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十万军聚在魏郡,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训练。

    “沮先生。”

    袁熙缓缓坐下:“此去长安,马超亲口答应,无论我何时与曹操开战,他都将亲率西凉军,攻袭曹操的后方。未免长安坚固,难以攻克,他还准许我调集五万军,驻于渭河西岸。因此,我们与曹操的大战,不会太久,或许。。。就在一两年内。天下能否平定,就看这一仗。我们现在不做准备,更待何时啊?”

    沮授惊喜的道:“马超真的说过,要攻袭曹操的后方?”

    “那还有假?”

    “太好了!”

    沮授抱拳道:“恭喜主公,有西凉军相助,与我们两面夹击,曹操必亡啊!”

    “嗯。”袁熙道:“我调军来魏郡,就是要训练出一支精锐,待与曹操开战时,一鼓足气,夺取中原。万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臣明白了。。。。”

    沮授支持袁熙。

    谈话结束。

    他也拱手退走。

    袁熙去看了袁卓跟陈琳学习。陈琳的书法和文章,实为天下一绝,连沮授、田丰等,都万万不及。由他教授袁卓,袁熙非常的放心。

    “父亲。。。。”

    袁卓才四岁,见到袁熙进来,有模有样的行礼。

    袁熙感到惊诧,哈哈笑道:“好好,快起来。”

    “陈先生,你教授的好啊。卓儿已经能行礼了,有进步。”袁熙朝陈琳说道。

    陈琳微微拱手:“职下不过正常教授,是公子悟性好,又好学,才能有所成就。”

    “嗯。”

    袁熙拉着袁卓叙了一会儿话,考校他所学。

    到目前为止,已经学了简单的礼仪、自己的名字、还有从一到十的数字。

    能以四岁的年纪,学会这些,实属不易。

    “陈琳啊。”

    “臣在。”

    袁熙说道:“我可是把卓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教导他。他日有了进步,我一定重赏于你。”

    “臣一定竭尽所能,倾囊相送。”陈琳看得出来,袁熙很重视袁卓的学业,说不定以后会让袁卓继承袁熙的大位,这样一来,他也能摇身一变,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教授袁卓,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

    继袁熙回邺城不久,颜良的五万铁骑,也赶到了邺城,在城外驻扎。

    袁熙歇息数日后,也开始处理公事。

    首先是高干、袁尚、审配。

    这三人归降后,被安排在邺城中。

    袁熙本想重用,可有诸多的顾虑,加上沮授、田丰等阻挠,便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官职。

    “文丑。”

    “在。”

    袁熙坐在军政处的大堂前,说道:“去把袁尚、审配传来,我要与他们交谈一番后,方可决定,是否录用。”

    “是。”

    文丑前往传话。

    很快。

    袁尚和审配被带到了军政处大堂。

    堂上就袁熙一人,旁边站着文丑。

    “三弟,正南先生,都请坐下说吧。”袁熙摆手道。

    “谢主公。。。。”两人也改了称呼,尊袁熙为主。

    各自入座。

    袁熙道:“时至今日,河北再次统一,父亲在天之灵,也该感到欣慰了。三弟,你能在最后一刻,主动归顺,我非常高兴。父亲曾对我说过,不要伤害你们兄弟的性命,我最重孝道,对父亲之旨意,不敢有丝毫违抗。因此,我至少可以保证,给你终生富贵。”

    “谢二哥。。。主公。”袁尚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只是。。。。”袁熙话锋一转,道:“我有一事不明。当日我军攻克晋阳,你们完全可以逃离。乘轻骑快马,我定然追不上。为何不逃呢?哦。。。我想起来了,在晋阳府中,我曾问过这样的话,你回答,身为大将军之子,绝不做逃犯,更不愿上山做贼。可我后来一想,事情没有这样简单吧?”

    这话一出口,袁尚心神不定,有些紧张。

    审配起身道:“主公英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归降。只是看到主公善待高句丽、等诸多的降将,便想假意归顺主公,谋得一块土地,以求东山再起。可惜主公太英明了,我等未能如愿。”

    审配竟然大胆的说出这话。

    旁边的袁尚都被吓住了,慌忙道:“主公,他。。。他胡说八道,我们是真心归降的。”

    “三弟别担心,我刚才已经说过,不会害你的性命。正南先生能把事情坦坦荡荡的说出来,难能可贵,其实。。。我早已经猜到了,只是想求证一下,别无他意。”袁熙缓缓的笑道:“你们连土地都没了,也没有兵马,对我是无害的,即使心有不甘、且有歹意,也无所作为。既对我构不成威胁,我又何必生事呢?”


………………………………

第310章 审配归顺

    “谢主公。。。。”袁尚擦了把冷汗。

    “三弟,你先退下吧。我有话与正南先生说。”袁熙道。

    “是。”

    袁尚退了下去。

    审配看向袁熙,说道:“主公是想劝降我?”

    “你不是早就归降了吗?我在想。。。该安排你何职?”

    “臣不是真心归降的。主公要杀,尽管动手。正南无话可说。”审配倒是个硬骨头。可袁熙已得河北,审配是历经两朝的老臣,又有不俗的谋略,岂能杀之?

    袁熙确实想收降审配,为己所用,可看审配的态度,令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正南先生,我有一事不明。”

    “主公请问。”

    “你跟随先父,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还是出于一片义气?”

    “主公把臣想的太俗了,值此乱世,缝遇明主,自是应该闯下功名大业,给百姓谋一片好的天地。荣华富贵对我来说,不过是一粒尘土。我审正南,何时为钱动过心?”审配傲然的说道。

    “说的不错。。。。”袁熙笑着道:“可我就不明白了,现今河北已定。我河北军连战连捷,相继吞并朝鲜、高句丽,重创鲜卑、匈奴,接下来就是挺进中原,消灭曹贼,夺取天下,在我看来,亦非难事。你所期盼的。。。近在眼前啊。为何不愿意归顺我呢?”

    “这。。。。”

    “再进一步说吧。”袁熙道:“自先父归去后,你选择了袁尚,没有选择我。我倒很想问问,在你看来,我连袁尚都不如吗?”

    “是不如。”

    “哦?”袁熙好奇的道:“说来听听。”

    审配回道:“尚公子待人以宽厚,熙公子待人亦宽亦紧,尚公子真实,熙公子虚假,尚公子仁孝、遵循古训,熙公子行事乖张。。。。先主公也曾说,尚公子最适合继承大位。”

    “哈哈。。。。”袁熙都被审配逗乐了:“正南,你这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记得父亲将大位传给了我,却没有传给袁尚。”

    “至于说宽厚、真实、仁孝等,不过是正南你的想象。实际呢?说句大不敬的话,袁尚最喜欢模仿父亲,可父亲。。。。”袁熙摇摇头,话锋稍转:“正南先生,你可听过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听过。”

    “听过就好。”袁熙还记得几句:“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朝廷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

    “正是有此十败,曹操才在官渡击败先父。你却将这些视为宝,实为不智。再说,袁尚也不像你说的那样仁孝,否则,他怎么敢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攻打邺城呢?正南先生,你说这些,你自己信吗?”

    袁熙抓住重点,三言两语驳斥了审配。

    “时至如今,我已不想再说袁尚之事,人要往前看。时下曹操击退周瑜,又急于攻取荆州。若让他夺取荆州,获得大量的钱粮、兵马,我袁家要挺进中原,将难上艰难。我正为此焦虑,苦思对策无果。先生和袁尚。。。尚乃我弟,我自厚待于他,先生若不愿看到我袁家基业,毁于曹操之手,不想看到官渡之战的悲剧重演,就请助我一臂之力。”袁熙微微拱手。

    审配本无出仕的念想,甚至不想活了。

    但在听了袁熙这话后,又有了激情。正如袁熙所言,现在的河北,与以往不同了,没有外敌入侵,没有异族犯境,近几年来,更是连战连捷,将士士气高昂,虽然士兵的数量还不及官渡之战前,但实力却丝毫不弱。地盘也要大于先主之时。如果辅助袁熙,说不定真能成就大业。

    “主公何必多礼?”审配也拱了下手:“适才是职下放肆,还请主公恕罪。”

    “正南无罪。”

    “臣有一句话,想问一问主公。”审配稍微恭敬了些。

    “先生请问。”

    审配道:“主公起兵是为了什么?自保?扶汉?还是?”

    “哈哈哈。。。。”袁熙失笑道:“先生,这话还用问吗?”

    “我想听主公亲口说。”

    “好,我便与你说一说。”袁熙缓缓入座道:“别人问我,志向是啥?我有两种说法。一是扶住汉室,毕竟天下还姓刘。天子虽被曹操控制于许昌,可朝廷犹在。我袁家四世三公,不能不顾及主宗的威名。二是自保,经历官渡之战,河北军的军力,大幅度缩水,为了抵御奸贼曹操,我不得已起兵,南征北战,剿除威胁。但是。。。先生今天问我,我必须如实的告诉你。我袁熙起兵,一不是为了扶住那摇摇欲坠的汉室,二不是为了自保,而是要戡平乱世,成就万事之功名。在不久的将来,这天下姓袁!不姓刘!”

    “好!”

    审配抱拳道:“主公好志向。审配愿助主公一臂之力!”

    “有正南先生相助,我袁家定可成功啊!”袁熙欢喜的道。

    “先生请坐。”

    “主公请。”

    审配取出一份地图,递给袁熙:“主公请看。这是太行山地图,是职下花了两年的时间,才绘制而成。山中地势、每一道出口,或可驻营、伏兵之处,都有标注。主公按照此地图,在太行山修筑兵镇,定可杜绝贼人啸聚山林,给我官府造成不便之影响。”

    “本来是准备献给尚公子的,可惜还没来得急。。。。”

    袁熙接过那张图,连连点头:“好好。。。这是一个宝贝啊。并州的太行山,易守难攻,那些犯了罪的人、还有山贼,都喜欢往这里跑,要是聚集的多了,不能自给自足,就会出山劫掠,给并州百姓带来灾难。如今有了这幅图,我就可以在太行山的紧要之处,修筑军营,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正南先生,你刚刚效力,就立此大功,我该如何谢你才好?”

    “主公说谢字,就太见外了,臣。。。。”

    “不不,我一定要谢你。”袁熙收起地图,想了想道:“我拜你为并州主簿,掌管并州内政、军政,你可愿意?”


………………………………

第311章 刘表身死,荆州军投靠曹操

    “并州?”

    审配微微皱眉道:“臣就是从并州来的,主公就不担心?”

    “我不担心。我相信正南先生知道时下的局势,不会判我。退一万步说,即使先生真的判我了,并且夺下了并州,我也有把握在顷刻之间,收复并州,我何惧啊?”袁熙一副无所谓的神情,真正是成足在胸。

    “主公说的是,臣当竭尽全力。”审配拱手应下,但随即问:“主公刚才说,让臣掌管并州之内政、军政。据臣所知,并州的军政,应该由都督负责吧,或是由刺史。怎么会是臣呢?”

    袁熙道:“你有所不知,现在的并州刺史张顗、兼任都督,没有经验,我担心他做不好。你到了并州后,可以辅助他,给他建议。我会告诉他,一切都听从先生的。”

    审配道:“主公既知张顗不是都督之才,何不换掉他?”

    “军政处已经任命,我不好轻易换掉。且给他一次机会吧,或许他能做好。再说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忠诚。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主公英明。”审配道:“臣一定与张顗将军,治理好并州。”

    “还有王修,王修任长史。你们三人是并州职位最高的,当同心协力。”袁熙道。

    “是。不过。。。。”审配似乎想起了什么:“主公,王修曾是孔融的谋士,后投靠袁谭,再后来,效力尚公子,现在又效力主公。他这一来二去,连续判主,不应委以重任啊。”

    “哈哈。。。。”

    袁熙笑道:“正南先生,如果说之前我对你还有一些顾虑,现在彻底没有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臣愚钝,望主公明示。”

    “你明知王修容易叛我,劝我换掉他,说明你对我没有二意。因为王修任长史,你可以轻易的说服他,这样一来,并州的三个掌权者,你掌握了两个。可是你没有那样做。”

    “臣刚才已经说了,对主公绝无二心。”审配起身道。

    “好好。。。没有二心好。”袁熙拉着他坐下:“先生,我想让高干任雁门关守将,你意如何?”

    “这。。。不好吧?”

    审配真替袁熙捏了把汗,任职官员太大胆,连高干都敢用。

    “我之前已经答应过他,任并州刺史、都督,可我食言了,没有给他官职。后来我仔细想想,高干还是有些才能的,在雁门关抵御焦触、陈登,一月有余。如果有他镇守雁门关,匈奴岂能进关?再说,高干是我表哥啊,都是一家人,他总不至于帮着匈奴打我吧?”

    “这倒不至于。可主公要防着他,别让他帮了曹操或袁谭公子,驻守雁门关的兵将,也不应太多,防止他攻打太原。”审配道。

    “这些事情,都由你们决定,我等下要召见他。等见了他之后,再决定是否启用。”

    “是。”审配起身道:“臣先告退。”

    “嗯。”

    审配离去。

    文丑将高干叫了进来。

    高干的姿态放的很低,见到袁熙时,跪下行礼。

    “表哥何故行如此大礼?快请起。”袁熙被高干的举动惊着了,上前扶起他。

    “主公不杀罪臣,臣感恩不尽。今后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了却余生,绝不会再与主公为敌,请主公千万要放心。”高干作揖道:“主公,您就放罪臣走吧。”

    “表哥何出此言啊?”袁熙扶他坐下。“我之前答应让你做并州刺史、都督,没有履行承诺,是我不对。。。。”

    “不,臣从来没有奢求过。主公做的极对。”高干就像是被惊弓之鸟,已经没有了半分的脾气。

    袁熙相信他说的,心里的芥蒂也放下了些。

    袁熙道:“其实。。。我原本是想将并州刺史、都督的职位给你,可没有来得急。当时我准备启程去长安,你的事情我并不清楚,后来才知晓,军政处已任命张顗为并州刺史、兼任都督。我若贸然换掉他,怕是不好,因此不能给你都督或刺史的职位,但是,现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不知你愿不愿意担任?”

    “主公说的是?”

    “雁门关守将!”

    “啊?!”

    高干着实吃了一惊,袁熙竟敢把雁门关给他防守。

    “主公,雁门关乃太原的门户,亦是抵御匈奴的重要关隘,主公应该交给可靠的将领防守,末将实不敢领受。。。。”

    “怎么不敢啊?”袁熙轻笑道:“在我看来,你就是最可靠的将领。别忘了,你是我的表哥啊。说到底,咱是一家人。如果连一家人都不敢相信,那我还能相信谁呢?”

    “主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