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之请叫我列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明之请叫我列强-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回馈也是正常的吧。”迪达士反而不以为耻,义正言辞的回答道。

    “父……父亲大人,他们做的对吗?”少年公子听见迪达士这么说,转头问自己的父亲。

    “嗯,可能不对吧。”中年文士慈爱的摸了摸儿子的头,思考了一会,决定还是说这样做不对。

    “怎么不对,这就是改土归流嘛,咱们大明的西南的几个布政使司不就是跟现在说的情况差不多,不服王化,自立小朝廷。可惜的是这几年边军卫所糜烂,要不然早就应该对那些地方改土归流的,认命流官去治理地方,派遣军队去弹压土王,徐徐而图,数十年可定。”叶观想到了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这样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避免了清末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以至于第n个噶厦政府的出现,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分裂。

    “小兄弟很有见识嘛。”中年文士听见叶观这样说,也是露出了笑容,与手下交谈了几句便转身对着叶观和迪达士微笑着等人说道:“家中有事,吾与小儿就先告辞了,日后有缘还会相见的。”

    “告辞”叶观抱了抱拳,便带着迪达士等人继续往前走,往前走了几米,那位少年公子突然回头对着叶观喊道:“佛郎机的国土怎么变得如此之大?可是与你上回说的历史周期律有关系?”

    “因为他们的国王的王子亲自设立了航海学院,鼓励国人帮他们的王室开疆拓土。上有所图,下必附焉,这样很快就能在国内形成一股风气。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的时候能抬头挺胸的说,咱们没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帝国的版图反而越来越大,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这就足够了。历史周期律嘛,也许有关系,也许没关系,我毕竟没有到过佛郎机。”叶观想到了日后欧洲各国的生活与自己国家的差异,有感而发。

    “我终于明白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真正含义,而且这样讲起来,这个人说的话要比李先生的课堂上好玩多了。”少年公子站在远处看着叶观离开的身影。对自己的父亲认真的说道。

    “明白了就好,不过李先生可是当世大儒,他的教法也必然是没有错的。走吧,时辰到了,该去给你母后请安了。”看见周围都是自己的侍卫,弘治皇帝也就没有在掩饰,慈爱的对着自己的儿子说道。

    “嗯,打磨打磨,或可堪一用。”这是弘治皇帝在进宫前,看着地上的一块石头,自言自语的一句话。
………………………………

第二十七章:皇帝召见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叶观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就有人来通知叶观今日早朝后陛下将会在华盖殿召见自己。锦衣卫的指挥使牟斌也突然下了指令,火线提拔叶观为锦衣卫千户。这锦衣卫千户可就比那有名无实的大汉将军靠谱多了。叶观听见皇帝召见,也来不及高兴自己又升官了,就急急忙忙的从家里穿上飞鱼服赶奔紫禁城。

    等叶观赶到华盖殿的时候,天已经大亮。皇帝早就去上早朝了,所以领路的小太监让他站在华盖殿门外等待陛下下朝。

    “皇帝家的谱儿真大,既然去上朝了,就让我吃了早饭再来不成,一个早朝最少也要上到中午,诶,没饭吃,看看宫女总可以吧。古人说,秀色可餐,看看美妞就当吃饭算了。”叶观在门口等了大半个时辰,觉得有些无聊了,就左顾右盼的观察起紫禁城内的宫女们。

    “嗯,这个宫女屁股不错,嘿,那个小宫女的脸蛋不错,就是没化妆,五官显得扁平扁平。人靠化妆,佛靠金装,果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叶观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宫女们虽然年轻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不过由于没有化妆,让看惯了后世人造美人的叶观总觉得意犹未尽,看的不爽。

    “怪不得那些穿越女一来就能很快的勾搭上那些阿哥皇子什么的王公贵戚,从一出生就是虚假的人来说,怎么样都会比那些纯天然的长得漂亮,那些凤子龙孙们想不注意都不行啊。”想到那些后宫清穿剧,叶观不无恶意的揣测着。

    看了一会纯天然的宫女,叶观又有些无聊了起来,加上早上起得太早,顿时就有些瞌睡了。四下观察了一下,华盖殿门口的两名侍卫也是半眯着眼睛站着,那些小太监们也是靠在门口站着。叶观心中好笑,怪不得明清两朝的宫廷曾经多次发生过闯宫案,有的人甚至就快要达到皇帝的寝宫,守卫这样大意,闯宫者只要不是瞎子,应该都能进来。

    “何必做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事情,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秋天正好用来打盹儿,干脆我也睡了吧。”叶观打了个哈欠,就很标准的做到了众人皆睡我亦睡的状态。

    “陛下御撵到――――!”叶观正做着春秋大梦的时候,一阵洪亮的传话声惊醒了叶观。

    叶观揉了揉肉眼睛,还没进入状态,就看见身旁的宫女侍卫太监一众人等站的是端端正正,精神气特别足,根本不像刚才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心中感慨:看来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仅仅只是站岗这些事情,就连宫里的侍卫太监宫女们都敢蒙骗皇帝。晋惠帝的那句:何不食肉糜这样的名句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些宫女侍卫们刚刚站得笔直笔直的,就看见远处一顶明黄色的黄罗伞盖从远及近而来。领头的是一众大汉将军,大汉将军们器宇轩昂,穿着刺眼夺目的柳叶甲,拿着锃光瓦亮的绣春刀,就是叶观本来该干的活儿。然后就是八个孔武有力的太监抬着一副御辇慢慢了走了过来。

    御辇还没靠近,周围的宫女太监侍卫们就都低着头跪了下来迎接皇帝陛下的驾到。叶观也赶紧跪了下来,这时候可不是耍什么英雄主义作风的时候,你要是站起来大呼:人人生而平等。估计很久就会被带刀侍卫们砍成肉酱,然后丢出去喂狗。

    皇帝陛下的御辇就这么走过了这群人的面前,直直的往华盖殿走去。这还只是在宫内的礼仪,要是出巡,金吾卫,金瓜卫,虎狼犀豹各种猛兽开道,规模就更加的宏大了。叶观现在就很能体会泗水亭长当年看见始皇帝出巡时候的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别说那老小子有什么大志向,就是一傻逼看见这么狂拽酷炫叼炸天的阵仗,也会心生羡慕的,这是从人的基因里面就带来的。就像女孩子天生喜欢过家家,男生对手枪特别感兴趣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那老小子最后成功了,而其他人,呵呵,也许在梦里成功了。

    仪仗进入华盖殿有一段时间了,天色也将近下午两点多钟了,叶观的肚子饿的是呱呱直叫。他突然看着那些宽袍大袖的服装,痴痴的想到:是不是因为大臣们和这些侍卫们上朝值守的时候,饿的话能藏些点心在袖子里,才把袖子做得这么大的,那些老夫子们趁着无人的时候从袖子里拿出一块切糕,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下去,外人以为他们废寝忘食,其实早就吃的饱饱的了?变戏法的祖师爷不会是这些人吧?

    想到这里,华盖殿的大门打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端着拂尘的中年太监。明明叶观就在他的面前,不过那太监仍旧直视前方,视若无睹的高声喊道:“宣,大汉将军,锦衣卫千户叶观,觐见呐――”

    叶观一边暗自诽腹这样的做法叫做忽视人权,一边迈着小碎步进门,一走到殿门口就直直的跪了下去,山呼:吾皇万岁。然后站起来再迈几步,在跪下去山呼:吾皇万岁。一直等做完五拜三叩走到了,不,应该说是跪到了大殿中央的时候,叶观才停止了自己的动作。

    “臣,叶观,参见我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叶观第一次面见天子,当然要把礼节全部做到。其他的还好,他一丝在乎什么人权,唯一不爽的就是大殿里的金砖太硬了,硌得慌。

    “免礼,站起来回话吧。”大殿上一个中年男人温和的声音响了起来。

    “臣,谢陛下隆恩。”能站起来回话,这可确实是皇帝给的隆恩。所以叶观也没再去纠结这声音挺熟悉的,就站起来低着头等待皇帝训话。

    在这里普及一下,面见皇帝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进房间的时候不能迈大步子,只能走小碎步,以免让皇帝觉得你心有不轨,意图刺王杀驾。二,做完一套礼仪之后不要抬头直视皇帝,以免让皇帝觉得你桀骜不驯,直视皇帝乃大不敬之罪。

    啊?你说给你们普及这些有什么用?当然是面见皇帝的时候用了,什么?现在没有皇帝陛下了?诶,如果你是这个智商,就不要去从政了,做做生意也是比较好的,更好的是当个小职工算了,不需要操很多心,因为你再怎么操心,还是上面的人帮你决定……

    为人服务的有一种人,叫做――服务性行业。为人民服务的有一种,叫做――人民公仆。都是为人服务的,自己觉得我上面教的两点能用在哪里?

    所以,开玩笑的,我家没有水表,更别说有社区了。

    ps:求票票和收藏
………………………………

第二十八章:面见君王

    “看来你还是有敬畏之心的嘛。叶观抬起头来,让朕好好与你说会儿话,老低着头也恁的没有意思。”坐在御座上的弘治皇帝今天脾气很温和,带着笑意看着端立在大殿里的叶观。

    “是你,你是……臣有罪,臣君前失仪。”叶观一抬头,看见坐在龙椅上身着团龙服,头戴翼善冠的弘治皇帝居然是昨天晚上与那小公子一起出来的中年文士,顿时心中就凉了一大片。昨天与自己说话的就是弘治皇帝,那么那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公子肯定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了,自己开了玩笑的人居然是朱厚照!他不会灭我九族吧?

    “不知者不怪,叶观,我见过牟斌和兵部与东厂写的奏报,你上次在华亭县做得不错,你可与我细细讲解一下当日的情形。折子上说的自然没有你亲身经历来得实在。”弘治皇帝温和的看着叶观,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

    “回禀陛下,当日的情形是这样……”叶观把当日的情形说了一边,包括真倭假倭合流一起袭扰沿海,假倭屠戮百姓,真倭挥刀砍死还在襁褓里的婴儿,华亭县县令于文中和一干文官的态度与驻军兵丁的战斗力和后来即将城破的时候于县令决定以死殉国,让县丞主簿带领百姓先走来洗脱那个假倭对大明朝没有好官的污蔑。直到城破的最后一刻金山卫的官兵才姗姗来迟并且前后夹击击溃了倭寇的事情,叶观虽然讲得很仔细,但是却不敢讲那些文武官员在战后夸大战功,私分功劳的事情。因为这是官场的惯例,他也不敢随便乱说。

    “陛下,陛下,臣讲完了。”叶观讲得口干舌燥,一抬头却看见弘治皇帝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所以低声对着唤着皇帝。

    叶观自己讲的慷慨激昂,却看见弘治皇帝不甚在意的样子,突然有些悲哀,难道在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眼中,那些底层百姓的性命还不如蚂蚁不成?

    “嗯,朕听见了。叶观,你既然战在第一线,对我大明的卫所官兵有何看法?”

    “陛下,卫所制度本来是官兵自养的好制度,就如曹操的屯田一样,平时种田可以自保生活,战时自动成为本地的军队,不需要百姓自带干粮兵器参加王师,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可是陛下,再好的佛经也架不住歪嘴和尚念出来啊。那些卫所的将官把兵丁当做自家奴仆,那些军官们谁家没有百十亩的田地,他们都不用佃户耕田,全靠自己手下的大头兵。那些兵丁天天去耕田,几乎不参加训练,等倭寇一来,卫所官兵又与那些拿着锄头的农夫有何区别?况且卫所吃空饷也是平常之事,金山卫近在咫尺,却迟迟不到,其中原因,微臣也并不清楚。”叶观是个很记仇的人,就是那个爱份功劳的付总兵,差点害死了华亭县数万百姓的家财性命,这回居然既然皇帝问起来,怎么着也得整他一整。要他知道当兵,除了抢功劳之外出了差错也是要负责的。

    “昨日的那些佛郎机人又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国家的军队真的能开疆拓土,把一个还没福建大的弹丸小国扩展到什么新大陆和有五六个承宣布政使司那么大?那他们有多少军队?又有多少人口?他们怎么能负担得起连绵不断的战争而不拖垮百姓和朝廷”弘治皇帝坐在龙椅上。听到叶观这么说,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然后换了个话题。

    弘治皇帝昨日回宫之后,就一直想回想那些西夷人的话语,早上上朝的时候又听见明军在西域打了几次败仗。而江浙两省的沿海,这几日倭寇似乎也要过年了,袭扰滋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倭寇掳掠百十名妇孺而官军溃败的情况,这些事情交杂在一起,让本就身上难受的弘治皇帝更加的头疼起来。所以刚才叶观讲到倭寇凶残的之后,弘治皇帝不自觉的闭上眼睛,让身旁的小太监帮他按摩太阳穴来缓解心中的郁结。为什么大明的官兵总是吃败仗,而西夷人却能开疆拓土。弘治皇帝虽然是个守成的君王,可是他也想大明朝在他手中发扬光大,便想着问问看与他们接触的叶观,说不定这小子能说出几个道道来。

    “陛下,他们的军队可不是什么仁义之师,那些军队很像咱们招安而来的海盗土匪。不过咱们招安的那些匪类,要么祸害周边百姓,要么被剿灭。而他们的那些海盗们却被赶出去搜刮金银财宝贡献给国王来换取贵族的身份,所以为国王开疆拓土的人越来越多。有钱拿,还能脱离罪犯的身份,那么他们还不拼死为国效力。不需要花一分钱还能流进来大笔的银钱,所以拖不垮他们的朝廷,有点像汉武帝派霍去病北击匈奴时候的情况,直接抢匈奴人的牛马作为给养,然后用匈奴人的给养来打击匈奴人。”

    叶观也不敢讲的太过,这个儒家当做外衣的年代,裸的说出原始积累与铁血贸易,先别说他们听不听得懂,估计不仅皇帝受不了,就连那些自认为自己是忠义无双,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学究们也受不了,所以只能把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例子当做教材讲给弘治皇帝听,不过这也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把弘治皇帝听了个模模糊糊。

    “陛下,与皇后午膳的时辰到了。”弘治皇帝还准备问问清楚的时候,旁边的太监上前告知了弘治皇帝时间,弘治只能意犹未尽的点点头。

    “叶观,看你年纪不大,以后就与皇太子做个伴读吧。上次你说我的皇儿缺少朋友,结果他在宫里追着朕问了好些日子能不能让你入宫当他的朋友,朕看你还有些学识,就入东宫当一个春坊的侍读吧。可不要辜负了朕和皇太子的好意,不然朕可饶不了你。”弘治皇帝一说起自己的儿子,显得格外的开心与慈爱,既然儿子想让这叶观做他的伴读,那么就招他入宫与皇儿作伴。

    “臣遵旨,微臣告退。”叶观躬身迈着小步子缓缓而退,殿外自有小太监引他去见过皇太子殿下。

    “咳,来人。派北镇抚司锦衣卫的人会同东厂的人去调查金山卫延误战机的情况,如若那叶观讲的属实,给我把金山卫一应人等尽皆拿入昭狱严加审问,死活不论。还有,让锦衣卫的人仔仔细细去调查叶观的身世,不明不白的人可不能做我皇儿的伴读。”弘治皇帝看见叶观离开了华盖殿,咳嗽了一声,然后对着一直跟在自己身旁的老年太监说道。

    “奴婢遵旨。”老太监一躬身,护送着弘治皇帝前往坤宁宫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