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好运加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依然算数。”

    “娘娘的意思,臣封侯后才能迎娶郡主?”张宁咬了咬后槽牙道。

    “正是。”太皇太后道。

    张宁很有把靴子按她脸上的冲动,最后却只能面无表情地道:“娘娘等着好了,臣三年内必定封侯。”

    “好,哀家等你封侯那天。”太皇太后笑了笑道。

    太皇太后笑的时候,左侧的脸只能扯扯唇角,不过她靠锦榻而坐,张宁看到的是她右半边脸。

    “臣告辞。”张宁一息都不想在这里呆了,起身行礼离开。快步出了慈寿宫,看周围没人,他便摘下玉佩,揣进袖里。

    今天玉佩似乎不起作用?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张宁心思转动间,有些担忧,难不成玉佩加持运气还有有效期?现在的他已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让人胆战心寒的锦衣指挥使,不是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很多事情。可他已经习惯在紧要关头佩上玉佩。

    换句话说,他对玉佩有依赖。

    如果玉佩失去加持运气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他必然会不适用。

    能不能加持运气,他得再试试。张宁加快脚步去昭仁殿。

    郑王已经出宫去了,朱祁镇一见张宁,便停笔道:“皇祖母没有刁难你吧?”

    “太皇太后说,三年封侯之约依然有效。臣如今已是兴昌伯了,再立些功劳,陛下恩典,说不定就能封侯了呢。”张宁苦笑道。

    能不能封侯皇帝说了算,偏偏皇帝不能一拍脑袋,说,你需要封侯才能娶老婆,朕封你就是。

    朱祁镇抿了抿唇,道:“皇祖母还是舍不得悠悠,想再多留她几年。若约定不作数,你们全择日成亲吧?”

    “那是当然。趁臣父回京,臣把亲事办了,也是人情之常。”张宁一点没掩饰尽快娶得美人归的心思。

    “皇祖母还在康复中,她喜爱悠悠,只要悠悠侍奉汤药,若悠悠出嫁,怎能日日进宫?”朱祁镇叹道:“皇祖母和悠悠有缘,见到悠悠,病先好三分。”

    孙太皇和钱皇后倒想在太皇太后跟前尽孝,无奈老人家见了悠悠便十分欢喜。

    原来是这个原因,就算想再多留悠悠三年,也不用这样吧?张宁无奈道:“悠悠出嫁后随时可以进宫侍奉太皇太后。”

    “老人家的想法和我们不同。”朱祁镇好言安慰,道:“亲事已定,还须准备嫁妆,时间充裕一些也是好的。”

    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

    张宁告辞出宫。

    …………

    安乡伯府门前的流水席人满为患,摆宴的院子里欢声笑语,推杯换盏,人人喝得微熏之际,老仆快步进来,来不及行礼,对主位的张勇道:“老爷,宫里的公公来宣旨。”

    “又宣旨?难道还有什么喜事不成?”

    “不会吧?一门双伯爷已经是极大的荣耀了。”

    “难说得很,张大人如今圣眷正隆,说不定喜上加喜。”

    饮宴的众位宾客议论纷纷,人人露出羡慕的神色望向张勇。

    张勇心中有所猜测,这是赐婚的旨意吧?他难掩喜色站起来,道:“快摆香案。”

    话音未落,贾小四已进来,道:“伯爷,咱家又来了。这次咱家得先贺喜,再讨一杯喜酒喝。”

    实在是一上午跑了三次,腿都跑断了。

    “应该的,应该的。”张勇连声道,亲自倒了一杯酒端到贾小四面前,道:“公公请先饮一杯,待摆了香案,末将接了旨,再请公公入席。”

    贾小四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笑眯眯道:“张大既是郡马,又是首辅大人府上的乘龙快婿,这酒么,咱家先干为敬。”

    “什么郡马?”

    “你没听说是首辅大人府上的乘龙快婿吗?难不成……”

    宾客们有如沸水般又议论开了,从来没有郡马纳妾的,首辅门庭,嫡出的孙女更不可能为妾,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的目光全都投在贾小四身上,杨士奇和杨荣听到议论,心中有气,杨荣按捺不住,故意道:“贾公公,只需安乡伯接旨吗?”

    “那倒不是。”贾小四笑眯眯道:“这是赐婚的旨意,须郑王爷、杨首辅和安乡伯同时接旨,郑王爷还在宫中,只好请杨首辅和安乡伯接了。”

    郑王离开慈寿宫便出宫回安定郡主府,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悠悠,贾小四为他遮掩,说了还在宫中。

    “赐婚的!不知谁为正妻谁为妾。”

    “那还用说吗?”

    会这么谈论的自然是勋贵们,文官们不敢得罪杨士奇,全都管住自己的嘴巴。

    杨荣故意道:“陛下赐婚,女方是杨首辅府上么?”

    就在这时,小厮们抬出桌子香炉,贾小四乘机道:“杨阁老,咱家宣读旨意你就知道了。杨首辅。安乡伯接旨。”待杨士奇和张勇行礼,他便展开圣旨大声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贾小四读完,满堂宾客鸦雀无声。从来没有郡主和人共侍一夫,张宁会不会太受宠了些?宾客们满脑子都是不敢相信。

    果然让儿子盼到了。张勇欣喜异常,大声道:“臣接旨,谢恩。”

    杨士奇听着皇帝没有让孙女为妾,想来一是照顾到自己的面子,二是张宁为孙女说情,可孙女虽然有妻的名分,却难保不受委屈。和郡主共侍一夫,自然以郡主为尊。

    事到如今,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满朝无人不知孙女许配张宁,若被安定郡主横刀夺爱,孙女的终身怎么办?她可是非张宁不嫁的。

    想到孙女对张宁的痴迷,杨士奇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他沉声道:“臣接旨,谢恩。”

    贾小四笑眯眯道:“恭喜杨首辅,恭喜安乡伯,今天贵府可是三喜临门。”

    “不错,确实是三喜临门,我等为安乡伯贺,为杨首辅贺。”宾客们乱纷纷道,不少人羡慕妒忌恨,巴不得这样的喜事降临自己身上。

    张勇哈哈大笑,道:“喝酒,喝酒,哈哈哈。”


………………………………

第142章 玉佩异变

    这一场酒直喝到太阳落山,天色将晚。

    张勇早就醉得人事不知,杨士奇上了年纪,不胜酒力,和杨荣以公务繁忙为由的提前退席。张宁从宫中回来时,菜如流水似的上,宾客们有东倒西歪的,有醉倒在地,被小厮们扶到客户歇息的,也有猜拳喧闹不已的。

    张宁看了看,吩咐老关好生侍候,然后回自己住的院子。

    刘念和顾淳还在院里,两人都有了醉意,一自斟自饮,一抱酒壶打盹。

    怎么醉成这样?张宁叫过清儿,道:“怎么不扶顾公子回客房休息?”

    清儿道:“奴婢要扶,顾公子不让,非要这样想。”

    “那刘公子呢?”

    刘念看似自斟自饮,其实醉眼迷离,一杯酒倒在一半洒在衣服了,要说他没醉,张宁绝对不相信。

    “刘公子不停要酒,不给酒就要打人。”清儿十分无奈,道:“要不是奴婢躲得快就挨了打,哪敢上前扶他?”

    张宁喊两个小厮抬顾淳去客户睡觉,再抢掉刘念的酒壶酒杯,让小厮们按住他手脚,抬他去另一间客房。

    顾淳醉得人事不知,像死人似的由小厮们摆布,刘念边挣扎边嘴里念念有词:“我要喝酒,谁不让我喝,我跟谁急。”

    小厮道:“公子,明天再喝吧。”

    “不行,今天是我兄弟大喜的日子,我一定要喝。”刘念说着,双手挥舞间打了小厮一个耳光。

    小厮吃痛,用力拿住他的手,抬去客户了。

    听他嘴里念念有词,张宁心里感动,默默拿起桌上的酒壶,就着壶嘴喝了一口。总算如愿把亲事定下来了,和杨容儿的亲事算是意外,和悠悠的两世情缘终于有好的结果,虽然要他三年内封侯才能完婚,但有皇帝背书,亲事无论如何都不会出意外了。

    张宁又喝了一口酒,整个人摊在躺椅上,只觉头脑兴奋,浑身乏力。就这样躺了小半个时辰,才翻身坐起,回自己卧房。

    他拿出玉佩细看,没任何异常的地方,用手轻轻摩挲,温润如玉。佩在腰上,只觉因为婚事已定而兴奋过度的大脑开始冷静,有了思考能力。

    冷静、有思考能力,是好运的一种。

    玉佩好运加持的效果没变,那为什么在慈寿宫而对太皇太后时没有任保作用?张宁百思不得其解。他当然不希望厄运降临,看看差不多一刻钟了,便把玉佩解下。

    玉佩刚解下放在桌上,他的大脑又开始兴奋,各种念头纷至踏来,甚至开始幻想娶悠悠和杨容儿后,两人都怀孕的情景。

    嗯,佩上佩之前,他没有这样想。难道说,玉佩出现异变,好运之后厄运加剧,还是说,解下玉佩后再佩上,不是重新开始算时间,而是接上刚才的时间,接着往下算。要是这样的话,岂不糟糕?

    他在接受好运之后,不得不接受厄运。

    张宁再次解下玉佩,脑中纷至踏来的念头没有任何改变。他静待半刻,既没有好运发生,也没有诸如走路被莫名其妙的东西绊倒的厄运,脑海中不可控制的念头依然如沸水般。

    他感受一番,再佩上玉佩。大脑又恢复冷静沉着。

    他掐着时间,看看一刻钟快到,才解下玉佩。如此反复多次,终于确定,玉佩并没有异变。

    那为什么在慈寿宫没有效果,太皇太后对他依然有深深的偏见,依然要宁三年封侯之约呢?

    张宁抚摸玉佩,想了半天,不得其解。

    这件事必须搞清楚,以免误佩玉佩,好运没有加成变厄运。他无声自语,决定佩上玉佩去摆宴的院子转转,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院子里,醉倒的官员更多了,每当宾客醉倒,老关会派小厮去传他的家人过来,送他上车回府。

    这时剩下的宾客大概只有一半,大多有了醉意,见张宁过来,不停向他敬酒。对这种只有十度左右的低度酒,张宁几乎酒到杯干。

    他喝了不少,不仅没有醉,更没有任何意外发生,没有摔倒醉倒。他终于放心,玉佩没有异变为好运之后转为厄运,也没有解下后再佩上时间持续算。

    至于增加好运的能力是不是存在,张宁测试不出来,他酒量不错,前世一箱啤酒下去不醉是常事。

    随便找个借口离开院子,解下玉佩,张宁决定再测试能不能增加好运。他佩着玉佩出了大门,流水席还在继续,人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十分畅意。

    他转了一圈,依然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我是不是脑袋让门夹了?竟然到这种地方测试好运?吃流水席的都是平民百姓,见了他不望风而逃就算好的了,指望从他们这里得到好运,不是笑话吗?张宁暗自骂了一句,转身入内。

    张宁再次入内,解下玉佩拿在手里细看,还是看不出什么。这样不是办法啊。深吸一口气,喊清儿上茶,一气儿连喝两盏茶,走到廊下吹吹风,准备换换脑子后再想其他办法测试。

    他无意间抬头一看,天色昏暗,小厮们忙着点亮烛火。

    “清儿,去看看酒席散了没有。”

    清儿应了一声,转身出门,不久回来道:“公子,管家派人送最后一位客人离去,总算散了。”

    “一顿饭从中午吃到现在,时间真的是太长了。这些人可真会喝。”清儿小声嘀咕。

    张宁道:“老爷呢?”

    “还没醒呢。老爷高兴坏了,酒到杯干,喝了很多。”清儿道。

    遇上这么大的喜事,父亲高兴在所难免。张宁想了想,出了院子,来到张勇所住的正院,只见张勇躺在床上打着呼。

    张宁心中默念:“父亲快醒。”就这样念了几次,张勇呼声突然停了,张开眼睛道:“现在什么时辰?”

    一个进入深度睡眠的人怎么可能说醒就醒?这是玉佩的力量吧?张宁试探着道:“父亲酒醒了吗?”

    “我没有醉。”张勇说着坐了起来,见自己在房中,奇道:“我怎么在这里?那么多客人怎么办?”

    “天已黑了,客人也回去了。”张宁道。


………………………………

第143章 三喜临门

“陛下赐婚?”杨容儿俏脸发光,又是欢喜又是害羞地道。

    “没错。不过张宁和太皇太后有三年封侯之约,只能待他封侯后再行迎娶。”杨士奇道。孙女亲事已定,皇帝赐婚,荣耀之极,本该高兴,但他确实高兴不起来。

    孙女一向醉心读书,向往诗琴书画的生活。他曾感叹,如果孙女是男子,杨家又出一个
………………………………

第144章 这位姑娘是谁

    院子里侍候的婢仆早就被清儿遣走了,连清儿都不知躲到哪里去。张宁连喊两声,没人出来。

    顾淳连声道:“好好好,我不乱说。”

    “天色不早,你应该回去了。”张宁板着脸道,谁愿意卿卿我我时有人在碍眼啊。何况怀里的杨容儿娇躯轻颤,显然很紧张。

    “让我回去行,你先告诉我,这位姑娘是哪家府上的,我就走。”他好奇得不得了,能让张宁破戒的女子,怎么也得见识一下。

    “不行。”张宁扬声道:“清儿,死哪儿去了?”他在院里,清儿断没有出去躲清静的道理,大概见他和杨容儿你侬我侬,识趣躲回房了。小丫头不会没分寸。

    果然,他这一高声,清儿便应声而出:“来了。”厢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小丫头探出半张脸,道:“公子,有什么吩咐?”

    张宁一指陪笑的顾淳:“叫两个人,把他扔出府去。”

    “别呀。天都黑了,我还没吃饭呢,让我吃了饭再回去。”顾淳哀求,不管怎样,能混得一刻是一刻。

    清儿在厢房里把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刚才没出来,是生怕张宁和杨容儿脸嫩,这时道:“顾公子,宴席已经散了,公子又有事,没空待客。你不如先回去,明天再来。”

    “明天我要进营了。”顾淳道:“我说清儿,你只要告诉我一声,这位姑娘是谁,我马上就走。”

    清儿低头轻笑,道:“奴婢哪里知道?顾公子快别为难奴婢了。你要是不走,奴婢这就去叫人,外面流水席还开着呢,要真被扔出去,传出去可不好听。”

    “流水席还开着?不会吧?”顾淳半信半疑道:“晚上没歇吗?”

    流水席十二个时辰供应还是三餐供应,完全看主家的实力,张勇也就罢了,张宁可是实打实的大财主,光是纺织厂给他带来的财源,就是十年流水席也吃不穷他。

    清儿道:“没有。郑王又加了一百席,外面火把高点,热闹得很多。你还是回去吧。”

    “郑王又加一百席?一共两百席?有那么多人吃饭吗?”顾淳奇道。两百席十二个时辰不停,这得吃多少东西?得多少人吃啊。

    “那奴婢就不知道了。反正厨子们分两班轮流掌勺。”

    “阿宁,你可真行。”顾淳竖大拇指,道:“你这样搞法,京城的名声得谈论很久啊。”

    张宁道:“明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我又不活在别人嘴里。你快回去吧。”他感觉到怀里杨容儿安定了些,语气也缓和一些。

    顾淳想了想,转了转眼珠子,道:“行,我这就走。”

    清儿行礼道:“顾公子这边请。”竟是要带他出去。

    顾淳轻咳一声,道:“走吧。”当先而行。

    一直很不安很害羞的杨容儿松了口气,听着脚步声朝院门口走去,紧紧贴着张宁胸口的脸轻轻离开了些。

    张宁的手依然放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