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好运加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136章 蛮不讲理

    书房里,小厮已上了茶,郑王喝了两口,道:“你这茶不错,不过不如我时常喝的,待我回府派人给你送两斤过来。”

    他进京时带了好多车东西,其中光是上好的茶叶就足足两车,除了送给朱祁镇和太皇太后以及几个留在京中的皇亲国戚,还剩不小。这是把张宁当女婿看待了,要不然不会提送茶叶的事。

    张宁道:“王爷喝的什么茶?”

    “龙井。全是清明前五天采摘的,除了贡茶,再没有更好的了。你这个原也不错,只是和我喝的相比,差了不少。”郑王放下茶盏道。

    信你才有鬼了。清明前采摘的上等龙井数量极少,除了送进宫成为贡品,当地地方官大多会送给京中的大员,每人送的都不多,数量少嘛。

    这些,张宁曾偶尔在历年的档案中看到。张宁没拆穿郑王,只是淡淡道:“上等的龙井是贡品,王爷就不怕逾越?”

    要问藩王最怕什么,那就是被逾越了。一旦被指逾越,紧接而来的便皇帝非常严厉的处罚。张宁这话直指郑王的要命。

    果然,郑王心下一凛,道:“孤自有分寸,不用你操心。”最怕你以此为由派人监视我。虽然现在我一举一动也受监视,但只要监视得不太紧,不太明显,我也就忍了。

    监视也分很多种,要说郑王府以及护卫中没有锦衣卫密探,郑王是不信的,这都是你知我知大家知的事,只要不做得太明显,他又能怎么样?

    “呵呵。”

    张宁笑得郑王寒毛直竖,你小子可别真的派人监视我,或者胡乱给我安罪名。他心虚地道:“孤一向心系陛下,这茶嘛,也是送进宫后剩下的。”

    这就怂了?张宁笑道:“王爷多心了,本官可什么都没说。”

    “你什么都没说才可怕。我跟你说,孤今天过来是要谈郡主的亲事,以后你我就是翁婿了,你可不许在陛下跟前乱说话。”

    “什么亲事?怎么你我就成翁婿了?王爷这话从何说起?”张宁装糊涂。

    “令尊写信向孤求亲,孤这不是亲自过府答应这门亲事吗?亲事既成,你我就是翁婿了。难道你想娶郡主,却不想让孤这个岳父大人?”

    “你说什么?”张勇不情不愿地过来,刚进门就听到他这么说,不由诧异地反问。

    郑王道:“你来得正好,这会儿没有外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这门亲事,孤答应了。你就等着当郡主的老公公吧。”

    “你答应了?”张勇反问。

    “答应了啊。难不成你想反悔?”郑王理直气壮道。吩咐备车过来时他就想好了,就拿张勇曾经写信求亲说事,至于他拒绝的书信,呵呵,要是张勇会留到现才是傻子呢。

    张勇拿不出他拒绝的信,亲事就成了。

    “我反悔什么啊?王爷不是回信拒绝了吗?”张勇看了儿子一眼,还真让儿子盼着了,两家都上赶着答应亲事,就是不知道两家肯不肯同时嫁女,这谁为妻谁为妾的问题又很让人头疼。

    “我什么时候回信拒绝?回信在哪里,安乡伯拿出来我看,可别是假的吧?”郑王估气愤状,完全不承认。

    张勇哪见过这阵仗,呆了一下才道:“信……我撕了。”

    当时看了回信,差点没气炸,他当场就撕得粉碎了,哪会留着?然后便到处寻摸,想尽快给儿子说一门合心意的亲事,没想到找了一圈,没找到配得上儿子的,也幸亏这样,儿子才说了杨首辅的孙女。

    郑王哈哈笑了两声,道:“撕了?安乡伯,是完全没收到的拒绝的回信吧?孤奉诏进京,本想进京后再行当面议亲。你怎么能说孤拒绝呢?张宁这样的俊杰,正是乘龙快婿的人选,孤怎么会拒绝?安乡伯不要说笑。”

    “……”这话说的,张勇都不知说什么好了。你没拒绝,你是要进京当面和我商议亲事,难道你有未卜先知之能,能提前知道我会递奏章请求休沐回京,陛下又恩准?

    张勇并不清楚郑王回信拒绝在先,奉诏进京在后,要不然更是无语了。

    “安乡伯,亲事已成,以后我们就是亲家了。”郑王见张勇目瞪口呆,赶紧敲定。

    张勇想了想,决定说实话,道:“王爷,末将接到你的回信,你拒绝了。杨阁老为媒,说的是杨首辅的孙女,这门亲事嘛,末将已经答应了。”

    你愿不愿意把郡主嫁给犬子为妾?这话他好不容易才咽了回去。

    “什么?”郑王霍地站了起来,怒气勃发道:“岂有此理!你既写信向孤提亲,又怎么能答应别家的亲事呢?和杨家的亲事作不得数。你这就去和杨东里说,张宁已是郡马,不可能娶他家孙女,让他另行说亲。”

    “怕是不行,我们刚才才当面把亲事定下来。”反正话都说开了,张勇也豁出去了。再说,他和杨士奇才是真正的当面敲定亲事,跟郑王的先是拒绝,接着反悔重提亲事完全不同。你这是一厢情愿啊。

    “张勇,你先是提亲,接着悔婚,孤要去御前告你。”郑王气急败坏道。不气不行,不把事情闹大,这门亲事就成不了。

    之前他和杨士奇闹到朱祁镇跟前,朱祁镇都没理他们的事,也不肯赐婚,亲事才一直拖到现在。

    “我哪里悔婚了。”张勇无奈道。郑王,你虽是藩王,但说话做事多少讲点道理啊,明明是你回信拒婚,信中还没有一句好话,现在反而说我悔婚,这不是反咬一口吗?

    张宁看郑王咄咄逼人,父亲没有还手之手,便道:“王爷接到家父的信,可曾回信说到京城当面商议吗?”

    “那还用说?”郑王理直气壮道。

    “怎么不用说?你不说,家父怎么知道你是这个意思?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你没回信,家父为本官另行说亲,不是很正常吗?”张宁不客气道。你坚持说没有回信,那就算没有回信好了。既然没有回信,那还说什么?


………………………………

第137章 二次争婿(一)

    郑王被说得哑口无言,老羞成怒道:“你小子怎么对长辈说话?”孤可是泰山大人。有这么对泰山大人说话的吗?

    张宁每晚悄悄到安定郡主府送美食,对郑王哪会没有香火之情?如果不是在这件事上不能服软,张宁绝对不会跟他计较,现在却是不行,当下故意道:“王爷是谁的长辈?”

    郑王这个气啊,手往桌上一拍,“呯”的一声响,道:“你小子说什么呢?”

    见郑王非说亲事已定,张勇早忘了生气,反而有些像做梦。当日他写信求亲,是得知顽劣的儿子通过校阅,谋得前程,高兴得忘了形,热血上脑,一时冲动的行为。待接到郑王的回信,又气得吐血,撕了信,破口大骂。

    在他看来,和郑王的牵扯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还有后续。

    他正迷迷瞪瞪,郑王这一拍桌,他一个激灵,下意识道:“犬子说得没错。”随即想起儿子说要两个都娶的话,迟疑了一下,又道:“王爷若是肯让郡主为……”“妾”字实在说不出口。

    “安乡伯,你的儿子实在欠管教。”郑王怒气冲冲道:“连长辈都不认了,这怎么行?”

    张宁道:“王爷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气。你这样动不动就发火,不利于解决问题。这亲事嘛,既然没谈妥,家父为本官另求名门淑女也是人之常情。本官亲事已定,王爷想怎么样?”

    “你和杨东里那老头的婚约不算数。”郑王霸气道。

    张宁汗了一下,道:“和本官有婚约的是杨首辅的孙女,这点万万不能搞错。”

    “总之不算数。”郑王重点强调。

    “王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能不算数?本官不是背信弃义之人。”张宁一点不脸红地道,心里想的却是,但愿悠悠知道后不要太生气。

    郑王明白自己说不过张宁。他瞪了张宁一眼,转头道:“安乡伯,你即刻派人通知杨东里,你在杨勉仁做媒之前写信向郡主求亲,如今孤已答应这门亲事,若是他肯让孙女为妾,郡主宽宏大量,倒可以让她进门。”

    让首辅孙女为妾?这话亏你说得出来。张勇摇头道:“末将官卑职微,犬子能得首辅大人青眼,将孙女许配犬子,已是高攀,怎么敢痴心妄想杨家小姐为妾?”

    我又不傻,怎会被你当枪使?

    郑王瞪道:“你不说,孤这就派人去通知杨东里。”架都当面掐过了,还怕再掐一次吗?

    “王爷何用派人去通知?首辅大人和杨阁老都在敝府花厅喝茶,你移步过去,不过半刻钟而已。”张宁摸透郑王的心思,他肯定会以张勇的名义告诉杨士奇,张家要悔婚,就算杨士奇不会上当,张勇也落得一个背信弃义攀皇室的骂名。

    这怎么行?

    “杨东里那老东西在你府上?”郑王丢下一句,转身出门,出了书房才发现不知道花厅在哪里,于是站在门外道:“小子还不快快带路?”

    老子好歹是正三品大员,你一口一个小子,真的好吗?张宁道:“王爷,待亲事议定,你再对本官呼来喝去未迟。现在嘛,有点早了。”

    郑王瞪眼道:“早一时半刻而已,有什么相干?”

    “名不正则言不顺。”张宁道,虽然这样说,还是叫一个小厮:“引王爷到正院花厅。”你们掐架,我们父子就不掺和了。

    张勇一样的心思,父子很有默契的没有过去的意思。

    郑王看似十分暴躁蛮不讲理,其实却是通过这种方式试探张家父子的态度。张勇只是碍于先和杨家议了亲,不好反悔。至于张宁,京城中无人不知,他对定安郡主一见钟情,非她不娶。

    男方有意,这就行了。

    …………

    花厅里,杨士奇和杨荣让小厮拿来棋盘,对坐奕棋。

    孙女亲事已定,杨士奇心情极好,主动让杨荣三手,已胜一局,第二局刚开始。杨士奇手拿白子,刚要下,郑王便冲进来,道:“杨东里,安乡伯先写信向郡主求亲,孤现在已经答应了。令孙女和张宁的亲事就此作罢。”

    他挺一个大肚子,趾高气扬说完,一副你现在可以回去的神气。

    杨士奇下了白子,道:“王爷也来了?安乡伯府今天好生热闹。不知王爷说的亲事已定是什么意思?”

    你就装吧。郑王道:“孤亲自通知你,已经很给你面子,若你非要把孙女嫁给张宁,只能为妾。郡主宽宏大量,不会虐待她,你放心好了。”

    杨荣纵然历给四朝,见过无数奇事,听了郑王这么奇葩的说法,还是不知该以什么表情相对。

    杨士奇并不生气,平静地道:“郑王说笑了。”

    今天安乡伯府大摆宴席庆贺张宁封爵,满朝文武几乎全都到贺,杨士奇自然不会和郑王掐,惹得主人不快。

    “没有说笑,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这就进宫请陛下赐婚,也好让安乡伯府好事成双。哈哈,张宁既是兴昌伯,又是郡马,岂不传为美谈?”

    他若进宫求皇帝赐婚,没准皇帝真会下旨。这次不同,一是张勇回京,二是自己没在跟前,皇帝不了解情况啊。圣旨一下就不能更改了,容儿的婚事岂不泡汤?

    杨士奇不淡定了,道:“王爷想做什么?”你是来搅局的吧?

    “安乡伯写信,孤当面回复,亲事已成。所以,没你什么事了。”郑王挺了挺大肚子,得瑟道,同时不忘拿出张勇写给他的信示威似的扬了扬。

    杨士奇和杨荣对望一眼,杨荣道:“媒人呢?”

    “有皇帝赐婚就行,要什么媒人?”

    这倒说得过去,皇帝赐婚对臣子来说,是最高荣耀,上哪请这么高级别的媒人去?问题是,人家亲事已定,你胡搅蛮缠,还这么理直气壮,岂不过份?

    杨荣道:“王爷非要进宫请旨赐婚,臣和王爷一起去。这事,我们当着陛下的面说清楚,臣为张杨两家媒人,自当担起责任。”

    “杨勉仁,你脑子让门夹了吧?连媒人都抢着当。”郑王不客气道。


………………………………

第138章 二次争婿(二)

    杨荣并不生气,起身道:“王爷请。”一起进宫总好过你在这里搅局,惹人笑话。

    郑王道:“没你什么事,何用你在这里插嘴插舌?”说完转身就走,边走边吩咐在花厅侍候的小厮:“出去传话,就说孤为女婿贺,加一百席流水席,两台大戏。”

    派在花厅待客的小厮极是机灵,道:“是。”出了花厅直奔大堂,却是先去禀报张勇。

    杨士奇涵养再好,这时也有了火气。你在这里闹也就算了,反正张杨两家亲事已定,你再闹只会自取其辱,可若是放任你这么闹下去,不仅两家亲事不成,杨家还会成为京城笑话。

    堂堂首辅的脸面往哪搁?容儿的终身怎么办?

    杨士奇起身正色道:“王爷,京中青年才俊很多,你为何非认定张宁?”

    安定郡主若不进京为太皇太后贺寿,你选婿的范围局限于封地,怎么挑选,也没现在好。京城就不同了,勋贵官宦极多,这些人家的子侄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这样你还不知足,非要抢我的孙婿,是怎么回事?

    郑王道:“东里啊,京中青年才俊多得很,令孙女又有才女之名,你挑一个读书人,让他们夫唱妇随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盯着孤的郡马不放?”

    杨士奇一听就火了,话怎么能这样说?他按捺下一腔怒火,道:“王爷说笑了,张宁已是臣的孙女婿,郡主又决无为妾之理。难道王爷要他停妻再娶么?若是这样,说不得,臣只好告御状了。”

    “他们还没成亲,怎么说得上停妻再娶?杨东里,你说张宁是你孙女婿,有什么证据?”

    杨荣插嘴道:“臣为媒说合的亲事,需要什么证据?”

    “孤可是有安乡伯写的亲笔信。”郑王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信,像是扬一面得胜的旗帜。

    你能不能别拿信说事?杨荣道:“安乡伯信中说什么?王爷可否借信一观?”我倒想看看张勇写了什么,以致你得瑟得成这样。

    郑王赶紧把信揣怀里,道:“你和杨东里是一伙的,我怕你撕了。”

    “……”杨荣气得说不出话。就算你心里这么想,也不用说得这么直接吧?怎么我就会撕了呢?我人品这么差吗?

    杨士奇道:“王爷担心信被撕,不妨请安乡伯过来,当着你我的面说清楚这信的来龙去脉。这总可以吧?”

    “不用了。孤已经说了,你们的亲事不作数,还要安乡伯说什么?难道你信不过孤?”

    还真信不过。杨荣道:“亲事不作数的话,是王爷说的,不是安乡伯吧?要是这样,东里兄,为弟觉得,一定要当面问问安乡伯。”就差说郑王不能相信了。

    杨士奇哪会听不出杨荣话中之意,点头道:“勉仁说得有理。”对廊下侍候的小厮道:“你去请安乡伯过来一趟。”

    花厅里侍候的小厮有一个,外头廊下有两个。花厅里的小厮领了郑王差使,去禀报张勇还没回来。廊下侍候的小厮离得远,没听清花厅里说什么,那小厮见杨士奇吩咐,行礼应是去了。

    郑王不甘示弱的对另一个小厮道:“你去请安乡伯,就说孤请他过来一趟。”

    这是针锋相对吧?杨士奇忍着没发作。杨荣看不下去,道:“王爷何必如此?”

    郑王道:“难道孤指使不动安乡伯府的奴仆不成?孤可是安乡伯的亲家。”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