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您觉得,对吐蕃赞普来说,大唐才是最大的敌人吗?”不待莽布支回答,卢小闲摇摇头自问自答道,“非也!大唐是很强大没错,但大唐对赞普的地位没有任何影响!在赞普的心中,谁对他的地位影响最大呢?毫无疑问,就是你们噶尔家族!也许噶尔家族不会造反,但赞普肯定要防患于未然。”

    莽布支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您的父亲钦陵,您的叔叔赞颇,还有玛本您本人,拥有吐蕃一半以上的军队。尤其是吐谷浑人,基本上只听你们噶尔家族的话,你们的战斗力越强,打的胜仗越多,赞普就越不放心,你们就越是赞普心中的大患。”

    卢小闲说没错,可问题是噶尔家族现在也是骑虎难下,甚至说饮鸠止渴也不过份,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莽布支心不在焉问:“那依卢公子的所见,我们噶尔家族该如何是好?”

    “在大唐也好,在吐蕃也罢,身处臣子的地位,自身实力绝对不能达到对君主构成威胁的程度。一旦达到,无论以前有多大的功劳,无论如何的赤胆忠心,皆已无关紧要,必将成为皇帝之眼中钉与肉中刺,欲除之方安心。所以,玛本要劝劝您的父亲,不要只想着立战功,你们的战功越来,赞普就越要除掉你们!这和自掘坟墓没什么两样!”

    莽布支听罢,愣了好一会,这才摇摇头道:“卢公子,或许你是对的,但作为一名吐蕃军人,我的义务是打仗。作为噶尔家族的一员,能做的也只是为吐蕃尽忠!假如我们将来在战场上相见,我是不会手软的!告辞了!”

    说罢,莽布支从地上站起身来。

    “玛本,我尊重你的决定!”卢小闲也站起身来,朝着莽布支一抱拳,“假如将来有一天,玛本遇到难题了,别忘了还有我这位朋友!”

    “多谢!”莽布支也向卢小闲抱抱拳,转身上马,朝着吐蕃人的营地飞奔而去。

    “如果有空去伏俟城,我请你喝酒!”莽布支的声音远远飘了过来。

    “伏俟城?”卢小闲瞅着莽布支远去的背影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伏俟城肯定是要去的,不过不是现在!”

    回到车阵内,整军后的辎重队又重新开拔了。

    经过一场恶战,广武团结兵阵亡三十八人,受伤一百余人。羽林军阵亡三人,受伤十一人,张猛手下的奴仆阵亡两人,受伤十三人。旋风旅仅七人受伤,无一人阵亡。

    总共不到两百人的伤亡,却顶住了吐蕃千名骑兵的数次进攻,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除了人员伤亡外,辎重队也仅损失了两辆马车和十几头牲畜。当然,弩箭倒是损耗了不少,但他们虏获了几百匹吐蕃人健壮的青海骢,算下来也是大赚特赚,战果可谓完美之极。

    受伤的士兵躺在堆满战利品的马车上随队前进,辎重队在旋风旅护卫下逶迤西行。

    从雄鹰谷前往洮州城,广武团结兵和赵朗的旋风旅放慢速度,小心翼翼的加强戒备,但一路上却没有任何异样,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安全抵达了洮州城。

    ……

    洮州地处“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之要冲,自古以来,由于战争、屯垦等原因,使众多民族在洮州杂居融合。

    洮州的汉民大约有一半,大多是从江淮一带迁徙而来,剩下的另一半则是羌、党项、鲜卑等外族人,甚至有不少粟特人。

    洮州城最早建于北魏太和五年,为吐谷浑所建,又称为洪和城。

    大唐为了固边安民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开通了以长安为中心通往边地甚至国外的商贸通道,其中有一条通往吐蕃的道路叫“唐蕃古道”,洮州城便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吐蕃赞布松赞干布时,即由此路进入吐蕃。

    如今正值两国交兵之际,洮州城门盘查的很严,颇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好在有赵朗和旋风旅在,辎重队进城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让卢小闲没有想到的是,刚进入洮州城,他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庞。

    “王大总管,您怎么来了?”卢小闲惊喜的看着一身戎装的王孝杰。

    “卢公子,我是专门来迎接你这位的大英雄的!”王孝杰笑呵呵的说。

    卢小闲愕然。

    原来,辎重队启程前,赵朗派了快马专门赶往流川大营,向王孝杰汇报了辎重队遇袭一事。王孝杰得报后,立即从流川大营赶往洮州城来见卢小闲了。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偶遇

    “卢公子!来,我给你介绍一下!”王孝杰指着身边的两人。

    “这位是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官尚书娄师德娄阁老,现在委曲做了肃边道的副大总管!”

    娄师德是一位须发皆白的官员,看上去目慈面善。

    卢小闲对他也是了解的,娄师德以谨慎、忍让著称,堪比忍者神龟。无论什么事,都以“不生气”淡定相对,“唾面自干”的成语就出自于他。

    王孝杰和娄师德都是朝廷宰相,却同时被武则天派来担任主帅和副帅,可见武则天对此次战事的重视。

    “这位是洮州刺史郭勤郭大人,此次大军的粮草辎重,多亏郭大人的全力协助!”

    郭勤?

    卢小闲打量着郭勤,这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他想起了冷卿此行的目的,不正是为了洮州刺史郭勤一事嘛?

    卢小闲与娄师德和郭勤见礼,双方相互客套了一番。

    王孝杰命令赵朗安顿好广武团结兵,他和娄师德、郭勤引着卢小闲骑马一同前往刺史府。

    ……

    王孝杰到达后,郭勤很识趣的将刺史府腾出,临时做了王孝杰的行军大总管帅府。作为东主,郭勤盛情款待了王孝杰、娄师德和卢小闲三人。

    酒足饭饱之后,天已经黑了。

    王孝杰将郭勤支走,引着娄师德和卢小闲来到帅府后院的客厅内。安排卫兵布好岗哨,严令任何人一律不得进入后院,三人开始秘密商议起此次战事。

    王孝杰开门见山道:“卢公子,我接到陛下的密旨,此次与吐蕃对阵让我与你多商议商议,不知您有什么见教?”

    娄师德还是头次听王孝杰说有陛下密旨一事,在这之前他对此事毫不知情。不过,娄师德倒是知道,王孝杰素来为人高傲,对一般人从不假以颜色,没想到他却对卢小闲如此客气,这让娄师德觉得很意外。

    娄师德为官这么多年,涵养功夫不弱,他面色如常,附和着王孝杰道:“卢公子少年英才,老夫也想聆听一番卢公子的谋划,请赐教!”

    卢小闲知道此时不是客气的时候,他的计划想要成功,需要王孝杰和娄师德的鼎力相助,因此也不隐瞒,将自己的设想详详细细一一道来。

    卢小闲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王孝杰与娄师德认真的听着。待卢小闲讲完后,二人相互对望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或许是讲了口渴了,卢小闲端起了茶碗啜了一口,然后又放下。

    “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二位阁老如何决断了!”卢小闲不顾形象的伸了个懒腰,“天也不早了,要不我们先休息,等二位阁老想好了,我再来听候你们的意见!”

    “别别别,卢公子,你先别急着走!”王孝杰赶忙道,“军备在身,我和娄阁老不能在洮州城久留,明天一早就要回流川大营去!再说了,这么大的事你让我科怎么能睡得着呢?”

    “可是,你们还没做出决定呢,我留下也没什么用呀!”卢小闲无奈道。

    “怎么没定下来?”王孝杰看了一眼娄师德,“陛下都已经决断了,我们做臣子的还有什么犹豫的?你说呢,娄阁老?”

    娄师德感慨道:“这么些年来,我朝与吐蕃数次战事败多胜少,就是因为有了钦陵在。满朝文武对这位号称吐蕃军神的钦陵都无计可施,偏偏卢公子你一介布衣,却能想出这么个奇招险招,让我等位列朝堂都觉得问心有愧呀!”

    卢小闲正色道:“虽然是奇招和险招,但若是成功了,可换来二十年的和平,我觉得值得一试!”

    娄师德点点头:“卢公子说的没错,我保证全力配合你!”

    卢小闲微微一笑,伸出了手掌。王孝杰和娄师德也伸出手,三支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

    第二天,王孝杰和娄师德悄然离开了洮州城。

    王孝杰很够意思,将广武团结兵全部留在了洮州城,归卢小闲指挥,并命名他们为行军大总管府第二卫队,还专门从旋风旅调来五十人,对他们严格进行训练。

    团结兵竟然能成为行军大总管府的卫队,这可是无尚的荣誉,如此高的礼遇让团结兵的训练热情高涨。

    团结兵有旋风旅的人训练,卢小闲闲来无事,吃过早饭后便和张猛出了驿馆,在洮州城里四处闲转。

    洮州城虽然是州府所在地,但毕竟处于边陲之地,与大唐其他州府治所的繁华比起来,那就差的很远了。

    本以为两国交战在即,洮州城街上的行人一定很少,但出乎卢小闲意料的,街上的人多的出奇。

    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洮州城每月的三六九日逢集,今日正好是六月二十三逢集日,所以才会这么多来赶集的人。

    大唐与吐蕃兵戎相见对朝廷来说是一件大事,可对洮州城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只要没什么天灾人祸,只要洮州城还在,只要他们还在喘气,这日子就得往下过。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卢小闲突然下意识的耸了耸鼻子。

    暗香,他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暗香,只有他才能闻到的香味。

    用脚趾头想卢小闲也可以猜得出,唐倩肯定就在附近某个地方。

    卢小闲并没有停下脚步,甚至连目光也没有斜视,他心中很清楚,既然唐倩出现在附近,那欧阳健肯定也少不了,就算自己不找他们,他们也会主动找上他的。

    果然,没走两步,迎面一个声音便传入卢小闲耳中:“卢公子,这么巧,在这遇见您了!”

    冒名“王林”的欧阳健出现在卢小闲面前,立在欧阳健身旁的是冒充他夫人的唐倩。

    这么巧?

    听了欧阳健的话,卢小闲差点没乐了。

    也不知欧阳健花了多少心思,才会在这里“偶遇”卢小闲,能不巧才怪呢。

    卢小闲故作惊讶道:“王郎君,你们贤伉俪也在逛集市?”

    说话的同时,卢小闲的余光看向唐倩,还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不过她的眸子里却荡漾着欣喜。

    “是呀!”欧阳健关切的问,“卢公子,你什么时候到洮州的?”

    “哦!我是昨天下午到的!”卢小闲岔开了话题,“来一趟洮州城不容易,我打算买些小玩意带回去留个纪念。要不,咱们一起逛逛吧?”

    “那敢情好!”欧阳健把目光看向唐倩,唐倩点点头。

    卢小闲与“王林”夫妇一边走一边聊,就像多年的朋友一样。

    卢小闲似乎想起了什么,向欧阳健问道:“对了,王郎君,你们不是到洮州来寻亲的吗?找到他们了吗?”

    “唉!别提了!”欧阳健叹了口气:“要寻的亲戚已不在洮州城了,我找人打听过,他们一年前就搬走了,至于搬到了何处,谁也不知道!”

    你家的亲戚要在洮州城,那就见了鬼呢!

    编,可着劲的编吧!

    卢小闲笑眯眯的瞅着欧阳健,也不说话。

    欧阳健被卢小闲瞅的心里有些发毛,小声问道:“卢公子,怎么了?”

    “没什么!我替你们夫妇俩觉得可惜,那么大老远来寻亲,却没见着人,多可惜呀!”卢小闲关切的劝着欧阳健,“王郎君,现在两国交战在即,洮州城不安全,你们既然没找到亲戚,就赶紧回长安吧!”

    欧阳健点点头,没有说话。

    卢小闲接着又说:“正好,过两天龙氏镖局的人也要回洛阳,正好顺路,我给龙局主和林镖头他们说说,让把你们也带上,一路上好有个照应!”

    “啊?”欧阳健惊讶的问,“林镖头他们这么快就要回去么?”

    “当然了!他们的镖押运到了地方,银子我也付清了,他们当然不会在洮州久留了!”

    欧阳健突然问道:“卢公子,你不回去吗?”

    “我当然不回去了!”卢小闲摇摇头,“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还有事要做呢!”

    “什么事?”欧阳健询问道,“卢公子,能不能给我说说?”

    “你真想知道?”卢小闲似笑非笑的瞅着欧阳健。

    欧阳健老老实实的点头。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卢小闲突然有了一种猫戏老鼠的快感。

    “其实也没什么,我还要去一趟伏俟城!”卢小闲一本正经的说。

    不待欧阳健说话,一旁的唐倩突然插言道:“伏俟城?卢公子,你说的是以前吐谷浑的都城吗?”

    “是呀!”卢小闲奇怪的看着唐倩,“王夫人,你怎么会知道伏俟城的?”

    “我听别人说的!要是能去趟伏俟城也挺不错的!”唐倩把目光看向欧阳健,“夫君,咱们这么远来到洮州城,既然没找到亲戚,要不我们跟卢公子去看看伏俟城,也算不枉此行!反正咱们也没什么事?”

    去看看伏俟城?

    卢小闲差点没笑出来。

    你当这是去旅游吗?

    好吧,就算是旅游,谁吃饱撑的去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更何况现在是两国交兵之际,那可是要死人的,你们难道没有丝毫的紧张,真当我是傻子了?

    装,就给我装吧!我看你们能装到什么时候。


………………………………

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簪

    见欧阳健有些犹豫,唐倩继续央求道:“夫君,求你了,我们去伏俟城看看吧,有卢公子在,你担心什么呢?”

    欧阳健看了一眼唐倩,又看向卢小闲:“卢公子,让您见笑了,您看拙荆她……”

    卢小闲眨巴着眼睛,面带笑意瞅着唐倩:“王夫人,伏俟城可是在吐蕃的控制之下,吐蕃可是敌国,你去伏俟城不怕吗?”

    “有什么可怕的?”唐倩不以为然道,“卢公子你都不怕,我当然也不怕!”

    “好!”卢小闲朝唐倩竖起了大拇指,“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就凭王夫人的这份豪气,我就答应了,带你们贤伉俪一起去看看伏俟城!”

    “太好了!”唐倩欣喜道,“卢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这几日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办,过几天吧!”卢小闲问道,“对了,你们住在哪里?”

    “我们住在城北的长亭客栈!”欧阳健答道。

    “哦,等准备好了,出发前我会派人去客栈通知你们!”卢小闲意味深长的说,“这一路上,我又可以和贤伉俪作伴了,我们还真是缘分不浅呀!”

    正说话间,卢小闲瞥见街边有一家玉器店,他闲来没事便信步走了进去。

    欧阳健、唐倩和张猛不知卢小闲这是做什么,也跟着进去了。

    店铺虽然不大,但阵列各色玉制品却琳琅满目。

    吐谷浑除了盛产青海骢之外,还盛产青白玉,吐谷浑的表白玉虽然不似西域的羊脂玉那般珍贵,但也是很出名的。洮州与吐谷浑相临,吐谷浑的青白玉制品自然在洮州也有售卖的。

    玉器店的掌柜正是一个吐谷浑人,他的汉话说的很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