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断灯灭之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断灯灭之时-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人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周围苗族百姓纷纷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而且后面的越跟越多,慕缘心里有些发憷,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要开打了吗?”

    “不像啊。”楚寻语左右看看,索性找个角落站定以后,一拱手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我们来到贵寨,带了些丝绸、锦缎和盐巴,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望各位捧个场子,在下先谢过了。”

    “收的什么?”有苗人百姓在其中问。

    “专收药材和银器。”楚寻语高声一叫,立刻就有些苗人满脸失望的走了,但是有些手里有货的百姓留了下来。

    “还有茶叶!”慕缘在一旁立刻补充一句。

    楚寻语赶紧踩他一脚:“收什么茶叶?”

    慕缘恼问:“怎么了?连普洱茶都不知道?”

    “胡说八道。”楚寻语低声斥责一句,“没事就多读书,苗人这里不出普洱,那是彝人和傣人地盘出的。”

    “啊?”慕缘这才悻悻的一拍脑袋,连忙拱手叫道:“在下失言,有药材和银器的朋友们来吧,我们这里有上好的锦缎。”

    周围人群纷纷上先拿出自家山货,别说,还真有不少好东西,南疆之地雨多山多,药材和野货真的不同于中原,不出一会,楚寻语收到的赤头百足蜈蚣就有二十多条,慕缘有些恶心的问道:“这东西能干什么?”

    “作用大了。”楚寻语一边弯腰拿盐巴给他们一边回答,“有空去弄本《本草纲目》看看,这玩意儿祛风散热,解毒消肿,等回头有空我做成药你试试,保证药到病除。”

    “呸、呸、呸……”慕缘连啐几口,“乌鸦嘴,你才生病呢。”

    就这样,楚寻语这里收药材,慕缘收银器,忘尘自然在一旁抱着手看着,二人忙的不亦乐乎,很快就和周围人群打成了一片,这里的汉苗对汉人并不排斥,看来这个寨子经常有人来通商,唯独慕缘一脸懊恼的样子,因为他收到了好些漂亮的银器,比自己当初买到的好看多了,隐隐觉得自己当初买簪子是被别人坑了一道。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落了停,慕缘擦擦汗,抱着手里的银器说道:“别说,东西还可以,回去挑几样好的送给商芊师妹。”

    楚寻语把散落了一地的货物收拾收拾,忘尘给二人把水囊递过去:“歇会,和他们熟悉之后,我们可以找些老人打听《史记》的下落了。”这里特地用《史记》代替了古歌的称呼,是怕引起当地人怀疑。

    “可是时间不多了。”楚寻语抬起头看看天,“这都下午了,过不了一个多时辰太阳就要落山,这里可留不得我们住宿。”

    “外面是荒郊野外啊?!”慕缘诧异的问,“难道我们要露宿野林?在被毒蛇啊、毒虫啊咬一口什么的,那就扯淡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只有明天进来打听。”楚寻语也一时间为难,“上午赶路用的时间太多,这里一到傍晚苗人就会赶我们出去的。”

    “我知道哪里有住的地方……”忽然一个陌生的声音从三人身后传来……
………………………………

第七百七十一章 住宿

    楚寻语三人正在寨子里商量找住处,结果一个陌生的声音打断了他们,三人回头望去,只见得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正站在身后,他小心的说道:“我知道哪里有住处。”

    此少年长相普通,全身上下皆是泥土,单是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一身典型的苗人打扮,腰间挂着一把短刀,看样子似乎没有修行过,从手上的老茧和肌肉判断,估计练过一些刀法,楚寻语奇怪的问道:“小兄弟,你说什么?”

    “我知道哪里有住的地方。”少年提高了声音又说了一遍,期待的看着三人,“我带你们去,给我银子就行。”

    “银子?”慕缘抬了抬怀里的那些银器,“全都是,你随便挑。”

    “不是、不是。”少年连忙摇手,“我不要这些,我要银两,你们汉人的银两,最好是官银。”

    “哎呦!口气不小,还要官银。”慕缘好笑的摇摇头,“老弟啊,官银不是想有就有的,那上面打着户部的官印,你先说说住哪吧,我们在说银两。”

    “好、好。”少年连忙上前解释起来,“寨子外面有条河,河边我搭了许多帐篷,都是兽皮的,里面放好了被褥和毯子,还有些柴火什么的,距离寨子很近,不会有猛兽袭击,而且取水方便,以前来往的汉人客商到了晚上都去那里住,只要给钱就行。”

    “嗯?”慕缘奇怪的问道,“你是说你小子建了一座汉人的客栈?只不过是用帐篷做的?”

    “嗯……”少年想了想,“汉人的叫法好像是叫‘客栈’吧,我也记的不大清楚了,不贵,你们三人住一晚只要给我一钱银子就行了。”

    “三个人住一晚算一钱银子。”楚寻语点点头,“那不算贵,带路。”

    “好,跟我来。”少年连忙骑上马就在前面引路,往寨门那出发。

    在后面慕缘连连对楚寻语使眼色,暗示不要跟这个来历不明的苗人小子乱跑,楚寻语回应别急,一边跟着后面走一边将右手腾出来,稍有不对就等着拔剑结果他,同时他也想看看,这小家伙到底在玩什么鬼,苗寨之中,哪有什么开汉人客栈的?估计是有人估计叫他来赚自己三人出寨,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还不得而知。

    但是让三人失望了,等走到目的地发现少年没说谎,真的是距离苗寨不远,用肉眼就能彼此互相看见,而且真的有座河,同样真的有好些帐篷撑在河边,从篝火的痕迹来看,也确实有许多人在这里住过,楚寻语吃惊的问少年:“你就靠这个营生?你们的寨佬允许你这样做?接待汉人客人?”

    “我们是汉苗,可以的。”少年栓好马,打开一座大帐篷示意三人,“来看看,还满意吗?”

    三人伸头进去看了看,条件比野外那是好多了,最起码铺着的兽皮是真货,挺暖和,当下更加吃惊,楚寻语三人随便找了个石头坐下,少年解释道:“现在是刚开春,你们汉人的客商还没全到,等过半个月,估计就全要来了。”

    “你小子真是生财有道啊。”慕缘感慨不已。

    “得,这是一两银子,拿着。”楚寻语递了过去。

    少年吃了一惊,正要说话,楚寻语紧接着道,“不用找了,但是你今晚要留下一起住一晚。”

    少年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这样的态度就更让三人惊愕,因为楚寻语的目的忘尘和慕缘都了解,他还是对这少年不放心,万一是陷阱,那肯定是晚上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发难,留他下来也算是人质,但凡有个三长两短,楚寻语是不会让他见到明天的朝阳的,不过他如此豪爽的答应倒是始料未及。

    此时太阳开始缓缓落下了山坡,众人点燃了一堆篝火烤着些干粮分吃,楚寻语便问那少年:“小兄弟,你叫什么?”

    “噶同。”少年不好意思的笑笑,“还没有汉人名字呢。”

    “那你怎么会做这买卖?”楚寻语又问,“而且还要汉人的银两?你们这里通用的硬货是盐巴和绸缎啊。”

    “我……”噶同沉默了一会,苦涩的笑笑,便说了个大概,原来噶同出身在这里苗寨之中,是个孤儿,自幼丧命,父亲和阿叔当年一块结伴去中原闯荡,结果误打误撞参了军,父亲战死沙场之后,阿叔也带伤回来,落了个残疾,是他把噶同拉扯大的,汉话也是他教的,阿叔年事已高,身上的旧伤也不方便出门劳作,而噶同现在长大了,会和寨子里的年轻人一起去附近山中狩猎,偶尔还会和汉人交易来维持生计,但是靠他一个少年挣些米面回来养活自己和阿叔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以后还要娶妻生子,要不是靠着寨子里旁人救济,他们的生活别提有多艰难。

    两年前,阿叔找噶同商议了现在这个计划,他老人家在中原走动的时间长,见识也广,是阿叔发现了每年来寨子里通商的汉人没有住处的问题,于是就想效仿汉人的客栈,让噶同在寨子周围扎帐篷来做起了营生,别说每年的生意还可以,做了两年,攒了十几两银子。噶同此生不愿意在南疆过一辈子,他曾经听阿叔说过,中原地大物博,那里更加美丽富饶,所以噶同一直想去中原闯荡看看,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攒汉人银两的原因了,他需要钱,而且是一笔不少的钱,这样才有资本去中原,并且把阿叔也一起带去生活。

    说到此楚寻语三人才明白了他的用意,噶同自己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像楚寻语这种警惕心高的客人了,毕竟出门在外谁都会有戒心,也经常会有客商要求他一起留宿的,一来二去,有些常年来此的中原客商已经成了他的常客。楚寻语问:“你做这行多久了?”

    “有两年多了。”噶同掰着手指头回答,“我估计还要有个五年才能攒够。”

    “你想要多少钱?”楚寻语又问。

    噶同想了想:“连吃带住,我还想开个小买卖,估计要五十多两吧。”

    “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楚寻语点点头,问道,“我这里有个活,你愿意接不?要是愿意我愿意给你一笔丰厚的回报,免去你这些年的辛苦。”

    “犯法的事情我不干。”噶同警惕的看着他们三个。

    “不需要犯法。”慕缘好笑的解释起来,“我们第一次来这边,需要一个向导,你汉话说的不错,可以做我们的向导。”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给多少钱?”

    “我一次性给你五十两。”楚寻语大方的一伸手。

    “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噶同眉头紧皱,看来他的防人之心也很强烈。

    楚寻语笑笑说:“不是告诉过你我们是第一次来这边吗,需要你做向导,而且对南疆的风土人情非常感兴趣,想要记载下这里的故事,听闻你苗人的古歌里有很多传奇志异,所以想搜集起来,你帮我翻成汉话,日后我回中原找个书坊整理成册挣了钱,也会分你一份的。”

    “这样……”噶同大概是听懂了,不过他还是很疑惑的问,“古歌我也听过,不过都是很多年前的东西了,我也记不大清楚,你们要想打听这东西估计要很长时间。”

    “没关系,我们时间多的是。”慕缘连忙示意。

    “那好吧,我答应你们。”噶同点点头,“明天我回去和我阿叔说说,看他同意不,但是你要先付我一些钱,照料我阿叔的生活,而且他也会唱一段古歌的调子,你们可以听听看。”

    “他会唱?”三人吃了一惊。

    “会啊。”噶同面带得意,“这东西在老一辈人口中是口口相传的,只不过都不完整,毕竟太长了,你们可以先试试看。”

    “好,就这么说定了。”楚寻语很满意这样的答复,不管他阿叔是不是真的会唱,但最起码和寨子里的人熟悉,除了他还能找到其他的苗族老人唱歌,当下一锤定音,“休息一晚,明天去找你阿叔……”
………………………………

第七百七十二章 道别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就跟随噶同来到了寨子里找到他阿叔,那是一位老人家,腿脚有些不方便,似乎有些瘸,应该是以前的旧伤,众人说明了来意之后,老人家眯着眼睛在躺椅上看了三人良久,这才吩咐噶同:“去泡茶,也不知道款待客人吗?”

    噶同这才猛然想起,赶紧出门去烧水,老人见他离开之后这才苦笑着问:“一支山峰出云彩,两朵荷花哪样开?”

    三人皆是一愣,没想到这个汉苗居然会中原汉人的江湖口,当下楚寻语上前回答道:“四方潮水汇大海,映日荷花别样红。”

    老人似乎有些不信,继续问:“深山灵芝自有主,不问山神何敢采?”

    “走过山边抬头望,自有仙人指路来。”楚寻语微笑着再答,这一来一去老人是想摸摸楚寻语三人的底,看看他们是哪路来的,他也怕噶同跟了江湖上黑路子的人马遭殃,只不过楚寻语对待入流,告诉阿叔他们是中原来的客商,经常跑江湖,这次来南疆除了做买卖以外,还想去周围看看,不会有什么危险,希望老人家能成全。

    此时噶同正好回来:“阿叔,我能去吗?”

    阿叔问:“诸位远道而来,想必要在南疆做些非同小可的举动吧?”

    楚寻语连忙揖手:“说笑了,我们来南疆是有些事情要打听,所以想请令侄同行,做个向导,望老人家首肯。”

    “不说清楚,实难从命。”老人家摇摇头。

    慕缘道:“我们想找诸位打听苗族古歌的内容。”

    “你们要去失落的黄金城?”老人家冷笑连连,“想来就知道了,这些年想去失落之城的人太多,全都有去无回,我是不会答应噶同和诸位去那里的,同时我也奉劝各位不要去,那里太过凶险,除非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仙师,要不然只能是凭白送死。”原来他当年在中原参军的时候见过天上来回飞翔的修真者。

    “那真是巧了。”楚寻语一抬手,手中“噗”的一声燃起了一团火苗。

    老人家一下跳起来,惊讶的问:“你们是……是……是修真者……”旁边的噶同更是吓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楚寻语掐灭火苗之后好言相劝:“老人家,让噶同随我们去吧,我们此来是为了要寻找一样东西,并非是觊觎那座失落之城,噶同随我们只要寻找到地方就行,届时我们会给他一笔丰厚报酬回来,我愿发下毒誓,如果让噶同涉险,愿用项上人头来换。”

    阿叔看着噶同半晌,这才点头道:“你去吧,随仙师们去闯荡一番,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你的生活不应该陪着我一个半死的老头子过下去,要勇敢一点,我们苗家的男子个个都是响当当的。”

    “阿叔——”噶同抓住老人的手臂,“我……”

    “去吧。”

    楚寻语默默的拿出一堆盐巴、银两和锦缎放在一边,老人摆摆手:“诸位仙师都坐下吧,喝杯清茶,顺便说说你们要寻找的是什么东西?”

    众人纷纷落座,噶同去沏茶,楚寻语道:“我们要寻找一件汉人的东西,而且很古老,所以打听过了,这东西最有可能在古滇国的遗址中,其实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失落之城,听说失落之城的位置散落在苗族古歌之中,这才想起打听古歌的内容。”

    “来南疆自然是要寻找失落之城。”阿叔笑笑,“这古老的传说已经几千年了,多少人为了它来到这里,但是都无下文,你们要打听猛家调子的想法很好,因为我曾经听过其中有一段确实是记载那座黄金城的内容。”

    “是的,我们就打听到它在什么深深的山里、大大的湖边。”慕缘苦笑的摇摇头,“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些线索。”

    “什么?”三人都很吃惊。

    阿叔便慢慢说来,原来阿叔当年和噶同的父亲一起去中原闯荡,原先两个人并没有直接参军,那时候两朝战争还没有爆发,是元朝末年,两个人都很年轻,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经过一番历练,误打误撞在江浙一带进入了盐帮,贩了几年的私盐,江湖口也就是那时候学会的,后来恰逢战争爆发,当时他哥俩因为是南疆人,所以被编入了常遇春的南征部队,在南边一番恶战,最后噶同的父亲战死了,阿叔自己没死也带伤回了老家,多年的军旅生涯,阿叔曾经遇见过这么一件事,让他记忆深刻。

    那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