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因为如此,武三思对谢云轩非常倚重,说话也很是客气。

    听武三思说完了经过,谢云轩朝武三思微微拱了拱手:“恭喜殿下!”

    “先生,此话怎讲?”武三思皱着眉头问。

    “如果我没猜错,陛下之所以要让殿下挂帅出征,是想战胜吐蕃后让殿下取得军功,为武家争光添彩!如此重要的使命,陛下没想到魏王,而是交给了殿下,这说明了什么?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武三思沉吟片刻,微微点头:“陛下虽然没有明示,为何非要让本王挂帅,但细想想,先生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谢云轩微笑不语。

    “看来,这是好事!”武三思心情陡然变好,“若真立了这天大功劳,陛下今后定不会亏待本王!”

    武三思虽然说的很隐讳,但谢云轩却听明白了。武三思一直寻思着如何让武家人做太子,当然,这个武家人肯定不是指武承嗣。

    武三思有这样的想法正合谢云轩之意,否则他也不会主动到梁王府来做门客。说实话,谢云轩心里是瞧不上武三思,但为了在与卢小闲的赌约中胜出,他也只能委曲自己了。

    “殿下先别高兴的太早,这事还得再思量思量!”谢云轩斟酌道,“说实话,我可不希望殿下接这差事!”

    “为什么?”武三思被谢云轩搞的云里雾里的。

    “凡事都是双刃剑,有利必有弊!若殿下挂帅最后取胜了,自然是大功一件,可要是万一……”谢云轩目光炯炯道,“殿下想过没有,这万一要是败了,后果谁来承担?到时候让陛下如何善后?”

    武三思愕然,讷讷道:“有王孝杰做副帅,怎么可能败?他不是在安西打败过吐蕃人吗?”

    谢云轩摇摇头:“战场上胜败瞬息万变,不到最后胜负难料!王孝杰战胜过吐蕃没错,可殿下别忘了,当初王孝杰也做过吐蕃的俘虏!再说了,安西之战王孝杰虽然胜了,但当时钦陵并未在军中,这一次可是钦陵亲自挂帅。所以……”

    武三思眉头一挑:“先生的意思是说,王孝杰必败?”

    “必败不敢说,但胜算最多也就三成!”

    “何以见得?”武三思似是不信。

    “其一,若殿下挂帅,无论是胜是负王孝杰都不用承担主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尽全力。军中主帅若有所懈怠,那结果可想而知。其二,朝廷名将多已离世,军队战斗力比起大唐建国之初已有天壤之别,加之军中将领派系林立,想要取胜难上加难!”说到这里,谢云轩叹了口气,“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次领兵来犯是吐蕃的大论钦陵。据我所知,吐蕃政权一直在钦陵的把控之下,吐蕃赞普亲政想收回权力。钦陵此次入侵是想借胜果向赞普显示实力施压,如此形势之下他肯定会以狮子搏兔之力全力以赴。此消彼涨之下,朝廷大军焉能不败?”

    听谢云轩说完,武三思低头不语。

    良久,武三思抬起头来,冲着谢云轩微微颔首:“先生分析的透彻,看来这个差事的确是个烫手山竽,不好接呀!”

    “殿下打算如何解决此事?”谢云轩问道。

    武三思下了决心:“本王这就去面见陛下,推了这个差事!”

    谢云轩连忙摆手:“万万不可!”

    “这又是为何?”武三思怔怔的瞅着谢云轩,“明天就要朝议了,陛下会亲自提出此事,若不连夜向陛下禀明此事,万一明日……”

    “殿下,您想想,见到了陛下您说什么?总不能说因为朝廷必败,所以您想推了这个差事吧?有些话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谢云轩耐心的开导着武三思,“既然陛下将此事托付于殿下,肯定是对殿下抱了很大的期望,若殿下因畏难推了这差事,陛下会如何去想?陛下的颜面又往何处放?”

    接也不是,推也不成,这下武三思彻底为难了,他苦着脸问:“先生,那本王如何是好?请赐教!”

    谢云轩显然早已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差事肯定不能接,但殿下您也不能自己去推,而要让别人去帮您推?”

    “别人?”武三思不解,“谁会帮本王推这差事?”

    谢云轩笑着问:“平时对殿下最提防的是谁?”

    武三思脸色一沉,没好气的说:“那还用问吗?肯定是魏王。”

    谢云轩话音一转,反问道:“殿下,以您对魏王的了解,假如他得知了这个消息,会怎么去想?他会做什么?”

    魏王怎么可能让武三思立这么大的功劳,他一定会想办法阻止武三思挂帅。

    武三思恍然大悟,假武承嗣之手搅黄这件事,既推了差事,又让陛下增添一分对他的厌恶,谢云轩这一石二鸟之计果然不错。

    “所以,明天朝议的时候,殿下什么也不必说,魏王肯定会不遗余力帮殿下推了此事的!”说到这里,谢云轩像是自言自语,“好在我和魏王府的管家关系不错,看来今晚我得请他吃顿酒了!”

    “那有劳先生了!”武三思深深舒了口气。

    ……

    张府的后院里,简直是一副鸡飞狗跳的乱象。

    张猛满脸煞气盘腿坐在地上,身后笔直站着两个彪悍的奴仆,其中一个是碧眼金发的异族人,另外一个是黑炭般像铁塔一样的汉子!

    张猛的面前的奴仆们被分为了两队,其中一队是大唐人,他们站成一列,纹丝不动。另外一队人是各色异族人,正汗流浃背相互配合往马车上装麻袋。

    盯着那些手忙脚乱的奴仆,张猛突然一声怒吼:“黄毛!”

    听到张猛这一嗓子,身后那个碧眼金发的异族奴仆,身体不由一颤,赶忙低头道:“小奴在!”

    “你的人怎么回事?太慢了,一柱香怎么能装完?”张猛头也不回的喊道。

    黄毛忙不迭点头:“放心,小奴这就去催促他们!”

    说罢,黄毛向着那些人一溜小跑而去。

    “装完后给我捆结实了,听到没有!”张猛的大嗓门又在黄毛身后响起。

    “听到了!”黄毛头也不回应道。

    “黄毛?”远远打量着他们的卢小闲不由乐了,“这名字果然恰如其分!”

    黄毛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条马鞭,他冲着那些异族奴仆挥动着马鞭,嘴里呜哩哇啦也不知吼着什么。

    异族奴仆个个点头,脸上显出畏惧之色灰,他们连汗也顾不得擦,手底下加快了速度,不一会,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麻包,就全部装上车捆好了。

    黄毛又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冲着张猛点头哈腰道:“主人,全部装完了!”

    张猛没有再去理会他,而是又喊了一嗓子:“黑虎!”

    他身后另外那个黑脸汉子赶忙绕到张猛面前,恭恭敬敬的弯着腰:“主人,小奴在!”

    不用问,“黑虎”这个绰号也是张猛给起的。

    “该你的人上了,把车全部给我卸下来码整齐了!”张猛不怀好意的瞪着黑虎,“我把话说在前面,若要超过一柱香,今晚全部不准吃饭!”

    “主人,您就瞧好吧!”黑虎信心十足。

    说罢,他拎着马鞭,朝站立的那些大唐奴仆走了过去。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八十三章 “福星”

    “刘管家,他用了什么法子,这些人这么听话?”

    短短几天,张猛便把这群莽汉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让卢小闲很好奇。

    “他的法子很特别,一般人可做不到!”刘管家脸上浮上古怪的笑容,“首先,他告诉那五十个奴仆,如果能打的过他,以后想做什么都行,他绝对不管。如果打不过他,就得老老实实听他的话。接着,他分别和这五十个人打了一架,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打过他!”

    张猛平日里看起来大大咧咧的,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会动脑子的。那些莽汉看上去五大三粗,但哪可能是张猛的对手,在望云山这些年的苦可不是白吃的。

    刘管家接着又说:“然后,他选择了两个最能打的做了头目,替他去管这些人,结果,这些人就变得老老实实了!”

    粗人有粗人的办法,张猛这种法子虽然很粗暴,但也很有效,如果不是这样,恐怕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见效。

    “卢公子?”

    卢小闲转过身去,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两一脸茫然看着眼前的乱象。

    “卢公子,你这是……”

    “两位老爷回来了?”卢小闲笑着打着招呼,然后神神秘秘的说,“两位老爷,请稳步,我慢慢说给你们听!”

    张氏兄弟瞅了一眼那些莽汉,也没说什么,跟着卢小闲离开了后院。

    三人在花厅坐定后,卢小闲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张氏兄弟听罢,愣了好一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卢小闲接着又说:“两位老爷,你们在陛下面前受宠,很多朝廷大臣心里肯定不服。虽然上次品诗会拔得头筹,但这还远远不够。这次我代表张府从军出征,为国效力,就是让那些朝廷大臣看看,我家老爷不仅文采出众,还有一片爱国之心,让他们今后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也让陛下知道两位老爷受宠是值得的!”

    张易之眼睛有些湿润了:“卢公子,你处处为我们兄弟俩考虑,我们感激不尽。只是这从军出征,到了战场上刀枪无眼,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岂不让我们遗憾终身?”

    张昌宗拍碰上卢小闲的肩头说:“你的这番好意,我们兄弟领了,但你不能去从军。我宁肯让那些人去嚼舌头根子,也不希望你有什么意外!”

    此时此刻,张氏兄弟能真正体会到,卢小闲的确是他们的“福星”。若万一“福星”因为出征而陨落,他们的好日子岂不也到头了?

    张氏兄弟坚决不同意卢小闲出征,大大出乎了卢小闲的意料之外。原本以为,张氏兄弟会对自己的计划赞赏有加,既不用他们出什么力气,又能博得好名声,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不为?

    可千算万算卢小闲偏偏漏算了一点:张氏兄弟对他的倚重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张氏兄弟也是讲感情的,一直以来卢小闲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在他们兄弟二人的心目中,卢小闲不仅仅只是张府管家,也不仅仅只是能给他们带来好运的“福星”,更是可以依赖的好朋友。

    卢小闲看得出来,张氏兄弟的一番话并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这让他多少有点小感动。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计划了这么久,总不能而半途而废。

    他用三寸不烂之舌耐心说服张氏兄弟,可张氏兄弟油盐不进,铁了心不让他走,这让他很是气馁。

    ……

    第二天,武则天继续朝议吐蕃入侵一事。

    与昨天的分歧不同,今日又有朝廷大臣提出,让梁王武三思挂帅出征,由王孝杰作为副帅辅佐武三思迎击吐蕃。

    不用问,这是武则天专门安排的。

    武则天本以为,既然大臣提出这个建议,自己一拍板,其他大臣一附和,这事就算是尘埃落地了。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刚一提出,她还没来得及拍板,就有人跳出来激烈的反对。

    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魏王武承嗣,他的理由很简单:梁王武三思从未领过兵,也不懂军事,不应该如此草率。

    听了武承嗣的话,武则天心中很是郁闷:以前就有亲王甚至太子领兵挂帅的先例,哪个懂军事?再说了,不是有王孝杰辅佐嘛,王孝杰懂军事不就成了,武三思懂不懂军事并不重要。

    武承嗣为何反对武三思挂帅,武则天对此心知肚明,只不过在这里她不好点破。更让武则天郁闷的是,有不少大臣都附和武承嗣,而赞成武三思挂帅的大臣寥寥无几。就连武三思本人,还有狄仁杰、王孝杰、来俊臣等人,也是三缄其口,像个哑巴一言不发。

    整整一个上午,也没议出个结果来。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得宣布罢朝,下午再议。军情紧急,不能一直无休止这么拉锯下去。她已经做好准备,下午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事定下来,实在不行她就强行让武三思挂帅,谁的意见也不听。

    中午,张易之和张宗昌陪着武则天进膳,上官婉儿在一旁伺候着。

    武则天心情很不好,一边心不在焉的吃着,一边皱着眉头思索着。上午的朝议,张氏兄弟也参加了,他们知道此刻武则天为何事而烦恼。

    张易之本想劝劝武则天,但似乎想到了什么,最终也没说话,只是默默吃着饭。

    张昌宗心里装不了事,他愤愤不平的抱怨:“都是朝廷重臣,到了关键时刻,要么不说话,要么只顾着打自己的小算盘,真让人瞧不起,连我府上的管家都不如!”

    “呃?”武则天回过神来,看向张昌宗,“六郎,你说什么?谁不如你府上的管家?”

    张易之瞪了一眼张昌宗,然后笑着对武则天说,“陛下,六郎心直口快,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您可别当中,赶紧吃饭吧,下午还要朝议呢!”

    武则天摆摆手,盯着张昌宗又问:“六郎,你刚才说的管家是怎么回事?”

    张昌宗也不理会张易之向自己施眼色,将卢小闲的计划详细说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听的很认真,张昌宗说完后,她似乎在回味着什么,并没有说话。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则天召见

    上官婉在一旁奇怪的问:“六郎,你所说府上的管家是不是卢公子?”

    “正是!”张昌宗点点头。

    “这就奇怪了!”上官婉儿一脸的好奇,“你说卢公子前些日子就开始准备出征之事了,可洮州的紧急军情昨日一大早才送到朝廷,他是怎么提前知道的?难道他能未卜先知?”

    上官婉所问的,正是武则天想知道的,她的目光也看向了张昌宗。

    张昌宗被上官婉儿问的愣住了,挠挠头讪讪道:“这个我倒不清楚,要不晚上回府后我问问他?”

    武则天沉吟片刻,对上官婉儿吩咐:“你亲自去一趟六郎府上,速召卢小闲进宫,联有事要问他!”

    “是!陛下!”上官婉答应一声,转向而去。

    “等等!”武则天突然又叫住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回过身来,轻声问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武则天叮咛道:“你去隐秘行事,不要给他透露什么口风,也不要让外人知道此事!明白吗?”

    “知道了!陛下!”

    ……

    卢小闲跟在上官婉儿身后,一边走,脑袋一边急速运转。武则天突然召见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想从上官婉儿那里问出些端倪,可上官婉儿却连一点口风也没有透露,只是告诉他,去了便会知道。

    这两天朝议的事情,卢小闲从张氏兄弟嘴里也略知一二,他猜测武则天宣自己进宫,可能就是为了询问此事。之所以会找到自己,恐怕和张氏兄弟二人脱不了干系。

    本来,卢小闲一直在为如何说服张氏兄弟而头疼,现在武则天的突然召见,似乎让此事有了一线转机。

    宽敞的大殿内,只有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二在。

    卢小闲低头,恭恭敬敬站在武则天面前。他虽然来自后世,可每次见到武则天,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之感。

    “给卢公子赐座!”武则天的声音响起。

    “多谢陛下!”见武则天心情似乎

    不错,卢小闲也多少放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