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本就对李君羡不能放心,先前碍于没有名正言顺的借口,现在有了一个送上门来的借口。于是,李君羡因此事定罪处斩,全家被抄没。

    事实上,李君羡就是一个替罪羊,“武代李兴”的武,是后来的武则天,而非冤死的李君羡。

    听了仇家父子的一番说辞,卢小闲不由感慨万千,像李君羡这种冤死的事情太多了,谁让皇帝怀疑你呢?

    甭管你有罪没罪,皇帝说你有罪,你就有罪,反正皇帝有的是手段。

    哪朝哪代,还没有几个冤死的鬼呢?

    卢小闲狐疑的瞅着仇家父子二人,他总觉得得有些不对劲。他们明明只是商人,怎么会受人之托来做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要知道在大唐,商人的身份异常低贱,根本就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像给太宗朝的大臣平反这样的事情,是绝不可能由商人出面来做的。

    卢小闲怎么看怎么不像,仇家父子究竟受何人之托?

    心中虽有疑虑,但卢小闲却并没有揭破,而是笑了笑看向王海宾:“王公子,你和仇掌柜以前就是老朋友吗?”

    “那倒不是!我们认识也没几天,是朋友介绍的!”王海宾有些不好意思,凑到卢小闲耳边小声说,“其实我也不想染指此事,但他们送了我一柄松纹刀,我实在是舍不得,所以……”

    王海宾所说的松纹刀,在后世俗称乌兹刀。乌兹刀的显著特征是刀的表面有着纷繁的水纹状图案,有时呈玫瑰状,其间有贯穿表面的条纹,这些图案通常称之为乌兹花纹。

    松纹刀具有出色的强韧性,在战斗中几乎从不断裂。它的刀锋锐利无比,可在空中将丝绸一分为二而毫不费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冷兵器时代的兵器之王,自古以来也是只有少数人能有幸得到。

    王海宾是武将之后,当然对宝刀情有独钟,若不是看在松纹刀的份上,他当然是不会插手这件棘手的事情。

    “松纹刀固然稀罕,可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卢小闲别有深意提醒着王海宾,“这事可不好办呀!”

    “我知道,我也是没办法,谁让我收了人家的大礼呢?”王海宾苦着脸说。

    “这事必须经过陛下同意下旨后才行,光靠你一个办不成,必须要让大将军出面去面见陛下!”

    听了卢小闲这话,王海宾脸色顿时变了:“别别别,万万不能让家父知道,否则他会打断我的腿的!”

    卢小闲愣愣瞅着王海宾,敢情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敢瞒着王孝杰。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瞒得了一时能瞒得了一世吗?假如有一天王孝杰知道了此事,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卢小闲朝王海宾伸出了大拇指:“兄弟,你够牛!”

    “卢公子,你就别取笑我了!”王海宾挠着头,脸色更苦了,“快帮我想个办法吧,大不了我把松纹刀转赠给你便是了!”

    到现在了,王海宾还在考虑松纹刀的去留,真的让卢小闲很无语。

    “君子不夺人之爱!”卢小闲摆摆手,“松纹刀你自己留着吧,给李君羡平反一事,交给我吧,我来办!”

    “你来办?真的能行?”王海宾瞪大了眼睛。

    “你要不信,就当我没说过。”卢小闲没好气道。

    一听这话,王海宾慌了,赶忙说:“当然信了,这事就拜托卢公子了!”

    几人正说话间,却听大厅中央传来了吵杂喧嚣之声。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七十章 砸场子

    几人放眼望去,只见一桌客人正在教训在一旁侍候他们的店小二。

    领头那人是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他很是嚣张,瞪着眼大声吼道:“不是说左边墙上的菜都是新品吗?我点的这盘牛肉和普通牛肉没什么不同,你们竟然也敢说是新品,这不是糊弄人吗?去,把你们掌柜叫来!”

    “快去,把你们掌柜叫来!”同桌其余几人也起哄道。

    瞅着这几个人,卢小闲的脸色阴沉下来,但却没有说话。连王海宾也看出来了,这几个人分明是来故意砸场子的。

    王孝杰是当朝宰相,还是大唐军队第一人,他显赫的身份让王海宾成为了洛阳城官二代里的佼佼者,其他的纨绔子弟只能尊他马首是瞻。

    卢小闲刚给王海宾解决了一个大麻烦,王海宾还没有还卢小闲这个人情,此刻见有人来踢卢小闲的场子,心中当然不快,冷哼一声便站了起来。

    洛阳城内,王海宾不允许有如此不长眼的人在他面前出现。他虽然是纨绔子弟,但本事不小,脾气也不小,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与大名鼎鼎的魏绪忠发生冲突了。

    就在这时,卢小闲按住王海宾的肩头:“你坐下,他们自己会处理的!”

    卢小闲说的没错,如果酒楼连这样的事情都处理不了,他如何能放心的离开?

    果然,不一会小二便引着刘祺出现在了那桌客人面前。

    刘祺彬彬有礼的看向几人:“我是鄙店的掌柜刘祺,几位客官,不知有什么可以效劳的地方?”

    “刘掌柜!”胖子上下打量着刘祺,指了指刚端上来的那盘菜问道,“请问刘掌柜,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菜名都写在墙壁的木牌上了,他们也点过菜了,现在却又问起菜名,这明显是故意的。

    刘祺脸上带着笑容,不卑不亢的回答:“这是本店的卤糟牛肉!”

    “卤糟牛肉?”胖子当然知道菜名是什么,他等刘祺这句话就是为了将他一军,“这不就是普通的牛肉吗?你以为换个名字就是新菜品了?”

    “客官说笑了!”刘祺耐心的解释,“鄙店的卤糟牛肉绝对和普通牛肉不一样,如若不信您尝尝就知道了!”

    “你说不一样就不一样了?”胖子夸张的笑了几声,接着又说,“我倒很想知道,你这牛肉是如何做的,要能说清楚,我们就既往不咎了!”

    听了胖子的话,众食客不由把鄙视的目光投向了他。各个酒楼的拿手菜品,制作和烹调过程都是保密的,像胖子这样明目张胆询问制作过程,这可是犯忌的事。

    谁知刘祺却一点也不介意,他点点头:“既然客官想知道,那我说说也无妨?”

    “啊?”听了刘祺的回答,胖子顿时愣在了当场。

    他料想人家肯定不会告诉自己菜品的制作过程,所以才故意那么说的,现在刘祺的回答,反倒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瞅着胖子那尴尬的模样,刘祺心中乐开了花,他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角落卢小闲的那一桌。

    还是卢小闲有先见之明,类似的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他希望刘祺遇到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用藏着掖着。

    说实话,烹调这东西真没什么可保密的。真正的高手只要吃过一次之后,就立刻能分辨出菜品所用的食材和调味品,甚至还能分辨出食材在制作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火候。所以说,与其密而不宣,还不如大大方方告诉别人呢。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创新新菜品是件很难的事情,就算别人学会了新菜品,但也只能是模仿,在推陈出新上面他们永远不可能超越“秋风破”。

    秋风破的墙壁上只有区区十道新菜品,卢小闲本就打算每月更新一次,把上月的新菜品退下再换成更新的菜品。即使是这样,薛怀义给他的书中有上千道菜,也不知多少年才能全部轮换一遍。

    胖子狐疑的打量着刘祺,似乎想验证一下刘祺所说的是真是假。

    刘祺微微一笑,直截了当的说:“把牛买回来,用酒糟拌上饲料喂上几个月,待牛长的半大杀了,这样的牛肉就叫“糟牛肉”。这种牛肉的口感远比比普通牛肉香嫩,诸位可以尝尝!”

    “不错,不错!”

    听了刘祺的介绍,众食客顿时议论纷纷,甚至好几桌的客人当场就立刻点了一份卤糟牛肉,胖子刚才的行为等于是帮“秋风破”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宣传。

    胖子不说话了,他是识货的,很清楚这道卤糟牛肉别处肯定是做不出来的,毫无疑问算得上是新菜品。

    这时,小二又上了一道新菜品到另外一桌,刘祺不再理会胖子,指着这道菜对那桌客人介绍起来:“这是本店的特色烤鸭,十分考究的。”

    “怎么个考究法?”桌上有人发问了。

    刘祺如数家珍的介绍道:“烤鸭要经过选鸭,选料,填料的过程。特别是填鸭工序,更需精心料理。它要在一个特别的专用木笼里填喂一个多月,而这木笼,绝对不容鸭子有站立活动的自由。每次填喂时,是把预先备好的高粱面团和高粱颗粒,搓成条捋着鸭子的嗉囊,一点一点地填进去的。为了达到皮酥里嫩的效果,填鸭师傅还须运用针先把白条鸭的皮挑起晾干,不惜费时费力。在烤制时,还要在吊炉上方备好杏木烧好的荤油,如此精工细作,最终才能将烤成一只色香味俱全的烤鸭。”

    刘祺的表现,全部落在卢小闲的眼中,他禁不住暗自点头,作为“秋风破”掌柜,刘祺是非常称职的。

    紧接着,刘祺又介绍起了下一道新菜品:“这是八宝头脑。把榨过酒的新鲜糟粕用井水淘成为乳色质放入碗中,然后放肥山羊肉两块、毕克齐的长山药两节,另加葱花、葡萄、鸡蛋薄饼和适量的白面小疙瘩。您闻闻,这八宝头脑有浓郁的酒香味,但却没有酒劲,多吃几份也不会醉,堪称一绝……”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七十一章 演示

    接下来,枞树菌炖腊肉,魔芋豆腐炖仔鸭,野板栗炖乌鸡等等,每一道客人点的新菜品,刘祺都会主动上前为客人介绍一番。

    这些食客还是头一次见过这等搭配的吃法,再观那色泽,搭配协调,闻那味道,清香扑鼻,就不由得馋虫蜂拥,口中生津,便立时饕餮起来。

    最先发难的的那个胖子,看着食客们对“秋风破”新菜品大加赞赏,脸色变的越来越难看。他眼珠子一转,便想到了一个刁难刘祺的法子。

    “刘掌柜,你这酒楼可否能做面食,要知道洛阳人最喜面食了。”胖子假惺惺问道。

    我靠,听了胖子的话,卢小闲突然有了上前去捶他一顿的冲动,这货也太损了吧。

    要是在后世,“秋风破”咋也算得上五星级大酒店了,那可是个高消费的地方。这货却要吃面食。想吃面食地摊上到处都是,还需要专程来“秋风破”吗?

    更何况,酒楼专门推出了一系列新菜品让大家品尝,他这不是砸场子是什么?

    众食客也看出来了,这个胖子纯属来没事找事的,再次把鄙夷的目光射向了他。与此同时,他们等待着刘祺的发飙。

    出乎了胖子和众食客的意料,刘祺脸上依然带着笑,没有半点生气的样子,满口答应道:“想吃面,呃!当然没问题!”

    说罢,刘祺便吩咐下去,不大一会小二传上来几盘包子、馒头、花卷之类的吃食来。

    看着这些吃食,胖子摇头叹了口气道:“我只好一口粉丝细的拉面,有劳刘掌柜了!”。

    说毕,和胖子同来的几人也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其中一人道:“别的都无所谓,要是有一碗刀削面就好了”。

    另外一人也道:“我呢,就请做一碗七彩刀切面算了。”

    这些人明显是在为难刘祺,众食客把目光齐齐地看向了他。

    王海宾摩拳擦掌,早已是怒不可遏,若不是卢小闲拉着,他早就上去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了。

    刘祺的脾气出奇的好,他丝毫不在意,微笑着点点头道:“不就几碗面条么,请稍候!”

    刘祺还未来得及转身,胖子却又说话了:“我虽然只是吃一碗面条,但却也容不得敷衍,见不得肮脏东西的,刘掌柜可否让厨师将炉具搬至这大堂,当众煮制,也好让我放心。”

    胖子这也太过分了,众人顾不上吃饭了,都被这厮气饱了。

    刘祺轻蔑一笑,点头离去。

    不一会,刘祺领着一名厨师来了,另外几个小二将那一应器具及原料搬了出来。

    众人知道,这是准备当堂演示了。

    来的厨师不是别人,正是陈三。

    陈三看到眼前的胖子,不由一愕:“师父,怎么是您?”

    原来,这个胖子是陈三的师父赵丰堂。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卢小闲怎么也不会想号称洛阳第一厨的“神厨三绝”赵丰堂,竟然是这么龌龊的一个胖子,更想不到他会亲自来“秋风破”踢场子。

    赵丰堂瞪了一眼陈三,冷哼道:“别叫我师父,我可受不起!”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赵丰堂说话虽然不中听,但陈三却也不敢顶嘴,只能低着头站在那里。

    赵丰堂也不在乎食客的目光,上下打量着陈三,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这么说,是你要在我面前演示了?”

    陈三赶忙摇头:“不是我,我哪敢在师父您面前演示?”

    “那是谁?”赵丰堂狐疑道。

    “是我!”

    说话的是玄虚道长,只不过他没有穿道服,而是身着白大褂。他大步流星来到赵丰堂面前,微微一笑:“你就是‘神厨三绝’?幸会幸会!”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赵丰堂也是见过世面的,他知道面前之人肯定不简单。洛阳城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号人物,自己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赵丰堂试探着问:“不知您是……”

    “我是谁不重要,你不是要吃面吗?我这就做给你!”

    说罢,玄虚在一旁的盆里洗了手,用一条白毛巾将手揩尽,他做的很仔细,也很慢。

    众人不由地摒住了呼吸,静静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赵丰堂眉头一挑,对方目光平和,呼吸匀称,手上功夫一定不简单。

    在众人的目光中,玄虚开始了他的演示。

    筛粉揉面间,一旁煮面的水也就烧开了。

    待碗排好,作料放齐,便开始了做面的程序。

    先做的是拉面,玄虚从那已揉好的面团中切下一坨,再行揉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将那面团搓成长条,接着,便是两手握了两端,如跳绳般甩了起来。

    甩了一会,撒些面粉,又将其折叠起来。

    再甩,如此反复。

    其间,那速度由慢而快,由快而疾,先时倒还能让人观其一二,到后来却只见一团白影在上下翻飞,飞速地旋转,着实叫人眼花缭乱了。

    正值众人目不暇接之时,但听一声闷响,面已拉成,长长地卧于案板上。

    众人靠近一看,却见那面细若蚕丝,岂是粉丝比得?

    赵丰堂叹了口气,久久无话可说。

    吃饭的众食客哪曾知晓面条还有这等制法,呆立一时之后,就齐齐地发出一声“好”来。

    看看那面,再瞅瞅赵丰堂,刘祺脸上露出了笑意。

    玄虚却是十分地平淡,只顾着不停地忙活,将那拉好的面抖散开来撒于翻滚着的水中,再用筷子翻动几下,便是熟了。

    也不见他动用漏瓢,只有那双筷子疾疾地飞舞着。

    少倾,不知怎地,那面已蛇样盘蜷于碗中,撒上些葱花胡椒,淋上些香油,浇上些臊子,面便成了。

    其色饱眼,其香诱鼻,端的是不由得让人食欲大振。

    演示的是不错,但并不代表味道就没有瑕疵。

    赵丰堂扯双筷子刚伸出手去,却被玄虚止住:“我做的拉面乃一根面条团成,中间是不曾断得的,食法也就自然有别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