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蛟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北蛟龙-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张角知道,吕和是绝对不会帮助自己的,但是他也希望吕和倒时候两边都不帮。张角这样想,也无可厚非,至少吕和并不打算向洛阳朝廷高发他。可是张角错啦,因为吕和自始至终都是想消灭黄巾道。

    “呵呵呵,你觉得你可以吗?如果你想自取灭亡的话,倒是可以一试!”吕和不屑的说道。

    张角终于有了一丝泄气,叹了口气道:“大人说得对,贫道不会这么做的!”随即又问道:“最后,贫道还想问问,大人的目的是什么?”

    吕和没有作答,但是张角却是从吕和的目光中找到了答案,随即叹道:“贫道已经知道了!贫道告辞!”说罢,便离去。

    吕和看着张角离去,心中则是暗道:“天下皆有定数,如果没有你的黄巾道,这天下就会继续苟延残喘,我想要建立盛世帝国,你们黄巾道是必须牺牲的!”

    PS:另外推荐两本新书:

    'bookid=2345436;bookname=《三国之布行天下》'

    'bookid=2372592;bookname=《三国之最吕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黄巾道(求收藏推荐)

PS:求收藏推荐!

    随张角一起来太守府的有张角的徒弟,也有被张角当做义子的。这些人在太守府门外焦急的等着。好几次都想进去找张角,但是被守在太守府门外的卫兵给拦住了。

    有几个性格火爆的就要和门卫动起手来,幸好被其他人劝住。

    就在这时,太守府门大开,张角从里面走了出来。众人见到张角平安无事,连忙围了上来,一脸关切的样子。

    张角对着众人道:“走,回到客栈去!”

    其中一个粗豪的汉子,点点头道:“是,师父!”

    来到几人落脚的客栈,关闭好房门,刚才那面向粗犷的汉子问道:“师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刚才在太守府,见张角小心的样子,这些人都不好相问,等回到客栈后,这个汉子忍不住问道。

    张角叹了口气道:“看来我们不能再待在幽州了,特别是代郡!告诉二弟和波才,让他们撤出幽州代郡!”

    什么?众人满是不解的看着张角。现在各地,张角都拥有无数的信徒,而只有幽州的信徒却不多。特别是代郡就更少了。这次张角亲自来,就是要发展信徒。

    其实张角又何尝不知道。相比于其他郡县,代郡的百姓更安居乐业,开始的时候张角却是遇到不少的阻力。毕竟有饭吃,谁还想参加黄巾道呢?

    “可是,师父,幽州在冀州以北,到时候会对我冀州起义军造成很大的威胁!”说话的还是刚才那个粗犷的汉子。虽然外表看起来粗犷,却是心细稳重之人,这也深得张角信任和喜欢。

    这个汉子乃是张角一个徒弟,名换做张牛角。

    张牛角话一说完,另一个人亦道:“是的,牛角师兄说的对。师父也说过,这代郡新出了个什么北蛟龙,在北疆的名声赫赫,日后恐怕是我黄巾军的最大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代郡发展我们的黄巾信徒。”

    “我们太小看了这个北蛟龙了!”张角想着和吕和对视而坐的时候,无论气势还是说出的话,都让张角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感。他感觉吕和仿佛有种敏锐的洞察人心的能力。自己早就想起义是不假,这件事只有自己的亲信渠帅知道。即便吕和知道也不能说明什么,或许是有人向他透给他也说不准。但是他又怎么知道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句话的?这句话可是绝对只有张角一人知道。

    想不通的张角只好不去想,于是将在太守府发生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只不过还是隐藏了那句“苍天已死……”这句话。

    “什么?”众人大惊道:“怎么可能?他怎么知道?难道我们身边出了叛徒?”说话的是刚才接着张牛角说话的,此人叫程远志。

    “这不可能!”张角一口否决道:“我相信你们。只不过那吕和似乎早就察觉到我们我们会起义!”

    “那,大贤良师,我们该怎么办?”一个长相瘦弱青年汉子,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烁着丝丝寒芒:“此人必将是我们黄巾道的大敌。大贤良师,此人留不得。”

    “除去此人?”张角似乎好笑的回道:“韩忠,你说的没错。我也看出来了此人的对我们绝对是个威胁。他的话乃是一个赤裸裸的威胁!好在,我们现在还没惹恼此人。现在唯一可以放心的是,他至少还不会向朝廷告密!”

    “可是,师父,你怎么知道那吕和不会向朝廷告密呢?”张牛角可不会这么相信那吕和。

    “为师也不知道,也许是一种直觉!”张角只能这么解释,其实从吕和秘密见自己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没错的。

    “可是此人绝对是个威胁!我听说代郡太守吕和此人,出生寒门,虽然有斩杀鲜卑大王檀石槐之功,但也通过贿赂十常侍才得获得这代郡太守!我等何不假借十常侍之手除掉此人呢?”韩忠阴测测的说道。

    张牛角等人脸色大喜,当即表示附和。

    张角听后却是眉头微皱,不悦道:“我们是可以贿赂十常侍,但同样那吕和也可贿赂十常侍。况且一旦让那吕和知道我等有欲除其之心,必定会触怒他!你们且听着,此事就此打住,我们现在还万勿与吕和为敌。牛角,命人带信给我二弟和波才率领信徒撤出幽州!”

    张角并不想和吕和为敌,倒不是仅仅是因为吕和的一句话。而是张角看得出来吕和的话不是一个玩笑,因为他吕和有这个实力。现在既然他还不想向朝廷告密,那自己就暂且不要触怒他,免得会遭到他彻底的报复。所以张角才断然拒绝韩忠的建议。

    韩忠见张角似乎有些不悦,当即点头应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不说张角,另一边,当张角离开太守府后,吕和又回到了议事厅。和童渊等人聊了一会儿,便命众人散去。独自留下了沮授。

    沮授现在可是吕和的文官第一人。几乎所有的文官大事,吕和都会让沮授去执行。谁叫自己不善于内政呢?用吕和的话来说,这就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然不是吕和不处理政事,而是很多东西沮授都处理好了后,最后只要吕和点头决策就行了。

    不过沮授也毫不在意,反而乐得倾尽全力去处理政事。

    吕和见沮授比之自己离开代县讨伐张纯之乱时,又消瘦了些,人也憔悴了点,心有不忍道:“公与,郡县政事虽重要,但也不可累坏身体。否则,谁替某来处理政事呢?我还想靠公与为我来治理代郡呢!”

    沮授虽然感动吕和的关心,只是笑了笑道:“太守大人放心好了,授知道!”

    吕和见沮授似乎没有放在心上,便想着,是否出去寻找些内政人才,来帮助沮授一起治理代郡?

    不过现在还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就是今日遇到的黄巾道。“公与,你可听说过黄巾道?”

    沮授虽不知道吕和为何会这般问,想了想,还是道:“嗯,听说过!听说黄巾道首领张角施医赠药,救治百姓,被人称为大贤良师。天下百姓中名声不错!”

    吕和却不以为然的道:“张角此人如果包藏祸心呢?”

    “大人,又如何这般说?”沮授疑惑的问道。

    “我听说,张角早年师从道士于吉,得《天平清领》。此人还懂得民间医术,又兼以符水、咒语为百姓治病,以此来神化自己,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继而在天下各地传授自己的黄巾道。通过传道,广受信徒,十余年间,其信徒,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足有几十万之众,甚至上百万。如此多信徒,张角为了便于管理,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让自己的弟子担任大小方渠帅。”

    “什么?”沮授惊道:“那张角发展如此多信徒,意欲何为?如果此人包藏祸心,实乃是朝廷大患。到时候,天下必将大乱!”

    吕和深深的看了一眼沮授,佩服沮授的睿智,但是也明白现在在这些人的心中,依旧还是忠于汉室的。

    当然,现在吕和也不想和沮授讨论张角是否包藏祸心,因为他知道张角必定会起义的。

    “所以,现在我要求我的治下,必须杜绝黄巾道!”吕和肃声道:“张角的信徒多为穷苦百姓,这些百姓往往是因为活不下去,才参加黄巾道的。如果我代郡治下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饭吃,那么就不必担心张角会在我代郡蛊惑人心了。不过,我代郡也不能出现有黄巾道。沮授,这件事就暂且由你负责,务必不要让代郡出现大规模的黄巾道!”

    “嗯!”沮授点点头,他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只是末了,沮授又问道:“大人,为何不上告朝廷,让朝廷戒备张角等人呢?”

    摇了摇头,吕和其实还是想通过张角的黄巾去撼动大汉王朝,却摧毁一下世家大族,自己才好破而后立。沮授虽站在终于汉室的角度上说的,并没有错,但现下也无法和沮授说的清楚。毕竟就算睿智如沮授,也一时看不出来天下即将会大乱。沮授和田丰一样,都是一心终于刘姓汉室,而并非站在更为广阔的角度思考问题。

    吕和只好打了个马虎眼道:“其实即便我上报朝廷,但是一来没有证据,二来,十常侍弄权,把持朝政,这种捕风捉影的事,他们会为此把这种不好的事告诉陛下吗?”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袁氏阴谋(求收藏推荐)

PS:刚刚码好,就上传来了,明天要上班,来不及上传!见谅,文中恐怕还有些错别字或者不通顺之处,还请将就,晚上回来再改!求收藏推荐,麻烦没收藏的朋友,觉得还可以,就请收藏一下,谢了!

    吕和可是深知历史上的黄巾军,那就像蝗虫一样,甚至更甚。当然,起初的黄巾军的还能够保持着为穷苦百姓而打到世家豪强的宗旨,可到后来,黄巾军就发展成十足的强盗,不管是世家豪强,还是穷苦百姓,一并抢了。这才让吕和深恶痛绝,加上黄巾起义最后会被东汉朝廷血腥的镇压下去,吕和可不想让这群黄巾军来祸害自己的代郡。

    代郡是自己的根基,吕和现在就是要在乱世来临之前,好好经营这一亩三分地。

    “沮授,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禁止黄巾道?”吕和问道。

    “如果靠武力禁止百姓信奉黄巾道,必会造成百姓的怨恨,对大人的名声不利。要想让百姓不相信黄巾道,除非我等破除黄巾道那些伎俩。不过,我想我代郡只要百姓人人丰衣足食,加上太守大人治政清明,百姓感大人恩德,再派人宣扬大人的功劳和仁德,百姓必定会认可大人,黄巾道也难以再代郡盛行起来。”

    “嗯!”吕和点头道:“这倒是不错,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炼。公与一语点醒梦中人啊。那张角已经答应我,不会再代郡传黄巾道了,如此,我等也不必大费周章的去阻止百姓黄巾道了。不过此事也不能大意,必须得派人监视各地郡县,凡是遇到有人胆敢肆意宣扬黄巾道者,务必严惩。”

    “诺!”

    “对了,沮授,现今代郡收成如何?”解决了黄巾道一事,吕和这才想起代郡的收成了。去年的余粮已经所剩不多了,今年如果收成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代郡的生计,也会间接影响到自己的军政计划。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吕和真的打算再去抢劫了,没有朝廷的资助,只有自己想办法了。而劫掠胡人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沮授给了吕和一个好消息,眉宇之间也是难掩一丝喜悦:“今年各地收成大涨,各地的仓库也已多有存余。百姓们除了上交给各地县府外还多有存粮,度过明年也不成问题。”

    吕和大喜,心中的一个石头算是放下了。这两年是代郡最艰苦的两年,自己接手代郡的时候,百姓们生活非常穷苦,很多地方荒凉破败,有时方圆十几里都见不到一处村庄,可见代郡的苦寒。

    而农业才是百姓们的根本。要想振兴农业,也非轻而易举的,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所以吕和不以商业为贱,和苏双和张世平合作,在代郡兴商业,制定了一部《商法》,给予商人一些优惠,以吸引天下商人来此经商。

    之后,吕和又询问代郡其他的一些情况,沮授都一一回答。吕和现在对沮授的内政之才真的是心悦诚服,将代郡交给沮授,真的是一百个放心。二人详谈甚久,直至深夜,吕和才让沮授离去。

    另一边,吕和平定张纯和张举叛乱后,刘虞写了份战报传至洛阳朝廷。而在战报到达洛阳朝廷的前一夜,司徒袁隗府中,袁隗、袁逢等世家大族聚在一起。

    “听说那吕和又平了张角之乱,而且还听说,只带领了千余名骑兵偷袭乌丸王庭,迫使乌丸单于丘力居回兵。先前有斩杀檀石槐之功,今又有平张纯之功,明日朝堂上,陛下必定会重赏吕和。如今此人风头日盛,最为恼人的是,此人竟然和十常侍互通款曲,如果再这么下去,实在是我们的一大威胁。你们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说话的乃是当今司徒袁隗,亦是袁氏家族的家主。此刻正召集士人一族商量些什么,当然不包括那些清流士族如卢植、朱隽等人。

    原来,如今朝堂之上,大至分为三派,一派就是何进为首的外戚,第二派就是以袁府为首的士族一派,最后一派就是以十常侍张让等为首的宦官一派。

    而外戚和士族则是结成一派,共同对抗宦官。而吕和出神寒门,立下了赫赫战功,让天下士族早已起了嫉妒之心。本来,士族还想招揽吕和,可是吕和竟然和十常侍有勾结,所以由原先的招揽之意变成了恨意。所以才千方百计的想阻挠吕和立功。前时,推荐吕和平叛张纯,实乃是借刀杀人之计,如果吕和失败了,那么直接就会被士族攻击,当然他们也没考虑过吕和会胜利,因为就算是胜也是惨胜,倒是吕和的实力必定会削弱。

    可是令袁隗等人没想到的是是,吕和不仅没有损耗实力,而且还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士族怕吕和的实力会壮大,会让十常侍有恃无恐,到时候就会压制士族一派了。

    士族们也知道,陛下其实还是刻意压制士族,如果不是士族门阀势力根深蒂固,有所顾忌外,只怕现在就没有他们士族安然坐在这里商议了。

    士族们不断的招揽,不断的压制其他势力。特别是宦官一系的。如今,吕和和十常侍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士族所不能容忍的。

    “我们可上述陛下,请封他为九卿之一,让其赴京述职,只要他一旦远离地方,他的实力必定会削弱。没有了根据地,而且来到了这龙潭虎穴的京畿之地,恁他吕和有翻天的本事,倒时候还不是被被我等压制,而我们只要略施小计,即可除去此人!”说话的乃是郭图,一双狭长细眼中闪烁着阴森的寒芒。

    “嗯,公则说得对,明日我等可以吕和平叛功劳请陛下封他为九卿之一。九卿比之一个小小的太守之位,大了不少倍,想必那吕和不敢拒绝。”袁隗点头大笑道。

    “话虽如此,但那吕和如果不入京述职呢?”说话的是一青年,此人长的是姿颜雄伟,相貌堂堂,乃是袁逢之子袁绍。

    袁绍和袁术的父亲袁逢说道:“绍儿说得对。如果那吕和不进京,确实难办!而且,陛下早就想培养其他势力对抗我等士族,再说又有阉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