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齐霖呵呵一笑,放下笔,端详了一下,不管是字,还是诗,都觉得满意。

    假母见玫玫拜谢,自知这诗不错,也就放下心来。

    这时,文契已经写好,送了进来。假母与唐依依画押,算是了结了这桩买卖。

    看着假母又挤眼泪,徐齐霖心中赞叹,这演技值得一个小金人儿。事情办完,他也不再久留,起身便欲离去。

    唐依依拿到卖身契,便迫不及待地离开这里。只拿了个小包袱,便随徐齐霖出了倚春院。

    虽然倚春院不是监狱,唐依依也是能够外出。但此时见到外面的天地,却是迥然不同的心情。就仿佛鸟儿离了笼,眼前是一片自由,任自己随意翱翔。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好象外面的空气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舒爽,唐依依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

    徐齐霖看了唐依依一眼,为她感到高兴,也理解她的心情。

    停顿了半晌,徐齐霖开口说道:“唐娘子可有去处?若是暂时没有,可先去与郑娘子同住,慢慢再找寻不迟。”

    唐依依微低下头,说道:“奴家倒想在戏班安身,只恐郑娘子不愿。”

    “且去问过再说。”徐齐霖笑了笑,伸手向着马车做了个相请的手势,“某还有一事要唐娘子出马相助呢,咱们车内细谈。”

    虽然戏子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却是自由之身,也不用出卖身体,强装欢笑。相对于倡伎来说,依然是唐依依所希望从事的职业。

    不然能怎么办?赎身银几乎是她多年的积攒,现在所剩无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

    第二天下午,徐齐霖派去兵器监的人回来了,顺利地借到了三架投石车。

    并不只是陛下谕旨的作用,兵器监的人也知道徐齐霖肯定能请下谕旨。昨天找借口拖延后,立刻召集工匠,连夜赶工,终于是完成了。

    徐齐霖看到投石车的崭新木料,立刻就明白过来。李二陛下的判断没错,自己特意留了点时间,也是正确。

    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战争中,很早就有投石机使用。比如三国的霹雳车,还有现在的“砲”。

    没错,投石机在中国古代也被叫做“砲”。看字就能猜出,和石头有关系。后来有了火炮,便把石字旁改成了火字旁。

    尽管投石机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但改变不大。实际操作后,令徐齐霖感到很失望。

    当时的投石机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

    轻型抛车,由两人施放,石弹重半斤,可达百步左右;

    中型抛车有单梢、双梢、旋风、虎蹲等,需四十至一百人拉炮索,可发射二十五斤重的石弹,射程达一百三十步;

    重型抛车有五梢、七梢炮,一百五十人至二百五十人操作,能发七十至百斤重的石弹,射程可达八十步。

    按照古代的长度单位,一步大约是一点三米,一百三十步则是一百六十九米。而百步、八十步,则分别是一百三十米和一百米。

    看到了没,被徐齐霖当成老厉害的重武器的投石机,当时就是那么个水平,甚至比弓箭的射程还要低。

    而兵器监赶制的投石机则是三架双梢炮,每架至少需要五十人来拉动绳索,只是演示了一次,徐齐霖就受不了,大摇其头。

    除了攻城,这投石机还真是鸡肋般的存在。就算是攻城,就这距离,也会面临城墙上敌人居高临下的攻击。

    怪不得兵器监不重视,投石机也没有列装部队呢!既笨重又不好用,威力也很有限。

    徐齐霖围着投石机转了好几圈,思路逐渐打开了。

    其实,除了坑道爆破外,攻城其实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制造威力更猛的投石机,或者叫“回回炮”、“襄阳炮”。

    而坑道爆破的威力虽然大,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护城河、土质等等,并不敢保证每座城池都适用。

    “回回炮”则不同了,造出来就能轰击。就算是扔石头,几百斤的重量,也足以砸塌一座城楼。

    而且,巨型“回回炮”的射程能达到三百米以上,完全是在城头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外,很安全。

    也就是说,有了“回回炮”,对当时的夯土城墙便是毁灭性的打击。虽然笨重和发射慢的缺点无法改正,但其攻城的速度,依然不是其他方法能超过的。

    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是疯子。徐齐霖觉得把投石机改进成“回回炮”,自己就是天才;若奢想在短时间内制造出真正的火炮,那就有点过于疯狂了。

    即便是原理相同的“回回炮”,那也是领先几百年的科技。蒙古人就是靠着它,攻城拔寨,灭了南宋的。

    想到这里,徐齐霖算了下时间,觉得集中工匠的话,五六天的时间里能够造出“回回炮”。不必是那种特巨形的,能扔个二百来米的中型就够了。

    说干就干,徐齐霖派人去兵器监,要来投石机的图纸,征调了工匠。他研究了一下图纸,计算了一下数据,便开始了改进。

    “回回炮”和投石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形制也是相近的,都是利用杠杆的原理。

    所以,改进并不是很复杂。只要放大尺寸,再把另一端设计成配重式,加上几个轮轴原理的绞盘,就基本差不多了。

    还是那句话,很多科技发明不是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是思路的创新。用人拉动的投石机,改成配重式的,根本没涉及到什么技术上的革命。

    把工作布置下去,徐齐霖便赶忙去拍卖会,观看镜子的拍卖结果。

    他赶到暂时作为拍卖会场的戏院时,前来参加拍卖的人已经坐了好几排。

    为了防止看热闹的人也来掺和,能进入会场的都提前进行了登记审查,并发给号牌和说明书,让他们熟悉规则。

    徐齐霖迈步上了二楼,在包厢内就坐,对着舞台上的工作人员作了个手势,示意拍卖会开始。

    随着悠扬的乐曲,场内的喧哗声渐渐平息,盛装打扮的唐依依款款走上舞台,向下面众人躬身一礼。

    乐曲停了下来,唐依依清亮的嗓音回荡在戏院之内。

    “今日拍卖的物品乃是大盈库所制,共是十五面玲珑镜,五面梳妆镜。”

    唐依依伸手示意,旁边的工作人员揭开绸布,露出排列在桌上的镜子,反射着阳光,下面众人的眼睛也随之发亮。

    稍等了片刻,以便让众人看清,并且酝酿下情绪,也知道今天拍卖的数量。

    唐依依仪态万千的一招手,工作人员捧着一面小镜走上来,向着下面众人各方位展看,最后放到了唐依依旁边的桌子上。

    “这是本拍卖会的第一件拍卖品,玲珑镜一号。”唐依依笑着说道:“没错,镜后有序号,既是防伪,也是限量版的标记。”

    一号啊,谁拍去可是倍有面儿!徐齐霖轻抿着茶水,脸上露出坏坏的笑容。

    “此镜底价一百贯,每次举牌加价不得少于十贯。”唐依依优雅地伸出手臂,在下面缓缓展开,说道:“现在,拍卖开始。”

    “一百二十贯!”

    唐依依话音刚落,便有人举牌报价。

    “一百五十贯!”

    “一百八十贯!”

    “两百贯!”

    举牌报价的间隔是如此之短,幸好唐依依经过徐齐霖的指点,碰到这种让她来不及重复及说明几号标牌的情况,也不用着急,笑着把手伸出就好。

    报价还在继续,或许是受到了限量版、第一号的刺激,热烈的程度比徐齐霖预期的还要强。

    到了三百贯的价格,举牌报价的少了,频率也慢了下来。毕竟是商人的话,他要考虑到再转手销售的空间,并不会因为什么第一号第二号而过于竞争。

    “三十六号,三百二十贯。”唐依依也终于有了说话的空当。

    “六十四号,三百三十贯。”只举牌不说话的,唐依依便按最低的十贯往上加。

    四百二十贯了,似乎没有人再举牌了。

    唐依依笑语殷殷,说道:“四百二十贯,还有没有再加价的?”

    目光扫视了一圈,她举起了木槌,抑扬顿挫地说道:“四百二十贯,一次;四百二十贯,两次;四百二十贯,三次。”

    啪的一声,木槌敲下,唐依依伸手示意,大声说道:“恭喜六十四号嘉宾,以四百二十贯拍下玲珑镜一号。”

    众人转头望向六十四号,却并不认识,想是怕张扬,而派出的小人物。


………………………………

第245章 有钱真好

    四百二十贯哪,徐齐霖还是比较满意,淡淡笑着,抓起了旁边的点心,塞进嘴里细嚼。

    按下来的拍卖继续进行,没了第一的诱amp;amp;惑,竞争的程度弱了些。但大家也知道,价格顶多降下百贯,所谓的底价,根本就是不当真的。

    第二面镜子最终以三百六十贯成交,第三面也是差不多的价格,接下来也是波澜不惊,最低的也是三百贯。

    徐齐霖垂下眼帘,盘算着,决定把小镜子的价格定在二百八十贯。多吉利的数字,不要九九八,二百八就能拿回家。

    按照今天拍卖的价格,二百八十贯买入,也至少是二十贯的利,甚至会更多。

    而且,徐齐霖觉得这个价格也算是很公道了。关键是有价无市,你想买也不是那么容易。

    就象香露,价格是标出了,可你就一定能买到吗?

    除了皇家的固定上供,还有很多关系户私下预订,真正在市场销售的很少。

    就算现在已经扩大了产量,也是供不应求。再加上限购,使得商人想倒卖也只能得到很少的一些。

    这样一来,能够在扬州、广州等外地销售的香露,就被炒到了比长安高出近一倍的价格。

    而徐齐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不断地偷偷囤积香露,就是要运到外地卖高价。

    始终保持市场上缺货断货的紧俏现象,价格自然就居高不下,想赚大钱,不一定非要扩大产能,生产更多。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赚了这么多钱,茶水、点心是不缺的。尽管这对能买得起镜子的那些人来说,没人缺这点吃喝。

    除了吃喝,还有一段歌舞。本来众人并没有当回事,但很快就发现舞者手中所持的灯具非同一般。

    “是琉璃灯嘛?”

    “某看象是水晶。”

    “定然价值不菲,在拍卖会上展示,说不定还有别的意思。”

    “难道也是要拍卖之物,事先倒是没通知。”

    在议论纷纷中,歌舞结束,几盏玻璃灯却留了下来,摆在了桌上。

    唐依依又款款上台,却是换了一身服装,样式有些怪异,但却衬得她更显靓丽。

    笑意盈盈地施礼,唐依依伸手向众人介绍道:“此乃大盈库所制的水晶灯,既透光又防风。诸位想要细观的话,明天展示厅上便能陈列。”

    “某说的没错吧,就是水晶灯。”某人得意洋洋,深为自己的见识而感到骄傲。

    “果然是要出售的物件,又是大盈库所制,不知售价几许?”

    “待明日去展示厅仔细看看,这物件,说不得又如镜子,要公开拍卖。”有人捋着胡子充当智多星,“上元节将至,卖灯倒是个好时候。”

    唐依依伸手示意,工作人员拿出拍卖品,一面镶着金边的梳妆镜,众人的眼睛立刻睁大,准备进行一番竞价。

    “此乃梳妆镜,后有‘盈制一号’的标记。”唐依依郑重地介绍道:“除了皇家供奉,这是第一面公开销售的宝镜。”

    停顿了一下,她微笑着说道:“谁不希望家中的娘子打扮靓丽,容颜绝美;谁不想看到纤毫毕现的镜像?”

    转动镜子的底座,唐依依又让众人欣赏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此拍卖品底价两千贯,每次加价最少为两百贯。现在——拍卖开始。”

    巴掌大的小镜子已经拍出三四百贯,这面大的不说是小的十倍大吧,众人也知道越是大越是难造,心中对底价已有了准备。

    而且,镜子展示了这么长时间,价格也有了大概的估测。而徐齐霖开出底价,也是有一定根据,不是瞎整。

    稍许的沉默过后,有人举牌叫价:“两千五百贯。”

    有人带头,众人知道想以底价购买,看来是不太现实,要想得到,就要举牌竞价啦!

    “三千贯!”举牌报价的声音有点怪异,应该是个胡商。

    “三千二百贯!”

    “三千五百贯!”

    “四千贯!”听到这个口音,众人有些侧目,南商也有意竞买嘛,不知是怎么得到的消息。

    胡商有钱,南商还要胜过胡商,和海贸沾边的南商,则更是富豪。史载:大商产巨万者极多。

    徐齐霖在包厢内欣然而笑,四千贯已经是他预估的理想数字。但看这架势,竞价还没结束。

    过了四千五百贯,竞价者已经寥寥,只剩下两个人在举牌;五千贯,场内已经一片寂静,再无人竞价。

    “二十六号,五千贯一次,五千贯两次,五千贯三次。”唐依依挥槌落下,“成交。”

    哄,众人发出惊叹之声。

    徐齐霖摸着下巴,笑得畅快。不错,超过他的预期,而专利所得就让他进账五百。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一个属下推门禀报:“徐丞,河间郡王府赵参军求见。”

    徐齐霖愣了一下,说道:“请他进来。”

    赵参军进到包厢,与徐齐霖见礼已毕,略微寒喧便笑着开口说道:“郡王对宝镜亦是极为喜爱,先前玲珑镜拍卖,已购数面;现在这梳妆镜的拍卖价如此之高,携带之钱财有些不足——”

    徐齐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郡王也是急性子,何必在拍卖会上与人竞价争夺呢!待拍卖结束,明码标价时,肯定比现在要低,那时再买岂不是好?”

    赵参军苦笑了一下,说道:“交办下官的差使,总要办好。若是迟误,恐郡王不悦。”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那便这样。等拍卖结束,宝镜的标价也差不多能定下来。大盈库里还有一面刚制成的,便按此价售与郡王,你看如何?”

    赵参军赶忙躬身致谢,“多谢徐丞成全。在郡王那里,下官定会陈明。”

    徐齐霖笑了笑,伸手示意,“赵参军请坐,且等拍卖结束便随某去大盈库取物。”

    赵参军再次施礼,才恭谨地坐了下来。

    拍卖还在继续,一面一面地成交,价格在四千贯上下。这也是商人们的估算,倒手卖出,至少会有两成的利润。

    你想啊,运绸缎,运粮食,或是运其它货物,得有多大的数量才能赚到这几百贯钱?

    而一面能够随身携带的宝镜,拿到扬州、广州,轰动效应不比现在小。卖出个五千贯,甚至更多,也不算困难。

    南商是这样想,胡商则是要走丝绸之路,将宝镜卖到波斯、天竺等地,获利更丰。

    可不管是南商胡商,其实都有个担心,就是货源问题。

    拍卖固然是抬高了价格,但总有买到的机会。可明码标价后,镜子肯定是要便宜一些,可你买不到还不是白费。

    想走门路,谁又比得过长安的权贵高官?倒是这拍卖,大家就比钱多,还显得公平。

    徐齐霖其实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还是也给商人发财的机会?镜子的产量如何保持,推向市场的数量是多少,才能维持价格基本不变?

    思虑良久,徐齐霖决定采取多个渠道并行的策略。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