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卢小闲也不介意,微微一笑径自离开了。

    王胡风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门口的方向,然后小心翼翼的向来俊臣道:“中丞大人,这到底……”

    来俊臣心里本就不爽,反正已经做了恶人,他也懒得向王胡风解释,恶狠狠的伸出手来:“给我!”

    王胡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的看着来俊臣:“中丞大人,您要什么?”

    “图纸,卢小闲刚才交给你的图纸,给我!”来俊臣直截了当道。

    “给您!”虽然不解来俊臣是何意,但王胡风还是老老实实将图纸奉上,“中丞大人,你说这事……”

    “别那么多废话,回去等我的消息!”来俊臣接过图纸,拂袖而去。

    王胡风不知所措瞅着来俊臣的背影,半晌无语。

    ……

    听来俊臣说完,武则天不置可否,好半晌才道:“这么说,卢小闲是强买强卖了?  ”

    “强买强卖倒算不上,臣打听过了,醉霄楼按市价最多也就值一万两银子。还有那家‘桃花姬’,的确是以三千两银子卖掉的!”来俊臣低着头,小心翼翼道,“所以说,卢小闲并非是借臣的名义在敲诈王胡风,他虽然强势,但在价格上却也没有亏待王胡风!”

    虽然对卢小闲的做法很不满,但在武则天面前,来俊臣半分也不敢胡说八道。他心中很清楚,欺瞒了陛下会是什么后果。

    “原来如此!”武则天点点头,不说话了。

    上官婉儿一直没有说话,在一旁研究着那张图纸。

    突然,她一脸奇怪道:“中丞大人,这个图很奇怪,他要这么多坚固的绳索做什么?这绳索的一头还连接有钢制的挂钩,难道他要攀登什么山峦吗?就算是登山所用,也要不了这么多绳索呀?”

    卢小闲要

    三十多盘坚固的绳索,每盘绳索的长度都在十几丈以上,而且绳索的一头都有钢制的挂钩,显然是用来固定绳索的。

    来俊臣摇摇头道:“这图纸臣也反复看了,却没看出什么异常来。洛阳附近的山峦,似乎用不上这样的绳索。但他让王胡风必须在十日内交货,想必也是有急用!”

    武则天心头一动,看向上官婉儿,“难道是为营州那边准备的?”

    上官婉儿眼前一亮,忍不住点头道:“听陛下这么一说,臣也觉得应该是为军中准备的。现在猜来猜去也没有用,他既然准备了,肯定是有深意的!”

    武则天思索了好一会,对来俊臣道:“他与王胡风那些许小事,你就不必管了!既然不是强买强卖,就随他去吧!至于这图纸,你回去后还给王胡风,让他抓紧时间完工交货,我想他肯定是有大用处的。”

    来俊臣心里好一阵憋屈,敢情自己受了这么大委曲,陛下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现在倒好,自己还得替卢小闲做监工,督促王胡风按时交货工。

    这一瞬间,来俊臣突然意识到:卢小闲在陛下心目中的份量,绝不是因为张氏兄弟的原因,看来自己今后还得与他搞好关系。

    ……

    夜下,明月播洒着清辉,白日的燥热褪去,反倒生出些凉爽。

    书房之中,昏黄的烛光将王孝杰的影子投射于身后的书架上。

    书案上,摊开着一张松漠、营州的地图,王孝杰盯着地图已经发了好一会儿呆了。虽然他赋闲在家,但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不得不把目光关注到营州。

    契丹反叛,这么大的事情朝野振动,让他安心享受赋闲时光,不再过问军国大事,谈何容易。

    “老爷!卢小闲卢公子求见!”管家进屋来,小声向王孝杰禀报。

    “该来的终究要来,躲是躲不过去了!”王孝杰脸上露出了怪异的表情,挥挥手对管家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事实上,王孝杰从没想过要躲。

    以他敏锐的嗅觉,他断定此战朝廷必败!

    征讨失败后,朝廷一定会设法补救。至于下一步陛下会有什么决断,王孝杰设想过无数遍。

    他隐隐觉得,自己重新被朝廷启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尽管如此,可王孝杰的心里还是一点底也没有。他想找个人商量一番,但想了一圈也没想到个合适的人选。

    在王孝杰的心中,整个大周只有薛怀义的见识让他发自心底的服气。但王孝杰心中清楚,薛怀义现在根本就不想理会这些事情,就算他去求教,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现在卢小闲突然登门了,让他眼前不由一亮。

    王孝杰与卢小闲的交集总共有两次。

    一次是当年在洛阳王孝杰府上深夜的长谈,还有一次是在洮州对吐蕃的作战。

    一想到洮州,王孝杰心中便有一种刺痛。他被罢职正是因为在洮州之败。

    王孝杰不能不承认,卢小闲对时局战局的分析之准,除了国师薛怀义之外,朝野下下无人能及。


………………………………

第三百七十章 夜访王孝杰

    既然卢小闲亲自登门了,王孝杰当然不能放弃这个探讨的机会。他强忍住亲自去迎接卢小闲的冲动,静静坐在案前,等待着卢小闲到来。

    进了王孝杰的书房,卢小闲一眼便看到案上那副醒目的地图,笑了笑一语双关道:“王大将军,这么晚了还没歇息,难道您也失眠了?”

    “别提什么王大将军了,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王孝杰淡淡回应道:“卢公子可是贵客,我现在是闲人一个,有的是时间休息,不急这一时!”

    卢小闲打趣道:“我就知道,以王大将军的禀性,心中肯定放不下营州危局!”

    王孝杰苦笑摇摇头:“卢公子见笑了,多年养成的习惯,凡朝廷有战事,总要关心一下!”

    “王大将军忧国忧民,在下佩服之至!”卢小闲话题一转,直截了当问道,“不知王大将军看出些什么没有?”

    王孝杰瞅了一眼卢小闲,沉吟道:“我觉得此战有些不妙!”

    卢小闲拍手道:“果然不出所料,这朝廷上下也就王大将军还是清醒之人!”

    “不知卢公子怎么看?”王孝杰目光闪烁道。

    “朝廷此次征讨必败无疑,至于理由和原因,我想的与王大将军思考的应该大同小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说到这里,卢小闲停了下来,微微一笑道,“三日后,陛下要率文武百官为征讨大军送行。到时候我会暗中随大军一同前往营州,不知王将军有何要交待的吗?”

    “我有什么可交待的?不知卢公子此话何意?”王孝杰不动声色的问。

    “王大将军当真就没想过,若此战败了,陛下将如何善后?”

    听了卢小闲的问话,王孝杰不语。

    “陛下肯定会钦点您来挂帅,再次征讨契丹,此次战败的过程和教训,难道王大将军不需要了解吗?”

    王孝杰苦笑道:“卢公子什么事都想在前面了,您让我给您交待,还不如说是您给我交待一番吧!”

    卢小闲也不客气,直接道:“此次战败后,我想陛下会汲取教训,只派一名主将挂帅,放眼大周军中将领,再没有比您王大将军更何适的人选了。所以说,王大将军赋闲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王孝杰默然,听了卢小闲说出这番话,他心里明显松了口气。

    “若陛下真的点您挂帅,不知王大将军当何去何从?”

    王孝杰长叹一声,喟然道:“大敌当前,国家有难,陛下若启用我,我自当为国效力,责无旁贷!”

    听了这话,卢小闲想起历史上王孝杰最终的结局,就是死在平定营州叛乱中。尽管卢小闲知道自己无力改变历史,但他还是想再做一次努力,阻止王孝杰赴死,毕竟他与王孝杰的关系还算处的不错。

    想到这里,卢小闲斟酌道:“王大将军,陛下若真点您挂帅,您能不能推辞掉?”

    “这是为何?”王孝杰一脸的诧异。

    卢小闲不知该如何回答王孝杰,总不能说自己提前知道他会在此战中阵亡,所以才让他推辞的吧?

    稍一思忖,卢小闲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他苦口婆心道:“此战不仅关系到如何用兵,而且还牵扯到朝廷中的武李之争,我是不想您陷入其中!”

    王孝杰一脸正色,铿锵道:“我只是一名军人,不关心朝局之争。军人的本分是战死沙场,若陛下用我,我自当竭尽全力!至于其他的,我想去掺和!”

    尽管知道劝了也是白劝,但听了王孝杰这话后,卢小闲多少还是有些失望。

    既然不能阻止王孝杰挂帅,卢小闲便退而求其次,又道:“就算王大将军您要亲自出征,但这后军主帅的人选可一定要选好呀!”

    在真正的历史上,王孝杰与契丹决战时,因后军总管苏宏晖畏敌而逃,致使王孝杰援军断绝,被契丹围困在悬崖峭壁之上。虽然力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坠崖身亡,唐军将士也死亡殆尽。正因为如此,卢小闲才会刻意来提醒王孝杰要认真选择后军主帅。

    王孝杰听罢,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胸有成竹道:“不瞒卢公子,这事我早就想好了,若由我挂帅,后军主将就非苏宏晖莫属!”

    “谁?苏宏晖?”卢小闲瞪大了眼睛。

    刚才卢小闲差点直接给王孝杰挑明,让谁做后军主帅都行,唯独不能让苏宏晖来做后军主帅。历史上,王孝杰之死,就是因为苏宏晖畏敌而逃造成的。

    怕什么来什么,卢小闲没想到王孝杰偏偏点了苏宏晖做后军主帅,这不是寻死是什么?

    瞅着王孝杰,卢小闲心中顿时生出无力感来。现在,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孝杰往死路上走,却无计可施。

    王孝杰奇怪的看着卢小闲:“卢公子,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王大将军,您能告诉我,大周军中那么多将领,为何要非要选他吗?”卢小闲苦着脸问道。

    “苏宏晖官至左羽林将军,论资历做后军主帅绰绰有余。当年,我随薛国师征讨突厥,他就做过我的副手。我与苏宏晖向来交好,算下来已经有十几年交情了,他的大局意识和领兵能力在军中都是比较强的,有他做我的后盾,我放心!”

    听了王孝杰的话,卢小闲默默闭上了眼睛。

    营州契丹叛乱,就让卢小闲感觉到改变历史走向真的很难。此刻王孝杰所做的决定,再一次让卢小闲体会到,历史的惯性之在根本就不是个人所能阻止的。

    卢小闲是穿越来的,难道就因为他是过去的人,所以不会给未来产生影响吗?

    亦或许是他真得对历史走向产生了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他自己无法察觉。事实上,卢小闲已经成为眼下历史中的一部分了,他与这个世上的其他人一样,在历史的列车上前行,终将会成为历史。

    就好比现在的王孝杰,眼下还活生生的在卢小闲面前,可要不了多久,他便会成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

    一张春风满面的脸,如碧桃带露盛开。

    当身着一身便服的上官婉儿突然出现在卢小闲面前的时候,卢小闲不由怔了怔。

    上官婉儿的出现并不意外,让

    卢小闲觉得意外的是她身后跟着的四个男子。

    其中两个年轻人虽然也着便服,但卢小闲一下便认出来:正是多年未见的冯元一和秦俊。

    除了冯元一和秦俊,杨思和另外一个陌生男子也伫立在上官婉身后。

    卢小闲脸上的笑容明朗如旭日初升,朝着上官婉儿作了一揖:“上官尚宫果然守信,卢某在此谢过了!”

    “先别急着谢,等会我有事要和你说呢!”上官婉儿摆摆手道,“人我给带来了,是直接交给你呢,还是你另有安排?”

    “上官尚宫如此守信,我怎么能不管不顾领了人就走呢?”卢小闲一脸诚恳道:“这样吧,今儿难得天气不错,我去安排一下,咱们到翠云峰一游,如何?”

    上官婉儿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卢小闲:“想不到卢公子还是个情种!好,就依了你吧!”

    冯曼在上清宫做了道姑,上官婉儿也是知道的。

    卢小闲说是去翠云峰一游,其实就是想带冯元一去见冯曼,上官婉儿对此自然心知肚明。

    “杨兄,难得你有空,也一并去吧!”卢小闲笑着对上官婉儿身后的杨思道。

    杨思瞅了一眼上官婉儿,然后朝卢小闲点点头道:“恭敬不如从命!”

    卢小闲瞅了杨思身旁比较眼生些的中年人,向杨思问道:“杨兄,不知这位是……”

    不待杨思回答,上官婉儿抢先道:“这位是门下省左补阙张说张大人!”

    张说?

    卢小闲眉头一挑,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牛人。

    张说被封为燕国公,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不过此时的张说,却不显山不露水,只是一名从七品上的左补阙。

    上官婉儿带张说前来,卢小闲猜测肯定与上官婉儿将要与自己说的事情有关。

    “见过卢公子!”张说不卑不亢,淡然向卢小闲打了招呼。

    卢小闲还礼道:“永昌元年,陛下亲自举行制科考试,张大人的策论应对排名第一。陛下亲自授任张大人为太子校书,现任  左补阙!久仰久仰!”

    卢小闲口中说着久仰,但脸上却丝毫看不出钦佩之意。

    不过,卢小闲从未见过张说,却能张口便说出张说的情况,不仅上官婉儿,就连张说本人也觉得诧异不已。

    ……

    圣迹仙踪翠云峰,紫气笼罩上清宫。

    一行六人,浩浩荡荡来到邙山翠云峰上清宫。卢小闲先是把冯元一送到了冯曼的住处,好让他们姐弟俩说说话。

    瞅着这个空当,卢小闲领着上官婉儿、杨思、张说、秦俊四人绕过大殿,直接来到了翠云洞。

    他们所在之处看上去破落已久,草木极之繁盛,因为不曾有人管理,自顾自地生长着。

    翠云洞是邙山的最高点,也是洛阳八大景中“邙山晚眺”的最佳观望处。此刻天气晴好,远可眺望龙门山,近可俯瞰洛阳城,使人感到视野远阔,胸襟顿开。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互相给面子

    卢小闲眺望着远方,心情大好,笑着道:“上官尚宫,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

    上官婉儿瞥了一眼卢小闲,口气中满是考校的味道:“卢公子,都说你料事如神,你且猜一猜,我来找你是为了何事?”

    “什么料事如神,你真当我是神仙了?不过嘛……”卢小闲稍稍一顿,微笑道,“上官尚宫的来意,我大概可以猜到一二!”

    “说说看?”上官婉儿满是笑意。

    “洮州之行有陈玄礼与郭振护送,这一次营州之行怎么也得有杨兄和张大人做我的跟班,这才符合陛下做事的风格嘛!”

    卢小闲这句话信口说来,上官婉儿听了不由一愣。

    上官婉儿做事干练,文才出众,在百官和读书人中间名声很好,张说对上官婉儿也极为推崇。卢小闲只是一介百姓,却与上官婉儿说话如此随意,这让他心中很是不快。并且卢小闲的话中竟然把自己和杨思当作他的随从,这让他心中更加不满。

    卢小闲话音刚落,张说便在一旁怒声斥道:“陛下做事岂是你能随便评论的?”

    卢小闲上下打量着张说,摇摇头却并没有说话,只是把征询的目光看向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竟似看笑话一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