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齐霖的火药爆破演习,他是没有看到的,但他知道,这是徐丞携来的攻城利器。这利器,还当真是犀利。

    行军副总管姜行本,乃是将作大匠,主修过九成宫。

    此次征伐高昌,李二陛下言道:“攻战之重,器械为先,将士属心,待以制敌……”特派他率领所征工匠随军,为军队打造攻守器械。

    可工匠是用了,却不是姜行本所熟悉的器具。但侯君集有令,就按徐丞所绘图纸打造。

    等看到打造出来的霹雳砲进行试射,姜行本的嘴巴便合不拢了。这玩艺儿太猛了,二百多斤的大石能扔出去百步远,咣咣咣的威力实在令人瞠目。

    在经过甘、肃二州时,姜行本便看到无数以风力驱动的磨坊,还有路上跑的人力风帆车,已是颇为叹服。

    看过攻打罗曼山要塞的巨石飞空,姜行本此时已经不甚惊讶。可望着远处矗立的巨大的投石机,心中还是钦佩徐齐霖的机巧之技,已是超过自己。

    城门已被攻破,高昌守军的士气一下子降到谷底,等如狼似虎的唐军冲入城内,战斗便很快结束了。

    等房二兴高采列地跑到徐齐霖面前,看到的是一张黑脸。

    房二挠了挠大脑袋瓜子,嘿然笑道:“齐霖骗我,还说没啥仗可打。”

    “这种规模的作战,还用你来显摆?”徐齐霖咬了咬牙,斥道:“不是说好的在后面扔石头嘛,谁让你蹿出去的?”

    房二眨巴眨巴眼睛,说道:“某这不立功了嘛,斩首三级,厉害吧?”

    徐齐霖伸手点了点房二,说道:“行,你那么能打,就让牛将军,或是侯国公把你收进军队吧!可不要说是跟着我来的高昌。”

    房二嘿嘿一笑,没脸没皮地说道:“别生气嘛,咱兄弟什么关系,至于急哧白脸的嘛!对了,鲁达也不错,很勇猛的。”

    徐齐霖叹了口气,实在不想看房二这副德性,摆手让他离开。眼不见,心不烦。谁让自己沾上了呢,只能兜到底了。

    唐军占领田地城后,继续向高昌逼进,速度很快。

    要说侯君集,在军事指挥上确实很有一套。快速进攻,迅猛打击,根本不给高昌国和西突厥调整反应的时间。

    但当唐军主力距离高昌已经不远的时候,传来了鞠文泰被吓死,近日即将安葬的消息。

    趁他病要他命,众将觉得应该继续加快速度,趁此良机施加压力,说不定能轻松获胜。

    但侯君集却命令停止前进,并告诉众将,王师讨伐应堂堂正正。趁其葬礼进攻,有失大唐军队的风度。

    同时,侯君集还释放了被俘的高昌将领,让其回高昌城,告诉鞠智盛。唐军给他三天时间安葬老父,然后再采取军事行动。

    徐齐霖对此只是撇嘴,心说:侯君集这个逼装得可以。可等到攻下高昌城,这位贪财的本性暴露,可就没啥风度可讲了。

    随着情报的逐渐搜集,此时的战局已经明郎。西突厥远遁,高昌孤立无援,怎么打都是胜利。

    侯君集虽然停止了向高昌城的逼近,但却分兵略地,扫清高昌周边的城池。同时,侯君集派出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率两万所部骑兵直扑可汗浮屠城。

    如果可汗浮屠城的西突厥守军被击败,鞠智盛便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在进攻高昌城时,说不定会不战而克。

    对于军队的调动,徐齐霖不加理会,却开始派人打听寻找一种叫“佛头青”的矿品。

    尽管不知确切产地,但在吐鲁番却是肯定的。别人不知道这种含钴铁等金属元素的矿物有何作用,徐齐霖却从《天工开物》中得知,此乃是烧制青花瓷的重要原料。

    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巩县窑曾用含钴的蓝釉彩来烧制。但由于制作还不成熟,随着巩县窑的衰落一度中断。所以,唐朝只能算是青花瓷的萌芽期。

    历史上,直到元代后期,得到了来自于波斯的优良青花料苏麻离青,中国的青花瓷器才开始成熟并被规模生产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徐齐霖找到了“佛头青”,便能开始青花瓷的烧制研究,提前搞出来也大有可能。

    瓷器本来已是出口的大宗商品,青花瓷则在颜色上是一个创新,价格自然更加昂贵。

    而且,“佛头青”还可与其他颜料按比例混合,调配出更多的颜色,应用在瓷器上,管饱赚得钵满盆满。

    只不过,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徐齐霖还没有得到这个宝贝。当然,他也知道急不得,慢慢找,赚钱的路子又不是这一个。

    唐军继续向高昌城逼近,鞠智盛派人送来了书信。信中说道:“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

    这还真是个好儿子,把之前得罪大唐的责任一古脑都推到了死鬼老爹的身上,恳请侯君集手下留情,放他一马。

    对于此等把戏,侯君集自然是置之不理。大老远的来干嘛了,装可怜就放过你,那老子的灭国之功呢?

    所以,侯君集告诉信使,如果鞠智盛真心悔过,就在城门口束手投降。

    大军依旧前进,好战分子房二又跑来向徐齐霖询问,在高昌城下是否能有一战?

    “战个屁!”徐齐霖现在是看到这家伙就烦,没好气地说道:“就鞠智盛那胆子,就高昌城那点兵,出城找死啊!”

    房二挠着大脑袋瓜子,说道:“这样不好吧,好歹打到家门口了,当缩头乌龟岂不失了民心,丧了士气。”

    嘿,你还挺能替鞠智盛着想的。要换成你是鞠智盛,出城迎战,那败得还更快些,省得攻城了。

    只不过,徐齐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征伐高昌已经是绝对能够胜利,侯君集也走到了人生的顶点。接下来,他会擅抢高昌王室财宝,并引起了手下的效仿。

    也就是说,高昌城被攻取后,会有一两天的混乱。自己是从中阻拦,还是听之任之,抑或是——

    从中阻拦多半是自讨没趣,一个观察使的身份,还管不到军务上;听之任之呢,又有些于心不忍。

    徐齐霖想到这里,让人叫来了王方翼。攻打高昌城,还需要投石机助阵,王方翼跟着去,还能捞到点军功。

    “某身体有些不适,便回田地城暂且休息。”徐齐霖沉吟着说道:“攻克高昌城,就辛苦仲翔兄了。”

    王方翼并不知道徐齐霖在找借口,听他此言,关心地问道:“军中有医生,叫来给徐丞诊治一下。”

    “不用了。”徐齐霖笑了笑,说道:“某也粗通医道的。你且放心,只管随军前往高昌便是。”

    王方翼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徐丞便安心休息,攻打高昌城,应是不会太过费力。”

    徐齐霖微微颌首,对王方翼说道:“替某带话给侯国公,陛下不欲在高昌多作杀伤,请他约束好手下兵将,维持好军队纪律。”

    王方翼觉得这话由徐齐霖来对侯君集说最合适,但徐齐霖已经这样交代了,他也只好听命。

    徐齐霖却是不想去见侯君集,交代完王方翼,便带上从人,掉头返回了田地城。

    ……………


………………………………

第293章 进高昌,坎儿井

    侯君集得到王方翼的转告,并没当回事。

    徐齐霖自从随军以来,很是低调,别说军事指挥上的事情不管,连后勤啥的,也不插手。

    观察使嘛,就是观察,就是看,好象连带上嘴都是多余的。

    本来,侯君集还猜想徐齐霖会手握密旨啥的,可左看右看,却是不象。这次干脆说病了,连攻打高昌都不参加。

    看来,还真就是来找发财赚钱的路子的。侯君集彻底放下心来,不咸不淡地表示了下关心,便去专心指挥军队了。

    徐齐霖返回田地城,也没闲着养病,在少量骑兵的保护下,在田地城周边进行了勘测考察。

    来到高昌辖地后,徐齐霖发现此地种植棉花的虽然很普遍,人们也会织成布进行交易。但在纺织技术上的欠缺,导致布匹在质量和花色上都难以成为人们喜欢的商品。

    而事实上,西域引进棉布,比引进棉花更早。象印度的棉布,就很精致,在西域也不时能看到。

    但在纺织的品质和印染上,徐齐霖很有自信。大盈库的织造机械可是很先进的,比黄道婆改进的技术,还要超出两个朝代。

    所以,徐齐霖已经命令带来的官吏大量收购棉花,准备运回甘州织造。等到成品一出,赚上数倍也是平常。

    而从京师飞报的信使,却带来了李二陛下的谕旨。徐齐霖这才知道,杜正伦正在赶往甘州。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或可让杜正伦担任肃州刺史一职。

    对于李二陛下的安排,徐齐霖有些迷惑不解。不是让自己兼着肃州刺史一职嘛,怎么这么快就有了变化?

    很快,书信又送到了。是尉迟环和程处弼以私人名义送来的,信中的内容,让徐齐霖有些恍然之感。

    父子离心已到了这个程度嘛?徐齐霖知道历史的走向,得出的结论自然要比别人更深刻准确。

    显然,李承乾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李二陛下都不准备让他达到目的。虽然对外面的口风一直是不会易储,但放任李承乾这本身就有问题。

    大家族对于选择继承人还慎之又慎,唯恐败落呢,何况是一个国家。李承乾如此不堪,却还不自知,也真是没谁了。

    想通了这些,徐齐霖对于杜正伦也就没什么感觉了。反正不是站队李承乾的,肃州刺史当就当了。

    当然,徐齐霖从中也看出了京师并不平静。他若是在长安,恐怕也要被卷进去。

    谁让李承乾还是太子,是储君呢。若是笼络他,或是找他麻烦,还真拿捏不好处理的尺寸。

    杜正伦就是个例子,为了维持表面上不易储的假象,李二陛下也只能拿这些臣子作阀子。

    所以,现在得罪李承乾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哪怕是暂时的贬谪,徐齐霖也不想啊!

    嗯,说不好,还得在外面多呆些时间。

    徐齐霖对此有些苦恼,但一时也没有想到别的办法。只能埋怨李二陛下虚伪,摆着李承乾,让人是真不好办。

    三天以后,徐齐霖带人离开田地城,不紧不慢地向高昌城进发。

    算下时间,高昌差不多已被攻下了。在侯君集的带头示范下,众将都私取战利品,士兵则对平民进行抢掠。

    只要不是杀戮过重,徐齐霖便不会插手。因为,他得罪的可不是只是侯君集,还有众将,以及充满发财之心的府兵。

    徐齐霖不想当什么圣母,也不想成为众矢之的。高昌虽然汉人居多,但胡化也很严重,经此震慑,也未必没有好处。

    当然,徐齐霖也相信侯君集不会太傻,把李二陛下临行前的嘱咐当耳旁风。抢点钱财不算大事,杀戮过重则不利于唐军立足并拓展西域。

    其实,在徐齐霖看来,侯君集是否私取高昌王室珍宝,与他受处罚的关系,也不算是很大。

    帝王的心思,平常人是难以揣摸的。但徐齐霖从历史上的种种,以及大唐军神李靖的遭遇,却能够窥其一二。

    很简单,“功高震主”这四个字就能概括一切。

    李靖灭南梁、击灭东突厥、攻灭吐谷浑,功劳太大了。就是没有盐泽道总管高甑生的诬告谋反,李二陛下也会找个由头打压他。

    带兵在外时不谋反,回到京师却要找死嘛?李二陛下心里清楚得很,可还是装模作样地下令调查。

    最后虽然还了李靖清白,高甑生却只是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

    李靖看得清楚,立时选择了激流勇退,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看,老子当宅男了,你还怎么挑毛病?

    而对于武将来说,“功高震主”还只是一方面,文官的嫉妒也不可小觑。立了那么多功劳,肯定有眼红的,挑个刺还不容易。就是扳不倒你,也添点恶心。

    所以说,侯君集但凡是个明白人,就应该预测到。此番灭高昌之后,李二陛下不敲打他,朝中文官也很有可能找麻烦。

    处罚嘛,或大或小,十有八九会来。但肯定是小惩大诫,伤不到筋骨,你老实接受就得了,不就是骂你一顿,扣你几个月工资嘛,算个屁呀!

    如果侯君集有这心胸,有这头脑,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可惜,徐齐霖看不出这家伙能有这种担当的迹象。

    你学学人家李勣,那就一个聪明。功劳大是不用说了,可还谦虚谨慎。李二陛下临死前,贬他出京,既是个考验,也是为继承人施恩留下空间。

    李勣接到谕旨,毫无怨言,连家都不回,带人就出京赴任,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嘿嘿,皇帝这个职业真是不变态都不行,天天惦记着那张破椅子被人抢走。这算计,那算计,真特么地累呀!

    徐齐霖带着种种胡思乱想,远远望见了高昌城。正在此时,路旁的几间土屋突然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女人哭叫声。

    一个衣裳不整的少女挣脱出逃出门,一个老妇堵在门口,跪着磕头哀告求饶。

    “滚开!”一个唐兵一脚把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踹倒在地,骂道:“再纠缠要你的命。”

    老妇人一手捂着肚子,痛得起不来身,可手还遮拦着,想阻止大兵去抓女儿。

    “怎么回事?”徐齐霖勒住马头,阴沉着脸问道。

    三个唐兵从屋内跑出来,看见徐齐霖及众人,赶忙停下脚步,其中一个上前报告道:“小的们正奉命抓捕逃脱躲藏的高昌王室贵族。”

    嗯,徐齐霖轻轻哼了一声,目光一扫,被从人拦住的明明是个汉人少女,眉目清秀,衣着普通,哪里象是高昌的王室贵族。

    他心中立时雪亮,定是这几个家伙见色起意,借机一逞**。

    “徐丞,小的们这就走。”唐兵见徐齐霖没有发话,便想先行溜掉。

    “强抢民女,该当何罪?”徐齐霖突然冷冷地问道,并把脸转向了护送自己的唐军军官。

    不等军官说话,徐齐霖眼睛一眯,简短地下了命令:“把他们抓起来,交侯尚书处置。”

    他没有军职,没有权力处置这几个家伙。但这事碰到了,他也必须要管。最看不惯糟蹋自己的同胞,尽管这三个唐兵可能并没有这种观念。

    不顾这三个士兵的哀告求饶,都被绳捆索绑起来。徐齐霖招手,让从人把那个少女放了。

    老妇此时也奔过来,眼见女儿得救,跪倒拜谢。

    徐齐霖点了点头,也不多说,纵马向高昌城继续行进。

    提前得到消息的王方翼已经派人在城门等候,引着徐齐霖入城前往住宅。

    进到城内,徐齐霖发现情况还比较好,没有听到哭爹喊娘的嚎叫,也没看到烧杀抢掠的痕迹。

    打发走了护卫的军士,徐齐霖来到宅院。稍事休息了片刻,王方翼便赶来汇报工作。

    高昌王鞠智盛想凭城池坚守,可得知可汗浮屠城的守军投降,又在投石机的猛烈轰砸下,也不得不开城请罪纳降。

    唐军进入到城内倒没有大加杀戮,侯君集已经提前下了军令,对军纪起到了很大的约束作用。

    但抢掠难以避免,也是自侯君集擅取王室财宝开始。从军官,再到士兵,可以说是上行下效,高昌城内的王公富户最是遭殃。

    “侯尚书取得宝物两大车,皆是从高昌王宫中搬出。”王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