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敢啊?”袁熙轻笑道:“在我看来,你就是最可靠的将领。别忘了,你是我的表哥啊。说到底,咱是一家人。如果连一家人都不敢相信,那我还能相信谁呢?”
“主公。。。。”
高干不禁泣声。
“怎么哭了?”
“臣没有想到,主公对臣没有丝毫的怀疑,竟将雁门关这样重要的关隘,交与臣,臣。。。。”高干顿了下,咬着牙道:“臣愿意接任!”
“好!”袁熙说道:“我给你两万并州军,令你驻守雁门关。并州主簿审配、长史王修,你都认识。并州刺史、兼都督张顗,也是我麾下可靠的将领,你到了并州后,可以与他们先见一面,再前往雁门关。”
“遵命。”
高干身形一正,恭敬的作揖道。
。。。。。。。。。。。。。。
袁熙的信任与大胆任用,使高干感激涕淋。正如袁熙所言,他是先主袁绍的侄子,是袁家三兄弟的表亲,都是一家人,还有什么不可信的?
或许效力袁熙,是他最终的归宿。
高干抱着这样的心思,收拾前往并州上任。
时间飞逝。
转瞬到了来年。
建安十二年。
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
上将蔡瑁、张允、黄祖等,因畏惧曹军锋芒,主动投靠,将江夏十几万荆州军,拱手让于曹操。曹操兵不血刃,夺取了江夏。
刘表的嫡子刘琦,率领本部万余荆州士兵,前往荆南投靠刘备。
荆南。
临湘。
刘琦将事情的始末道明,愤然的说道:“父亲本欲立我为荆州刺史,可蔡瑁、张允等,却仗着有兵权,在父亲死后,强行立刘琮。这也就罢了,他们还把江夏郡、及十几万将士,拱手让于曹操。父亲苦心经营的荆州。。。就此完了。。。。”
………………………………
第312章 诸葛亮胸有成竹
刘琦瘫软在地,泣不成声。
刘备上前扶起他:“贤侄,快起来。我刘备发誓,一定击败曹操,将荆州夺回来。到时,你还是荆州之主。”
“皇叔。。。。”刘琦急道:“曹操在荆州的兵力,已不下三十万,您如何能敌?”
刘备道:“官渡之战时,我不过数千兵马。仍敢袭击曹操后方,今有五万精甲,有孔明先生,何愁不能灭曹?我又有何惧之?”
“孔明先生?”刘琦朝前方看了眼,看到一个摇羽扇的俊朗少年,赶紧上前施礼:“刘琦拜见孔明先生。先生大明,如雷贯耳。”
“呵呵。。。。”
诸葛亮走过来道:“公子快请起。”
“谢孔明先生。”刘琦起身打量诸葛亮,心里的担心去了一大半。荆襄名士皆言,南阳卧龙岗上住着一位大贤,名叫诸葛亮,字孔明。有鬼神莫测之术,通天彻地之能,于兵法、天象、八卦五行、奇门遁甲,有极深的造诣。
刘琦早就想去拜会,可从没有见到过。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诸葛亮竟然在刘备军中。
“先生,可有退敌之策?”刘琦问。
“有啊。”
诸葛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轻笑道:“曹操携大胜之势而来,有三十万军,他已经视荆南为囊中之物了,我们不妨软弱些,将零陵、巴邱的兵力都撤走。。。。”
“先生,这是为何啊?是骄兵之计吗?”刘琦问。
“公子到时自会知晓。”诸葛亮卖了个关子。
刘备也不清楚诸葛亮的用意,也从没有问过,此时说道:“先生何不明言?”
“回主公,臣愿在巴邱、零陵两地,给曹军重创。此行不需要多少士兵,千余士卒足以。请主公将兵力都收回临湘,整军备战。”诸葛亮拱手道。
“千余士兵,就能给曹军重创?”刘备惊疑。
他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以少胜多,不是稀奇事。可以千余士兵,重创几十万曹军,却令他难以相信。
诸葛亮笑说道:“主公还需派人前往江东,许孙权零陵二十县,及长沙西面的四县,包括巴邱重镇。待臣重创曹军后,让孙权把水军开进内江,与我们联合攻曹。主公的五万军,愿为攻曹先锋。孙权垂涎荆州久矣,定会答应。”
刘备道:“之前我已派孙乾去过江东,孙权对我们的态度有些模糊。他答应出三万水军,与我们联合攻曹,可直到现在,也没有派兵。”
诸葛亮回道:“主公无需担忧,此次东吴,必定会派兵!”
“既如此,我再派孙乾去东吴。只是。。。先生只率领千余士卒,真能击败曹军吗?”刘备还是不相信。
“哈哈。。。。”诸葛亮胸有成足的说道:“请主公放宽心吧。曹军此来必败!”
“好!”
刘备说道:“就依先生之言!”
一旁的刘琦见诸葛亮谈笑风生间,解决了棘手的事,暗道孔明不简单。他俯身拜道:“先父的基业,就全仰仗孔明先生了。”
“公子切勿多礼,在下不过是出出主意,动动口舌,真要仰仗,你得仰仗皇叔才是。”诸葛亮说道。
刘琦欲再施礼。
刘备握着他的手道:“贤侄,有刘备在,曹操休想占得荆襄,即使他不攻打荆南,我也会杀往襄阳,将他驱逐出去。此次他亲率大军来征讨,正合我意。公子拭目以待,我定能灭曹!”
“好好。。。。”
刘琦千恩万谢。
可他不知道,诸葛亮早已算定,刘琦短命,活不过一年。
刘备打着他的旗号,迎战曹操,收复荆州,名义上刘琦是荆州刺史,可军权掌握在刘备手中。待刘琦死后,荆州也就成刘备的了。名正言顺,谁也不会说什么。
。。。。。。。。。。。。。。。。。。。。
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谋划,再派孙乾去往江东。
诸葛亮带着黄忠、魏延,去往零陵郡。那里有五百士兵。赵云去往巴邱,也有五百士兵,且给了赵云三道锦囊,关键之时,按计行事。
正月十五。
雨季刚过,徐晃、曹洪作为征南的左路先锋,率领五万大军,直奔荆南而来。兵锋所指,乃诸葛亮、黄忠、魏延所在的零陵。
曹操刚收复的荆州水军,约四万上下,由蔡瑁、张允统领,作为右路先锋,进军巴邱。
曹操率领其余的部队,在后跟进。
行至江津渡口。
徐晃、曹洪的部队弃船登岸。
“公明慢行。”曹洪打马追上徐晃。
“子廉有何事?”
曹洪抱拳道:“我听荆南的细作说,刘备新拜了一个军师,叫什么。。。诸葛亮,你可听说过此人?”
“没有。”徐晃哼道:“不管他是何等样人,我们南征大军,前前后后有三十余万,刘备是肯定抵挡不住的。长则一月,短则半月,刘备必败!”
“这话倒不错。”曹洪也是冷笑了几声。
三十万大军VS五万军,虽未开战,胜负已见晓。
“丞相令我们先攻取零陵郡,再以零陵为根基,稳扎稳打,逼近临湘。要我说,丞相过于谨慎了,我大军有三十万,应该直接杀往临湘。”曹洪道。
“还是听丞相的吧,先攻下零陵。”徐晃谨慎道。
“嗯。”
曹洪点点头,却又哼道:“一座小郡,取他又有何难?”
自刘表的十几万荆州军投降后,曹军将领们都将荆州视为囊中物。刘备所占据的荆南,在他们看来,也是唾手可得。
人一但有了这种心思,行事会大胆,缺乏警惕性。
这就给了诸葛亮可乘之机。。。
零陵城头。
黄忠向诸葛亮禀报:“军师,徐晃、曹洪的大军,距此还有两百里。我们该如何应敌?”
“不要着急,我们晚上再行动。”
“军师是说。。。曹军会连夜行军?赶到这里?”一旁的魏延猜测道。
诸葛亮轻笑:“没错,徐晃、曹洪立功心切,零陵地势平坦,极难伏兵,他们一定会连夜行军的。等过了子时,我们再出兵,给他们迎头痛击。”
“军师,这城中就五百余人,这。。。是不是太少了?”魏延也是深知兵法的良将,他实在想不明白,诸葛亮要如何退敌?
………………………………
第313章 郭嘉请缨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有些时候,一个人也能灭百万大军。而反过来,百万大军却杀不了一个人。。。。”
诸葛亮的话有些悬乎。
魏延却听明白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军师,我们现在该做什么?”黄忠问道。
“现在什么也不用做,回去睡觉。天黑以后,起锅造饭,我再布置作战的具体事宜。”诸葛亮道。
“遵命。”
魏延和黄忠惊诧的离开。
。。。。。。。。。。。。。
正如诸葛亮所言。
徐晃、曹洪的五万军,在进入零陵郡后,没有片刻的停息。连夜赶往治所。
距离诸葛亮所在的城池,还有百里左右。
天色已黑。
将士们在埋锅造饭。
诸葛亮派人传令黄忠、魏延,到帐中听令。
“军师。。。。”两人到了帐中。
诸葛亮指着地图道:“敌军来此,必过武龙山,那里地势险要,是最容易伏兵的地方。魏延,你率一百士兵前往,备足火油和旗帜,待敌军至,先以火油攻之,再挥动旗帜,敌军不明地形,必不敢贸然前进。而后,敌军会改道北原林。。。。”
“遵命。”魏延拱手应道。
“汉升。”
“属下在此。”黄忠上前一步。
诸葛亮道:“北原林的地形,你应该最清楚。着你率领一百军士,在那每一颗树上,挂好一袋沙土,待敌军至,东南风起时,则刺破沙袋,沙借风势,必使敌军大乱,无法前行。”
“遵命。”
黄忠早已受命将大量的沙袋送往北原林。
“军师,仅凭这些,似乎。。。还不足以重创曹军吧?”魏延皱眉道。
诸葛亮摇着羽扇说道:“早在一个月前,我就派人去内江,挖掘了一条两里长的河道,并修筑起堤坝。雨季过后,内江之水,已经盛满。等下我前往北原林的西北面,掘开堤坝,将内江之水放入北原林,曹军受风沙捂眼,已是无比的混乱,再经江水冲袭,必伤亡惨重。”
“军师好计策!”黄忠恍然大悟。
“军师英明!”
魏延也是恭敬的拱了拱手。
诸葛亮的计谋,看似很平常,无非以水克敌而已。实则非常人所能办到。细细一想,诸葛亮在许久之前,就能算出徐晃、曹洪会把五万大军带往北原林?算出北原林会起东南风?更可敬的是一个月前,诸葛亮就派人挖掘好了河道?那时候诸葛亮才刚效力刘备,就开始计算着大败曹军了。
。。。。。。。。。。。。。。。。。。
诸葛亮安排完。
黄忠和魏延分头行动。
一切都如诸葛亮算计的那般。。。
曹洪、徐晃的军队,先去了武龙山。那是通往零陵治所最近的通道。由于魏延事先埋伏在那里,准备了一千多面旗帜,插遍山岗,又准备了许多的战鼓、还有十匹良马拖着树枝在山后面跑,致使尘土大起。曹军行至武龙山,先是遭到火油的攻击,阻塞的道路,而后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旗帜,鼓声雷鸣,前方尘土大起。曹洪、徐晃下意识的以为有数万军在此埋伏,吓的立即撤军。
曹军撤退后,改道北原林。
路径一片广阔的山林时,突起大风,沙土四扬,使得曹洪、徐晃的大军寸步难行。正慌乱之际,三股大水从山林上头冲来,瞬间淹没了大军。
堂堂五万步骑,连敌人都没有看到,就损失大部。
全部身陷汪洋之中。
数个时辰后。
曹洪和徐晃死里逃生,他们集结部队,点算了一下,就剩不到一万军了。战马、辎重全部丢失,连兵器都被水冲走了。
仅剩的不到一万人,非常狼狈,躺在地上哀嚎。
两人商量决定撤往巴邱,与蔡瑁、张允会合。
诸葛亮得逞之后,也没有驻守零陵,率领千余士卒退往临湘。这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曹洪和徐晃并不知晓,否则他们能轻易占领零陵。
此时。
蔡瑁、张允的水军,也抵达了巴邱。
他们与曹洪、徐晃的情况差不多,先是遭遇火攻,再是河道里的巨石,阻塞了航道,使得所有的艨艟战船和斗舰,瘫痪在河里。
赵云派出数百个会水的士兵,潜伏在河里,将荆州军的战船砸穿。
足有上百条船只,沉入了江底。
蔡瑁、张允的大军,亦伤亡极重。
曹洪、徐晃赶到后,被惊出了一声冷汗。
左右先锋军,合计九万多兵马,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损失了大半。他们知道这是诸葛亮所为。原本还有些轻视,现在感到恐惧了。
两日后。
曹操的大军抵达巴邱。
曹洪、徐晃、蔡瑁、张允,前来汇报。
“丞相,罪将等。。。。”
“损失了多少兵马?”曹操已知左右先锋皆败,心里有一丝忧虑。
“五。。。五到七万。。。。”曹洪壮起胆子回道。
“那就是七万了?!”曹操怒说道:“刘备损兵多少?”
“我等并未见到敌军。先是在武龙山遇上大火和满山的旗帜,末将与曹洪将军皆以为,武龙山有数万敌军设伏,于是改道北原林,不想在北原林遭遇大水。。。。”徐晃将战事的过程,如实的禀报。
“末将等也是。。。。”蔡瑁、张允也赶紧作了汇报。
曹操更加的恼怒:“你们两路先锋,合计九万多兵马,本该杀进临湘,取刘备首级。却在半路折我军威,致使大军损失过半,尔等可知罪?”
“末将知罪。。。。”
曹洪、徐晃、蔡瑁、张允,俯在地上,皆无话可说。毕竟打了败仗,还败的这么惨,即使曹操要杀他们,也是在情理之中。
“丞相息怒。臣早就说过,诸葛亮乃当世奇才,诸位将军战败,实在意料之中。”郭嘉拱手道:“零陵、巴邱一战,已足可见诸葛亮之才,丞相需重整旗鼓再战。”
“你们先退到一旁。”曹操挥手道。
“诺。”
四人起身。
曹操看向郭嘉:“你有何建议?”
“欲占领荆南,首先要击败刘备。臣建议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全部主力,直捣刘备的首府临湘,臣愿亲率两万步骑为先锋,杀往临湘。”郭嘉请缨道。
………………………………
第314章 准备集训
“先锋可另派他人,奉孝不必涉险。”曹操可舍不得让郭嘉出战,万一有不测,他的损失可就大了。今后迎战袁熙时,还有谁出谋划策。
“公明。”
“在。”徐晃站了出来。
曹操说道:“我再给你两万步骑,令你为先锋,直捣临湘。如果这次再败,你就不必回来见我了。”
“末将遵令!”徐晃拱手应道。
“公则。你随公明一起前往。”曹操还是有些不放心,派谋士荀攸跟随。
“诺。”
荀攸刚从扬州归来。
原本他想在扬州对战周瑜,可惜周瑜没有迎战,使他白跑了一趟。
现在攻打刘备,正是建功之机。
郭嘉没有坚持做先锋,想了想说道:“有公则前往,必定能建功。”
“我大军倾巢而出,直奔临湘,后方的襄阳、江陵,暂不用担心。唯有巴邱、江夏、及这一段内江,必须守住,谨防刘备向孙权求援,将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