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也以为如此,所以才让出一部分利益,把车师,大宛等国弄到更西方去了。”冯戴文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

    经过近十年大唐生活,几乎每年都在征战,冯戴文现在已经能很凶悍的对待异族,杀人,死人,也已经非常的麻木了,毕竟这就是一个血腥的时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能够把潜在敌人,消灭于萌芽,杀在多人,冯戴文都不会在意,如果不是世界太大,他简直恨不得把头发,肤色不一样的全部弄死。

    “早知如此,就不该放过他们,趁机全部灭掉。”李绩眉头一皱,懊恼的后悔道。

    “放过他们,是我有意为之,把他们都逼到一起,他们不是相互战斗,就会联合起来,无论是那一方面,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好事。

    而且还能作为番屏的存在,他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大唐的厉害了,想来没有那个胆子来攻打我们。

    而且在往前,面对的就是戒日王朝,贵霜,大食,这几个全是不小于我们的国家,中间留下缓冲,总是好事。”冯戴文解释道。

    “言之有理,卫国思考越来越全面了,看来老夫等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李绩边听边点头,最后忍不住赞叹道。

    “您过奖了,现在疆域大了,大唐可离不开您们坐镇,靠着小字辈镇守新地域,总会有问题考虑不到,还需要您们多多指点。”冯戴文含蓄笑着,谦虚的说道。

    “哈哈,老了,只能帮你们看着点了。

    老夫决定三日后启程,卫国给公主安排一下,你以为如何?”李绩爽朗一笑说道。

    “没有问题,我会安排好的,不过需要绕道于阗一行!”冯戴文应承道。

    “哦,昆仑白玉?”李绩眼珠一转,摸着胡须问道。

    “是的,打下于阗之后,我就让杜荷,陈虎带人采矿。

    那些于阗人只知道挑选肉眼可见的,却不知道那些河里石头许多都包含玉石,而且矿师探查出来,山体里面更多。

    经过五个多月的开采,已经非常多了,运回去直接给圣上修一座宫殿,让他们看下攻打西域到底值不值得,以免朝廷上一些腐儒老是说以德服人。”冯戴文嘴角上扬,坏笑着说道。

    “修一座宫殿?那么多!!”李绩吓一跳问道。

    “嘿嘿,有大部分是能够看到一点玉肉,还有一部分是估计应该有的,我们可没有那么多人来打磨,运回去让人慢慢弄,不是还有许多人喜欢自己盘玩,雕琢嘛,干脆加点事情,让他们自己从石头中取出来,不是更有雅兴。”冯戴文眉开眼笑的解释道。

    “哈哈!你啊!还是喜欢做弄人,不过这办法不错,回头老夫把玉石全部亮出来,亮瞎他们的眼。”李绩一听,玩心大起,决定跟着一起显摆。

    “嘿嘿,您放心,足够多,那河里石头有许多都是有玉的,未知才是最好的,我已经让人准备了三千匹骆驼,一千两马车,玉石不够,就在河道里面挑选石头就是,这次让他们开开眼见。”冯戴文嘿嘿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李绩想到三千头骆驼同时出现长安,那场景还是挺有震撼力的,不由捧腹大笑。

    “从汉以来,厚葬成风,现在有的是玉石出现,这不但能够把价格压下来,还能有足够的玉石供人把玩,至少也能减少一些挖坟掘墓之徒,算是一件好事。”冯戴文等李绩笑完之后,继续说道。

    “不错,虽说有许多翡翠进入中原,但路途遥远,交通不变,有点杯水车薪,现在昆仑白玉,独山玉,从西域回去,就方便多了,等宝石矿开采出来之后,这些就不像以前那么稀罕了。”李绩点点头赞同道。

    这次大战,缴获最多的就是各种宝石,玉石,冯戴文光明正大的挑选了一些,留给广安等人。

    而出征将领,也由冯戴文做主,每人按照官职高低,功劳大小,分到一块昆仑白玉,这些全都登记造册,上报中书省,可谓是贪污得光明正大。

    不过这么多宝物,玉石,流入中原,而且现在还占领了矿藏,普通货色也就变成了百姓消费物件,与过去完全不同,这一点李世民肯定清楚,当然也就不会见意。

    随着倭岛的白银,辽西矿山的金矿,铜矿开采,粮食物资的丰收,大唐消费明显的在提高,尤其是以关中等发展地方最为明显,从贞观四年开始,李世民已经多次提高官员俸禄,每次大战,所赏赐的钱粮也增加不少。

    (本章完)


………………………………

第410章 大炮一响

    “夫君,喝碗汤热热身子吧!”当夜,广安亲自捧着一碗鸡汤,递给冯戴文温柔的说道。

    “多谢夫人!”冯戴文看着体贴的夫人,心里一暖,接过汤放在书桌上,把广安拉着坐在自己腿上,笑着道声谢谢。

    “夫君趁热喝吧,看你这几个月不停操劳,都瘦了一大圈了。”广安偷眼看下,见四周无人,这才扭扭身子,嘴角含笑的安分坐着。

    “夫人!”

    “夫君!”

    “夫人,你先说。”

    “夫君,妾身与丫丫都有了身孕,已经四个月了,你一直在打仗,不想让你分心,才没有告诉你。”广安小心翼翼的靠在冯戴文肩膀说道。

    “啊!夫人快快坐好,有了身孕怎么还亲自端汤过来,让下人做就好了。”冯戴文惊喜的说道,连忙小心翼翼的抱着广安坐下,又紧张的摸摸她微微凸起的小腹,满脸堆起幸福的笑容。

    “夫君你刚才是想说什么?”广安微笑着仰起头,精致的小脸洋溢着幸福。

    “为夫是想让你和英国公一起回长安去,这里冬冷夏热,风沙又大,实在不想让你们在这里受苦。

    现在你们有了身孕,更加要回长安去养胎,在这里我实在放心不下。”冯戴文轻轻摸着广安如丝长发,慢慢半蹲说道。

    “可是我们走了,夫君在此岂不孤单,而且没有一个贴心人照顾,如何是好!”广安迟疑的说道。

    “傻丫头,夫君长年在外,早已习惯,而且军中都是男子,没人照顾也无妨,最重要的是你们,和孩子,你们平安,开心,为夫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冯戴文双手捧着广安的脸,深情的说道。

    “能嫁于夫君,真是妾身三生有幸。”广安感动的伸手搂着冯戴文脖子,嘴里喃喃自语说道。

    “能娶到你,也是我的幸福,只此一生,足以!!!”冯戴文头往前伸,两人脸贴着脸,在广安耳边私语道。

    …………

    长安已经热闹了几个月,每日看报,或者听蒙童读报纸,成为百姓一件乐此不疲的事情,听一听今日又灭了那一小国,昨日又破了那座城池。

    而读书人者会在茶楼酒肆,高声谈论,还引经据典,翻看汉书,查找小国,城池位置,为此还有不少人自己做出地图。

    再根据地图讨论治理方针,如何行军等等。

    李世民闻奏,认为是一件好事,不但公布出了大唐行军路线,作战过程,还把小国的人口,面积,城池,军队作了详细公布,引导所有人参与讨论如何治理西域。

    李世民用了几年报纸,早已对这一套了然于胸,又在报纸上刊登悬赏,如果谁有优秀建议,都可写出来,投递报馆,一但采用,不但连名带姓刊登到报纸上,还会视其重要性给予厚赏。

    一时间长安报馆忙碌不已,每日都会收到几十到几百份建议,让虞世南不得不请求支援,让弘文馆派出十多个学生帮着筛选,这才应付过去。

    而朝廷也没有失言,不但在报纸上刊登了建议者名字,地址,还让朝中重臣给予点评,为啥采用,而不足之处又在那里。

    出了这些,物质上奖励也有,最少都是一贯钱的奖励,还有李世民才让人制作的纪念币,纯金,纯银,印有大唐西域道,西域都护府纪念币字样,正面老规矩,他们夫妻俩的头像

    纪念币只发行了金币一万枚,银币十万枚,绝大部分都会用来赏赐出征西域有功之人。

    随着事情发展,慢慢的变了味道,不少人干脆把报馆当着讨论之地,不但有针对西域的方针,还有辽西,辽东,江南,岭南,南洋,倭岛,全都在讨论,建议着。

    李世民也不含糊,直接安排了秘书监,秘书群轮流观阅,一来考验年轻秘书眼光,学识,二来也期待发现有用建议。

    从长安到关中,都在讨论,讨论变得花样百出,那个将军,将领又立功了,那家孩子提出建议又被朝廷采纳了,还有报纸提到新武器,据说惊天动地的钢炮,具体有多大威力。

    且越传越变态,从开始的一炮击穿城墙,杀敌十数,到后来一炮击塌城墙,杀敌数百,到最后已经和雷公电母一般,一炮就把城打得稀烂,杀敌无数。

    这种讨论,一直到秋收,这才慢慢变成讨论守城。

    报纸也会刊登各地大慨守城,税收情况,还会抓典型,谁家精耕细作,收获多少,谁家媳妇生育有五子,朝廷不但不收税,还有奶粉,霜糖,水果罐头等补贴,家里存粮已经没有仓库装了。

    这让不少人下定决心,晚上回去就狠狠干,一定要努力不交税,现在朝廷可不管是生男还是女,只按人头算,多少孩子,免多少税,而且女娃长大一样挣钱,棉线,棉衣,羊毛纺织,这些工坊大量要人,就算在家种桑,养蚕,种茶采茶,都能有大笔收入。

    这几年随着遍地工坊,大量物产出口,百姓收入增加,这些原材料都是供不应求,差的产品都能给苦力用,卖给南洋,骠国那些土族。

    而从贞观五年,到贞观七年,年年风调雨顺,所有州道全是丰收,今年朝廷已经新修建了十大粮仓地,用来装粮食,和收购百姓的余粮,以免丰收影响价格,让谷贱伤农。

    就在秋收之后,百姓种下冬小麦,大棚蔬菜,空闲以后,李恪带着大部队又回到了长安。

    浩浩荡荡数百车财宝,箱子不够,许多都是竹子做的背篓装着,就那么明晃晃的堆积在马车上,让沿途百姓大开眼界。

    李世民见到刚刚经历大军出征,收购秋粮,干瘪不少的国库又被填的满满当当,心情顿时大好。

    而且许多珍宝,珠宝,还在由户部下属财政部清点,估算,那些非常优秀的就会进入他的内库,填充到珍宝阁,这不但是他高兴,李渊都连续三天前来查看,是否有自己中意的宝物,一但发现,立即让人搬到龙首原宫殿里面。

    (本章完)


………………………………

第411章 天竺等于昆仑奴产地

    “参见父皇!”

    “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恪带着龙玉珠去见李世民,龙玉珠大礼参拜。

    “免礼!平身,赐坐!”李世民看了一眼眉清目秀,并无太大西域人特征的龙玉珠,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多谢陛下!”龙玉珠紧张的道谢,用力的捏着拳头,额头香汗滴落。

    “不用紧张,你父王上书朕已经看过,原则上同意你们的婚事,不过还得恪儿母妃同意才行,等下恪儿就带她去见你母妃,如果她同意,就暂时住在你母妃那里,待钦天监算过日子,在为你们完婚。”李世民和颜悦色的说道。

    虽说杨妃已经说过同意他们婚事,但是李世民尊重她,还是决定让她见过之后,亲口告诉李恪。

    李恪从李世民的话中听出其意,连忙拉着还茫然不知的龙玉珠起身谢恩。

    “儿臣多谢父皇!”

    “多谢陛下!”龙玉珠也赶紧跟着行礼。

    李世民看着懂礼貌的龙玉珠,还是挺满意的,一连串的赏赐许多珍珠,玉壁,绫罗绸缎,翡翠,象牙。

    让龙玉珠大开眼界,没想到大唐如此富有,刚一见面,就是如此多财富赏赐。

    两人见过杨妃,杨妃也很满意,虽说不想让李恪卷入皇室冲突,希望他简单平安一声,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还是担心带回一个金发碧眼的媳妇,现在见到知书达礼,说得一口流利大唐话的龙玉珠,这才放下心来。

    …………

    就在钦天监为他们选定日子,龙玉珠也给她父王汇报以后,李绩也回到长安。

    三千头骆驼拉着马车千辆,排出几里远的运着昆仑玉回来了。

    广安直接被长孙派出鸾驾接进皇宫,这也让不少人暗自感叹,广安虽说是公主,但毕竟不是嫡系,所以这迎接也显礼重,这完全就是妻凭夫贵,看出冯戴文不但没有功高震主,反而圣眷越重了。

    李绩就被早已得到消息的李渊父子亲自迎接,让李绩暗自后悔,这装逼太装得大了,居然出动他们两人,虽说心里明白,他们多半是冲着玉石而来,但是其他人可不会如此想,难免引人嫉妒。

    李世民看着连绵不断的车队,全都拉着昆仑白玉,不由嘴角一抽,啥时候玉石也是论车的了,还是堆起来能够堆满几座大殿的玉石原石。

    “爱卿一路辛苦!”等牵马而行的李绩施礼之后,李世民上前亲自扶起李绩。

    “为国出力,乃是臣之本分,不敢言辛苦。”李绩恭敬的回答。

    “这里全是白玉?”李渊上前问道。

    “回禀太上皇,有一半是含有白玉,另外一半是可能含玉的原石,西域人手有限,就粗略挑选了一下,且卫国言这和开翡翠一样,带一点赌运在,更加有趣。”李绩连忙躬身回答。

    “不错,不错,可以看下运道如何,这里有多少原石?”李渊喜笑颜开,摸着长须笑道。

    “这里一共有一千俩马车,每车十五石左右,共计一万五千石有余,臣特意为您准备了几车未探查的原石,让您赌一赌运气。”李绩与冯戴文商议过,认为李渊绝对不会放过赌石的机会,特意让有经验的于阗国人和玉石匠人,挑选了几车把握比较大的石头。

    “好,好!就是要原石,打开的朕一块都不要,来人,给朕搬进宫去,朕要亲自挑选原石。”李渊高兴点头叫好,随即让侍卫把给他准备的原石带走。

    在这说话档口,李世民已经走到车前,观赏过了玉石,发现露出在外的玉石,全都是细腻,白净的好玉,不由得也非常高兴,正愁新年不知如何赏赐群臣,这下现成的礼物就来了。

    说道这个赏赐,李世民就头疼,以前粮食,布匹,就能让群臣喜笑颜开,高兴的接受打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自己都认为那样拿不出手了,现在没有那个官员还缺少那点粮食,布匹的。

    有钱随时能够购买,富裕家庭已经早就在追寻更好的吃穿,冬季的皮衣,羊绒服,羽绒服,这才是好货。

    夏天当然是棉衣最好,又吸汗,有轻薄,穿着也舒服,这才是首选。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当少数民族脱下皮衣,穿上棉衣,高兴不已的时候,大唐高层,富家又开始追求皮衣了。

    当百姓,小地主,少数民族开始追求丝绸,有能力购买的时候,当官的已经全都在穿棉衣了。当然最顶级的绫罗绸缎还是皇家,以及大家族的选择。

    一件顶级金丝刺绣织锦,需要十个技术上佳的秀女,历时三年才能够做成,而这种衣服只有皇后在大礼节之时穿戴,基本上就只穿一次,因为沾染了汗水,都只能晾晒,而不能洗,许多时候皇后都会用来赏赐其她妃子,后宫美人。

    这几年采用水力纺车,速度提升不少,还节约了人力,冯戴文专门让科研院针对农具,工坊工具进行了研究改良。

    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