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09章:湋河湾(3)
横笛少年一边说,一边围着郑爽兜转起来;倏尔手中的横笛一点郑爽肩膀上中了,横笛少年厉声喝道:“老实讲你是什么人?穿得五马六怪,跑湋河湾鹦鹉洲干什么?是不是窥探爷爷的动静!”
横笛少年无厘头的问话使郑爽如坠屋里云雾山中,但他说的五马六怪郑爽能听明白。
五马六怪是湋河两岸人家的土话,从横笛少年嘴里讲出来是指郑爽身着的那套红色冲锋服。
红色冲锋服是现代人的紧身服装,崇尚宽袖长袍的唐宋民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服装;横笛少年觉得奇怪才这样发问。
可横笛少年讲的“是不是窥探爷爷的动静”这句话郑爽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成想乞丐少年的爷爷被人监视怎么的……
郑爽蒙头沉吟一阵,见少年的横笛抵在自己肩胛上;立即便来了兴趣。
郑爽走出虫洞时不是膂力大增轻功了得吗?见横笛少年摆出武者的架势挑衅,便想检验一下自己的膂力和轻功;于是抓住点在自己肩膀上的横笛一拽,横笛少年紧紧抓着横笛的那一头不松手便被拉拽起来身子悬浮空中。
横笛少年被郑爽拉拽空中方知眼前这个家伙膂力过人,不禁瞠目结舌。
可横笛少年毕竟是有功夫的人,见郑爽膂力强大;身子悬浮空中的一瞬间顺势翻了一个筋斗悬在郑爽头顶伸出一脚踢在他的后心窝,郑爽被横笛少年一脚踢飞;土墙一样跌倒地上。
郑爽被横笛少年一脚踢趴地上岂能服气,身子刚一挨地便就施展轻功;霍地跃起蹦上头顶的一棵大树。
横笛少年见郑爽轻功了得,站在大树下面愣怔一气;跟在郑爽后面施展轻功跃上大树。
两人面对面站立大树的桠杈上,横笛少年一脚踢出郑爽的后腰上中了;泥巴一样摔倒地上。
郑爽这一摔还真不轻,大半天直不起身来;横笛少年却从大树上直蹦下来手中横笛一抖亮出一把锋利的尖刀,指向郑爽的喉管骂道:“贼配军你是什么人,敢来撩拨本姑娘!”
横笛少年无意中露出“本姑娘”3字使郑爽有点诧异,他顾不上多想而是一把抓住横笛少年的手腕不让尖刀向前推进。
横笛少年的尖刀倘若向前推进一寸,那么郑爽就有性命之虞。
郑爽这一手叫后发制人,他没有武功可是膂力惊人;紧紧抓住横笛少年的手腕子后横笛少年显露出无能为力的表情。
郑爽趁机从地上翻身而起,夺下横笛少年手中的横笛尖刀大喝一声道:“你这小屁孩真个混蛋!怎么动起真的来咧!”
横笛少年身子一跃,蹦到郑爽跟前揪住他的衣领一提一甩一脚一脚搕在郑爽的干腿上;郑爽又被摔了个狗吃屎,夺到手的尖刀也被甩出一丈来远。
横笛少年这一着用的是螳螂腿、鸳鸯脚,郑爽再有膂力也无抵于是;重重摔倒地上后大半天起不来,沮丧地躺在草地上用异样的眼神盯看着脏兮兮的乞儿弄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横笛少年见郑爽摔倒地上躺在那里不动弹,突然哂笑着道:“你这贼配军这么大的个头膂力、轻功 也是不赖,可是竟然不会武功!”
横笛少年说着横眉冷对道:“起来起来!本公子的话还没有问完啦!”
郑爽没有起来,而是躺在地上凝视着横笛少年;突然想起他此前说的本姑娘三个字,现在又说本公子;心中便就叽咕:这个脏兮兮的乞丐到底是公还是母?
郑爽心中念叨着没有吭声,横笛少年将摔在地上的横笛尖刀捡起来拎在手中道:“贼配军你老实讲,是不是王钦若派你来做探子!”
“王钦若!”郑爽重复着横笛少年的话,盯看着他默默念叨:王钦若是北宋著名的奸臣,乞丐少年提起他的名字?还说做探子,这是哪和哪的事……
郑爽心中想着,站起身来道:“你这屁孩子捣的什么蛋,奸贼王钦若和你有瓜葛……”
横笛少年见郑爽这么问,顿了一下扬扬手臂道:“不跟你扯啦!”向前一步近到郑爽跟前道:“给我钱呀!”横笛少年冷不丁说出这四个字。
郑爽瞪着横笛少年道:“给你钱!给你什么钱?”
横笛少年把尖刀收回横笛里面拎在手中滴溜溜玩转着笑道:“给白纱妇人钱为什么不给我给?没见小哥是无家可归的乞丐吗?”
横笛少年一边说,一边围着郑爽嗤嗤嬉笑。
郑爽有点生气,提高嗓音道:“白纱妇人是落难之人,你我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好意思伸手要钱……”
横笛少年笑得山响:“果真不给?”
郑爽道:“不给就是不给,还有什么真的假的!”
横笛少年作个鬼脸,把手在腰里一掏伸到郑爽眼前,道:“看看这是什么!”
郑爽见横笛少年手里捧着一沓钞票足有一两千块,不禁问道:“你有这么多钱还问我要啥?”
少年笑得前仰后合,郑爽诧异,去摸自己的行囊才发现装在腰间钱袋里的3000元现金不翼而飞。
郑爽惊叫一声:“原来你偷了我的钱?”
横笛少年将横笛在手中滴溜溜转着顽皮不堪道:“这怎么叫偷?小艺想试试你的身手,哪知你是个呆头鹅!长得像根高粱杆,膂力也那么大还有轻功;可是别人拿了你东西却浑然不知!”
横笛少年说着将钞票还给郑爽道:“给给给,看你小气的样子;小艺不占你的便宜!”
横笛少年要把人民币归还郑爽,手伸出去半拉子缩了回来道:“呆头鹅;这是不是交子币?”
郑爽一怔,心说现在是宋朝;横笛少年当然不认识人民币,可他知道交子币;那就将错就错顺杆子下猴吧!
于是说道:“这是交子币,知道能买多少东西吗?”
横笛少年把人民币递给郑爽,郑爽接住在手中摇晃着道:“这些交子币能买好多东西哩!”
“哟呵!”横笛少年惊叫一声:“能买多少东西你倒说说!”
横笛少年勾着脑袋,用乌亮的眼睛看着郑爽。
郑爽和横笛少年对视片刻,转向鹦鹉洲湖水中那些游动的鱼和河面上凫游的鸳鸯、野鸭道:“把湖里的鱼、鸭、鹅全买了也花不完咯!”
郑爽当然是吹牛皮,他根本不知道交子币和人民币的汇率,而且相隔1000年根本就没有汇率可谈。
不过郑爽知道宋朝一两银子相当人民币1000元,他手中有3000元钞票也就值3两银子;3两银子想买湋河湾的物事不是吹牛皮还是作甚?
横笛少年见郑爽把话说完,又从另一侧的衣兜中拿出5张钞票递给他道:“还有这5张,能买什么东西?”
郑爽一怔,看着横笛少年道:“怎么还有5张?”
“白纱妇人的啊!”横笛少年不屑一顾地说着。
“白纱妇人!”郑爽重复着横笛少年的话,痴愣愣盯看着横笛少年反应过来,道:“原来白纱妇人是你装扮的?你是人还是神?要不就是个鬼精灵!”
郑爽话中带着调侃语气,还想说“看你脏兮兮的样子,戴顶破不拉叽的瓜皮帽装贼不像绺娃子!”的话,可话到了嘴边却变成:“原来你就是划船唱歌的姑娘?先装扮成白纱妇人蒙骗郑子,又装扮成横笛少年消磨咱家;这样不老实的鬼精灵是该打屁屁的!”
郑爽说着,扬起手臂向横笛少年屁股上拍去;却被他用手中的横笛挡开来嘿嘿笑道:“嗨嗨嗨!君子动嘴不动手好不好……”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10章:湋河湾(4)
郑爽一紧,立即反应过来:站在眼前的乞丐少年就是跪在路边乞讨的白纱妇人,当然也是划船唱歌的美貌姑娘;自己要打人家屁屁还不是玉米地里冒白烟——烧棒!
郑爽把手抚摸着自己的脖颈不好意思起来,瞥了眼前这个手持横笛的男扮女装者嘻嘻笑道:“小妹为什么要做百变精灵?”
横笛少年听郑爽呼喊自己小妹,脸子不禁一红;可还是无拘无束地扬声说道:“谁让你这呆头鹅附和小艺朗诵《蒹葭》?小艺百变一下耍笑耍笑你嘛!”
横笛少年说着笑声呵呵道:“你这个呆头鹅一看就是根棒槌,湋河湾没有村庄哪来乞讨的叫花子?叫花子真要讨饭都会上南北二原的村庄里去,在河边讨的什么饭!”
顿了一下咽咽喉咙道:“可你竟然相信白纱妇人,还十分慷慨地给钱?看来你是好人!”
横笛少年把好人几个字说出口,不禁调皮起来;盯看着郑爽叽里呱啦道:“你是好人怎么一开始跟小艺格斗起来,还有那么大的膂力和轻功!”
郑爽见横笛少年问得认真本想告诉他真相,可是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横笛少年勾着脑袋看郑爽,道:“你叫什么名字?讲关中西府话,会唱《蒹葭》?但唱的腔调有点驴头不对马嘴!喂!”横笛少年高声喝喊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今年几岁咧?”
横笛少年无厘头的问话使郑爽有点囧,立即想起他现在的年龄是16岁;便就嘿嘿一笑:“在下郑爽,字乃器;今年16岁!”
“郑爽字乃器,16岁!”横笛少年重复着郑爽的话,乜斜着眼睛看他:“16岁咋不束发戴冠?留一团鸡窝头!”
横笛少年说着,依旧把横笛在手中滴溜溜玩转着;绕着圈子盯看郑爽,道:“16岁的年纪穿得奇形怪状,还背一个马桶包;说你是汴梁人吧又不像!”
横笛少年把郑爽背在背上的旅行包称为马桶包,毕竟她是宋朝人;能说出马桶包这个词恐怕已经超前几百年了。
横笛少年说着话,突然把手伸向郑爽道:“把你的马桶包拿下来让咱家背背!”
郑爽见横笛少年要背自己的马桶旅行包,不禁笑得山响;把手指指她道:“你真是个精怪,一只马桶旅行包对你也这么稀罕!”郑爽说着从肩膀上摘下旅行包递给横笛少年。
横笛少年也十分大气地将自己的横笛递给郑爽让他拎着。
横笛少年拿到旅行包后还真背在肩膀上在湋河岸上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呵呵哂笑;那样子仿佛是在演滑稽戏。
倏尔,横笛少年发现旅行包中的小圆镜;拿到手中放在自己眼前一照惊诧不已道:“小哥哥,你这是什么东西?小艺的脸蛋怎么在里面!”
郑爽听横笛少年呼喊自己小哥哥,还问镜子是什么东西他她的脸蛋怎么会在里面;向前一步走到她跟前指指拎在手中的镜子道:“这叫镜子,跟你平时使用的水镜和铜镜一样;都能照出人的容貌!”
扬扬手臂接着道:“人类最初是从江河池水中看到自己形象的,因此曾有过以水为镜的阶段。在江河池水中看影像受自然条件限制,刮风、下雨时水面不平或水流浑浊就看不清。于是从生活经验中发展到用器皿盛水照看影像就是水镜。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原始社会文物中就有用来盛水的陶器。后来有了铜盆,又用铜盆盛水;利用水镜只能俯首看影像不能抬头。到了青铜时代由于铜面能反光人们便直接用铜面照影像由此产生了铜镜。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大变革,各种工艺技术发展很快,铜镜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铜镜背面多用浅浮雕或镶嵌金银丝做出各种图案,成为精美的工艺品。青铜镜在华夏用了三千多年才被玻璃镜代替……”
横笛少年见郑爽夸夸其谈,出口成章,不禁对他的文采和口才敬佩不已;瞪着黑乌乌的眼睛痴愣愣看他。
郑爽意犹未尽继续说着:“玻璃镜是威尼斯人发明的,他们首先制作出了平板玻璃;接着发明了在平板玻璃上镀金属制成了镜子。科学家正在研究镀铝的镜子,这种镜子将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
横笛少年听郑爽提到威尼斯,不禁问了一声:“小哥哥说的威尼斯是不是在罗马?”
郑爽一怔,“哦哦”两声道:“威尼斯是在罗马!”
郑爽和横笛少年说的罗马完全是两个概念,郑爽说的罗马是现代意大利;横笛少年说的罗马却是从骊靬人。
河西走廊有个罗马城,居民是高鼻梁蓝眼睛的骊靬人;这些骊靬人是西汉时被大汉军队俘虏的匈奴兵。
匈奴战俘中的骊靬兵士是罗马帝国东征未归的将士,无路可走才跟着匈奴军队打仗;做了大汉俘虏后被朝廷安排在河西走廊定居,形成骊靬人——罗马城。
横笛少年不屑一顾地扬扬手臂道:“河西走廊就有一个罗马城,住有一帮骊靬人,小艺跟爷爷去过河西走廊见过他们!”
横笛少年一边说,一边继续照着镜子;凝视着镜子中自己的形象不禁扬声大笑。
郑爽见横笛少年笑得可爱,“嗨”了一声道:“小弟弟,不,应该是小妹妹;这面镜子我送给你如何!”
横笛少年听郑爽把自己称呼小妹妹,还把小圆镜送给自己;激动不已地瞥了他一眼道:“小哥哥知道奴家是女的?”
郑爽笑声呵呵道:“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吗?呶!”郑爽从身上拿出5张人民币捧在手中道:“5张纸币小可送给白纱妇人可在你身上,还不是装精作怪!”
顿了一下咽咽喉咙道:“小可甫一见到你站在船头划船唱歌,后来又鬼钻似地装扮成白纱少妇跪地乞讨;现在把脸涂抹得五马六怪装乞儿都是女子恶作剧,你还以为能瞒过我的火眼金睛!”
横笛少年见郑爽揭穿她的老底,嘻嘻哈哈笑着把小圆镜拎在手中左看右看,不大相信地凝视着郑爽道:“小哥哥真要把镜子送给小艺?这咋行?这么宝贵的东西小艺不能要!君子不夺他人之美你说是不是!给,小圆镜小艺还给你”横笛少年把镜子给郑爽手中递。
郑爽推辞着要送她,可一想起小圆镜和玉蝴蝶配合一起才能看见千古一帝秦始皇,能看见秦始皇恐怕就能看见更多的英雄豪杰;郑爽打算召唤历史上的著名英雄帮助自己,送了小圆镜不等于釜底抽薪?
郑爽瞻前顾后地寻思一阵,小心翼翼地把小圆镜收起来嘻嘻笑道:“既然小妹妹不受嗟来之食,那郑子就先保存着;不过你要照看模样随时可用!”郑爽这话讲得率直,因为他觉得眼前这个调皮的女扮男装小姑娘是自己来到宋朝后的第一个知己,因此也就倾心相待。
郑爽把小圆镜收起来,横笛少年重新看着郑爽道:“小哥哥还没回答小艺的问题呢!为什么不束头发?乱得像个鸡窝!”
郑爽抚摸着自己乱糟糟的头发笑得山响,道:“小兄弟真逗,我这头发已经被你腌臜了好几次!”
嘴里说着,心中寻思:古代男子15岁要束发,《大戴礼记·保傅》中讲:“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说的是年过15岁的少年束发后就可以上大学就读,学习各种技艺;学会大艺。
大艺指的是《诗》、《书》、《礼》、《乐》,大节乃大学之道耳。
郑爽心中想过,慌忙打躬作揖搪塞道:“小可从汴梁来,是皇家编纂局的编审;正在为皇帝编纂《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来湋河湾考察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不幸遭遇狂风,束发被吹刮成鸡窝头!”
“你这爽哥哥不老实,该打屁屁!”横笛少年说着抡起手中的横笛在郑爽沟蛋上擂了一下嘻嘻笑道:“爽哥哥前面还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小艺告诉你是宋朝;现在又说你从汴梁来?还说是什么编纂局的编纂!”
一顿,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