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谁家”、“何处”这四字,便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元夕夜景一语道尽,更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句唱完,余音未渺,几道烟花再起,灿若繁星、美若花雨。

    嘿嘿,自己指挥放烟花,那还不得整点背景,好好衬托?

    这臭小子!李二陛下再度翻眼睛,算不算以权谋私,这有待商榷,可这诗却是极好的,只这名字令人难受。

    “陛下赏徐齐霖金佩刀一柄。”宫人尖细的声音一个个传下去。

    真是用金子造的刀嘛?徐齐霖当然知道不是,也知道这只是荣耀,并不值钱。但万众瞩目之下,自己的名声可就因此而大涨。

    名声大了有用嘛?答案是肯定的。名、利,这不就是人生的追求,什么淡泊,什么粪土,不过是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的心理。

    随着最后一团繁星消逝于夜空,烟花表演终于结束了,留给人们的只有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

    “父皇,那是阿姐府上的车驾。”兕子伸手指着,看完烟花的稍许失落,又被马上要观灯夜游的欢快取代。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叫过侍卫首领,仔细地嘱咐了一番,才让他们护卫着两位小公举出宫。

    抬头望着通明的灯树,再举目远望,长安城内灯火通明,李二陛下忽有所感,默默吟诵“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意。

    ……………

    两位小公举和小昭已经聚到了一起,说笑声中,咯咯不断。

    徐家车队也一分为二,徐齐俜陪着陈家人一同游玩观灯;徐齐霖则和小伙伴们,以及宫中侍卫,陪着小公举赏灯。

    元夕之夜,到处都是人。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文人士子、和尚道士、倡优艺伎、良家妇女,在这狂欢之夜,好象都成了一个阶层。

    人们三五成群地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喧闹欢腾的人流。

    各处都有绚丽多彩的灯火,还有杂耍、踏歌、舞灯等表演,引得人们驻足停留,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

    三个小丫头穿得厚实,已经出了车厢,在众人围成的圈子里行走观赏,嬉戏欢笑。

    “那里有灯谜,猜中有奖品。”兕子拉了拉徐齐霖的衣袖,伸着小手指了指。

    徐齐霖伸手一指,意气风发地说道:“走,去猜灯谜,让店家给奖品给到哭。”

    哈哈哈哈,尉迟环等人大笑起来,当先昂然而行,象一群恶奴凶徒,挤开前面人群,惹得路人侧目。

    人都挤走了,这二三十人把灯谜都占上了,哪还有别人猜的机会?

    “小舅,抱我看哪!”兕子踮着脚仰着脸,可还看不清楚。

    徐齐霖弯腰刚要把小公主抱起,另一位也凑过来,拉着他衣袖,却是咧着小嘴笑的新城。

    抱,抱,都得抱。徐齐霖一边一个,觉得自己的力气还真是不小。

    小昭不干了,一下子蹦过来,眼见老哥背上还有空儿,利索地往上爬。

    三个呀!徐齐霖呲牙咧嘴,嘿,他站起来了。

    这下看得清楚了,三个小丫头仰脸看灯谜,叽叽喳喳的声音灌了徐齐霖一耳朵。

    “仲尼日月是孔明,我猜到了。”兕子伸手指着,大眼睛望向店主。

    “落花满地不惊心。是谢安。”小昭不甘示弱,伸着另一个灯谜。

    徐齐霖一瞪眼睛,“别愣着呀,猜对了给奖品哪!”

    “是,是,两位小娘子都猜对了。”店主一瞅这帮家伙就不好惹,赶忙伸手示意,“这些奖品可供挑选,猜中一谜得一件。”

    两个丫头睁大眼睛去看,都是一些平常物件,团扇、瓷玩具、毛笔等等。

    “那个,我要那个。”新城不客气,伸手指着一个瓷娃娃叫道。

    “没什么好的,都让新城挑吧!”小昭对这些物件根本看不上眼,慷慨地把奖品让了出去。

    兕子也撇了撇小嘴,抬头继续看灯谜。

    “咦,这是四面谜灯。”小昭发出惊咦之声,吸引了兕子的注意。

    “猜中四谜,就能得到这个灯笼啊!”兕子笑了起来,“倒还挺好看的。来,咱们一起猜,非要赢了这个灯笼不可。”

    “小娘子,到这里来坐可好。”斯嘉丽最是关心徐齐霖,眼见他又抱又背甚是辛苦,便和阿佳妮双手交叉,弄了个座,笑着哄小昭。

    小昭转头看了看,觉得也挺舒服,便笑着换了过去。

    既然是要赢这灯笼,这谜当然很有难度,且是四个,应当是此处的压轴。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字。”

    “烟火勿近便放心。打一字。”

    “风里去又来,峰前雁行斜。两字物名。”

    “来人竟是蓬莱客。打一字。”

    有侍卫伸手慢慢转着灯笼,把这四个谜语一一展示给众人。

    “这个比较难哪!”兕子戴着手套,皱着小眉头,脸上现出为难的样子。

    小昭没说话,小手挠头,在凝神苦思。

    徐齐霖左右使眼色,示意众人一起来猜,怎么也要拿下这灯笼。

    尉迟环装模作样,程处弼嘿嘿憨笑,李武忠抓耳挠腮,看这熊样儿,竟没一个靠谱的。

    徐齐霖抱着两个小猫熊,有心偷偷去给店主两个银饼子好知道答案,就算花大钱把灯笼买下来,可却脱不开身。

    万般无奈,他只有使出大法,找了有能耐的来帮忙了。

    “画时圆,写时方……”小昭似有所悟,抬头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嘟囔道:“冬时短,夏时长。好象,好象是太阳。”

    徐齐霖冲着小妹颌首微笑,鼓励她继续联想。

    “是‘日’字!?”小昭脸上现出惊喜,但还不敢十分确定。

    “正确,太阳就是‘日”嘛!”徐齐霖大声称赞,“老板,这个谜是猜出来了吧?”

    “没错,没错。”店主笑着说道:“小娘子陪慧,这个谜猜得极对。”

    徐齐霖不能直接猜,那多没意思,便开始循循善诱,“这个烟火勿近,主要是烟字,勿近火,变成什么了?”

    “烟——”兕子眨着大眼睛琢磨着,缓缓说道:“勿近火,就是没有火——啊,那就是个因字。”

    “再放个心呢?”徐齐霖笑着继续提示。

    “因字加心——”兕子一拍小手,欢叫道:“是个‘恩’字。”

    “老板,是不是又猜对了?”徐齐霖还没开口,尉迟环已经大声叫道,瞪着眼睛,好象苦说没猜对便要揍人家似的。

    “是,是,这个谜也猜对了。”店主点头哈腰,恨不得赶紧把灯笼送上,打发走这帮家伙。

    小昭琢磨着第三个谜语,嘴里嘀咕道:“风里去又来,里面的去掉,再添个又,那就是凤。这个峰前雁行斜——”摇着小脑袋直啧嘴。

    “峰前是个什么字呀?”徐齐霖再度开启提示模式。

    “是个山哪!”

    “那大雁飞的时候是什么队形呢?”

    “那个——好象是人字队形吧?”

    “人字斜了是个什么偏旁啊?”

    “哦,哦,是个单人旁,再加上山,就是仙。”

    “前面是凤,后面是仙,这个物品便是水仙。”

    店主不用催问,便赶紧回答,“正是水仙,两位小娘子又猜对了。”

    “哈哈,就剩最后一个了。”兕子但觉胜利在望,精神也振奋起来。

    小昭也咧嘴欢笑,但却看出老哥的厉害,便想投机取巧,询问道:“哥,你给提示一下呀!”

    徐齐霖笑着点头,说道:“蓬莱客是什么人哪,你们能想到最恰当的称呼,用一个字来表达。”

    “蓬莱是仙山——”

    “蓬莱客就是仙人喽。”

    “一个字就是仙呗!”

    徐齐霖呵呵笑道:“来个人就是仙,那不来人呢,又是个什么字?”

    “是山!”两个小丫头几乎异口同声,然后互相瞅了一眼,咧嘴笑了起来。

    “恭喜,恭喜,这四个谜语全猜中了。”店主动作麻利,取下灯笼,递了过来。

    新城啥力也没出,手却伸得快,咯咯笑着探身去接。

    徐齐霖见那灯甚大,赶忙让侍卫接过,为了让新城放心,还补充道:“记下了,这是新城的,莫要弄丢了。”

    新城连连点着小脑袋,认为小舅办事真象样儿,说给自己就给自己。

    兕子嘟了嘟嘴,可也不好与小妹争,便望向小舅,说道:“我也想要灯笼。”

    小昭嘿嘿笑道:“走,走,咱们去别家猜谜,只要灯笼,不要别的。”

    徐齐霖哈哈大笑,说道:“没错,咱们一路猜过去,把奖励灯笼的都赢下来,每人都有。”

    一群人的兴致陡然高了起来,灯笼虽不贵,可在这节日中,落个不空手,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这下可好,徐齐霖等人还真就成了纨绔,仗着人多,一挤就包个摊,有灯笼赏励的就猜,没有再忽忽啦啦地走。

    他们还不是光走大街,有时还进入坊内观灯。有熟悉地名的还充任向导,倒让两位小公举了解了不少长安的地理知识。

    “延康坊啊——”徐齐霖精神一振,对两位小公举说道:“魏王府邸便在此坊,咱们去看看,若是有好看的灯,都不用猜谜,直接拿走。”

    “既是四哥家,那得去看看。”兕子眼睛一亮,笑道:“拿他几个灯笼,看谁敢不让。”

    李四胖啊,别看你胖,这两位你也得尽心哄着。论亲疏,是你亲妹子;论受宠,这是陛下的贴心小棉袄,连你也要甘拜下风吧?

    徐齐霖坏笑着,带领人马冲杀而去。

    ………………


………………………………

第254章 微服赏灯

    灯如长虹、连绵不绝,人流如织、络绎不绝,长安城内的全民狂欢还在热烈进行中。

    一群人走在街上,时进时停,好象在观赏着花颜六色的花灯。

    但真正赏灯玩乐的却只有中间的一男一女,外围的汉子虽是便装,身上却散发着威严气息,令人不敢直视。

    李二陛下驻足于一处店铺所设的灯谜处,仰头捋须,看着灯谜,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阿惠来看,这谜语甚是有趣。”

    带着帷帽的徐惠移步上前,抬头看了看,也笑着颌首,说道:“确实有趣。不知李郎可猜出来了?”

    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

    到了隋唐时期,帷帽的样式又有改变,即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作为皇帝的妃嫔,虽然有陛下的恩准,随他微服赏灯。可该有的遮掩还是不能少,徐惠可不是那种不知轻重、恃宠放纵的女人。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店铺的牌匾,说道:“这可是徐家的铺子,卖香露,还有诸多奇巧物件,长安城内只此一家。”

    徐惠很是惊讶,她还真不知道这事。可很快就恢复了淡静,笑道:“李郎怎地如此了解,妾身却是一点不知。”

    李二陛下笑着说道:“看那店铺的楹联,还有这灯谜的笔迹,应是能看出是何人所写吧?”

    徐惠仔细端详之下,不由得笑道:“妾身未及细瞅,这不是小郎的笔迹吗?”

    “聚宝藏珍凝瑞气,兴家创业起风光。”李二陛下诵念着楹联,微微颌首,笑道:“寓意不错,辞句也好,就是这口气大了些。”

    徐惠呵呵一笑,说道:“聚宝藏珍,确是招摇了。”

    说着,她仰头看着灯谜,岔开话题,说道:“难道这谜语也是小郎所出?依这楹联的格式,倒是很象。”

    “写楹联嘛,自是齐霖的拿手。”李二陛下也把注意力集中到谜语上,“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打两个日常用物,嗯,倒是很雅致,比那《正月十五闹花灯》强上百倍。”

    徐惠不由得捂嘴失笑,知道李二陛下还有点耿耿于怀。好好的珠玉般的诗句,却如同宝贝用烂草捆着包装一般,着实令人难受。

    李二陛下看了爱妃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也拿徐齐霖没有办法。

    “李郎,妾身猜出一物。”徐惠笑着说道:“便是上联,百姓家都有,晚上亦是都要用的。”

    李二陛下微一沉吟,笑着点头,说道:“某也猜出来了,乃是油灯。”

    徐惠笑了两声,连连点头。

    “某猜得可对?”李二陛下伸手唤过一个伙计,开口问道。

    “客官猜对了。”伙计是个精明的,看这帮人占着这摊,别人都进不来,便知不是寻常人物,满脸堆笑地说道:“这里陈列的便是奖品,客官可任取一样。”

    “只能取一样儿啊!”李二陛下示意徐惠上前挑选,却故意调侃道:“听说徐家铺子日进斗金,怎这奖品如此小气。”

    伙计笑着解释道:“客官有所不知,我家这灯谜的奖励是翻倍的。猜中一个给一个奖品,猜中第二个便给两个,猜中第三个便是四个,以此类堆。”

    哦,李二陛下立时有了兴致,笑道:“这倒新鲜,怪不得只四个灯谜,却有如此多的奖品。待某再来猜谜,把你家的奖品拿走大半。”

    “阿郎威武。”徐惠凑趣般地赞上一句,伸手从奖品中拿了一个瓷制的小玩具,仔细端详,笑道:“这是猴子嘛,怎地这个模样儿?”

    大师兄你不认识吧,穿上衣服就是不一样。若是徐齐霖在,少不得又得解释一番。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也觉这东西怪异,自知是徐齐霖搞出来的,不由得摇了摇头,继续看灯谜,霍然开朗,笑道:“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想必是杆秤。”

    “客官着实厉害。”伙计恭维着,请徐惠再选奖品。

    李二陛下心中得意,在女人面前显摆是男人的共性,他再看第三个灯谜,却皱起了眉头。

    “远看是个灯笼,近看满是窟窿。打一物。”李二陛下开始捋胡须了,这是个什么东东,好怪异呀!

    琢磨半晌,李二陛下摇了摇头,再看第四个,却是一幅画,几根竹子,下有泥土野草,上有云朵,却是要对对联,上联是:未出土时便有节。

    徐惠也款步走到李二陛下身旁,看着这幅画也颇费思量,关键是对对子在唐朝根本没有,不懂其中窍门,未经专门训练,自然是不容易想到的。

    “既是说竹,亦是说人,此对甚难。”李二陛下摇了摇头。

    徐惠苦笑了一下,说道:“妾身也想不出。”停顿了一下,她说道:“改日问问小郎,怎地净出这怪怪的谜题。”

    猜不出灯谜却也不丢人,谁能保证是猜谜小能手呢!徐惠这般说,也是为李二陛下面子上好看。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正待要走,便听见不远处大呼小叫的声音,这声音好象还很熟悉。

    “某家的谜语最厉害,猜中一个两个不稀奇,猜出三个就了不得,但要四个全猜出,定然是世间奇才。”徐齐霖边走边吹嘘。

    “真的嘛?”兕子牵着小舅的手,另一只手上晃着好看的灯笼,笑道:“猜不出来也没关系,看啥好就拿呗!”

    新城被斯嘉丽拉着小手,也咯咯地笑了起来,说道:“我要多拿,回到宫里慢慢玩儿。”

    小昭不以为然,那些东西她有的是,可却不是什么都往宫里送。可她觉得很一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