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
黄忠心底闪过这样的一个念头,随即没有半分停顿,又向格日多罗杀去。
格日多罗见此惊骇欲绝,没有半分想要再战的心思,当即便要退到一众侍卫之中。
黄忠却突的爆发,将上前阻拦的鲜卑骑兵连人带马斩杀,刀势却只是微微一顿继续袭向后边的格日多罗。
“不……”
格日多罗惊骇之中下意识举枪迎击,黄忠刀势丝毫不减,只是微微转了转,贴着长枪“嘭”的一声撞到了格日多罗胸口,格日多罗只觉得胸口一疼便昏了过去。
“没死?”
黄忠诧异的看了一眼格日多罗,依稀记得,上一次格日多罗似乎也是这般逃得性命,当真是运气好得很!
不等黄忠上前补刀,格日多罗的一众侍卫上前拼死阻拦,厮杀良久,加上刚才的爆发,黄忠不免感到有些疲累,不欲手下的十余人陷入重围而死,拨转马头突围,只是那目光依旧不舍的看了一眼人群中,已经昏过去的格日多罗——
“你的宝物能救你一次两次,就是不知能否救你三次四次?你的侍卫能拼死守卫你一次两次,就是不知还能剩下多少,下一次还能不能拼死护住你!”
黄忠回身,看着即将陷入包围的十余手下,喝道:“撤退~”
黄忠欲撤,格日多罗的侍卫未免出现意外,竟是阻拦的力度小了很多,令黄忠有种返身再杀一次的冲动。
……
十余天过去。
黄忠带着一千两百多人回到了辽东,公孙度得到消息亲自出城相迎。待了解了此行的战果之后,不由欣喜不已,当即下令对死去的将士抚恤翻倍,又对黄忠大加赏赐,并允许其休息半月。
………………………………
第三百零三章 休养生息(上)
格日多罗这次的伤比上一次重多了,主要是旧伤刚愈,新伤又来,就算身体再好,多少也有些吃不消。
檀石槐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满是不可置信,怒声质问格日多罗的侍卫,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哪怕他砍了好些侍卫的脑袋,也是一样,不能,就是不能!
暴怒的檀石槐将王庭精锐派出去誓要找到黄忠,可惜这个时候黄忠已经回到了辽东,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檀石槐却不打算咽下这口气,格日多罗是他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为此,连亲子都默认将其“赶出”了鲜卑。如今格日多罗接连遭逢大败,虽然有他的继续支持成为下一任单于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接连的大败,深受重伤必然会导致威信受挫,甚至将来在统领鲜卑的时候,会有人因此不满,从中作梗!
是以,檀石槐决定来年开春即便倾全族之力也要除掉辽东,除掉公孙度等人。
危机似乎正在悄然升起~
不过,养伤的格日多罗得到消息之后,当即找到了檀石槐。
“单于大人,我觉得如果我们真的倾巢而出,反而有可能会让辽东趁虚而入,别的人不说,就说今年那人,何人能挡?不是我被他打败了两次就没了信心,而是此人真的很强,以前从未遇到过实力这么强的人。”
末了,格日多罗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道“不知单于可还记得数年前慕容部攻打辽东失败,其中就有被人单枪匹马杀入城中的事情?我觉得这两人可能就是同一人!”
檀石槐并非不懂,只是他真的很生气,但经过格日多罗的劝解,他也觉得不妥,只能按下这份心思。
于是,这份危机就这么悄然消失,就如他悄然而起。算是勉强达到了公孙度起初的目的,虽然过程稍显波折,但结局是好的。
公孙度并不知道这些,在除夕过去之后不久,便传令征兵五万,分作三批,在襄平、高句骊、辽隊分别接受公孙度、徐荣和柳毅的训练。
之所以要分三个地方,便是因为如今积雪依旧未曾融化,调动不便不说,真要转移消耗的物资将会是额外的一大笔支出。正好这三个城池人口最多,再从周边城池零星招募数千轻易就能达到五万的总数。
冬天,尤其是辽东等北地的冬天,冷,已经超乎了寻常,向什么撒尿可能还未结束就已经变成冰,只不过是小儿科,但也正是这种严酷的环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战斗力才会更强。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生活水平好了,每隔两天都能吃上一顿肉不说,还顿顿管饱,自然有着足够的资本训练了。要不然,乃是找死了,还没训练结束,就已经被冻个半死,直接就废了。
时间随着训练很快就消失了许多许多,来到了阳春三月,冰消雪融的时候。
公孙度将训练丢给已经跟着他训练很久的黄叙,去安排其他事情去了。
无论去年的计划是否成功,公孙度决定趁着番薯、马铃薯、玉米种子足够的情况,展开城镇规划。
就今而言,城池虽多,但相对广袤的大地来讲还是很少的,所以许多人并不是生活在城内,而是城池周边,或是村子,或是小镇,不一而足。
而且,这还是因为辽东之前为扶余、高句丽等族所破,民生凋敝,可谓是百里无人烟,要不然现在这些村镇可能离城池都会有很远的距离。大抵这也是为何要在大战开启之前需要坚壁清野的原因的吧!
公孙度首先去工匠坊询问了一下三合土的进度,待得知已经研究完成,只是缺少足够的原材料以后,放下心来。
三合土,即水泥,也可以说是水泥的前身,出现于南北朝,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嗯,这个时候的三合土,在如今用来修筑建筑可谓是再好不过,科技大大的超前啊,有木有!
像真正的水泥,在工业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是不成,设备上都不可能,公孙度干脆的没有半点念想。也许,下一代……
至于缺的原材料,主要是缺石灰,这个虽然也不好找,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因为石灰的应用很早,使得许多人都认识,尤其是这些工匠,公孙度当即派人协助这些工匠外出进行寻找。
公孙度回到度辽将军府,进入书房,在其中一个书架上找到了外面写着城镇规划的盒子,将其取了出来。
公孙度将盒子打开,取出里边写满了字的纸张,阅读了一遍。
沉思半晌,公孙度提笔在另外的纸上写了起来。
纸上的内容自然是数年前公孙度做出的计划,只不过计划干不过变化,数年前和现在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所以有些地方需要进行调整。
很快,公孙度写完,放下笔喊道“来人!”
“主公!”
进来的是黄晴。在公孙度表露出准备将黄叙放出去的意思后,黄叙便主动请命继续担任公孙度的亲兵队长,对此张芷和小环自是觉得不妥,但公孙度想了一下便同意了。张芷和小环仍觉不妥,但被公孙度以妇好为例说服了二人,嗯,口服心不服的那种。
“派人去将魏攸和糜竺请来!”
“是,主公!”
公孙度没有让黄晴去请,相信二人若是见到黄晴去请他们指不定吓成什么样。或许这就是唯一的不便了吧!
魏攸和糜竺这个时候也正在做事,只要去固定地点寻人就行了,所以来得挺快。
“主公!”
二人齐齐拜道。
“嗯,坐吧!”
“谢主公!”
二人应了声,接着又向黄晴躬了躬身,方才入座。
公孙度将新写好的城镇规划递给黄晴,黄晴会意,立即放到了魏攸和糜竺中间的桌上。
“你们先看看,然后再说。”
“是,主公!”
魏攸看得很快,不多时便将其看完,转手递给了身侧的糜竺,低头沉思了起来。
糜竺也不多言,接过就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速度比魏攸还快,嗯,不愧是大商家出身,算账的本事不差,够快!哈哈!
只是糜竺越看越觉得震惊,嘴也张得越大!
按说糜竺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心性已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至于如此吃惊才是,君不见魏攸只是一脸的沉思,并无其他变化吗?
然则非也!
只听魏攸道“主公所行大善,但以辽东之地,恐怕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办到,非有朝廷的支持不可!”
糜竺觉得这话没错,但是他相信公孙度既然能提出来,自然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公孙度笑了笑,道“清平可还记得高句丽和娄挹的那些俘虏?”
“主公是说?”
魏攸若有所思,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此二族的俘虏虽然不少,但主公的规划实在太过庞大,即便是最初的计划,非数十万人不可,而他们顶多只能抽出十余万人!”
“偌大的草原有的是人,到时候直接去抓就是了!”公孙度浑不在意道。
魏攸和糜竺却是身子一震,忙劝道“主公不可啊!”
魏攸顿了顿,又道“近两年的战事令我们损失惨重,若是再起战端,恐怕……”
话犹未尽,但其意已然十分明显。
公孙度却摇摇头道“清平所言有理,但我们损失惨重,鲜卑损失也不小,而且如今扶余、高句丽、娄挹三族尽灭,只剩下鲜卑,压力便小了很多。反观鲜卑,则不然,他们不仅要面对我们辽东,更主要的是要面对朝廷,以及西边的乌孙,北边的丁零,压力比我们大多了。”
“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对战,鲜卑应该明白如非倾巢而出,绝非辽东的对手,而面对这么多敌人,他们敢吗?”
“最主要的是——”
公孙度眼底闪过一道莫名的光芒,说道“某希望给鲜卑找点麻烦,让他们不得安宁!”
魏攸闻言顿时了然,不再反对。
糜竺更是钦佩不已,赞叹道“主公果真神人也!”
公孙度淡淡一笑,没有接话。
糜竺却又继续道“主公,若是依照主公的计划,再有番薯、马铃薯、玉米相助,恐怕不出十年,辽东一地比之冀州都要富庶,甚至还得加上幽州。”
“这……可能吗?”
说话的魏攸,只见他满眼不可置信的看了看糜竺,见其点头,又看向公孙度。
公孙度面上带起了丝丝笑意,道“子仲所言不差,但某希望这个时间是五年,十年太久了些!”
“这、这、这……”
这下连糜竺也被惊到了,感情他还低估了这份计划。
魏攸则是早已惊得无话可说。
不管二人如此吃惊,事情是就这么定下了,魏攸着手准备抽调人手,以及进行实地考察,看那些地方适合建造村镇……
糜竺则要忙着后勤,先期便有十多万人,虽然这些人也是从其他地方抽调,但地方终归是不一样了,再有番薯、马铃薯、玉米的分配也是……
()
。
………………………………
第三百零四章 休养生息(下)
“全部带走!”
黄忠一刀拍翻最后一个反抗的鲜卑勇士,对身侧的士兵吩咐道。
“是,都尉大人!”
黄忠扫了眼已经化作废墟的段部落,心里满是感慨,去年年底他有心袭击段部落以立威,结果半路遇上格日多罗,为防被围杀只能先一步撤退,没想到今年刚开春,竟然又来了这里,只能说段部落命该如此啊!
半晌,黄忠收敛了心神,又道“去禀报徐都尉,说我们这里已经完事儿了!”
“是,都尉大人!”
黄忠虽也是都尉,但他是左都尉,徐荣是右都尉,看似平级,俸禄也相当,但在以右为尊的当下,徐荣的地位却要高上一些。况且,徐荣的统兵之能这些年下来,黄忠也是深感钦佩,所以此次出塞以徐荣为主,他是十分赞同的,无有半点反对之意。甚至反而有着丝丝窃喜!
黄忠武艺高绝,行军作战也尚可,但要说有多厉害的话,那绝对是假话。
徐荣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好抓住最后一个逃跑的段部落之人,当即说道“通知黄都尉,让他将人好生看管,我们立即动身西进。”
“是!”
报信的士兵应声离去。
“呼~”徐荣轻呼一口气,将目光放到了西边,那里有一个比段部落更大,人口更多的部落——投路部落!
投路部落的本名并非投路,而是乞颜,乞颜部落,乃檀石槐之父投鹿侯所在的部落,是以,檀石槐崛起之后,又被人成为投路部落。虽然投鹿侯在檀石槐幼时将其抛弃,但是投路部落本就是大部,檀石槐能成为鲜卑雄主,自然不会斤斤计较,反而因为这种关系对其颇有照顾,于是投路部落越发的壮大,然后也成了监视段部落的大部。
徐荣并不知道这些内情,但投路部落的大致情况却是让他略感压力——
投路部落,鲜卑大部之一,控弦之士逾两万,部落人口超过了十万,比之段部落强大得多,目前应算是东部鲜卑排名第五的部落。在他前面的仅有成名已久的几个部落。
“要击破不难,难的是如何不被走漏了消息!”
徐荣揉了揉脑袋,感觉有些发疼。
此次出征,共计三万人马,不可谓不多,但面对人口超过十万的投路部落,还是有些勉强的,毕竟除了“控弦之士”,其他人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也是会拿起兵刃反抗的。
不过,徐荣认真思索半晌,有了想法,那就是——示敌以弱!
随后,徐荣让黄忠领三千精锐直袭投路部落。不得不说黄忠的武艺着实够高,哪怕仅有三千人,也将投路部落搅了个天翻地覆。尤其是几名投路部落的将领上前阻拦却被其轻易斩杀,投路部落的族长因之大怒,亲自出手,却仅仅交手十余回合便被斩之后,徐荣对黄忠心生叹服!
族长仓促被杀,徐荣趁机领兵围攻,只留少部分人马在外围游弋,防止消息泄露。
徐荣领兵只能冠绝辽东,甚至在这个时代能排进前几,但若是因此小看了他的武艺,那可就是只能到阎王哪里哭诉自己瞎了眼,小瞧了人,想要后悔药了。
如此,在徐荣和黄忠的联手施为之下,投路部落很快就被镇压,只是投路部落大部的名头可谓是名副其实,其内有人见势不对,立即带人突围,待二人反应过来之时,领头的那人竟已突围成功,就此扬长而去。
徐荣丝毫不慌,这些跑出去后想要将消息传开那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趁着这个时间,徐荣放弃大型部落,与黄忠兵分两路,以五天为限,分兵袭击了十余个中小部落,再次抓到了不亚于段部落和投路部落的俘虏。
接着,徐荣以黄忠为后军,压着二十万俘虏不急不缓的向辽东退去。
对此,黄忠甚是不解,要退,不应该是加快速度撤退吗?为何要慢悠悠的?很快,黄忠就明白了。
檀石槐得到消息当即就派出了一万骑,这已是他短时间内能派出的最多人马,随后发出王令,召集周边的勇士。
先一步出发的一万大军紧赶慢赶仍是在徐荣和黄忠又灭了十余部落之后数天,才赶到了这些部落所在,入目的只有一片狼藉。徐荣和黄忠为了赶时间,只是带上俘虏简单打扫了一下战场。
即便是这样,也激怒了这一万骑,循着徐荣和黄忠的赶路的痕迹追了上来,不过由于他们落后数天,是以哪怕拼了命的追,还是在离辽东还有不到一天路程的时候,才终于追上了。
族人被掳,又吃了这么多天的灰,这一万骑兵看到黄忠那就跟看到杀父仇人一样,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就冲了上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