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得意而欣慰,颌首道:“兕子本就聪慧,再有爱妃的教导,进步极大啊!嗯,这定是小昭写的,腕力不足,但同龄之中,却也是极难得了。”
徐惠笑了笑,不想把妹子和公主相比较,便岔开了话题,说道:“今日齐霖又托小昭借了两卷书,有关山川地理的,不知道他读来何用?”
李二陛下揽过爱妃肩膀,轻轻拍了拍,笑道:“过上两三天,就该见分晓了。到时候,朕便依爱妃所言,打消了他的心思,让他以后专心读书便是。”
徐惠点了点头,也不想再做唠叨。
“嗯,爱妃洒上这桂花香露,闻之沁人心脾。”李二陛下低头在徐惠的脖际耳垂处嗅闻了一下,赞了一句,接着说道:“陪朕到花园走走,就是那个饭后百步走吧!”
徐惠不禁又笑了起来,调皮地说道:“臣妾遵旨。”
…………。。
世事难料啊,徐齐霖放下手中工作,本想歇一歇,却不由得又发出了一声长叹。这又添上了一个病号,好心情全没了。
“小郎,不必忧心叹气。”在旁打下手的伍菘在旁安慰道:“范娘子的伤只需安心调养,再有某家的独门疗伤药,便无大碍。”
还独门,看起来黄乎乎的象屎。徐齐霖连连苦笑,转身走了出去。
年长的歌*妓姓范,名字很有意思,叫范团团。
送范团团到医馆诊治之后,徐齐霖便把她和阿珂接到了家里,安排到后院的客房暂住。
这在古代,是很平常的事情。那时候人的思想大多很单纯质朴,可不象现代,碰到这种事,唯恐沾包甩不掉了。
徐齐霖来到客房,范团团刚刚喝过汤药,躺在床上好象已经睡了过去。
阿珂虽然是眼盲,但其他的感官却极敏锐,对屋中的摆设也熟悉极快。说了几句话后,她便轻手轻脚地搬过胡凳,请徐齐霖坐下。
“范娘子喝过汤药感觉好些了没?”徐齐霖看着除了纱帽的范团团,随口问道。
“心口还有些痛,血却不吐了。”阿珂低声回答道。
嗯,徐齐霖轻轻点了点头,仔细打量范团团,五官很深,脸的轮廓恰到好处,肤色偏深,高挺的鼻梁,前端却尖尖的、特显小巧玲珑的鼻子,红色的嘴唇,十分诱人。
再有那大大的微褐色的眼珠,根据他长年浏览网上美女图片的经验,可以断定范团团是个混血儿,特别适合穿比基尼。
这健康的肤色,高挑的身材,在蓝天、白云、沙滩上……嗯,这不是重点。
只是范团团这脸上——人无完人哪,徐齐霖微微皱了皱眉。
阿珂似乎能猜出别人在想什么,在旁轻声说道:“范姐姐脸上虽有微暇,但心地是极好的,而且——”
徐齐霖微微一笑,说道:“你的范姐姐其实长得一点也不丑,反倒应该是非常美丽的,非常迷人的美女。谁说她长得怪异,谁说她长得丑陋,那才真是有眼无珠呢!”
阿珂眨着眼睛,很怀疑的样子,安慰人也不用这样吧,说得太假了。
徐齐霖看着这小丫头怀疑的神态,不禁笑着解释道:“我可不是骗你,这种混血的美丽,不是一般人能欣赏的了的。”
“再说,脸上这些痘痘也不算什么,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只要饮食合理,心情舒畅,再加些辅助治疗,慢慢也就没了。”
对青春痘,徐齐霖在前世还是有些经验的,他便曾有满脸疙瘩的时候,也尝试过不少去除的办法。
而他家的一个邻居是个老中医,还开玩笑似的调侃过:“这没事,火憋的,娶个媳妇儿就好了。”
“什么,什么失调?”阿珂搞不懂内分泌是个什么东西。
“那个——”徐齐霖觉得跟一个唐朝小丫头解释清楚内分泌是怎么回事,不亚于爱因斯坦向一个小学生讲述相对论一样有难度,便随口胡编道:“就是阴阳失调。不多说了,你们休息,缺啥就喊下人,我先告辞了。”
………………………………
第32章 一召讵能来?
阿珂送徐齐霖出去,关上门慢慢走回,低着脑袋,还在琢磨徐齐霖的话,混血儿的美丽,搞不太明白。
不过,听他话里的意思,柳姐姐脸上的脓疮是能治好的,这对范姐姐来说,倒真是个好消息。
坐在胡凳上想了半晌,阿珂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便轻声问道:“阿姐,你醒了。渴吗?我去给你倒水。”
“不用了。”范团团轻轻扭过头,笑了笑,说道:“你也歇一会儿吧!”
“我不累。”阿珂有些兴奋地向范团团报告着好消息,“刚才徐小郎来看你,他说你脸上的,脸上的——”
“豆豆是吧?”范团团爱怜地伸出手,轻轻抚着阿珂脸上的淤青,心疼地问道:“这里还疼不疼?”
“不疼。”阿珂轻轻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原来阿姐全听到了,他说你有混血儿的美丽,是迷人的美女呢!”
“傻丫头。”范团团苦笑了一下,说道:“谁在人前揭短哪,几句口是心非的好话,你还真信了?”
“我,我看他象是真心的。”阿珂噘了噘嘴,嗫嚅着说道。
“好了,不说了,我想睡一会儿。你也去床上歇着,有事儿我会叫你。”范团团幽幽的话语象是叹息,缓缓闭上了眼睛。
………………
人一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徐齐霖加班加点,终于提前一天将“大事业”完工。
一方面是早献上去获得承认,免得姐姐老是督促他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他担心晚了的话,就显不出重要性了。
“昨天跟老姐都说清楚了吧?”徐齐霖早上起来,一边指导下人小心装车,一边不太放心地问着妹妹小昭。
小昭点着小脑袋,眼睛却盯着一架架蒙着麻布、还有编号的木头框子被抬上车,好奇地问道:“哥,这是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也不让我看。”
“要有悬念,才会有期待。”徐齐霖得意地挑了挑眉毛,说道:“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嗯哼,也让陛下和老姐都大吃一惊。”
“那么厉害呀?”小昭的嘴被养刁了,胃被征服了,对哥哥的话深信不疑,“那咱们快出发吧!”
“不急,早朝还没散呢!”徐齐霖摸了摸下巴,可惜没胡子,“在陛下面前现布置出来,闪亮登场,那才有震撼性呢!”
“那我先去了。”小昭说道:“去晚了,让公主殿下等着,老姐要说的。”
徐齐霖吩咐下人照顾好小妹,一直看着小妹坐车走远。
…………。。
太极宫,大唐的政治中心,位于长安城的北方中央,按照《周易》,象征至高无上的北极紫薇星。
只不过,当时的设计师光顾虑到了皇权的威严,却忽视了长安城本身的地形状况,将太极宫建在了长安城地势最低的洼地之内。
所以,每到夏天,太极宫就会变得非常躁热;下起雨来又阴冷潮湿。
早朝已毕,李二陛下便移驾甘露殿,并召徐惠前来。
甘露殿是皇帝在内宫读书之处,位列主要政殿太极殿、两仪殿之外,算是第三大殿。
可不管宫殿如何堂皇富丽,却改不了燥热的天气。宫人在殿内放置了几盆冰块,才让李二陛下觉得凉爽了些。
是不是该去九成宫避暑消夏?李二陛下这样想着,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徐惠见召而来,便随手拿起刚刚呈上的《氏族志》草稿,展开阅看。
可越下看,李二陛下越是皱眉不悦。
早在贞观六年,李二陛下和宰相房玄龄谈到近代士族卖婚弊病时,便提出了“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的建议。
随后,他下旨由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负责修订,以便“刊正姓氏”,撰为《氏族志》一书。
在唐初,士族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并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
而江左和代北士族,此时已经没落;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农民战争打击,但根深蒂固,到唐朝时,仍有一定势力。
象朝中大臣房玄龄、魏徵都与山东士族联姻,使山东士族依然保留着他们的社会地位。
士族势力的强大,当然对皇权不利,李二陛下尤其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
但现在,李二陛下看到《氏族志》初稿,仍列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当然不满意,当然很生气。
天气闷热,阅书不满,徐惠又迟迟未来,李二陛下但觉心绪烦躁,一张胡子脸也越来越是阴沉。
外面宫人通传,充容徐惠前来见驾。
李二陛下扔下《氏族志》,又拿起一卷书展开,心中憋火,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徐惠迈步走进甘露殿,敛衣下拜,施礼已毕,只听李二陛下哼了一声便无下文。
看着李二陛下冷若冰霜的黑脸,徐惠稍一琢磨,便大概猜到了陛下闷闷不乐的原因。
徐惠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脸上笑意如春,款款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首诗。
“陛下,臣妾偶有拙诗,还请御览品评。”徐惠拿着诗纸,走到李二陛下面前,屈膝万福,笑着展开。
李二陛下面沉似水,斜眼瞅去。雪白的笺纸上是娟透的字迹,一首小诗跃然入目。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人家一大早就起来就对镜梳妆,精心打扮。正所谓“女为悦已者容”,妆扮好后,自然是等着陛下您的召幸了。
可后宫嫔妃众多,担心陛下未必就会召见自己。所以嘛,妆扮已毕,也是徘徊无措,心下起伏不安。
就在这时,陛下您派人来召见我了。刚想直接过来,仔细一想又犹豫了。
为什么呢?人家古代帝王的爱妃,花千金才能买来一笑,我岂能一听您的招呼,便屁颠屁颠地赶来呢?
人家期待着陛下见召,可就不能使使小性子,撒撒娇,故意装成不情愿的样子,让陛下您多等一会儿吗?
………………………………
第33章 科举之弊
李二陛下读着诗,脸色由阴转晴,慢慢抿起了嘴角。
“爱妃平身吧!”李二陛下伸手扶起徐惠,拉她坐在榻上,脸上也由阴转晴。
面对这样一个冰雪聪明,温婉又有点小狡滑的江南女子,李二陛下再生气,也就不是千古明君的肚量了。
“爱妃真是要让朕久等,还是有琐事缠身?”李二陛下猜测徐惠做这首小诗多半是解围,却不是迟到的主要原因。
“陛下料事如神。”徐惠调皮地笑着,先恭维了一句。
停顿了一下,徐惠继续说道:“今日没有功课,本来是让小昭来陪公主殿下一起玩耍。可小昭入宫,告诉臣妾,齐霖稍后便要把那个什么物件献给陛下。臣妾这才想起,小昭昨日说过此事,却并没放在心上。公主殿下和小昭又闹着要先睹为快,看个新奇——”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一副了然的神态,说道:“爱妃便忙着安排此事,以致迟迟不至。”
“让陛下久等,还请陛下恕罪。”徐惠作势要起身,肩上被李二陛下轻轻一按。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说道:“天气燥热,朕不愿走动。嗯,让齐霖把那,那物件就搬到这里吧!”
徐惠也无异议,见李二陛下吩咐宫人去宫门等着小弟,便陪着陛下说话等待。时间不大,晋阳公主和小昭也跑来,见过陛下后便在殿内玩耍。
看着两个小丫头玩得高兴,笑得清脆,李二陛下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不时开怀而笑。
再说徐齐霖,带着家人,赶着马车,把模型运到了宫门。在此等候的宫人上前引领,进了皇宫,直到甘露殿。
嗯,这皇宫虽大,虽洪伟,却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重,或者说是威严和敬畏。
徐齐霖的懒散性子,并不喜欢在皇宫里的感觉,有点缩手缩脚,放不开的拘束。
宫人通传,李二陛下召见,徐齐霖进入殿内,向李二陛下和徐惠施礼拜见。
“徐小郎,快把东西拿出来,我都等急了。”小兕子蹦跳着过来,仰着萌萌的小脸催道:“一定很好玩儿,很新奇吧?要不就是好吃的。”
好玩儿?几个玩具就给你这么个固定的印象?
徐齐霖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公主殿下请稍待,待草民找个宽敞的地方,把模型拼好摆正。你看到了,肯定觉得很,很震撼。”
“震撼?”小兕子觉得这个词儿不太合口味,但还是挺期待,拉着徐齐霖的袖子指着偏殿说道:“摆在那里,那里地方大。”
徐齐霖把目光投向李二陛下,征询的意味明显。
李二陛下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就摆在偏殿吧!”
“草民遵旨。”徐齐霖施礼告退,“请陛下和娘娘稍等,还有公主殿下也稍待,草民这便去布置。”
徐惠看小弟出了正殿,忙对李二陛下说道:“陛下,不管小郎弄的什么,您可不要夸他。”
李二陛下捋须点头,笑道:“知道。让他专心攻读,走科举正途,不要再心生旁鹜。”
小昭在旁边转着眼珠,二哥和她亲近,好吃的、好玩儿的都给,还给她讲故事听。
虽然和二哥聊天说话,听着多是满嘴大白话,可风趣幽默还有道理,有些观点更令人耳目一新,大长见识。
所以,知晓二哥心思的小昭,决定仗着年幼,言谈无忌,可以替二哥说说话,让陛下和姐姐知道一下。
“陛下,奴家二哥觉得本朝科举尚不完善,远不是真正的‘为国选才’。”小昭向着李二陛下蹲身万福,脆声说道:“况且,陛下左右的开国重臣,或以军功晋爵,或以奇谋授勋,又有几个是科举正途?还不皆是陛下英明识人,论功行赏、量才录用。”
李二陛下看着这总角女娃一脸郑重,款款而谈,还自称奴家,不由得失笑出声。
徐惠也笑了起来,伸手相招,“小妹,过来。朝廷大事,重臣勋贵,可不好随便议论。”
小昭嘟了嘟嘴,走到姐姐身旁,嘴上还说道:“本来就是嘛,我又没说错。科举既是为朝廷广开才路,为陛下招揽才俊,又为何有‘行卷’?那些举子既向门阀士族、高官权贵‘行卷’以求推荐,科举考试的成绩好坏也就不决定取舍与名次,那科举的公平何在?”
唐代科举沿于隋,尚处于初期摸索阶段,必然会有很多的问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得利益者(门阀豪门)不可能将于己不利的科举考试看得很神圣,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有意无意地在制定有关章程时留下一些余地。
于是,朝里有人好做官,朝里有人易争先。
朝廷的科第往往可以公开送人情,归氏、孔氏、赵氏、崔氏、郑氏等家族出状元都是一窝一窝的,中下层读书人自然难以争先,甚至难以录取。
可以说,唐代科举考试的实质只是上层社会内部的权力再分配,是上层社会中的庶族从豪族手里分权,远不是真正的“广开才路”,在全会社范围内挑选人才。
而“行卷”便是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权贵,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
“举荐也是选才之法嘛,不过,小昭说得也有道理啊!”李二陛下把好笑收起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