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姥獬逄於穑婕慈送仿涞亍

    刘师立看都没有多看一眼,斜提着马槊,冷冷的盯着后面的弩失毕。

    两马相交,刘师立马槊闪电一般刺出,弩失毕高举的刀无力的挥下,低头看看刺进胸膛的马槊,用力挣扎两下,蓦然闭上双眼。

    弩失毕部没有想到一个照面首领就死了,他的亲卫纷纷扑上来意图复仇,有的族人就愣了一下,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是茫然的随着战马前进。

    刘师立自然也会有自己亲卫,就在他杀掉弩失毕的时候,已经迈过去接下了突厥骑兵。

    设卑达官带人从空隙出杀入,刚刚击杀几百大唐骑兵,就被重骑兵迎面撞来,他挥舞着大斧劈下几名重骑兵之后,就被战马撞飞,落于地上,随后被乱马践踏而亡。

    突厥人很快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各自为战。

    双方交战一个多时辰,突厥人终于被磨灭勇气,开始逃亡。

    李绩立即挥旗指挥,尽力放开单独的突厥人,冲散聚在一起的,让更多的人加入逃亡之中。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李绩见逃跑的不少,突厥人败局以定,就下令招降,毕竟突厥人战力不弱,要是逼急了,拼死一战,会徒增不少伤亡,这些骑兵全是大唐精锐,少损失一些就是赚到的。

    而李道宗,秦琼也在这个时候回援,顺路击杀不少溃军。

    随着大唐招降,一些部落首领纷纷带着手下大声投降,等大唐士兵停下来包围他们之后,丢下武器,垂头丧气的跳下战马。

    战斗只用了一个多时辰,但战斗却相当惨烈,大唐十万精锐,死亡三万有余,重伤一万多,除重骑兵外人人带伤。

    突厥人更加惨淡,二十多万骑兵,十万后勤百姓家眷,死亡大半,轻伤也不少,至于重伤,那都是算到死亡人员当中。

    让突厥人抬回去包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天意,牧民死了一份,逃跑一份,剩下的就被俘虏。

    好在缴获牛羊马匹不少,弥补了损失,让李绩,李道宗等人松了一口气,不至于只有损失,那样就算击败突厥,也脸上无光。

    “接下来如何应对,不知大总管如何安排?(副大总管,李靖不在自动忽略前面副)”当夜所有将领齐聚伊州,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西突厥大举进攻,内部亦然空虚至极,然他们能够放心东征,显然西域有变,西域国家众多,很多都与突厥有关,还不清楚具体如何,只有加派人手打探。

    河套一带战况不明,但有大总管在,想来取胜也为期不远!现在某意以一部前去清缴突厥部落,一部前往河套,堵住突厥退路,诸位以为如何?”李绩打开地图,在地图上比划着分析道。

    “大总管英明,吾等没有异议。”众人随着李绩介绍,不断点头赞同,又相互交换了一下意见,随后齐声拱手道。

    “郡王继续镇守伊州,至于俘虏就看朝廷如何安排,翼国公,虢国公,二位修整两日,带一万骑兵尽量清扫突厥部落,何时回归,自行决定。

    其余诸位吾等一同前往河套,尽快消灭突厥,以免冬日作战。”李绩想了一下,安排道。

    “末将遵命!”虽然李绩没有用命令语气下令,但众人还是遵守军中规矩,起身抱拳领令。

    “沙州薛仁贵有任务在身,让其挑选人马继续前往西域,见机行事,至于象兵,太过于笨重,就留守伊州。”李绩事无巨细,仔细的做了安排。

    李道宗作为陇右道行军总管,这些自然就交个他来执行,陇右道大胜让他轻松下来,至于后面战事,多半都与他无关,剩下的就是如何安顿地方,稳定恢复各州县,可以预见,伊州即将成为大唐内地,边关又会向外推出千里。

    (本章完)


………………………………

第357章 大战二十一

    “莫贺设(突厥官职),不好了!莫贺设,不好了!”契苾部族长契苾何力大惊失色的闯进大帐,对阿史那泥孰大声的说道。

    “契苾族长怎么了?”阿史那泥孰看着这个自己非常看重的年轻族长,温和的问道。

    “莫贺设,不好了,刚刚信使来报,沙州战败,肆叶护可汗自杀了!”契苾何力惊魂未定的说道。

    “什么?”阿史那泥孰失声惊呼。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当初一力反对,还是如此,肆叶护害了我们突厥啊!”阿史那泥孰泪流满面,喃喃自语,随后仰天嘶喊。

    “莫贺设,现在怎么办?”契苾何力慌张的问道。

    “沙州战败,伊州肯定也没有攻下,全都难逃一劫,这一下我们突厥在也无力阻挡大唐,现如今大唐必然已经杀入部落。”阿史那泥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的分析道。

    “我们怎么办?要不然撤退吧?现在还来得及。”契苾何力焦急的搓搓手说道。

    “现在撤退回去,也只能暂时保住族人,要想安然无恙,唯有……投降!”阿史那泥孰眼神一凝,加重语气说道。

    阿史那泥孰多次前往长安,自然明白与大唐的差距,而且他一向有没有多少野心,要不然也不会拥护肆叶护上位。

    “投降?”契苾何力没有想到阿史那泥孰居然给出如此答案,膛目结舌的问道。

    “不错,就是投降,某去年前往长安朝拜唐皇,见过东突厥执失思力,现在他们在辽西,生活非常不错,与一般大唐人无二,我等投降过去,虽然丧失权力,但是能保证族人衣食无忧。

    冬日不在担忧白灾,夏日不用考虑狼群,也能保证不被灭族。”阿史那泥孰肯定的说道,也像是给自己一个决心。

    “契苾部全听莫贺设您的,您是突厥人的智者,何力也相信您。”契苾何力认真的说道,对于这个他一向尊敬的长者所说的话非常相信。

    “事不宜迟,我去安抚族人,你准备一些礼物,明日随同前往河套郡城见唐军主帅。

    我们快一点,老家族人就少死一些。”阿史那泥孰站起身来,坚定的说道,说完就与契苾何力分头准备。

    …………

    第二天一早,阿史那泥孰带着契苾何力以及几十名亲卫,赶着几十匹优良战马前往河套郡城。

    在禀明来意之后,阿史那泥孰一行被带入城中,见到了意料之外的人。

    原本他以为只有张公谨镇守此处,那里知道进入都督府,发现李靖也在这里。

    阿史那泥孰多次前往长安,又与李世民结拜过,当然认识这个大唐最厉害的统帅,不由得大吃一惊,暗自庆幸不已。

    双方交战不是一两天,河套有那些将领他当然一清二楚,能见到李靖,说明大唐援军已经到了,要是自己晚一定做出决定,恐怕想要逃回去都难。

    “见过二位国公!”阿史那泥孰擦擦额头冷汗,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莫贺设别来无恙否!”李靖与阿史那泥孰有过交往,也是熟人,微笑拱手回礼道。

    “托国公鸿福,阿史那尚好!”阿史那泥孰苦笑一下道。

    “此番突厥受人挑拨,冒犯大唐,已经查清楚,知道自己错误,愿意从此归附大唐,永不背叛!”阿史那泥孰未等李靖发问,就老老实实的说出来意。

    “恐怕要让莫贺设你失望了,大唐现在不接受归附,只接受加入,成为大唐一部分,接受大唐管理。”李靖邀请阿史那泥孰坐下说道。

    阿史那泥孰从李靖的话中,就听出了大唐是何等的自信,连忙说道:“这是在下没有说明白,我们原因像东突厥,回纥一样加入大唐,接受大唐治理。”

    “莫贺设勿怪,这事本官还真不能做主,需要你亲自前往长安面圣,上表。”李靖当然不会逞强,打扰了李世民被人臣服的雅兴,出言解释道。

    “这也无妨,在下即日前往长安,不过还请国公不要进攻我们部落,突厥死了如此多青壮,这个冬天恐怕还会死不少人,还请国公垂怜。”阿史那泥孰双眼垂泪,苦苦哀求道。

    “这事本官到可以做主,只是兹事体大,又出动如此多战士,莫贺设你总得给个保证,让某给将士们一个交代。”李靖为难的说道。

    阿史那泥孰迟疑了一下问道:“不知国公需要什么保证?”

    “本官可以下令不进攻突厥部落,但是需要莫贺设你派人回去解说一番,不得对大唐有任何敌对行为,要不然开春之后,大唐必然要报复此次突厥侵犯之仇。

    为表示诚意,河套突厥大军需要作为前锋进攻薛延陀,当然不是让你们作为牺牲品,大唐也会出兵,只要你等是真心攻打,大唐也会出手。”李靖详细的解说道。

    阿史那泥孰这次思考时间略微长一些,随后点头答应道:“在下明白国公您的意思,这就安排舍弟回部落安抚族人,在下亲自前往长安上表。

    至于出兵就由这位契苾部族长契苾何力,带兵听从国公您的安排,您乃当代军神,自然由您做主。”

    “如此甚好,莫贺设你放心前往即可,只要你等真心实意,本官也会上奏圣人,今冬救济突厥部落。”李靖对于阿史那泥孰的恭维欣然接受,含笑说道。

    “多谢国公!”阿史那泥孰再次郑重施礼道谢,就连旁边的契苾何力听到要救援部落,也神色缓和,在无敌视之心。

    “莫贺设不必客气,既然决定加入大唐,那么大家都是自家人,圣上对于百姓,无论是那个民族,皆一视同仁,这一点你们日后自然明白。”李靖摆摆手说道。

    “这一点在下自然相信,说来惭愧,执失思力将军也多次劝说,只是在下一直未曾下定决心。

    至于这次侵犯大唐,也是肆叶护可汗受到崔家挑拨,一意孤行,在下人言轻微,劝阻不得,才让大家都死伤无数,实在让人伤心。”阿史那泥孰带着伤感的如实说道。

    (本章完)


………………………………

第358章 大战二十二

    “莫贺设你与吾皇交情匪浅,这一点本官自然深信不疑,不过好在一切都已过去。”李靖安慰道。

    随后李靖吩咐设宴款待阿史那泥孰一行。

    阿史那泥孰也没有拒绝,让人回去报信,自己留下来参加酒宴,拉进关系。

    第二天一早阿史那泥孰就告辞离开,做好安排,自己赶赴长安。

    契苾何力也在李靖的指点下带军前往阴山,攻打薛延陀大军。

    李靖随后也告辞张公谨,带着大军同样包围过去。

    …………

    营州城,

    眼看已经十一月,天气寒冷,好在还未下雪,渊太祚已经连续强攻半月,可是营州防备实在太过严密,损失惨重不得其门而入,檀州也没有好消息传来。

    “父亲,天气寒冷,已经快要降雪,这该如何是好?”渊盖苏文焦急的问道。

    由于大战一起,大唐边关全部戒严,高句丽在也无法探知其他战场消息,时间一长,自然内心会有一些忐忑不安,而营州,檀州又久攻不下,死伤十多万人,毫无进展,这更加加剧了内心的烦躁。

    “慌甚,你没见到营州最少也死了不少人吗?近日射出的弩箭已经大为减少,投石车也两天未见使用,破城就在近日。”渊太祚皱着眉头喝道。

    “可是父亲,您不觉得不太正常吗?就算前翻打草惊蛇,营州的准备也太过于充足,已经半个月了,大唐还未见到一支援军,而且那个辽西都督也没有见到人影。”渊盖苏文同样苦着脸问道。

    “没有援军,恐怕是大唐根本没有足够人手,已经被其他战场拖住了,辽西都督同样如此,必然不在辽西,至于准备充足,哼!那个宽广的矿区你也见过,如此巨大的地方,出产在多也不意外。”渊太祚乐观的分析道。

    “正因为矿山如此宽广,父亲您不认为防守的人有点少吗?”渊盖苏文又劝说道。

    “少吗?矿山人员被撤离得干干净净,应该全在城里,要不然进攻这么久,为何防守人员一点不见少。

    哼!明天加紧进攻,汝去叮嘱新罗人等,一定要用尽全力,攻下营州之后,开采的矿石他们分三成。”渊太祚极度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是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他已经把目标从开始的占领辽西,转变为占领营州。

    从内心里,潜意识已经不在自信,只是出征人员是多国联军,如果一座城池都攻打不下,就太损失他的威望。

    就此打道回府,恐怕不但荣留王高建武,回想着拿他人头来向大唐赔罪,就连新罗,百济,以及治下都会生出不少乱子,所以现在是骑虎难下,必须强制攻打。

    …………

    贞观五年,十一月初三,

    天气寒冷,天上有几朵乌云,据有经验的百姓说,应该近日就会下雪。

    渊太祚看着今日城头几乎未有多少箭支射出,紧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不少联军已经登上城头,只是大唐军队装备太好,一身皮甲配棉衣,让高句丽人甚难伤到,而锋利的钢刀能轻易砍下冒头的士兵脑袋。

    渊太祚就在城外不远,清楚的见到这一切,无奈的看了一眼装备简陋,在寒风中发抖的士兵,眼中闪过嫉妒的神采,随即下令加大攻击。

    张亮提刀漫步在城头,偶尔挥刀砍死一两跳进城头的敌人,突然发现远处冒起巨大灰尘,不由露出微笑,一扫多日阴霾。

    果然高句丽身后出现大唐骑兵的身影,巨大的唐字迎风招展,同时出现还有冯,执失,来,等大旗。

    来恒來济兄弟带领狂信徒率先犹如利剑出鞘,插入联军当中,紧接着冯戴火带着力士军团同样杀入,唯有冯戴文带着藤甲军按兵不动,冷眼看着三支队伍两万五千人,对有二十多万联军后方冲杀。

    张亮在望远镜当中看见这一切,不由非常疑惑,看不懂冯戴文的安排,就算在精锐也不能用两三万人冲击二十万啊,等联军回防,那就是四五十万大军了。

    就在张亮不解的时候,山脚处出现更多步兵,密密麻麻,连绵不断,当先居然是两面代表皇家的明黄色龙旗,偌大的李字在风中舒展。

    张亮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李世民亲征,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代表亲王的莽龙旗。

    李恪,李泰两兄弟第一次踏入战场,虽然在望远镜中紧紧绷着脸,但也难以掩饰兴奋之色,在二人旁边出现了席君买,陈虎,刘仁愿,郑勇,薛延,李德謇,李震(李绩儿子),安元寿(安兴贵儿子),这些有的是别人赛过来的,有的是冯戴文请掉过来的。

    李靖,李绩都猜到冯戴文有大动作,正好让家里儿子过来见识一下,李世民不放心又调来刘弘基,安兴贵,安修仁三人做冯戴文副手。

    原本冯戴文还在发愁没有足够人手训练,统领二十万青壮,这一批人到来,把身边亲卫分散下去,也就足够了。

    训练由李恪,李泰,两兄弟负责,按照冯戴文那一套,只是训练服从以及整体性,毕竟时间太短。

    好在都是简单的队列训练,以及简单配合,又是两位皇子训练,百姓都非常听话。

    就在张亮吃惊于冯戴文还藏着如此多大将,统领着这么多人马,随后也反应过来,这些就是他说的青壮。

    这个时候渊太祚也发现了情况不妙,吃惊的看着远处黑压压一片人群,慌忙撤下攻城部队,留下三万人防守城池,自己连忙发号召集其他三门回援,又让手下将领紧急整理阵型。

    二十万青壮小跑着靠近战场,原地列阵,等待着后续部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