苗一雄被害的消息厉害传遍了神州各地,不光沙马俄里他们震惊了,就连中原各大派也为之意外,除了派人过来吊唁之外还竭力解释和自己本门无关,苗不燕也公开放话说此事要一查到底,但不会牵扯无辜。对于这个事情很多汉人都觉得和自己无关,不过高瞻远瞩的人目光总非凡,那时候天源道人还在当劫源门的掌门,他一向以智慧著称,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他曾经警告过元锋,如果所料不错,几个月以后南疆就会挑起事端,要蜀中三杰提前做好准备。青城派掌门洞火老道怒斥某些人太下作,居然用汉人手段来行刺,挑起纷争,但天源道人却不是这么看问题的。

    他指出,南疆要挑事不是因为苗一雄被刺的原因,而是这件事本身就透着邪,有个很不对劲的地方,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做这件事的人无非就三种:蒙、汉和南疆。假如是汉人,那么这家伙就是个蠢蛋,有能耐杀苗一雄还没能耐考虑其中汉人和南疆的关系吗?若是元蒙,那也是闲着没事干,南疆现在和元蒙站在一边,够敌对汉人的了,为什么要还在挑拨?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南疆自己人干的,可是这样说不通,苗一雄本人最后是亲蒙的,杀他的人是为了什么?肯定是亲汉的,那为什么又要用如此明显的汉人手段?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此事多半和战争无关。

    天源道人认为南疆要挑起事端的原因反而是苗不燕此人,她继位之后对蒙、汉双方的战争没有表示过任何态度,现在又多了一个杀父之仇,居然也隐忍了,完全不符合人之常情。百中教为什么忽然变成这样?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他们在为后来的某个大事情做准备,而且这个事情已经大到了要放下一切的地步了,所以,最有可能的是要出兵,南疆要出兵,兵锋所向第一个目标就是蜀地,所以这才让蜀中三杰必须要提防,苗不燕这个小丫头片子不简单,年纪轻轻,但是不知道是受了何人点拨,居然有这般谋略,日后肯定会很棘手……
………………………………

第八百三十九章 群雄逐鹿(二十一)

    四月初一,应该是百中教正式出兵肃清南疆战火的大日子,本来苗不燕以为这个时间是不能更改的,但是没想到南疆自苗一雄离奇被刺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了最后日期不得已提前了。

    百中教的兵马筹备以三月为限,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两个半月还没到几乎已经全部准备妥当,这让苗不燕自己都很惊讶,其实是她多想了,需知多年以来南疆一直饱受蒙汉双方的排挤苦不堪言,苗不燕的上台让众人看到了希望,她年纪虽轻,但是却是一位无畏的领袖,昔日她的父亲在夹缝中求生存,可随着时间和局势的恶化,命运的缝隙越来越小,被压的喘不过气来,而苗不燕横空出现,让饱受欺凌的南疆人把抑郁多年的怒火倾泻出来,随着百中教的盅师带着教主的命令飞往南疆各地整合兵马之时,越来越多的南疆青壮年纷纷走出深山踊跃加入,要与南疆同进同退、共生共死,士气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兵马流露出的杀气也逐渐越发难以控制,于是演变出了后来一系列的全面战争日期提前。

    话还要从碧鱼寨说起,前面曾经提到过,碧鱼寨有一个对元蒙深恶痛绝的五寨佬“思可法”,他曾经密信于陈奇引发了后来的“曲靖大捷”,那会我们按下不表,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他是如何成为点燃南疆反攻第一缕烽烟的。

    思可法虽然在苗一雄当政时期遭到了一阵冷落,但他本来就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此人为傣族盅师,用汉人修真者的标准来衡量是无可争议的大神通者,出身于南疆的名门望族,祖上和刀玉鑫一样,也是受过忽必烈册封的一方霸主。当年元世祖和百中教携手灭亡大理国,平定南疆,老教主将大位传给了苗一雄,苗一雄上表了朝廷,对南疆一些有功劳的氏族和人物经行册封,思可法的父亲那会就是和刀玉鑫一同前来加盟百中教的,他们家一直在南疆之南,统御着那里的好几个大规模的傣族寨子,势力不可小觑,他父亲响应了刀玉鑫的提议,前来会盟,所以表功傣族的奏折里也有他一份,册封的地位虽然没有刀玉鑫高,可也不算是普通人物了,把他们家势力以内的傣族寨子全部名真言顺的划分给了他,在南疆算的上是一方诸侯,但他父亲接受册封之后没有在百中教任职,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后来的儿子,也就是思可法,其人本名刹远,承袭了他父亲的名号以后就改名为“思可法”,傣语的意思就是“白虎之王”,本人长的虎背熊腰,不仅气势威严,而且还人如其名,成为碧鱼寨五寨佬之后驯服了一只罕见的白虎当坐骑,这次苗不燕下达的命令让一直对元蒙有成见的他很是满意,于是积极响应,把手下几个寨子的兵马和盅师全部整合,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大干一场。

    三月二十二的那一天,思可法带领着一队刚刚从寨子里收拢的新兵往东移,沿途还押运着一批粮草,大约有五百来人,盅师五十多个,准备赶去和大寨主刀玉鑫汇合。忽然在半道上遇见了一支元蒙的部队,有一百来人,没有元蒙法师的帮助,看样子似乎是不久前从两广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兵,由于这几个月苗不燕对他们的救助采取了日削月减的策略,所以得不到补充的他们大感不满,恰好这附近的寨中原有住民全部迁居深山,于是就偷偷的出来闯进这些人去楼空的屋子里搜罗补给。

    这几个月元蒙的残兵一直很不守规矩,百中教心里清楚,但是为了将来才一直隐忍不发,他们是见吃的就拿,能用的就带走,甚至把门板拆了当柴火烧,思可法带人前进的途中就撞上了这么一队,这是个土家族的寨子,大部分人全都迁走了,只有个别几个老人不愿离开,元蒙士兵搜落不到满意的东西一怒之下就把这几个老人捆起来拷问,老人们既不懂蒙语也不懂汉话,说的都是本族方言,自然问不出什么粮食藏在哪里,带头的元兵似乎是个校尉,掏出蒙古弯刀就砍翻了一个,放火烧了一间屋子,气势咄咄逼人,思可法路过看见寨中起火,心中暗道无人之家万一走水起火,那么蔓延全寨都会付之一炬,便带人进去救火,不想撞见了这么一幕,顿时大怒,踢了一脚自己的坐骑,白虎了然,一跃而起,冲将进去把几个点火的元蒙士兵咬断脖子摔了出去,其他人纷纷在一旁救火。

    盅师灭火不过瞬间之事,思可法二话不说直接一会大手让手下人把那些被捆在地上的老人救起,那校尉火了,冲过来指着思可法鼻子用官话开骂,原本看是盅师救火也就算了,怎么还敢纵虎伤人和给俘虏松绑?这在蒙古可是犯忌讳的大罪。思可法居高临下歪着眼睛看了他一眼,甩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就算没用盅师手段他那壮实的身躯也不得了,一巴掌就扇掉了几颗门牙,校尉捂着脸爬起来怒到心头,拔出腰刀一边在思可法面前破口大骂一边瞎比划,身后的手下也纷纷效仿,结果不想几个年轻盅师在一旁抱着手一脸冷笑,不过一会,十来个士兵接连痛苦倒地,嘴里爬出来一堆蛇虫鼠蚁气绝身亡,那校尉吓得面色铁青,撩了一句狠话在原地就带着人马飞似的逃走了,整个过程思可法一言不发,叹息一声,让人把老人们救了下来,然后给些钱粮,派几个人和一个盅师送他们速速离开,估计不日那些人就要回来报仇。

    思可法想的真没错,但是他未曾想到那些元蒙残兵来的这么快,第二天还没到中午,就有一个年轻子弟兵带着满脸血渍骑着快马追上来了,原来那校尉回去召集了几百号人,还搬了几个元蒙法师过来,不仅把昨天的寨子全烧了,还追上了护送老人的那队人马,放一人回来报信,要思可法立刻乖乖回去到元蒙法师那里认罪。闻言几乎所有人都怒不可遏,他元蒙法师在南疆算什么东西?要耍威风回你草原去,在中原连汉人修真者都不买你账了居然还在这里耀武扬威?思可法立刻掉转方向,带着人马又回去了,他到底要看看这帮混账到底敢拿自己怎么样。

    但是回去以后看到的却震惊无比,被抓到的那些人已经全部被杀,连唯一的盅师都没幸免,尸体挂在树上,校尉带的几个元蒙法师修为不过尔尔,但言辞咄咄逼人,指责思可法昨天杀了他们十几个弟兄,今天找这几个人偿命算便宜的了,并且要求思可法立刻跟他们回驻地请罪,他们可是朝廷的人,受死的骆驼比马大,元蒙人的性命岂是随意伤的?连百中教都要听朝廷的,所以教内必须赔偿他们的损失。思可法此时终于久违的开了口,他驱虎走到近前,一手捏住最近的一个元蒙法师脑袋,只说了一个字:“杀!”

    瞬间麾下所有人马一起动手,全歼了这些元蒙残兵,随后效仿他们,把尸体全部高高挂起,安葬了自己的同胞之后转身离开了。这件事等驻守南疆的元蒙官员知道以后大为震惊和恼怒,一边派人去百中教问罪,一边派人马去拦截住思可法一行人。百中教虽然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也没想到思可法会按不住性子提前发难,而驻守东境的碧鱼寨大寨主刀玉鑫接到消息的时候,思可法那边已经在路上和元蒙法师的拦截军马真刀真枪的干上了,从而点燃了苗不燕上台以后的第一把战火……

    有道是:刀锋出鞘萧杀气,豪杰激昂山河力。
………………………………

第八百四十章 群雄逐鹿(二十二)

    南疆备战的最后紧要关头思可法意外的和元军发生冲突的时候,朝廷此时也命人要和南疆谈谈天下大事的问题。此事源于朝廷的“诱和”计划大获成功,汉人起义军天下大乱,元蒙君臣上下一片喜气洋洋,似乎胜利的曙光已经开始绽放,现在腾出时间和功夫来就要谈谈南疆的问题了。毕竟他们一连三个月都没有动静,朝廷既费解又着急,同样更愤怒,而且对百中教一直以来的推诿借口耐心也到了极限,所以派遣了距离百中教最近的一个朝廷重臣欲往南疆一行,打算借着“诱和”策略成功和南疆携手给予汉人致命一击;倘若他们敢不同意,那么现在腾出手来的朝廷就要给南疆好瞧的了。苗不燕得知朝廷遣使过来的消息以后立刻以“朝廷为尊,南疆为卑,岂能屈尊远赴?理应自己遣使拜之”的理由推脱不让其来南疆,反而是派人过去拜访,其实她是不想让来人觉察出南疆备战的真实情况,那这个人是谁呢?

    话说朝廷当初原本是打算派遣李思齐为使的,李思齐是老牌朝廷将领了,多年来率军一直盘踞在陕西至川蜀一带,和汉人起义军杀的昏天黑地,他来南疆很容易就能看出百中教的军马布置,所以苗不燕才坚决推脱,要自己派人主动去见他。可是不想这么一来朝廷中另一个人坐不住了,那就是曾经在两湖战场频频失利的元蒙皇亲国戚、重臣“宽彻普化”,宽彻普化和李思齐一直在朝廷里有很深的政治内斗仇恨,在两湖战场连遭败绩之后朝廷派了孛罗帖木儿过去才挽救了局势,所以把战败的宽彻普化也就调回了元大都。宽彻普化此人本来就是一位传统的老牌元蒙权贵,横征暴敛作风让其臭名昭著,当初被脱脱兄弟俩一直打压着,好不容易熬到脱脱兄弟俩死了以后率兵出征,本打算建功立业,结果又被汉人起义军给揍了回来,这些“流年不利”的往事让他在李思齐等死对头面前一直抬不起头,恰逢闻听南疆要派人拜见李思齐和朝廷商谈平叛大事,于是立刻主动请缨,向昏君进言,说李思齐将军战事颇重,无暇其它,不如换自己的儿子“答帖木儿”前往。其实他心里一直盘算的是假如李思齐通过这次谈判把南疆争取过来,这份天大功劳会让自己在朝廷里的地位更加窘迫,所以必须抢在别人前面捷足先登,而且他还是皇上的亲戚,所以昏君答应了。

    苗不燕上台以后一直没有推翻其父当初“要把南疆建成朝廷南边的大本营”策略,虽然暗中削减,可明面上不动,欺诈的很成功,朝廷一直以为本次谈判是十拿九稳,所以宽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