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公孙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不久,公孙瓒的书信,和其书信中的老家伙先后抵达襄平。

    从书信中得知了这些人的来意后,公孙度也没有避而不见,只是每当这些人想要提起那些事的时候,都会先一步找借口离开,抑或是转移话题,总之这些人在襄平住了月余时间,无有寸进。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青豆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青豆!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青豆更新速度最快。


………………………………

第三百七十三章 事起

    一个超过万人的大部落被袭杀,逃出的人不过寥寥一事迅速在草原传开了。

    离奇的是,所有得到消息的部落没有半点儿复仇的意思,甚至在这个部落以南和以东的部落十分默契的一道向北、向西迁移。正准备搞事情的弥加、阙机、素利、槐头等大部也是噤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公孙度接到幽冥传回的消息,只是不屑一笑,便没有再关注半分。实际上,错非公孙瓒邀请,短时间内他的注意力都会放到中原,而鲜卑,他自问即便不注意,以其内乱不止的情况,以及往年留下的威名,他们是绝对不会踏足辽东半步的。

    就像这次,被灭了部落,除了仓惶而逃,连吱个声都没有。

    公孙度将目光继续放到洛阳,每日里关注着从洛阳传来的消息,而以乔杨楼如今的传讯速度,相差不过十天,堪称极快的速度。

    董胖子初入洛阳,当即夺取了洛阳的守卫权,这是李儒早就定下的第一步。袁绍和袁术虽有不满,但在西凉大军的铁蹄下只能在背后暗骂,却没有当面开口,而曹操更是直接将典军校尉一职交了出去,只留下议郎的席位。董卓对此甚是满意,下令对其进行封赏,但曹操坚持不受。

    紧接着新帝刘辩,便在董卓的yin威下,敕封董卓为太尉,余者李儒等人亦是各有封赏,占据了不少要职。不少朝中大臣趁机站出来斥责董卓大逆不道,欲要借机将其诛杀,却为已经趁机拿下皇宫守卫的西凉大军所震慑,不了了之。

    董卓却为之激怒,暗暗决定待彻底掌控洛阳,定要斩草除根。

    之后不到半月时间,这些人便被董卓也这样那样的理由抄家灭族,令其余大臣是敢怒而不敢言。

    其后,董卓更是得寸进尺,以有人篡改先帝遗命为由提议废帝,另立新帝。其意有打击朝廷威望,进一步震慑朝中大臣,更多的却是董卓这厮起了邪念。

    袁绍和袁术兄弟为之大怒,欲要与董卓拼死一搏,却被李儒设计,夺了手中兵权,最后还是依靠袁家往日里积累的偌大威望才保住了性命,但也被放出洛阳,到地方为官,一为渤海郡守,一为南阳郡守。

    一南一北,皆是龙兴之地。不得不说袁家图谋甚大啊!

    此前,李儒看出了问题,建议董卓不可放走二人,否则必为其所坏。然,袁逢、袁隗二人早已拍马屁将董卓拍得舒服极了,又因先前李儒建议放过二人,认为做人不能反复无常,便没有同意,因而埋下了祸根。

    袁氏兄弟离开,废帝再无阻碍,董卓便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刘协向来机警,担心刘辩为董卓所害,第一道圣旨加封董卓为丞相,允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接着就趁机敕封刘辩为弘农王。

    董卓虽有不满,但因为刚得了丞相之位,却也没有立即发作,只因此时的他还不是后来那个作威作福、无法无天的董魔王。

    这些消息传至辽东,前后拢共不过两月时间。

    “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

    公孙度眉头微皱,却又想起接下来董卓将会在李儒的建议下擢用名流,以收人心,这才发现自己有所疏漏。

    “要不要先一步救走岳父大人?”

    公孙度有些犹豫,不说来不来得及,就说蔡家也并非小户人家,救走蔡邕一人,其亲族恐怕会被董卓所迁怒,到时候他难免会被蔡邕迁怒。

    “罢了!”

    公孙度思索良久,还是决定尽可能不去干扰董卓的行径,反正蔡邕又不是死在董卓手中。最关键的是,公孙度有些瞧不起他,觉得他没有文人风骨,为亲人安危屈从其yin威也就罢了,最后竟然还对其产生了感激之情,这不就像人家强了你,你最后还爱上了人家吗,真是……

    只是碍于蔡琰,公孙度还是决定在最后的时间保蔡邕一命,但仅限于保其一命。见面就算了,反正这个时代许多女人嫁人之后,只要嫁得稍远基本都不会再次见到娘家人。(非是吹牛,不信多看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越久远,自然越认真。)

    公孙度随后书信一封,去往右北平。

    大约十余日,公孙瓒带着数百亲兵赶到了襄平。

    在此之前,公孙度收到了蔡邕被征辟为郎的消息。

    公孙瓒与公孙度二人闲叙半晌,公孙瓒疑惑道:“升济寻瓒可是有何要事?”

    公孙度淡笑一声,道:“伯珪可知朝廷变化?”

    “朝廷变化?”

    公孙瓒一愣,旋即道:“你是说朝廷另立陈留王为帝的消息吗?”

    “没错!”公孙度点点头,道,“先前弘农王登基,乃是有先帝遗命,且不论是是真是假,至少圣旨在。而董卓废帝,另立陈留王为帝,却无有诏命,为董卓一意孤行所为,朝廷必然声威大损。”

    “加上早先之前刺史改任州牧,于各郡县多了许多滞碍,恐怕不久就要生乱啊!”

    公孙瓒闻言一愣,想起了不久之前新任幽州牧传来的命令,眼底不由闪过一丝异色,道:“那又如何?我等所在山高皇帝远,又无圣命,即便是想要为陛下解忧,也是不能随意调兵前往,否则便是欺君的大罪。”

    “解忧一事不提也罢!”

    公孙度摇头晃脑的说道:“度只是想提醒伯珪一定要小心,不要为人所趁,如果真的发生意外,不能阻挡的话,也不要勉强。”

    公孙瓒点点头没有说话。

    公孙度一笑,也不再提这茬,他提醒过了,心意到了就行了,至于听不听,就不关他的事儿了,这只不过是为了将来入主幽州埋下一点儿伏笔罢了。

    公孙度想了想,又问道:“升济既然来了度这里,要不要去看看子龙?”

    公孙瓒闻言迟疑了,道:“这会不会有些不妥?”

    没直接拒绝就好!只要去了,就不怕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公孙度眼底闪过得逞的笑意,摆手道:“无妨!”

    “那……”公孙瓒仍是迟疑了半晌,才应道,“那就看看吧!”

    “好,伯珪且先休息一晚,明日我们再去。”

    公孙度笑着解释道:“子龙并不在襄平,而是在辽隊,眼下时辰已经不早,却是赶不过去了。”

    “嗯,好!”公孙瓒点头应下。

    随后,公孙度让人带公孙瓒到城内到处看看。倒不是公孙度愿意,而是公孙瓒一路行来多有好奇,只是之前一直在赶路,没有理会,现在既然有时间,正好看看。

    翌日。

    公孙度与公孙瓒一道去往辽隊,然后见到了赵云。公孙度以尚有要事处理为由,给二人留下了空间。这让因为半是被强迫来到辽东而心有些许不满,导致还未拜主的赵云立时消去了不满,升起丝丝感激。

    此后,公孙瓒并未多呆,和赵云聊了一会,就想公孙度告辞,回返右北平。

    此后数月,及至次年年初,公孙度接连收到有人反抗董卓以至于被杀的消息。

    最初是董卓偶感风寒,想要借机将其毒杀的太医,接着就是人手不了其恶行,却又心向汉室的一些朝中大臣。

    然而有一人令公孙度感到惊诧,原本他以为有了他的干涉,会改变其人生轨迹,没想到却还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洛阳,成为衣带诏的一员……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樯橹灰飞烟灭是周郎

    “嘿,麻六~”

    “啊?是王二啊!”

    “怎么样,家**薯收成如何?”

    “额……还成!”

    “还成?麻六,你小子不会是种地的时候打盹儿去了吧,怎么就还成了?”

    “胡说!”麻六是个老实巴交的老百姓,除了种地,就是种地,其他的啥也不懂,为此,二十好几才成亲生子(时代的表征,大家就不要骂我了哈)。如今,自己唯一的事业受到质疑,顿时气得满脸通红,“我麻六不是那样的人!”

    “不是那样的人?”王二面上布满了笑意,心底却是一叹:我的麻六兄弟啊,你就这太老实,老实得过分了点儿啊!啥都听不进去,只知道一味的……哎……

    “不是!”麻六愤愤的说完,就要转身离去。

    “等等!”

    王二忙叫道:“明年别一个劲儿的割红薯叶,割多了影响收成。”眼见麻六不信,赶紧将其拉住,郑重道:“你可别不信,这可是主公说的。”

    主公二字,在所有辽东百姓耳中都有着神圣的意义,所以麻六变得郑重起来,只是他犹自不信:“当真是主公说的?”

    “这还有假!”

    见被质疑,王二也有些不开心了,但还是解释道:“你也知道主公乃神仙下凡,这些东西,主公掐指一算,得知了其踪影,然后派人从万万里的海外寻回的,所以,主公这么说必然是有道理的。还有,某身为村长,前不久去镇里,可是亲眼看到主公的批文的,绝不会有假。”

    麻六有些愣,但心底有些信了。

    王二却不放心,“阴测测”的说道:“麻六,你要是还不信,小心到时候某告诉你家老三你质疑主公,到时候,嘿嘿!”

    奸笑两声,王二麻溜的离开了。

    麻六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但却想儿子了,也就是王二口中的老三——麻蛋。

    说起麻蛋,麻六心底非常自豪,整个村儿,哦,不对,就算是整个镇,他都有底气自豪,因为他的儿子是整个镇子里边为主公效力的一千八百九十六人中的一个,是投军的一千三百二十四人中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投军不到两年就因为杀敌立功,成为屯长之人。作为其父亲,自豪由心而发。

    “那就试试吧!”

    自豪的同时,麻六也深受其影响,哪怕这两年与儿子见面不过寥寥两三次,但对于“主公”的崇敬却多了很多。

    了解越多,崇敬越多!

    决定之后,麻六看了看眼前的道路,赶紧加快了脚步,他已经耽搁了些许掘地的时间了,要是再慢点儿,可能会影响到播种的时间,进而影响到收成。

    烈日西行,渐渐收敛了光芒,不再显得那么暴躁。

    麻六甩了把脸上的热汗,抽手来到田地边上,拿起放在地上的竹筒,摇了摇,听到里边的声响已经没多少了,不由摇了摇头:“看来今后这个时间出来得准备两个才行。”

    旋即,麻六咕咚两口喝完了里边没有剩下的几口热水。本来是凉水,太阳让他变得温热起来。

    “哎呀,不好!”

    陡然,麻六跳了起来:“儿子好像今天要回来。”

    麻六扫了眼即将沉下去的太阳,急了:“不行,得赶紧回去!”

    言毕,麻六动作麻利的收拾好锄头、竹筒,麻溜的往回赶。

    麻六虽然的确麻溜,奈何路程不近,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俺爹还没回来吗?”

    麻六刚进门,就听到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当即高兴起来:“蛋儿,什么时候到的?”

    “爹!你回来了?”

    麻蛋(会不会有人觉得在骂人?)扔下背上的木材,回转身挠头傻笑起来。

    “嗯!”麻六眼里有些湿润,但作为一家之主必须得挺住,放好了锄头,拿着竹筒进屋的时候,方才问道,“这次回来能待多久?”

    “两天,后天一早就得回营。”

    麻蛋粗狂的声音回着,接着又似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爹,那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说话都说不利索不成?”麻六眉头一皱,有些不满,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待的时间短,还是因为其他。

    “哼,老东西你说谁呢?”

    老妇人的话并未阻碍父子二人的谈话,反而因为她的加入越发的激烈,以至于晚饭的时候夫妻二人都觉得没啥味道。

    难道是盐放少了?

    饭后,麻六坐在门槛上沐浴着月光。今天是月中,天空的星星很少,没有云朵的遮挡,月光很足。

    麻蛋坐在一旁,看着抽着旱烟的麻六,几次张嘴欲言,但都没能说出口。

    “咳咳~”

    麻六心情不好,想要狠抽几口解闷,但一时岔了气,猛烈的咳嗽起来。

    麻蛋麻利的站起身,用他那蒲扇大的手掌轻轻的拍打着麻六的后背。麻六胳膊一挡,推开了麻蛋,然后顺了顺气,问道:“真的要打仗了?”

    “不知道,不过这次回来之后,至少得一年以上才有可能回来了。”麻蛋面上闪过忧思,显然他的脑袋并不像他的外表表现的那么简单。

    麻六吧唧着嘴唇又抽了几口,然后道:“注意安全!”

    “知道了爹!”

    麻蛋知道自家老爹担心的是什么,应了声便转移话题道:“大姐和二哥现在怎么样?”

    麻蛋的大姐嫁出去好些年,有两个儿子,离得不远,就在隔壁的隔壁的村子里,同一个镇子。二哥……也成亲有两年了,不过在麻蛋投军以前就搬走了,去了隔壁的镇子,原因嘛,就是想把家里的土地留给麻蛋,是个好哥哥。

    麻蛋投军,其实就是想告诉二哥他不会争这些,他要用自己的能耐打拼出一番家业。

    “还好!”

    只是在麻六耳中,不提大姐和二哥还好,提起这就让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不由问道:“还记得村口老陈家的花花吗?”

    麻蛋眼眸一闪,点了点头。

    “你打算怎么办?”麻六转过头,但眼角的余光却死死的盯着麻蛋。

    麻蛋却低头不语,假作没听到。

    啪~

    麻六一巴掌就拍到了他头上,怒道:“怎地?是想让你爹丢人现眼,不守诚信?还是说你个王八蛋觉得翅膀硬了,就想不听话了?”

    麻蛋依旧不言。

    “啪~”的又是一声,但却不是麻蛋又挨了揍,而是有东西打碎了,紧接着一阵脚步声响起。

    麻六麻利的来到大门口,三两下打开房门,却仅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自院墙角消失在夜色下。但是这就已经足够了,麻六迅速认出就是他刚刚提到的人。

    “混小子,叫你不守诚信,叫你翅膀硬……”

    麻六回身就开始对麻蛋展开全垒打工作,边打还边说。(追上去一说就算了,古人不是现代人,就算是现代人,这大晚上的,也……)

    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就到了麻蛋离家的日子。

    麻六夫妻送麻蛋到了村口,犹自不想停下,麻蛋却不想父母走得更远,先一步停了下来。

    “爹、娘,就送到这里吧!”

    麻六夫妻停了下来。麻母眼里满是不舍,但什么都没有说。

    麻六拍了拍麻蛋的肩膀,轻声道:“嗯,去吧!爹知道你们水军是在水里,但是爹要告诉你的是,当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