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蛟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北蛟龙-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张飞离去,吕和对阎柔道:“走,去看看!”便留下了杨颖一人。杨颖气的跺了跺脚,暗骂吕和将自己留在这儿,可是一时也觉得是自己太多心了。这般想着,也跟在二人身后,向大厅而去。

    等吕和来到了大厅内时,便见到了一人坐在大厅一边的案上,喝着下人端上来的茶水!身后则是立着几个手持钢刀的士兵。

    吕和看了看,那喝茶之人,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太监,至于说为什么是太监,主要是此人举止倒像一个女人,既然是从洛阳代表皇帝而来,那么也只有是太监了。

    吕和本性格孤傲,自然不愿卑躬屈膝对如此一个太监,身后的阎柔见了连忙上前对着那太监道:“大人,此便是我家大人!”

    阎柔是怕吕和这样会得罪朝廷来的钦使,那样,总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此人虽是一名低贱的太监,但是毕竟代表着皇帝,所以阎柔出来打圆场。

    吕和看这名太监从自己进来时,就一直正眼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冷哼一声,一股杀气散发开来,目视那太监。

    兴许是吕和的杀气,让那名太监感到一种恐惧,连忙放下了茶具,站起身来,佯装笑道:“原来是斩杀鲜卑之主的吕大人!哼……”这名太监故意一声哼,但是目光却不由自主的暗地里盯着吕和。

    阎柔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也知道官场的一些规矩,朝吕和使了个眼色。

    吕和想了想,想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如果得罪了,那就要斩草除根。对身边的阎柔道:“去准备厚礼送于大人!”

    阎柔会意,便退了下去。不久便拿着一个包裹递到那名太监的手中道:“大人且莫见怪,小小薄礼,是我家大人孝敬您老的!”

    那太监低眼看了看,顿时眉开眼笑,哈哈大笑道:“哈哈,大人不仅是勇猛无敌的将军,竟然也懂这人情世故啊!既然如此,咱家就手下了!”

    “不知天使来此,可是有何旨意?”吕和心下厌恶,但是面上收敛了浑身的杀气,淡然道。

    那太监收下了礼后,见吕和的态度如此恭敬,不禁心下大喜,笑道:“在下乃是左丰,奉朝廷旨意,前来宣旨的!听旨!”

    此时张飞、鞠义、高虎、张成、陈庆几人也相继来到了大厅内。那左丰开始宣旨。旨意先是大肆夸赞吕和奋勇杀敌,对吕和很不吝啬的褒奖了一番。最后就是迁吕和为代郡太守!

    吕和皱了皱眉头,从开始道现在,圣旨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实物的奖赏,只是口头赞扬,这灵帝果然是出了名的吝啬,不过最后一句迁自己为代郡太守,却是让吕和着实意外。

    本想借这次斩杀鲜卑之主檀石槐的功劳,可以让自己得到朝廷的正式官职,却不想换来一郡之守。

    这太守的权力可就大了,那可是掌握着一郡数县的军政大权。日后天下大乱,那也能算是一个小小的诸侯了吧。
………………………………

第六十三章 杨颖的心思(求收藏推荐)

且说吕和被朝廷封为代郡太守,身后的张飞等人听后,全都大喜,纷纷向吕和表示恭贺。

    左丰似是很满意众人的欣喜,当下呵呵笑道:“恭喜吕大人,成为代郡太守!”

    吕和对阎柔道:“子柔,去领一个包裹来,送于左大人!还期望大人日后在朝廷多多美言几句!”

    这左丰虽然让吕和厌恶,自己身为一郡太守,况且又是山高皇帝远,本不愿与此人多打交道,可是转念一想,这左丰好歹也是汉灵帝最宠幸的宦官张让的人,这样的小人还是少得罪为好。所以吕和才命阎柔再去取一包裹金银来给这左丰。

    左丰这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笑道:“大人,如此客气,叫丰如何是好啊!”

    吕和淡淡笑道:“左大人乃是朝廷的使者,代表着朝廷,孝敬大人也是应该的。况且大人不远万里,一路舟车劳顿,和自然是感激不尽,日后还望左大人能够于张大人和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便是!”

    左丰见吕和对自己如此尊敬,心中暗喜,想想自己一个太监如何被一郡太守如此尊敬,当下喜道:“这自然,日后我定会替大人多多美言的!”说到这里,左丰话锋一转,道:“只是,大人可知朝廷封大人为代郡太守之时,朝堂之中多有人阻拦!”

    “哦?”吕和眉头微微一皱,道:“此确实不知!”

    左丰前来之时,得张让密令,要自己好好敲打敲打吕和,日后也好站在张让这一边,当下便道:“当日陛下本欲封大人为代郡太守时,朝廷那些外戚和士族大人却百般阻拦,言大人资历尚浅,一郡太守乃重任,岂可轻易授封?如果不是我家张大人,大人又怎么会得到这代郡太守一职?不过那些世家大族和外戚却甚是可恶,最后还是让陛下克扣了大人的钱粮,让大人自行筹集军资,以养代郡之军。大人,当须小心朝中那些人!”

    吕和冷哼一声,道:“多谢大人提醒!”

    左丰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不欲多做停留,当日便离开了高柳。这高柳毕竟比不得繁华的洛阳,所以左丰是一刻也不愿停留。

    吕和也自然乐得如此,当下佯装热情的送左丰离去。

    随后便召集城中大小文武将官,商议迁往代县一事。这高柳的郡治本是高柳县,奈何乃是靠近鲜卑之地,故而遭朝廷弃缺,代郡的郡治也迁至代县。

    可在鲜卑人南下的时候,代郡太守郭勋却弃城而逃,倒是让吕和钻了缝,成为这一郡太守。当下众人都是兴奋,脸上无不欣喜。吕和已经成为了一郡太守,而追随吕和的他们也跟着水涨船高。

    只听张飞第一个率先出来大叫道:“大哥,你已经为太守,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俺全都听你的!我的意思也就是大伙的意思!你们说是不是?”

    张飞大咧咧的说道,吕和却是瞪了瞪张飞,不过张飞说的对,自己身为一郡太守,最后还是由自己决定。不过看着堂下仅有的几人,吕和心中唯有叹息,还是缺少人才啊。想想历史上的曹操,谋士文臣无数,战将无数,才有魏国的基业,如今自己虽为一郡太守,连一个最擅长的内政人才都没有,心下唯有郁闷。

    不过想到历史上的曹操的举贤令,吕和在想,自己是否也来效仿一下。这种念头也只是想想罢了。且说自己不过是一郡太守,现如今天下还未大乱,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资本,又如何能够让那些人跟自己?难道那些人都是傻子不成?这时代讲究的是身份地位。比如历史上的袁绍就是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名望,才聚集那么多谋士和战将。

    当然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其实也没啥可商议的。现在鲜卑已经离去,大汉北疆也暂时的得以平静一段时间。趁着这段时间,自己倒是可以大力发展代郡。

    于是吕和便命高虎为高柳县令,领兵镇守高柳。考虑到位于北长城的马城的重要性,便让鲜于辅和齐周为马城县尉,以守卫马城。二城以高虎为首。

    其余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等县均在代郡腹内,所以无需多余兵力把守,只依原制,依旧保留原先兵马,维护一县治安。

    而吕和则是领着众人入主代县,当然,自己的班底赤卫骑和幽州狼骑以及先登军全都带至代县。而高柳和马城二县,则命高虎和齐周等人自行招募,将兵马扩充至一千,但全都是步兵,再配备上长弩和长弓,加以守护。

    吕和担心这二城的政务,看了看手下仅有的一个还能够处理政务的阎柔,便让阎柔留下来,负责处理二城的政务,谁叫自己却人才呢?日后也只能待自己人才充裕的时候,再说吧。

    阎柔不以为意,感于吕和的信任,慨然应允。

    吕和在高柳时,便奉行的亲民政策,与民无犯,所以特地要求让高虎监管马城,如若胆敢违抗自己的军令,则是决不轻饶。

    齐周和鲜于辅自然之道吕和的军令如山,所以也不敢有任何的阳奉阴违之心,最重要的就是吕和竟然提拔自己为一县县尉,二人还是感激吕和的提拔的,所以心中便誓死忠于吕和的。

    计议已定,吕和便命人去准备一切行李,然后率领大兵南下至代县。

    众人欣喜应允,可大厅之内却又一人闷闷不乐。此人就是一直跟在吕和身后的杨颖。杨颖初听吕和升为太守还是比较欢喜的,可是后来听到吕和要领军入驻代县,心中却有种难舍。杨颖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喜欢上了吕和,可是吕和却一直似乎没有任何的反应。这样性格一向豪爽的杨颖却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女儿家的矜持,特别知道当日吕和时因为父亲的咄咄逼人做法,才退婚的。

    怀着沉重的心思,杨颖回到了杨府。那杨安见女儿回来,却见女儿似乎有心事,便急忙问道。

    杨颖将今日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杨安。那杨安在听到吕和成为代郡太守时,却是嘴张的老大,他实在想不通,吕和竟然能够从一个小兵升迁至为一郡之守。而自己当初就是看不起吕和的家境,所以才毁约的。不仅如此,杨安曾经还想着报复吕和,却不想现在却是这般境况?

    “爹爹,要不我们也一起去代县吧?”杨颖央求道。

    杨安岂能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只是那吕和未必肯不计前嫌,或许不是不计前嫌,而是根本就是厌恶。当日,杨安可是看到吕和眼中那一丝厌恶和杀意的。

    杨颖见杨安不说话,一想到不能和他在一起,心中难免悲痛起来,一悲痛,眼泪便不自觉的慢慢的流淌下来。

    杨安见了,心开始慌了,连忙答应女儿。可是真的要去代县,又岂是那么简单的。杨安最是心疼女儿,自然不愿女儿伤心,便只能答应。
………………………………

第六十四章 初涉政务(求收藏推荐)

PS:感谢‘奥登大帝’的打赏!最近十三比较忙,可能精力有点聚拢不起来!

    当日追杀鲜卑时,吕和经过高柳城以北的长城时,见长城破败,心下感叹。前朝修建长城目的就是阻挡北方胡人南下,同时也是起警戒作用,一旦鲜卑南下,长城上的烽火台便会发出警报。所以吕和在离开高柳时,便命命令高虎将长城加以修缮,同时派人驻守。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吕和于高柳时,劫掠鲜卑得到甚多牛羊。如今南下去代县,杀了却甚是可惜。

    而此时,城中有许多百姓因为鲜卑之战家园被毁,无家可归。闻吕和南下代县,便纷纷欲追随吕和。

    吕和为高柳县令时,其实并没有像历史上的刘备那样有什么斐然的政绩或者响亮天下的仁义之名。只是吕和在抵挡鲜卑时,将这些百姓迁入道城内,这些百姓大多数生活窘迫,连饭都吃不上。自吕和实行军管制以后,淳朴的百姓们每日都有粮食可吃,自然感恩吕和的恩德,所以追随吕和南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高柳乃是代郡的北边门户,吕和又不能将这些百姓全都迁走,便于高柳城南划一片地,让这些百姓放牧。

    于是百姓喜,纷纷留了下来。

    在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后,吕和觉得差不多了,于是领着大军南下。所谓的大军,就是大战过后剩下来的赤卫骑和幽州狼骑的精锐,加上先登军一共一百多人,后阵的便是些粮草辎重。

    吕和和张飞在前,之后便是陈庆领着的赤卫骑,最后就是鞠义和张成领着的先登军、幽州狼骑。

    高柳城中一共有四千多匹战马,这也是从高柳城带来的最重要的资源,待至代县后,吕和便打算重新组建自己的骑兵军团。

    张飞在阵前兴奋的一路上都挥舞着手中的张刚八点蛇矛,时不时的一矛刺出,路边的不知名的树叶便飘飘而落。

    吕和则是看着前方,大脑中却在想着其他的事。大军一路南下,所见到的全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一路上百姓也不是很多,只有靠近县城时,才能见到些村庄,不至于让人感觉是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世界。

    张飞和其余等人都没觉得什么。只有吕和一路眉头紧皱。一路上所看到的百姓大都数都是衣不蔽体的,当他们看到大军路过时,远远的躲了开来。吕和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麻木,和恐惧。由此可见,就可以断定代郡的百姓生活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之中。

    看来这代郡治下大都如此,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让吕和的心紧紧的揪着。是以,一路上都在思考着如何将这代郡治理成一个富饶的郡县。而自己现在独缺的就是人才啊。这个时代的黑暗,吕和也早就知道。只是自己一直未出高柳城,并不了解这个时代百姓们的生活到底是一个什么程度。

    难怪历史上爆发了规模宏大的黄巾起义,固然是朝廷黑暗所致,但这跟地方豪强大族的压迫有关却有着直接的关联。官逼民,民不得不反。

    大军一路南下,吕和并没有惊动地方上的县令,这样经过五日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代县。

    这代县的情况稍微好上许多。将大军驻扎在城外,吕和领着张飞等人进的城内。代县毕竟作为一郡的治所,比之代郡其他县城的经济要好上不少。城内街道还算宽敞,两旁也是酒肆店铺林立。街上的行人也很多,一些商贩和百姓在城中卖力的吆喝着什么。

    留下了张成和鞠义,吕和、张飞。陈庆加上些赤卫骑成员入的城内,径直往府衙而去。

    这代郡太守原先是郭勋,这郭勋乃是当地的一个豪强,适逢汉灵帝刘宏卖官时,花了钱才得以坐上了这代郡太守之位。自身并无才能,又贪生怕死,闻听鲜卑来攻,吓得弃城而逃。是以代县府衙一直空缺着。府内衙役也等着新任太守来到。

    太守府内那些县丞主簿一应俱全,全都在。闻听新任太守来到,连忙领着府中一干官吏出来见吕和。

    吕和便拿出太守印,算是正式的成为了代郡太守。既然成为太守,吕和知道自己先当以政务为重,只能将军队交给张飞、鞠义等人训练。不过,还是将自己在代县训练时一套训练方法交由张飞等几人训练。

    而吕和自己则是在主簿等县丞的协助下处理一郡的政务。可是当吕和接触一郡的政务之后,才明白,原来身为一郡太守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繁琐和复杂。

    看着堆积如山的竹简,吕和第一次感到一种无力感。毕竟吕和还不过才刚刚及冠年岁,又是家道中落,这么多年都是投身行伍,根本不擅长内政。

    不过好在有县丞和主簿的帮忙,吕和才稍微理清了些头绪。

    起初县丞和主簿见他们的太守如此年轻,心中有点轻视。只不过发现吕和第一次上任,就这么用心处理郡中政务,二人于是也不敢再生轻视之心。直至深夜,吕和依然在挑灯在处理代郡政务。第一天,吕和自然是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只需将治下各郡县上报来的情况全都大致了解一遍。

    比如,郡中人口几何,收获粮食几许。很多县递上来的公文全都是向郡府要钱要粮,而对于本县的民生建设却无半点独特的建议。吕和大为恼火,自己一路前来,所见到的全是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这些县令个个无能不说,还如此狮子大开口,向郡府要钱粮。

    但吕和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大力整顿全郡的时候。暂且放着,待日后自己根基稳定时,便一一清除这些官员中的蛀虫。

    正当吕和失去耐心再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有一份递上来的公文却是让吕和眼前一亮。这份公文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