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袁隗亲手将刘辨扶下皇座,将一应玺印解下交于刘协,再扶刘协登上皇位。
    同时让丁宫宣读策文,解除何太后垂帘听政,因其谋害董太后,迁入永安宫(冷宫)。
    同时改国号元熹二年为初平元年。
    三日后,何太后被鸠杀,董卓不允许朝廷为其举行丧礼。
    却趁着何太后遗体与汉灵帝合葬,打开皇陵之际,派人进入皇陵收刮其中的财宝。
    之后董卓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的刘虞为大司马,自己领太尉之位。
    并且赐自己九锡中的虎贲、斧钺,封为郿侯。
    ps:九锡是皇帝赏赐给臣子的最高礼遇,虎贲与斧钺是其中的两样。
    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董卓联合司空杨彪等人请求朝廷为“第二次党锢之祸”的众多党人平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因此也有部分人开始投靠董卓。
    在谋士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开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其中董卓最信任的人就是蔡邕。
    甚至董卓还不计前嫌,任命当初违抗过自己的鲍信、袁绍为地方太守。
    自从董卓的权势愈发稳固。
    但是随着权力的逐渐增大,董卓却开始做事肆无忌惮起来。
    他纵容手下士卒抢夺洛阳城中的富户,收刮财物,奸**女。
    六月初,董卓又自封为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此时董卓的权势已经比起当年的大将军何进还要大了。
    也因此,董卓日益骄纵起来,见到不顺心的,无论对方是何官职,直接杖杀。
    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
    因为当年与车骑将军何苗有过节,董卓直接下令让人将何苗尸首挖出,随意丢弃在园林之中。
    还将何进、何苗、何太后三人的母亲舞阳君杀死。
    许多看不惯董卓行径的人纷纷离开洛阳,回到自己故地招兵买马准备反抗董卓。
    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三公文书散发各地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呼吁各地起兵讨伐董卓,恢复刘辨帝位。
    此时已经到了陈留的曹操率先响应,他直接散发檄文准备组成联军讨伐董卓。
    曹操自知自己威望不够,于是拥立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为盟主,各地官员纷纷响应。
    至九月,已有十七路诸侯抵达虎牢关外。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三万五千。
    冀州牧韩馥军队两万人。
    豫州牧孔伷军队两万三千人。
    兖州牧刘岱军队两万八千人。
    河内郡太守王匡军队一万一千人。
    陈留太守张邈军队一万五千人。
    东郡太守乔瑁军队一万九千人。
    山阳太守袁遗军队两万。
    济北相鲍信军队九千人。
    北海太守孔融军队八千人。
    广陵太守张超军队一万二千人。
    北平太守公孙瓒军队一万五千人。
    上党太守张杨军队一万九千人。
    长沙太守孙坚军队两万两千人。
    渤海太守袁绍军队两万五千人。
    骁骑校尉曹操军队一万一千人。
    徐州牧陶谦军队两万人。
    联军合计三十一万两千余人,而且后续部队还在不断赶来的途中。
    相比于拥兵三十万的董卓,联军在兵力占据一定的优势。
    此时秦华也已经收到了曹操的邀请,他率领凉州五万大军已经来到了潼关之外。
    就在秦华刚刚扎营之时,秦华互见远方一条幼龙缓缓升空,在空中盘旋数圈之后哀鸣一声,化为了点点星光。
    秦华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他赶紧询问一旁的贾诩,是否有看到一条幼龙升空。
    贾诩不解的望向远方,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忽然贾诩对着秦华说道:“主公莫不是学过什么望气之术?”
    这时秦华才想起,自己当初和左慈是学过一门望气的法术,只是许久都没有用过,他差点都忘记了。
    等贾诩听完秦华所看到的景象之后,不由叹息说道:“弘农王刘辨估计已然殒命。”
    秦华不明所以,贾诩解释道:“此时诸侯联军打着恢复弘农王刘辨帝位的旗号,想来董卓为了决了联军念想,已然害死了弘农王。”
    秦华听后不由唏嘘不已,刘辨今年不过十三岁而已,一名儿童又有何过错。
………………………………
第四十三章 马超与阎行
    秦华之所以没有直接前往并州,是因为他怕自己的这种做法以后被人诟病。
    毕竟现在天下诸侯都在前往洛阳,如果他一人非要去并州,那么就不免会被人认为秦华是在趁机壮大自己。
    而如果先攻打潼关,失利后在去并州,那就情有可原了。
    就在秦华巡视军寨之际,他忽然看到两名少年正在比武,两人均使一根木棍,却用的是使枪的方法。
    看两人斗的激烈,秦华也来了性质,并没有上前打扰,而是远远的观看。
    其中一人年仅十三岁,与少帝刘辨同年出生,他就是马腾之子马超。
    其实秦华早就询问过关于马超的事情,但他得知马超当时只是儿童,也就绝了让马超从军的打算。
    只是嘱咐马腾用心培养马超,此子日后必定是将军之才。
    此次出征,马腾知道秦华并非真想要进攻董卓,之后会前往并州,所以就让秦华将马超带上,让他长长见识。
    与马超战斗那人,秦华倒是第一次见到,样貌虽然平凡,但是武艺倒是真不错。
    可能因为年长一些,此人的力量在马超之上,而且枪法水平也不逊于马超,倒也非常有潜力。
    “那子是谁啊。”
    秦华指着年长一些的那名少年问道。
    “此人名叫阎行,乃是韩遂大人麾下的亲兵。”
    “韩遂么。”
    秦华低声说了一句,就不再言语,只是继续观看两人的对决。
    终于还是马超率先败下阵来,被阎行一脚踢到在地,想要起身时,阎行的木棍一头已经来到了自己眼前。
    “服不服?”
    阎行看着马超说道,作为胜利一方的阎行却是满眼的怒火。
    “不服。”
    马超倔强的说道。
    “韩遂就是一败军之将,你大死我也这么说。”
    就在阎行准备继续动手的时候,一道声音忽然传来。
    “超儿,你怎能如此说话。韩大人现在可是叔父的麾下,他是败军之将,那我是什么,败军之帅?”
    这时马超也发现了秦华的到了,立刻说道:“秦叔父。”
    阎行自然知道马超口中的秦叔父是谁,也收起木棍对着秦华行了一礼。
    “你是阎行?刚刚的武艺很是不错啊,何人所教?”
    “禀州牧,无人教导,此乃我自己乱练的。”
    “嗯,很不错。你们打架的原因我也大概知道了,我替马超向你道歉。”
    “不敢。”
    见秦华准备拱手,阎行立刻说道。
    秦华看此人进退有度,见到自己也没有丝毫紧张,就知道此人必然是一名人才。
    只是阎行这名字自己怎么没什么印象?
    “我预收你做我麾下亲兵,你可愿意?”
    听到秦华的话,阎行不由眉头一皱。韩遂对他有知遇之恩,又资助过他的家里,又如何能背弃韩遂前往秦华的麾下呢?
    这时韩遂也刚好经过这里,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后,立刻替阎行答应了下来。
    现在韩遂也这样说了,阎行自然也不好拒绝了,对着秦华说道:“谢过州牧。”
    韩遂赶紧纠正到:“应该是谢过主公。”
    秦华在一旁没有插嘴,称呼这事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讲究的,州牧和主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只要阎行肯叫自己一声主公,就相当于定立了一个契约,想要背叛就要考虑背叛后所带来的后果。
    “见过主公。”
    阎行最终还是改了口。
    秦华就将阎行收为了自己的亲卫,而且还不是普通的亲卫,是那种无论秦华走到哪里都能够站在他身边的亲卫。
    马超被阎行击败后心中不服,见阎行成为了秦华亲卫,也闹着要当亲卫。
    本来马超只是来战场增长一下见识的,秦华本就没有想过要让他上战场,既然如此索性就把收为亲卫好了,这样还能方便自己照顾他一下。
    等到秦华巡视完大营回到主帐的时候,这两个小亲卫也换上了亲卫才能穿戴的全黑色的甲胄。
    秦华在大帐中闲来无事就那些一些书籍开始观看,两名少年则是站在帐门口开始聊起了天。
    两人应该算是不打不相识,打过一架之后关系似乎好了很多。
    “怎么样,这身装备不错啊。听说这是工部特制的铠甲,现在只有主公的亲兵以及陷阵营才能装备。”
    马超成为秦华亲兵后也跟其他人一样开始称呼秦华为主公,而不是之前的秦叔父。
    阎行在一旁抚摸着身上的甲胄,他也非常满意。
    不过他更在意的是马超口中提到的陷阵营。
    “陷阵营你都不知道?”
    马超怪异的看向阎行,作为秦华军中的最强精锐,普通士卒皆以进入陷阵营为荣,而阎行居然不知道。
    “这陷阵营可是凉州军中最强的精锐,虽然只有三千之数,但却是从整个凉州以及羌、胡之中选拔出来的士卒。。。”
    秦华在帐中听到门口传来的声音,不由摇摇头。
    以前那些亲卫哪敢在站岗的时候聊天的,不过这样到也好,两名少年的聊天让沉闷的军旅生活多了一丝生气。
    “闭嘴。”
    忽然一声喝骂传来,马超两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来人正是秦华的亲卫队长北宫澈,他在附近巡视完后回来居然看到大帐门口的两名亲卫正在喋喋不休的聊天,不由发起了火来。
    “主公正在里面研究军国大事,尔等如何敢在此喧哗?”
    面对北宫澈的喝问,两名少年不由低下了头,不敢有丝毫反驳。
    “好了,北宫澈。你进来。”
    最后还是秦华为他们接了围,将北宫澈叫了进去。
    “将诸将召集过来。”
    “是。”
    营寨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秦华准备与诸位将领一同商讨一下明天的战斗。
    强行进攻潼关必然会损失惨重,所以明天的战斗就有讨论一下,如何能够在尽量减少伤亡的情况下假装败北。
    只有攻打潼关失利,秦华才有借口转战并州。
    就在秦华与诸位将领商讨明天的战斗之时,一支军队也由洛阳来到了潼关。
    另秦华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军队的统领居然是吕布、吕奉先。
………………………………
第四十四章 战吕布
    第二天,秦华就带着军队来到潼关之下。
    “董卓残暴擅权,天下人共讨之,尔等如何还在助纣为虐,还不速速投降?”
    秦华派出一人来到潼关之下喊话,虽然对方几乎不可能开门投降,但是这个流程还是要走的。
    结果让秦华意外的是城墙上并没有回话,反而是大门渐渐打开了。
    “不会真的投降了吧。”
    不敢置信的看向慢慢打开的大门,秦华脑筋立刻活动了起来,思考如果对方投降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不过很快他就不用想这个问题了,因为随着大门打开,出来的无数手持武器的董卓军队,看起就不像是来投降的。
    等到队伍在潼关之前集结完毕,一人缓缓从阵中走出。
    “要战便战,何须多言。”
    只见此人身高七尺开外,细腰扎背膀,双肩抱拢,面似傅粉,宝剑眉合入天苍插额入鬟,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怀,头戴一顶亮银冠,二龙斗宝,顶门嵌珍珠,光华四射,雉鸡尾,脑后飘洒。
    身穿粉绫色百花战袍,插金边,走金线,团花朵朵,腰扎宝蓝色丝蛮大带,镶珍珠,嵌异宝,粉绫色兜档滚裤,足下蹬一双粉绫色飞云战靴,肋下佩剑,站在那儿是威风凛钉,气宇轩昂,正虎视眈眈看向秦华军。
    此人坐骑也是神骏,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追风逐电,赤兔超光。
    赫然就是董卓送给吕布的那匹赤兔马。
    那么来人也不用说了,正是大名鼎鼎的吕布、吕奉先。
    秦华见此心中一惊,吕布此时不是应该在虎牢关外与其余诸侯对战吗?怎么来了这潼关?
    不过秦华却丝毫没有畏惧,他现在的这具身体同样天赋异禀,加上多年习武,秦华早就想试试和吕布的差距有多大了。
    在之前的数次战争中,秦华感觉自己的武艺一直在进步,当年在洛阳输给了吕布,现在他想试试骑战差距有多少。
    而且秦华坐下的黑子也亢奋了起来,他虽然不及赤兔品种优秀,但是生性好逗,如果不是知道他是秦华的坐骑,还以为这是一匹野马呢。
    在见到赤兔马后,秦华感觉到黑子明显躁动了起来。
    “看来你也想战斗了啊。”
    秦华轻抚黑子的鬃毛,在与扶罗韩的那次战斗后,黑子修养了两个月才能再次乘骑。
    不过那次重伤并没有消磨掉黑子的斗志,反而越发好战了起来,现在他已经不能和其他马匹关在一起了,因为这样很容易就会使那些马匹受伤,不是被咬掉了耳朵,就是被踢断了肋骨。
    “走。”
    秦华一拍黑子,黑子立刻领命带着秦华来到了两军阵前。
    “奉先,好久不见啊。”
    秦华率先给吕布打招呼,作为一个现代人,秦华对这些古人名人还是很尊敬的。
    尤其是像吕布这样的猛士,或者贾诩这类的多智之士。
    “秦华,你缘故攻伐潼关,还不速速退兵。”
    吕布却对秦华没有丝毫好脸色,如果不是因为张辽等人还在秦华麾下,他甚至都不想和秦华说一句话。
    看出了吕布的轻视之色,秦华也不由有些生气。
    “听闻吕奉先拜了董卓为义父,不知道丁建阳知道此事会不会托梦来找你啊。”
    吕布之名早已传开,而他拜董卓为义父后,也渐渐有了称呼他为三姓家奴的声音,这是吕布最不愿意听到的。
    所以他在外都是称呼董卓为董公,没想到秦华直接就提起了这事。
    “秦玄虎,好胆。”
    说完,吕布就提着方天画戟向着秦华冲来。
    秦华也不示弱,手拿陨星枪就迎了上去。
    双方武器刚一接触,两人心中同时大惊。
    吕布是没想到秦华居然也有如此力量,以前与他作战的那些将领,极少有人能够硬接下他一击。
    而现在秦华不但接住了,在力量的比拼上也丝毫不落下风。
    秦华则是比吕布更为震惊,之前与吕布比试之时,他还以为已经知道了吕布的力量,没想到当时他居然还留着力。
    这次秦华与吕布的一击,虽然看似双方打了一个平手,但是秦华却知道是自己输了。
    因为自己有马镫借力,比拼之时不但能够用处上肢的力量,还能借助下肢的力量。
    而吕布只是凭借着上肢的力量就与自己打了一个平手。
    一击之后,双方收回兵器,又是数次硬拼,秦华感觉自己并不能在力量上取得优势之后就开始改变策略,想要以技制敌。
    他随着蒙心学习了一年多的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