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夫妻停了下来。麻母眼里满是不舍,但什么都没有说。
麻六拍了拍麻蛋的肩膀,轻声道:“嗯,去吧!爹知道你们水军是在水里,但是爹要告诉你的是,当主公需要你冲锋陷阵的时候,你可不能腿软手软。”
“嗯,爹你放心,绝对不会。”麻蛋把胸脯拍得梆梆作响,但说完就沉默了下来。
麻六摆摆手,似是不想再说什么。
麻蛋转身欲走,但没有迈出一步,面上满是挣扎。
“爹,你告诉花,要是俺有个万一,让她另找人嫁了吧!”
不等麻六回话,一个声音插了进来,让麻六和麻蛋都是不由一颤。
“不,俺等你一辈子,你要是死了,俺给你守一辈子寡,照顾爹娘一辈子。”
麻蛋很想回头,但他不敢,最后大吼一声,大踏步离开了。麻六夫妻和“花”,就这么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没有再说什么,直到背影消失在眼里许久许久,泪花坠地,才往回走。
……
沓津港。
周瑜立于三号鲲鹏的船头,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水军将士登船,心头澎湃不已,不仅这些威武而又雄壮的将士之故,更有十余天前与公孙度的对话——
“某希望在半年,最多不超过一年时间,能有两万精锐水军,不知公瑾可有把握?”
“主公放心,瑜虽年不过二八,但是近两年随程将军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从师傅这学到的终于转换成了自己的东西。”
“好,果然‘樯橹灰飞烟灭是周郎’,周郎就是周郎,不管是处在什么地方,你就是周郎啊!”
周瑜不解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知道说的是他,说的是赞扬的话,内心激荡不已,现在想起,也仍是如此。。
“主公,你放心,瑜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周瑜暗暗发誓,然后见所有将士均已登船完毕,立即下令出海。
………………………………
第三百七十五章 矫诏
年冬,弘农王于殿内与王后饮酒作乐,唱起了怀古薄今的乐府诗,其间充满了哀思与仇怨。这让早就恨不得将其掐死的董卓和李儒抓到了把柄,毫不犹豫而又蛮横的施展雷霆手段将其鸩杀。
这引起朝中保皇派大臣的极力反弹,但董卓自认为已经彻底掌控了局面,高高的举起了屠刀,在洛阳掀起了又一波腥风血雨。剩下的大臣要么跪下表示臣服,要么隐藏得更深。
董卓却没时间去理会这些,在李儒惊慌、失望的目光下住进了皇宫,开始了对宫内女性生物的安抚,用他那胖胖的躯体。
这让本来因为血腥而暂时停歇的反抗再次爆发,而且比之前更加的猛烈,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只是在西凉铁骑的钢刀下又多增添了数十亡魂罢了。
希望前边的那些人走得慢一些,大家还能相互交流一下作死的能耐,或者思考一下作死之所以是作死的原因。
只是屠杀过后,董卓的满不在乎,还有蔡邕的喋喋不休,让李儒感到分外头疼。
前者让朝中大臣立时缺了小半,要找人补充不难,难的是新来也有可能步了前尘,还要再次……
后者则是大肆批驳,蔡邕的脑子很清醒,批驳的对象不是董卓,而是他李儒。偏生蔡邕深得董卓信任,一月三迁,可谓是扶摇直上,和他简直不相上下。最关键的是,这是他极力推荐的结果。
董卓不想知道这些,当他爬上何太后的床榻的时候,他感觉整个天下都是的,想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一句话,他可以为所欲为!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当董卓享受了何太后的胴体之后,又享受遍了宫内一切看得过眼的女人。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开始大群夜宿龙榻之举……
董卓的肆无忌惮终于彻底激起了朝中心向汉室的大臣的怒火,他们在王允的带领下很是聪明的没有选择直接反对,而是在私下里进行谋划。
就在大家齐心协力,结果发现面对西凉铁骑那明晃晃的钢刀没有半点办法的时候,一个搅局的人出现,那就是曹操。他受到了所有人的敌视,但最后却他想出了唯一的办法。
没有半分改变的,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狼狈逃出了洛阳。
历史在此再次发生偏差,在公孙度的授意下,乔杨楼帮助曹操顺利逃出了虎牢关,失去了接触陈宫的机会。(虎牢关,其实就是汜水关,不信的自己百度。)
而在此之前,公孙度让人接触了在中牟担任县令的陈宫,企图邀请这位因为忠诚而早死,导致被大大低估的名士。只是陈宫的固执与忠诚,让前去的人无功而返,甚至差点儿被陈宫当做谋反篡逆之辈下狱。
这件事,让公孙度深深的认识到朝廷的确已经日薄西山,但要彻底将他从百姓、世家的眼中驱除出去,真的很难很难!
公孙度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同时收到了曹操传出矫诏的消息——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贼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廷,残害百姓;狠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寰宇,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匡扶汉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孟德果然就是曹阿瞒!”
“温水煮青蛙的道理,竟然这么早就悟了出来,当真不愧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枭雄!”
公孙度感慨过后就是头疼。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次群雄讨董,公孙度将要率领手下的大军参与其中,并给其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吸引更多的文臣武将。然后趁其余各路诸侯还十分弱小,weisuo发育的时候,领兵出击,拿下幽州,迈出成就霸业的第一步。
拿下幽州之后,立即将辽东数郡的模式搬过来,再厉兵秣马一两年后,除掉在冀州威胁最大的袁绍,进而掌控冀州。
然后继续种田,继续发育,坐看风云变幻,静待时机,在曹孟德真正成长起来之前,将他扼杀于摇篮之中。
不可否认,在孙刘曹三家之中,公孙度最忌惮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这不是多了三世经历,多了超出两千年文化就能缩短二人之间的差距的。曾今有人穿越到汉末三国就一发不可收拾,从小兵没多久就能成为将军,成为一方诸侯,最后改朝换代,有那么简单?那么容易?
古人难道都是傻的吗?
或许大多数都是,毕竟大多数都不认字,但是这绝不包括孙刘曹,更不包括在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荀攸、荀彧、贾诩、诸葛亮、周瑜等等等等,这些充满智慧之人。他们更懂得冷兵器的战斗,更懂得人心的揣摩,去进行丝丝入扣的设计。
不过,公孙度有信心在除掉曹操,一举统一吞下江北之后在十年之内,至多不超过二十年时间,解决孙刘两家,完成改朝换代。
如今来看,这个计划充满了漏洞,尤其是他展现出超强的实力之后,处于弱势的曹孙刘,以及其他诸侯必然会抱团取暖,就像孙刘联合以抗曹那样来抗他。
“难道真的不能缩短三国埋下的祸根?得等到我死后才能完成改朝换代吗?”
公孙度心底很是不甘,但他着实想不到办法。百姓的忠诚好解决,他们还处于尚需要启迪智慧的档口,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文臣武将,应该怎么办?
这些东西,公孙度没有和任何人商议。
在这之前,公孙度却要先做出另外一个决定,那就是要出兵前去会盟吗?
要知道在一年前,他才刚刚称病,以回乡养老为由返回了辽东。如果去了,难保不会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但是如果不去,这个明着是群雄讨董,实际上却是进一步削弱汉室威信,赚取名声的举动就和他无缘了。
“去?还是不去?”
公孙度并未多想,当即招来了魏攸、荀攸等人。
“主公此时露面,铁定会导致在士林的声望大大降低。”魏攸的建议偏于稳定、保守,但道理一点儿不假。
“属下觉得应该出兵。”荀攸则是提出了另一个见解,但他没有说理由。
戏忠则接口道:“去是一定要去的。”
“就目前来看,董卓的西凉大军超过二十万,实力雄厚;各路诸侯举兵响应,汇聚起来应该也差不多在二三十万的样子。看似与董卓的西凉大军不相上下,但群雄讨董,和当年六国攻秦何等相似,最后铁定会因为人心不齐,不欢而散。”
公孙度不由大吃一惊,这和真实的历史何等的相似,甚至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戏忠这个早亡,却给曹操真正奠定了崛起的基础的鬼才之师啊!”
公孙度心底小小的感慨了一下,然后就将目光转到了郭嘉身上,他想看看这个绽放出了更多光芒的鬼才又有什么样的惊人之语。
“鲜卑虽乱,但野心仍在,尤其是不久前刚受到袭击,是以不宜大局出兵,以防为其所趁。”郭嘉淡淡一笑,侃侃而谈,“况且,其他人只要不想遭受另外的人的敌视,想必也不会带太多的人前去会盟。因此,依照主公的地位,属下以为一万人应该是最妥当的,不过考虑到辽东大军的实力,五千人上下便足以。”
“好,那就让徐荣和黄忠领兵前去会盟。”
公孙度只是稍作沉思就做出了决定,接着又扫视四人,道:“你们谁愿意随军前往?”
“属下长于内政,短于用兵,就不参与了。”魏攸首先拒绝。
然后荀攸也拒绝了:“辽东乃主公立足之本,属下也不参与了。”
“属下倒是对前往瀛州有些兴趣。”
戏忠脑袋一偏,同样拒绝了。
郭嘉见此,只能苦笑道:“既如此,属下愿往。”
公孙度笑道:“那就辛苦奉孝了。”
“不辛苦。”郭嘉苦着脸,假装委屈道,“就是有些舍不得家里的大炕。”
舍不得大炕一说,自然是笑话,如今已是年初,大雪开始融化,要不了多久就要暖和起来了。但是公孙度也来了兴趣,作弄到:“既然是这样,奉孝明早就出发吧,也好早去早回。”
“主公,这……”郭嘉两手一摊,面上更是委屈了。。
“哈哈哈~”
公孙度几人俱是大笑了起来。
………………………………
第三百七十六章 风云际会大幕起(上)
风云际会,大幕将起!
曹操来到陈留,会面了自家父亲,又从当地大富商卫弘处得到经济支援后,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召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应者云集。
先是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然后又有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曹操皆纳之以为帐前吏。
其后又有沛国谯县人夏侯惇,字元让,与其族弟夏侯渊,字妙才,各引壮士千余人来会。此二人本事曹操之弟兄:曹操之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后过房于曹家,因此乃是同族。紧接着,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
如此,在卫弘尽出家财,为其置办衣甲器械的支持下,不过月余时间就聚集起了万余将士,引得四方震动,送粮者,不计其数。
“欢迎!”
曹操没有想到最先到来的诸侯会是袁术,他本以为哪怕袁术近在南阳,也会等其他人到了大部分,至少是一部分之后才会赶来,就像以往所知的其骨子里的傲慢那般。
“孟德,你做的很好,董贼欺人太甚,我们理应联合起来对付他。”袁术颇是豪情的说着,“只要孟德你愿意支持某,我们一定能顺利击溃董贼,重新进入朝堂。”
曹操听完就明白了袁术的所有想法,首先刘辩继位乃是由他袁术一手推动,甚至因为进位九卿之一,所以当董卓废掉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对他的影响是最大,表现自然就积极了;其次,或许有高人支招,让袁术看上了盟主的地位,想要攥在手里,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压可能出现的袁绍一头;最后,大抵就是想重回朝堂,回归九卿之类。
“公路第一个,实乃汉室之忠臣,亦是操之荣幸。想来等其余人到来,必然为公路的举动所感染,然后支持公路。”曹操多狡猾啊,随便就糊弄了过去,但仔细一想,就发现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毕竟他也不能强迫其他人支持袁术不是。
袁术却没有听出这些,面色大喜,似是胜券在握,昂首道:“孟德放心,只要击溃了董贼,术必然举荐孟德为尚书。”
“如此,多谢公路了!”曹操突然对这次讨董多了一丝担忧,要是都是袁术这种还未战,就开始争权夺利之辈,恐怕是难了。
接着曹操不愿再给袁术多说的机会,侧身道:“请!”
“请!”袁术识趣而又矜持的没有再言其他,与曹操一道向这片临时营地深处走出,一路上转而说起了风花与雪月。
都是同道中人,人生三铁嘛!
不过曹操对袁术的首先到来充满了欢喜,四世三公的名头在眼下,比他刺董失败,狼狈而逃的名头,可是响亮得多。
果然,袁术的首先到来,起到了积极作用左近的陈留太守、兖州刺史、豫州刺史等迅速到来,连在路上的袁绍得到消息后也紧张的下达了加快行军速度的命令。
檄文发出,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扬。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东莱太守张纮。第十九镇,辽侯公孙度。
两月过去,各路诸侯相继抵达,各自安营扎营,绵延两百余里,一时间占满了酸枣这片不大的地方。曹操宰牛杀马,邀请各路诸侯与宴,商议进军之策。
太守袁遗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号令众人,然后进军。”
众人闻言均看向徐荣。
各路诸侯,以辽侯爵位声名最大,威望最高,若立盟主,其为不二人选,然而公孙度未至,仅手下徐荣领兵至。只是即便如此,辽东军的实力众人均已了解,若是不能得其支持,众人皆不敢多言。
徐荣好整以暇的放下酒杯,道:“我主病重不良于行,又有塞外蛮夷虎视辽东,故不能至,还望诸位海涵!”
这话之前已经说过一次,但现在不得不再说一次。众人皆称不敢。徐荣接着道:“故,我主临行前曾交代徐某,此行意在压阵,给董贼增加足够的压力,若是能让其做出不明智的决断最好。除此之外,一切皆听盟主号令。”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谁想当盟主谁当,只是不要想着让我们做炮灰就行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大家不得不称赞道:“辽侯高义!”
于是,冀州刺史韩馥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后,可为盟主。”
听到这话,袁术顿时不乐意了,但他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自己举荐自己,于是向狗腿王匡使了个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