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迷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迷梦-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会照顾人,食衣住行,事无巨细。

    水音对碧儿说道:“却是没有女官离宫还要带着宫女的道理,你还未到出宫的年纪,恐怕就算皇上允许,韦贵妃也不会同意。”

    想起韦贵妃的强势,我不禁为曼舞和武媚担心,问道:“韦贵妃最近又有没有为难曼舞?”

    水音瞥了我一眼,说道:“你呀!自己的事情已经够乱的了,竟还有心情为别人操心。”

    我叹声道:“就要离开了,想一想,竟是有很多人放不下。”

    水音看着我,问道:“你最放不下的人,恐怕不在太极宫里吧?”

    我透过半开的窗子,看着外面槐树飘落的叶子。原来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叶子和树的缘分尽了。听宫人们说,吴王妃名唤杨采薇,很是端庄飘落,温良贤淑。采薇,可是出自《诗经》中的《小雅》呢。他得妻如此,我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更重要的是,她必定是深爱他的,若非如此,吐谷浑的依兰公主也不会大费周章的让李恪娶她。但愿,她能好好照顾李恪,让他能够开心一些。

    水音见我神色有异,一拍我的肩,说道:“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我摇头,微笑道:“我没事。”

    。。。
………………………………

第九十七章 谈心

    临行前,去向杨妃辞行。李世民既已经准了我随李愔离开长安,协理六宫的杨妃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遂她听说我是来辞行,并没有奇怪。适时杨妃刚睡完午觉,在宫女的服侍下喝下一杯茶饮,对我说道:“今日一别,不知道还有没有缘分再见,随本宫出去走走吧。”

    “是。”我扶着杨妃站起身,她对身后的宫女吩咐道:“你们都不用跟着了,有慕雪陪着本宫就行了。”

    此时的御花园早就无花可赏,就连开到最后的菊花也已经“枝头抱香死”了。杨妃伸手托起一朵萎谢的菊花,说道:“本宫知道你对菊花并没有特殊的偏爱,怎么今日看着这些颓败的菊花出神呢?”

    我看着在花枝上随风摆动,也不肯“吹落北风中”的菊花,说道:“我只是羡慕这些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能这样在花枝上死去,亦是一种幸福。”

    “这个说法倒是新奇。”杨妃浅浅一笑,然而笑容中却带着浅淡却拂不去的轻愁以及淡淡的伤感。她握住我的手,说道:“其实,有的时候,本宫很羡慕你,也很佩服你。”

    我不解的看着杨妃,“慕雪不懂娘娘的意思。”

    杨妃拉着我坐到凉亭中的椅子上,说道:“你虽对恪儿情深一片,却还可以为了坚持一份情有独钟而选择离开他,但从这一点,本宫就比不上你。”

    我没想到杨妃作为一个古代人,也会相信情有独钟,听她话里的弦外之音,似是和李世民之间也是有故事的。

    她的目光看着远方,像是在看着遥远的过往,悠悠的说道:“本宫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对自己说,此生贫穷也好,富贵也好,必定要嫁一个真心相爱的人,且他一生只可爱我一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女人。”

    我叹声道:“可是娘娘嫁的,却是不可能专情的人。”且不说杨妃嫁给李世民之前已经有了长孙皇后,宫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嫔妃加起来,恐怕不下百人。若是隋朝不亡,她或许以公主之尊,还可以要求自己的丈夫情有独钟,可是偏偏又是一个亡国公主,又嫁给了一朝天子。

    杨妃不无感伤的说道:“本宫当初也不是没想过离开皇上,可终是放不下,又有诸多顾虑。”

    我问道:“娘娘很爱皇上吗?”

    “爱?”杨妃看着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半晌,才开口说道:“以前,本宫的确是深爱皇上的,可是现在,本宫在意的,只有本宫的恪儿和愔儿。”

    “娘娘可是怨皇上的女人太多了?”听了杨妃的话,我忽然觉得杨妃很可怜,长孙皇后也很可怜。她们的丈夫,亦是其他的女人的丈夫,她们所拥有的,也只有自己的子女。

    杨妃淡淡的说道:“本宫不是怨,只是看明白了。与其整日为皇上对哪个女人好一点儿而伤心难过,倒不如安稳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她看了我一眼,继续说道:“本宫不是皇后,比不得皇后那般大度,明明深爱着皇上还可以为他安排别的女人。可是谁又知道皇后在无人处流过多少眼泪呢?”

    我想起长孙皇后在世时的样子,说道:“长孙皇后英年早逝,熟知不是忧思太过的缘故。不过我看皇上对后宫的妃嫔倒是都很好的。”

    杨妃垂眸道:“皇后贵为一国之母,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可怜人罢了。皇上他很重情,可就是太多情了。”杨妃眸光一黯,看着我说道:“你和恪儿不能走到一起,实在是可惜了,但这对你也未必不是好事。本宫从大隋朝的后宫又走进大唐的后宫,算是明白了,生活在皇家,还不如做一个平民百姓来得快活。本宫希望你能找到一个与你共伴一生,情有独钟的男子,平安喜乐的度过一生。”

    听了杨妃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我心中大动,跪倒在地上,说道:“慕雪多谢娘娘抬爱,还望娘娘擅自珍重。”

    杨妃扶起我,说道:“快起来,地上这样凉,别动不动就跪。你虽没能嫁给恪儿,可本宫早就把你当成了半个女儿了。”

    我眼泪道:“慕雪何德何能,让娘娘您对我这么好。”杨妃抽出手帕帮我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笑着说道:“本宫对你好,自然是因为你有你的好处。别哭了,一会儿风把脸都吹坏了。”

    我止住泪水,忽听一个声音斜刺刺的响起来,“杨妃妹妹好有兴致啊,居然在这儿和一个女官谈心。”

    在太极宫中,敢这么和杨妃说话的,就只有韦妃了。杨妃站起身,福身叫了一声“姐姐”。我屈膝道:“见过贵妃娘娘。”

    韦贵妃走近凉亭,看着杨妃说道:“妹妹可真有闲情逸致。”

    杨妃道:“妹妹不过是个富贵闲人,比不得姐姐素日要为后宫诸事操劳。”

    韦贵妃扶了扶发髻上的簪花,坐到椅子上,说道:“还是妹妹会享福,不像本宫,天生是个劳碌命。”

    杨妃坐到韦贵妃对面,说道:“能者多劳,妹妹愚钝,只能躲清闲了。”

    韦贵妃嗤声笑道:“若说妹妹愚钝,这太极宫可就没几个聪明人了。”她侧目看向我,说道:“这不是萧司乐吗?本宫听说,皇上命萧司乐随蜀王殿下前往蜀地,在川蜀名刹为皇后祈福,可有此事?”

    我回道:“确有此事,慕雪入宫后蒙皇后照拂,一直想报答皇后的恩德,却苦于没有机会。听说蜀地寺庙众多,遂想去蜀地遍访名寺,为皇后积德祈福。”

    韦贵妃看向杨妃,说道:“听闻蜀王酷爱游览名山大川,与这萧司乐倒是志趣相投。”她略一皱眉,看向我,继续说道:“不过,本宫可是听说长孙皇后在世时有意让萧司乐做太子侧妃,后来不了了之。后来又听说魏王妃为了萧司乐和魏王大闹了一场,接着宫中又传言说萧司乐和吴王关系暧昧。怎么现在萧司乐又把目标转向蜀王了吗?”

    韦贵妃的语气平淡友善,就像是普通的聊家常。我说道:“我与蜀王只是朋友,此次去蜀地也只是为了为皇后祈福,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至于我与几位殿下,更没有任何关系。”

    杨妃淡淡一笑,说道:“有些宫人成日里闲来无事,最爱嚼舌根,贵妃姐姐自然不会相信那些人的话,刚才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杨妃讪讪一笑,说道:“本宫宫中还有事,就不陪杨妃妹妹和萧司乐在这儿开玩笑了。”

    杨妃起身道:“妹妹恭送姐姐。”

    韦贵妃一笑,扶着宫女的手走出了凉亭。

    我看着韦贵妃离开的背影,说道:“韦贵妃如此跋扈,皇上为什么会给她贵妃之位,还让她掌管后宫事宜?”

    杨妃垂下眼睑,说道:“皇上自有他的考虑。”我说道:“可是我听说原本皇上是想把贵妃之位留给娘娘的,掌管后宫的人选皇上也是属意娘娘的。”杨妃道:“可惜本宫并不在乎贵妃之位,也不愿被后宫诸事所累。”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本宫的身世,足可以把本宫和恪儿、愔儿都推向风口浪尖,这么些年,若不是本宫深居简出,恪儿韬光养晦,愔儿又游历在外,后庭前朝的那些人谁肯安分?”

    我想起杨妃遇刺的事情,还有李恪身上的伤,问道:“是不是饶是这样,还是有人不能安心?”

    杨妃看着我说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些事就算本宫不说,相信你也能看得明白。”

    我问道:“娘娘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这些话,想来就算是她的贴身宫婢,她也没有说过。杨妃又是那么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杨妃笑着看着我,说道:“本宫只是觉得和你投缘,想着相见无日,便多说了几句。和你说这些话,也是希望你能明白,人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

    我垂眸道:“多谢娘娘,娘娘的话,慕雪定当谨记。”

    “本宫相信你。”杨妃站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本宫要回宫了。”

    “恭送娘娘。”

    看着杨妃走远,我才发现手上的碧玉手镯忘了还给杨妃了。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东西,自然是打算送给儿媳的。现在,李恪已经有了王妃,这手镯再戴在我手上也不合适了。只是杨妃已经走远,我再追上去也不大好,看来只有把它交给李愔了,左右杨妃是要送给儿媳,送给将来的蜀王妃也是一样的。

    回到住处,见碧儿站在门口,一脸的焦急紧张。我待要问她怎么了,她向我使了一个眼色,指了指里面。

    我的心猛地一跳,已经猜到是谁在里面,低声对碧儿说道:“你去吧,不用守在这儿了。”

    碧儿不放心的看了我一眼,转身走了开去。

    我推开门,见他背对着门口站着,福身道:“见过殿下。”

    他转过身,目光冷冽,脸上隐隐有怒气,用不容拒绝的声音说道:“过来!”

    。。。
………………………………

第九十八章 灞桥

    我挪到他面前,低头看着他腰间的玉佩,问道:“殿下来这里所谓何事?”

    “你要随六弟去蜀地?”他定定的看着我,无形中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我低头说道:“是。”

    他向前走了一步,双手扳住我的肩,用无奈的口气问道:“一定要这样吗?”

    我点点头,忍着心中的酸楚,别过头说道:“我的事,殿下不应该再过问了。”

    他放在我肩上的手猛地收紧,我的肩骨被他抓得疼痛难忍。许久,他将手放开,无力的后退了一步,口中吐出悠长悠长的叹息。我鼻子一酸,眼中瞬间盈满泪水,喃喃道:“你不应该来的,你为什么要来?”话音未落,眼泪已经流了出来。

    他上前抱住我,在我耳边低声叹道:“我知道,可我还是忍不住来了。”

    我很想就这样任由他抱着我,恨不得这样就是一辈子,可是不能了,再也不能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但愿多年以后,我还能记得在他怀里的感觉,还能记得他身上的气息。

    将他推开,艰难的开口道:“答应我,明天去要去相送。”

    他的手轻柔的抚上我的脸,并未回答,只不舍的说道:“好好照顾自己。”

    我低头不语,只默默的流着眼泪。直到他转身离去,我才敢抬起头看向他的背影。他的脚步很沉,像绑着一块石头一样。我移不开视线,定定的看着他,在他走出门的一瞬间,我有一种冲上去抱住他的冲动,天知道我是如何努力,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脚步。今日一别,怕是无缘再见了,但愿你能够安好,那么我也别无所求了。

    伫立良久,他的影子早已消失不见,我才依依不舍的走到桌案前,拾起笔,在宣纸上写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从此以后,我们便只剩下相思了。窗前的寒兰长得依旧那样好,可是我却没有办法把它带走。

    碧儿大概是见李恪出去了,匆匆的走进来,看了我的样子吓了一跳,忙上前拉住我,问道:“姐姐,你这是怎么了?”边说边用丝帕帮我擦着眼泪。

    我拉住碧儿的手,说道:“碧儿,最后再帮我一个忙。”

    碧儿点头道:“姐姐请说,但凡是碧儿能做到的,一定会为姐姐去做。”

    我将写好的诗折好放到信封里交到她手中,又指了指窗前的兰花,说道:“明日我离开后,将这封信和这盆兰花一起交到吴王手里。”见她点头,又强调道:“一定要等我走了再交给吴王。”

    “碧儿知道了。”碧儿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将信收好,转身去帮我收拾行装。

    第二日一早,李愔便派人来接我。出了玄武门,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恢弘的太极宫。转眼,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莫名的来到这里,又莫名的经历那么多人和事。我知道这座皇城的命运,却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又会是什么。

    见到李愔时,发现他的脸上隐隐的有一块淤青,虽不明显,但是离近了,还是很容易能看得出来。我好奇的问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冒犯堂堂大唐的蜀王殿下。”

    李愔看着我,微微一笑,说道:“大唐的蜀王殿下再大,也比不上吴王殿下啊!”说完,促狭的看着我。

    我皱眉问道:“为何?”李恪的脾气没有李泰那般好,可是也不至于平白无故的大人啊。

    李愔盯着我,意有所指的问道:“你说为何?”

    我看到他的神情,心中已然明白了一二,试探着问道:“他可是误会了?”听说我要随李愔去蜀地,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我有欲嫁李愔为妃的意思。可是李恪,他不该这么想。不,他不会这么想的。

    李愔摸了摸俊脸上突兀的淤青,说道:“你让我背了好大的一个黑锅啊。三哥是关心则乱,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三个这么不理智。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拉住我的衣领,一拳抡在我的脸上。”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与其说三哥是误会,倒不如说他是在生气,不是气我,也不是气你,而是气他自己。三哥他重情,也重承诺,虽说他的婚事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可三哥他总觉得是自己对不住你。”

    我翻身上了马背,说道:“我们出发吧。”想一次李恪,我的心中便多一分不舍,我真担心还没出长安城,自己就后悔了。

    李愔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翻身跨上马背,对随从们吩咐道:“出发!”

    出了长安城,行至灞桥,遥遥的看见有几人站在桥边。虽看不清来的人都是谁,但我看得清楚李恪不在其中。他不来也好,少了那种蚀心慑骨的痛。

    灞桥,“年年柳色,灞桥伤别。”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桥,曾引起多少文人的咏叹;那桥边的垂柳,又让多少迁客为之断肠;那桥下日夜东流的灞水,又让多少离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

    走的近了,才发现桥边站着的是太子承乾,魏王泰,齐王佑,晋王治,还有高阳公主。我和李愔下了马,高阳跑过来拉住我,急切的说道:“我今天一早才听说你要和六哥一起离开,还不敢相信,没想到竟是真的。”

    我摸了摸高阳的头发,说道:“没错,是真的。”我初进太极宫时,高阳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