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闲不能不承认,李道亨对营州的弊端分析的确很到位。
紧接着,卢小闲又问了第二个问题:让李道亨对营州的一些重要人物给予评价。
他去了营州之后,下一步可能就会和这些人打交道,提前做些功课是很有必要的。
李道亨结合自己的经历,对营州官员和异族首领等十几人,一一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这其中,卢小闲对李道亨所说的两个人印象很深刻:一个是冯青山,另外一个是孙万荣。
冯青山是营州都督府的别驾,李道亨对冯青山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营州各级官员中能力最强的,也是最有远见的。
孙万荣是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李尽忠的内兄,任归诚州刺史,归诚州是松漠都督府下面的一个州。
虽然离开营州已经三年多了,但李道亨对孙万荣一直抱有戒备之心,他认为孙万荣曾经以侍子入朝,对朝廷内部情况、社会形势和中原的虚实了解的很清楚。再加上孙万荣在军事指挥上很有一套,将来肯定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听李道亨说出“心腹大患”一词,卢小闲想也没想就问出了第三个问题:“李老伯,依现在的情形来看,你觉得营州的契丹、奚族和靺鞨人有没有可能会造反作乱?”
卢小闲问出了如此尖锐的问题,这让李道亨很是诧异,他瞅了一眼卢小闲,沉思道:“朝廷对营州三族的控制已大不如从前了,虽然营州的形势不容乐观,
但这三族也不会轻易造反作乱。若没有意外情况,反与不反大概三七开吧!”
卢小闲目光炯炯道:“若是有了意外,又当如何?”
李道亨心中不由一惊,浑然忘记卢小闲这已经是在问第四个问题了,他脱口反问道:“卢公子,你所指的意外是什么?”
卢小闲淡淡道:“其一,我听说赵文翙骄横刚愎自用,视其管辖内的异族首领如奴仆,稍不如意就非打即骂。若是这些异族首领与赵文翙积怨已深……”
卢小闲的话有意没有说完,但李道亨已经听出了话中的意思。赵文翙在营州这三年的所作所为,他大致也听说了一些,卢小闲并没有夸大,这的确也算是个意外。
李道亨皱起眉头,并没有说话。
卢小闲接着又道:“其二,我听说营州一带已经连续三年灾荒了,导致农牧业无收入,民不聊生。若是营州都督府不及时给予赈灾……”
这事李道亨也听说了,如果营州都督府真的罔顾这些异族的死活,不及时给予赈灾,这后果会非常严重。
李道亨的眉头皱的更紧,依然没有说话。
“其三,若是突厥人再掺和至其中,对契丹等族挑拨离间,推波助澜……”
听到这里,李道亨脸色突然变了,他大声道:“这不可能!”
“不可能吗?”卢小闲微微摇头道,“李老伯,您在营州那么多年,想必对突厥人也有些了解,假如您是突厥可汗默啜,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吗?”
李道亨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胸脯上下起伏。
良久,他再睁开眼时已恢复了平静,面上浮上一丝苦涩的笑意:“卢公子,咱们有言在先,你只能问三个问题。这可是第四个问题了,恕我无可奉告!”
卢小闲愕然,望着李道亨没有说话。
李道亨喃喃自语,像是在自我安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现在已不是什么营州都督了,只是一个形将就木朝不保夕的老家伙,有些事强求不来,就让老天爷去安排吧!”
卢小闲叹了口气。
李道亨说的没错,他已经这把年纪了,为营州付出了二十年的大好时光,现在还能强求他做什么呢?
想到这里,卢小闲展颜一笑:“李老伯,您刚才说过,回答完我的三个问题后,这事就当没发生过。现在,我们可以安心喝酒了!”
李道亨点点头。
卢小闲从李道亨的目光中可以看的出,他的心情真的很沉重。
……
。
………………………………
第二百八十章 赶路
太原城总共有二十四座城门,宜春门只是其中的一个东城门。
太阳刚刚升起来,卢小闲一行缓缓出了宜春门。
卢小闲在城墙下勒转马头,瞅着城门的门洞,也不知在想什么。黑虎与其他壮奴骑在马上,在四十步开外列队静静等候着他。
终于,卢小闲深吸口气,拨转马头,朝着黑虎他们而去。
“卢公子,请稍等!”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卢小闲回头,见一个中年人正气喘吁吁朝他小跑而来。
这人卢小闲认识,是李道亨府上的陈管家。
卢小闲下马,向管家施礼道:“陈管家,是李老伯让你来的吧?不知他老人家有何吩咐?”
陈管家恭恭敬敬回礼道:“老爷说他年纪大了,见不得生离死别,让我替他来送送卢公子,请卢公子见谅!”
卢小闲拱拱手道:“李老伯客气了!”
管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卢小闲:“这是老爷写给营州别驾冯大人的信,老爷于冯大人有恩,卢公子若有什么难事,可以持信去找冯大人,冯大人一定会鼎力相助!”
李道亨想的很周到,卢小闲也不客气,接过信对管家道:“替我谢谢李老伯!”
管家又递过一个布包袱:“这五百两银子是老爷的一点心意,请卢公子笑纳!”
卢小闲正要推辞,却听管家又说:“老爷说了,卢公子并非扭捏之人,既然是忘年之交,却之就不恭了!”
李道亨什么都想到了,卢小闲无话可说,只能将银子收下。
“替我给李老伯带个话,让他多多保重身体,下次我来太原,还要喝他炖的羊肉汤!告辞了!”
说罢,卢小闲上马与黑虎等人汇合一处,一挥手道:“我们走!”
几十骑打马而去,不一会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尘土飞扬在官道之上。
……
虽然已是晌午时分了,但天空却依然被乌云笼罩,不仅没有一丝阳光,而且让人觉得寒风刺骨。
这些飞马疾驰的汉子,被寒风呼呼吹在鼻梁上,鼻涕都流出来了。
这鬼天气,官道上的行人已经绝迹了,飞鸟,走兽,消失的无影踪。
从太原城出来的这几日,几乎是不带停歇的在疯狂赶路。天寒地冻,人困马乏,就算他们都是铁打的汉子,也早已吃不消了。但卢小闲不发话,他们这些人哪个也不造次。
黑虎骑马并行在卢小闲身边,他瞅了一眼卢小闲,大声喊道:“主人!前面有块空地,要不咱们歇会吃点干粮,给马匹喂些草料?”
风太大,黑虎若不大点声,对方根本就听不到。
卢小闲瞅了一眼前方,同样冲着黑虎大声喊道:“行,咱们歇会,你去安排吧!”
在官道边上一个背风的地方,卢小闲盘路坐在地上,瞅着壮奴们在黑虎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各自忙碌。
当初,卢小闲委托刘管家从人市上买来这些壮奴,并没指望他们能发挥多大作用。离开洛阳之前,张
猛玩命的训练这些壮奴,让他们初步有了些模样。
离开洛阳在前住洮州的这一路上,卢小闲和张猛一丝都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训练。
当然,花费了这么多心思和精力,成果也是很明显的。至少陈玄礼带来的那些羽林精锐,对这些壮奴也不敢小觑。
光训练没有经过实战检验,那只能是花架子。好在老天爷对这些人很眷顾,给了他们机会。
在广武运送辎重途中,吐蕃骑兵袭击车队,他们与旋风旅、广武老兵并肩战斗,和吐蕃骑兵血战。虽然阵亡了两人,但战斗力却有了明显提升。
后来,在素罗汗山与钦陵的决战中他们再次阵亡三人,所以现在还剩下四十五人。
算算日子,他们跟着卢小闲离开洛阳,已经快一年光景了。这些日子以来,这些壮奴对卢小闲忠心耿耿,又经历过数次大战的洗礼。在卢小闲眼中,他们可都是宝贝疙瘩。
这四十五名壮奴,卢小闲又把他们分成了三部分。
他自己身边留了二十五人。
张猛去洛阳时带走了十人。
另外十人卢小闲让刑峰带着先行赶往了营州城,去做些准备工作,打控一些消息。
刑峰是继黑虎和黄毛之后,卢小闲从壮奴当中挑选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
与黑虎和黄毛不同,刑峰的身材矮小,论起强壮和武力肯定不是黑虎和黄毛的对手,但他性格沉稳,思维敏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读过书能识字,这在壮奴当中可是不多见的。
刑峰出身于官宦子弟,从小知情达理,十几岁的时候因父辈获罪而受牵连成为了奴隶。
发现了这么个人才,卢小闲当然要赋予他重任。
干冷的冬日,遍地都是枯枝。
不一会,黑虎便安排人在卢小闲面前点燃了一堆篝火。
接着,黑虎又把带的食物在火上加热之后,端到卢小闲面前的简易胡桌上。
折叠式的简易胡桌是卢小闲自己设计的,这对来自后世的卢小闲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出门在外,卢小闲一点也不亏待自己。除了必备的设施很齐全之外,他对吃也是很讲究的。
出发前,卢小闲专门交待黑虎要备好路菜。
所谓路菜,就是供旅途上吃的菜。如不准备非常周到,在路上很不方便,甚至会饿肚子。
当然,卢小闲不会像普通的赶路人那样,路菜只带咸菜和炊饼。他要求路菜必须有鸡鱼肉蛋等荤菜,而且份量也要带的很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路上很快就能补充和恢复体力。为此,卢小闲甚至多备了十来匹马,专门用来驮运食物和各色用具。
跟了卢小闲这么久,黑虎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他准备的路菜重油,稍咸,可以经久不坏,易于吃粥下饭,适于冷食,还要无汁便于携带。像鸡丁、肉丁、香干、焖笋以及茄子、斑鸠丁、炒笋丁、乳酱瓜丁等等,都盛放于柳条编的筐内,内侧糊有绵纸,里外刷上桐油,既结实耐用,又可防止油汁漏出。
转眼间,卢小闲面前便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卢小闲对黑虎淡淡道:“坐,一起吃吧!”
“主人,你先吃吧,我去招呼一下其他人!”黑虎诚惶诚恐道。
虽然卢小闲平日里待他们都不错,但哪有奴隶和主人平起平坐一起吃饭的理?
尽管黑虎是个粗人,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让你坐就坐,哪那么多废话?”卢小闲心情似乎很不好,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听了卢小闲的话,黑虎不由一哆嗦。
对张猛和卢小闲这两位主人,黑虎都非常尊重,但在他心目中,这两个人给他带来的感受却不完全相同。
对张猛的勇猛和武力,黑虎发自内心的服气,这是一种崇拜之情。
但卢小闲就不一样了,他运筹帷幄一切都在掌控当中的大将风度,让黑虎更多的是一种敬畏。
卢小闲声音虽然不大,但在黑虎听来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赶紧盘腿坐在了卢小闲面前。
卢小闲一边吃一边问:“黑虎,你觉得张猛他们是否已经从洛阳启程了?”
黑虎小声道:“主人只管放心,既然约好了会合的日子,想必他们此时已经在路上了。”
“还有刑峰,也不知在营州城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卢小闲叹了口气。
听到刑峰的名字,黑虎不由皱眉,欲言又止。
卢小闲瞥了他一眼:“有什么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是!”黑虎一懔道,“主人!您是不是有些太信任刑峰了,万一他要是……”
黑虎这倒不是挑拨离间,他的确对刑峰有些不放心。
卢小闲不仅让刑峰带了十名壮奴去营州打前站,而且还给了他两千两银子。
要知道,一两银子可以买二十石米,两千两银子就是四万石,这可是一笔巨款。
面对这么大一笔巨款,要是刑峰见财起意,私自携款遁逃,也不是没有可能。
黑虎虽然没有把话说完,但卢小闲哪能听不出黑虎话中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论是你,黄毛,还是刑峰,包括你们四十五人当中的任何一个,我都很信任!如果真如你所想,刑峰辜负了我,用两千两银子看透一个人,也算值!不过我觉得,我不会看错他的!”
听了卢小闲的话,黑虎心中不由感慨:能碰到这样一个好主人,对他们这些奴仆出身的人来说,何其幸运呀!
卢小闲对黑虎吩咐道:“吃完了咱们抓紧赶路,今晚住在建平,到时你安排一下,我们在建平多住些日子,等张猛他们到了以后,我们再一起前往营州!”
听卢小闲说在建平要多住几日,黑虎不由喜形于色。
这些日子大家赶路都累坏了,能休息几日当然是好事。建平离营州城也就百里左右的路程,人到齐后大家加把劲,一天就能赶到。
“是!主人!”黑虎爽快的应诺道。
吃过丰盛的午饭后,众人又风尘仆仆的开始赶路。
。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痴”
建平是个小镇,镇内只有一家客栈,虽然有些破旧但客栈的规模却不小,住下他们这些人是绰绰有余了。
卢小闲出手很大方,直接将客栈后院的客房全部包了。也不知道张猛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赶到,现在他能做只有安心的在这里等待。
闲来无事,卢小闲喜欢四下走走,以排解无聊的心情。
这一天,他无意中发现,客栈的一个客人看上去似乎很眼熟,应该是在哪里见过,但一时想不起来。
此人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瞅着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卢小闲从对方身上散发出的气质上能感觉到,这个人肯定不简单。
苦思冥想了很久,卢小闲终于想起来了,这个人他的确见过。
在洛阳第一次去见薛怀义的时候,卢小闲在白马寺后禅院见过他。当时,就是此人死气白咧非要与薛怀义切磋武艺,好像他自称江雨樵。
薛怀义与江雨樵在院中过了十几招,双方不分胜负,江雨樵才悻悻作罢。
事后,卢小闲向薛怀义问起此人。
薛怀义告诉卢小闲,江雨樵是名列江湖七大门派之首符龙岛的岛主,绰号“武痴”。
东海符龙岛、中原落花刀派、蜀中唐门、南诏乌龙寨、突厥圣水宫、西域雄鹰堡、吐蕃密宗,这七家被称为江湖武林的七大门派。
七大门派之首的东海符龙岛岛主江雨樵,怎么会出现在建平这么个穷乡僻壤,这让卢小闲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江湖上什么样的人最可怕?
不是天下第一高手,也不是泰山北斗,而是如同滚刀肉一样的好武之人,江雨樵便是这样的〃武痴〃,他把切磋武艺当作了他生活的全部。。
江雨樵号称“武痴”,卢小闲猜测他出现在这里只有一个可能:又盯上了什么人,要和对方切磋武艺?
江雨樵虽然喜欢与人比武,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得了眼,能被江雨樵盯上的人,肯定不会是无名之辈。
张猛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卢小闲并不清楚,反正待在这里也闲的无
聊。无意中的发现,让卢小闲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他密切关注着江雨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