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齐霖诊治完毕,细说分明,又给豫章公主开了个方子。主要是食疗,药物什么的,吃多了有害无益。

    豫章公主虽然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受李二陛下宠爱,但却相当低调。

    她可能也知道,母亲的下嫔身份,与长乐、晋阳等公主的皇后母亲,差之太远,恃宠而骄,对自己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有这样的明智,只要身体没事儿,徐齐霖相信她能得善终。

    而唐义识也不象长孙冲、程怀亮那般有显赫的家世或是霸道的老爹,两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成为夫妻,倒也是有福气的事情。

    “风疾的症状已显,平常多加注意,慢慢调理,倒也不必太过担心。”徐齐霖是向着唐义识说的话。

    唐义识连连点头,明显松了口气,拱手致谢。

    “姐姐没有气疾,却是幸运。”兕子看起来颇有些羡慕,苦笑道:“不象我,风疾气疾都有。”

    豫章公主轻轻拍了拍兕子的手臂,安慰道:“兕子也莫成天想着这病那病。你看那长乐殿下不也一样,可依着齐霖的方子调养,现在可还能看出病状?”

    徐齐霖笑道:“豫章殿下说的极是,病势与心情大有关系,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有些病不药而治;可积郁消极,小病也会变成大病。”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接着说道:“家师便说过精神胜过疾病,某也认为极是。”

    兕子眨巴眨巴眼睛,忽然狡黠地一笑,说道:“我的心情现在就不好。你送了四哥新式马车,我觉得坐着舒适,可却没有。”

    徐齐霖咧嘴苦笑,心说:你是公主啊,还缺钱了?不到八岁就有实封,捧着金饭碗,怎么还向我要东西?

    唐义识赶忙在一旁打岔,说道:“既是晋阳殿下喜欢,齐霖改日再送便是。想这马车精致,怕是打造费时,现下只有这两辆罢?”

    徐齐霖嘿然一笑,说道:“唐兄说得极是。这新式马车乃是新安的工匠所制,等再送来,一定送与晋阳殿下。”

    兕子笑着点头,说道:“这还差不多。可我也不白要,马车多少钱,我照价购买便是。”

    徐齐霖也不谦让,反正是皇家的钱,最后还得流入皇家,左兜揣右兜的事情,无所谓了。

    豫章公主谢过徐齐霖,便转身回去,还招呼着兕子。

    兕子却没有马上走,说是要问徐齐霖些事情,独自留了下来。

    “父皇已经允准我出宫,去你家的山庄小住避暑。”晋阳公主似笑非笑地说道:“我已经告诉了小昭,明日便和她一起走。”

    徐齐霖眨巴眨巴眼睛,虽然有所预料,但还是有些意外。

    晋阳的病势已经大有好转,心病也去了,可李二陛下显然是不知道,才会答应晋阳出宫。

    可这下子自家的山庄会变成啥样子?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想到这样的情景,徐齐霖就有些头大。

    “怎么,不欢迎?”晋阳走过来,盯着徐齐霖的眼睛。

    徐齐霖呵呵一笑,说道:“当然是热烈欢迎,公主殿下驾临,徐家庄子蓬壁生辉啊!”

    停顿了一下,他又试探着问道:“不知公主殿下的安全保护需要多少侍卫,要不要徐家的护院也参与。”

    晋阳公主笑了笑,说道:“侍卫嘛,只有二十个。徐家庄子嘛,自然是你徐家多出些人力啦!”

    徐齐霖松了口气,点头道:“公主殿下放心,徐家庄子民风淳朴,徐家护院也甚是精干,保护殿下安全,绝无问题。”

    兕子笑道:“知道你的心思,怕我前簇后拥,扰了徐家庄子的清静。要不是我尽力劝说,父皇岂会只派二十个侍卫?”

    “殿下体恤百姓,下官在此谢过。”徐齐霖拱了拱手。

    兕子淡淡一笑,问道:“徐小郎,你什么时候去扬州,还有其他地方,这不是已经计划好了吗?”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殿下已无大碍,下官安排好大盈库的工作,半月后便要启程。”

    “半个月啊——”兕子微皱眉头,建议道:“天气炎热,不如等凉快一些再走。”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要等天气凉爽,怕是要三四个月,下官恐怕耽误差事。”

    “差事有这么紧急?”兕子摇了摇头,说道:“再说,那么多官吏,还就是没你不行?”

    徐齐霖干笑了两声,说道:“下官不敢托大,但有些工作,还真需下官前去指点,方能顺利完成。”

    兕子认真地打量了一下徐齐霖,稍显无奈地说道:“好吧,既是这样,那你便按计划做事。不过,离京前要通知我。”

    ()

    :。: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延迟启程

    徐齐霖不知道兕子要干什么,大概觉得是送个行啥的,或是托他在外买些什么新奇之物,也就不以为意。

    酒宴结束,徐齐霖也告辞回家。刚坐下歇了一会儿,小昭便来说去山庄避暑的事情。

    徐齐霖觉得阿姐从脉象上看很平稳,唐初的后宫,特别是李二陛下在时,还没那么乌七八糟的烂事。

    争宠肯定有,但宫斗却几乎没有发生。至于什么下药之流,更是不可能出现。

    再者,阿姐宫里都是用久的人,还有府内派出的仆妇,都被徐齐霖耳提面命,给予重赏,能不尽心尽力?

    所以,小昭也不用时常去宫里看望。再说兕子和新城要去山庄,也得小昭陪着才好。

    “明天和公主殿下去山庄住上两三个月吧!”徐齐霖很痛快地答应下来,笑着拍拍小妹的肩膀,“哥哥准备准备,也要启程,家里又要你多费心了。”

    小昭眨着大眼睛问道:“天气炎热,你又何必急着出外奔波?皇家的差使,那么卖力做什么?你也担心阿姐,不如等秋天凉爽,我也回来了,你再走。”

    徐齐霖挺奇怪,疑惑地问道:“小昭,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是老哥的差事,早干晚干还不一样?”

    小昭撇了撇嘴,说道:“皇家无情,你那么卖力干嘛?现在咱家又不缺钱,你已经是侯爵,我看差不多了。越是官爵高啊,反倒越是危险。你看那杜荷,还是城阳公主的驸马呢,不是照样砍头。”

    徐齐霖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那不一样。杜荷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掺和进了皇储之争,还要谋反,杀头不冤枉。”

    “那魏王成了太子,以后就不会改变了?”小昭不服气地说道:“说不定陛下又会有别的想法,晋王还留在他身边呢!”

    徐齐霖摇了摇头,说道:“晋王已经决定要就藩,我想陛下多半会答应。魏王嘛,只要安分守己,储位不可动摇。”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就算陛下的心思会变,也不太会影响到老哥。我是为皇室办差,又不是为太子。你想啊,那么多朝廷重臣辅佐教育,这也是陛下所派。难道以后换了太子,这些人都要受牵连?”

    小昭翻着眼睛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我相信哥哥的判断。但阿姐最重要,你的差使就那么急?”

    徐齐霖挠了挠头,被小妹这一将军,还真没话说。好半晌,他苦笑道:“也好,便等你回来我再启程。反正大盈库的公务,京城这边也不少。”

    小昭呵呵一笑,只说要回去收拾东西,转身离去。

    徐齐霖看着小妹离去的背影,觉得她这么一番长篇大论把自己留下来,倒好象是为了能痛快玩耍,不要分心家里的事情似的。

    虽然觉得小妹是这样打算的,徐齐霖倒也不觉得怎样。有些道理还是对的,比如皇家无情,特别是涉及到皇位,简直是六亲不认。

    而现在他已经帮助李四胖得到了储君之位,阿姐也将有子女傍身,不会再有青灯古佛的凄惨,自己卖力的目的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

    自己的实际利益,以及家人的幸福安康,这两个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徐齐霖发现自己积极工作的原因,已经是为了大唐的强盛,为了大唐子民的平安和富足。

    高尚嘛,有那么点。但这些目标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原因则是徐齐霖对于大唐的认同感,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融入大唐,成为了大唐的一分子。

    连老百姓都有的朴素观念,就是国家强盛和个人生活的安乐富足,徐齐霖岂能没有这样的觉悟?

    自己改变了大唐,大唐也在改变自己。

    徐齐霖沉思良久,找到了症结所在,也不由得苦笑连连。

    “傻笑什么呢?”阿珂说着话走了进来,这一张嘴就让徐齐霖分辨出来,是小夜无疑。

    对这个没轻没重的家伙,徐齐霖也很无奈。阿珂是多好的姑娘,怎么就让小夜给弄得变化无常。

    当然,小夜也是个好孩子,就是调皮些,没坏心眼儿。可徐齐霖还是有些不习惯。

    “小昭和公主殿下要去山庄避暑,你也过去住段时间吧!”徐齐霖说道:“你和公主殿下也认识,关系也还好。”

    小夜没马上答应,开口问道:“你不是要去扬州、登莱等地嘛,什么时候走?”

    “你想跟着去呀?”徐齐霖反问道。

    小夜点了点头,说道:“早就跟你说过呀,我想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美景。阿珂也很想,和我一样。”

    嗯,这倒是可以理解。阿珂虽然走过不少地方,但遗憾的就是眼盲。现在恢复了,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我可能要入秋后才启程出发,你就放心去山庄避暑,走的时候我肯定叫你。”

    小夜抿嘴一笑,神情甚是满意,却又提出了个条件,“那个四轮马车坐着舒服,咱们能不能走陆路啊,能看沿途的风光。”

    去扬州走陆路?!徐齐霖有些为难,马车倒在其次,他怎么也能为自己弄上两辆。

    “这个现在不好说。”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四轮马车呢,除了卖给豪富高官,还有驰驿也会配置,各地也会建厂制造销售。但生产的数量肯定有限,不好说到了秋天,就能方便地坐上马车。毕竟,水路快捷的话,还是坐船好。”

    “好吧,你尽力就好。”小夜也没强求,阿珂对她的影响也是有的,但要说到温婉,估计她这辈子也达不到。

    “那你也去收拾收拾,明天便和小昭去山庄。”徐齐霖顿了一下,又想起件事情来,说道:“告诉你阿姐,多留意晋阳公主的身体和气色,有什么异常,马上来通知我。”

    公主驾临,说是荣幸,可也意味着责任和风险,徐齐霖决定秋天启程,也有这方面的担心。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孙神仙来京

    除了徐齐霖,没有谁更知道大唐在以后十数年的时间里,也就是李二陛下在位期间,历史的轨迹会驶向哪里。

    多了李四胖这个变数,历史虽然已经改变,但大唐周边的大环境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漠北的薛延陀,辽东的高丽,西域的西突厥,这是大唐的三个大敌。

    但相比较而言,西突厥能给西域的唐军制造点麻烦,但已经是日暮西山,两三万唐军再加上附庸部队,就足以对付。

    至于薛延陀,虽然担任缓冲和预警的李思摩所部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但薛延陀想从漠北长途跋涉而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或许,李二陛下已经排好了兵将,就等着薛延陀劳师袭远,在家门口给薛延陀以沉重一击,使其一蹶不振呢!

    所以,辽东的高丽便是李二陛下最想打的敌人。这一点,不光徐齐霖看出来了,很多臣僚也猜到了。

    而要征讨高丽,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就是钱粮物资,所耗费的比征伐高昌要多出数倍不止;另一个则是借口,兴师有名,在古代是很讲究这个的。

    包括李二陛下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大盈库会成为日进斗金的机构,会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动机。

    其实,大盈库日进斗金是没错的。但要靠这样一个机构来攒起兴师动众的资金,显然还是不够的。

    可大盈库有徐齐霖啊,下面就有印书坊,《农书》已经刊印全国,被李二陛下指定为地方官的必读,并要求地方官督促指导老百姓遵照而行。

    只这土法沤肥,至少也会让每亩地多打个三五斤吧?

    别小瞧这三五斤粮,要算全国有多少田地。据历史资料,唐初的耕地数量在两三亿亩左右,那多打的粮食就有十亿斤上下。

    不用算得那么满,取一半的增产量,多收的粮食的也在五亿斤左右。

    从徐齐霖推出百科式的《农书》,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就算前两年是给官员们消化吸收,只算后两年的,也是个相当惊人的数量。

    而随着河西、陇右、西域的开发,以及南方的持续开垦,耕地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就足以支撑唐军继续对外征战了。

    再加上海关的建立,大盈库邸店的延伸增加,丝绸之路的打开,整个大唐的商贸都被带动起来,使得国库的收入也不断增长。

    “只要钱足粮丰,国家便能长治久安。”李二陛下轻呷着香茶,语重心长地对学习政务的胖儿子说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能做到这样,何愁江山不固?”

    李四胖正翻阅着户部这几年的统计报表,听到老爹开口,赶忙正襟危坐,凝神细听。

    道理很浅显明白,老百姓能吃饱,哪怕饿不死,又有谁会去造反?而中国老百姓,更是最能忍耐的。

    “父皇教诲,孩儿铭记于心。”李四胖拱了拱手,说道:“征伐不臣高昌,赈济渭河水灾难民,朝廷钱粮颇为充足,皆是父皇英明,治国有方。”

    李二陛下淡淡一笑,说道:“青雀,为何不说朕还修了大明宫?”

    李四胖赶忙说道:“太极宫地势低下湫湿,父皇龙体关系到大唐社稷,修之应当。况修大明宫,未用各州率口钱,也未给百官减俸,更未加赋于民。大兴土木而不劳民伤财,实乃千古未有。”

    李二陛下捋着胡子微微颌首,说道:“大兴土木而不劳民伤财,你这句话正说在关键上,但还不完全。”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解释道:“劳民肯定是有,但不是让百姓服役,而是正常雇佣。是以,百姓不觉其苦。伤财也不必讳言,但却未加赋,未动用国库,而是用的皇家内府的钱财。”

    对于大明宫的修建,李四胖当时在洛阳,对情况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听李二陛下这么一解释,不禁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皇家内府的钱,那岂不就是大盈库所挣来的?

    李四胖想到这里,觉得可趁机给徐齐霖说几句好话,便开口道:“皇家内府没有大的经营,大盈库倒是干得风生水起,钱赚得极多。”

    李二陛下嘿然而笑,说道:“没错,修大明宫的大部分钱财确实是出自大盈库,齐霖赚钱的手段令人刮目相看。只那镜子,便赚了几百万贯不止。”

    李四胖不禁吃了一惊,几百万贯哪,竟只是那用于照影、梳妆的镜子赚来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获悉底细。

    李二陛下看出了胖儿子的惊讶,缓缓说道:“莫要只看镜子在长安的销售,未攻下高昌时,镜子就已经通过扬州、广州销往海外,获利之巨,令人瞠目。待到西域开通,镜子却是最受欢迎的,又是一大笔的收入。”

    “原来竟是销往海外了。”李四胖赞叹道:“这孩儿倒是知之不详,只算我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