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现在大唐对于军功封赏,向来优厚,所以百姓们虽然不清楚自家儿孙在那一个地方打仗,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庆祝,至少能沾沾喜气,期盼儿孙平安归来。

    今日所有商店都推出了八折,优惠,赠送,等活动,就连小吃街都在实行买一送一。

    广安让人开放歌剧院,全天候免费演出,所有人都可以进去观看一场。

    长孙更加大气,直接给所有六十以上老人,家里生了四个或者以上孩童的妇女,发送霜糖,布皮,羊奶粉。

    李世民也不甘示弱,所有伤残战士及家眷都被免税,免劳役,还让医学院组织前去义诊,免费为他们看病抓药,可谓是大大的收刮了一番民心。

    当然,所有百姓都在自发的夸奖李世民夫妻,同时第一批李世民头像的徽章,也奖赏给了伤残军士。

    (本章完)


………………………………

第354章 大战十八

    “下旨!着报馆把三份战报详细刊登,如实报道。”接受过众人恭贺之后,李世民下旨道。

    “臣遵旨!”虞世南连忙接过战报,立即让人誊写一份。

    “圣上英明!战报只要一刊登,必然振奋人心,且在也不用担心民心不稳。”长孙无忌赞同道。

    “哈哈!辅机所言极是,只要民心安稳,朕就无忧也。”李世民高兴的说道,他近日最担心就是民心。

    如果前线有不好消息传回,影响到民心,就怕被有心人利用,要是借机会就容易引起滔天巨变。

    …………

    “呜!呜!呜!”苍凉而低沉的号角声,在伊州这个原本就较为荒凉的大地上响起,给初冬增添了一些肃杀之气。

    凛冽的寒风把旌旗吹得哗哗作响,二十万突厥人按照部落排列在小山丘脚下,还有八万由牧民组成的队伍横着面对伊州城,队伍里面还有不少妇女,一脸幼稚的半大孩童,满脸皱纹能夹死蚊子的老人。

    虽然都是一些老弱妇幼,但是大唐并不会小看他们,突厥人无论是妇幼,还是老弱,只要还能挥动武器,都是敢于杀人的,尤其是这种掩护主力决战的时候,他们更加会拼命。

    草原部落,无论是以前的匈奴,还是现在的突厥,在冬日大雪纷飞,缺衣少食的时候,越多老人为了让其他人生存,都会自动脱下大衣,走进茫茫大雪之中,把生存的希望留着后代,这就是他们即野蛮,也无奈的生存方式,没有对与错。

    大唐同样在另外一处小山丘下列阵,十万大军,加上伊州一万,共计十一万精锐骑兵。

    李绩把所有重甲组织起来,组成了一万重骑兵,这一万人虽说是重骑兵,但是只有三千战马披甲,其余七千战马无甲,骑士全身甲。

    剩下十万骑兵,分为十个方正,由十员大将统领,静静的立于山下,牵着战马,默默的做最后检查,只有偶尔战马嘶鸣,提醒着世人即将发生大事。

    “杀!”突厥人率先发动进攻!两个万人队从左右冲出。

    “杀!”令旗挥舞,庞孝泰,李大亮,两人同样带着万人队冲了出去。

    第一波战斗,即是试探,也是为了比试,李绩岂会示弱。

    四队人马分布战场左右,迅速的接近。

    “放!”

    “弩!”

    两方同时对射,突厥是放箭,大唐士兵是手弩。

    这一下就体现出了差距,放箭需要双手,而手弩单手即可,一弩五箭,连续射出。

    “啊!啊!啊!”突厥人从没有在正面战场见到连弩发射,五万支箭形成的漫天箭雨,就这样在突厥人呆滞的目光中落在头上,更本避无可避。

    就这样万人队前面一两千人惨叫着落下战马。

    至于突厥人射出的箭支,作为大唐精锐,前排全是冲锋甲,后面也有棉衣,皮甲,只需要用手护住头部,箭支钉在身上最多受点轻伤,有高桥马鞍稳定身体,于是让突厥人不敢相信的一幕出现,一万支箭,大唐居然没有人落马。

    战斗中可不会因为事情而暂停,骑在马上对冲,也只有一次放箭机会,双方很快接近。

    大唐士兵挂起手弩,死死的用胳膊夹住加长长枪,略微弯腰,双手用力握住。

    冲近了突厥人几乎哭了,太欺负人了,他们这才发现,大唐的武器居然是如此的长,一丈半长的长枪,犹如树干一般,又像拒马阵,远远的伸在那里,自己手中的刀更本就砍不到人。

    战马冲锋起来,根本就不敢停,停下来还会害死后面的人,而自己也会被后面的撞死,突厥人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得无奈的闭上眼睛,胡乱挥舞着武器,迎面撞进大唐军阵。

    加长的长枪,在快马奔驰下,往往会穿透数人,当然这个时候也拔不出来,大唐士兵丢开长枪,拔出横刀,继续挥砍着,这个时候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有不断的杀杀杀,直到穿透敌阵。

    设卑达官与弩失毕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切,不敢相信的张着大嘴,想不到一个万人队如此轻易的就被团灭。

    “怎,怎么办?”设卑达官大脑一片空白,结结巴巴的问道。

    “族长,只有全军压上,分散一些,这样弩箭伤亡就会减小,长枪也伤不到那么多人。”崔涛心念电转急忙说道。

    “对!对!”设卑达官与弩失毕一听,连忙点头,随后下令吹号,全军冲锋,只留下两个万人队以作预备。

    李绩策马立在山丘上,在望远镜中清楚的看见对方一切行动,没有想到突厥居然还知道留下预备队,当即同样留下一万人,其余全军出动,轻骑兵两翼包抄,压缩空间,重骑兵中间突进。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漫天箭雨之后,就是硬碰硬的战斗,李绩站在高处,不断下发命令,大唐军队往往从多方突进突厥阵型,让突厥人跟着自己跑。

    这就体现了双方统帅的差距,设卑达官与弩失毕几乎没有多余命令,只是看着手下自由发挥。

    李绩却在调整,在调整,在高处用令旗指挥着方向。

    大唐领军全是名将,都是大小战斗都经历过的,只需要闲暇之中看一眼令旗,就知道自己该往那一个方向靠拢,往往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重骑兵发动突击,就犹如推土机,把突厥人连人带马撞飞,手中长长的斩马刀不需要多余动作,斜着横放,就能在双方交错而过之时,割断敌人身体。

    两侧轻骑兵不断的在指挥下调动,压缩突厥人聚到中间,重骑兵就会向着人多的地方前进,在前进。

    设卑达官与弩失毕也发现了自己一方的弱势,但是没有办法,对于二十万大军的指挥,实在有心无力,两人对视一眼,一咬牙,带着剩下两万人分别对着大唐薄弱之处冲去,弩失毕不甘心崔涛在一边看着,用刀携裹着他一起冲锋。

    崔涛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结果,苦涩的感觉涌上心头,但是人为刀俎,在弩失毕的威胁下只得拔出剑来,带头冲锋。

    (本章完)


………………………………

第355章 大战十九

    李绩当然不会忽略这两万人,刘师立的一万人马立即斜冲过去,堵住漏洞,这漏洞是李绩专门为他们留下的,就是为了引出这最后两万人。

    就在设卑达官与弩失毕带人冲锋的时候,李道宗与秦琼,带着步兵阵型,踏着鼓点缓缓向前。

    走到离突厥一箭之地,突然停止,从中间分开一条大路。

    “砰!砰!砰!”一群庞然大物,踏着沉重的步伐,出现在突厥人面前。

    原来李道宗用鼓声,加上大军前进的步伐声音,就是来掩护大象前进的脚步声,又用大量旌旗,遮挡了突厥人的视线。

    冯戴武带领的一千头大象,早已被李道宗隐藏在伊州,作为杀手锏,这也是李绩决定立即和突厥决战的原因之一。

    “哞!”一千头高大的战象,身上披着藤甲,发出巨大的叫声,仰着长长的鼻子,在骑士的驱赶下奔跑起来,沉重的脚步塌在地上,让地面都在震动,洁白的牙齿闪闪发光。

    突厥人也许有人见过大象,但是如此多的还从没有见过,而且又是那么高大,犹如怪物,从心里上就非常害怕,见到大象出现,突厥人已经开始慌乱。

    而战马对于比自己高大许多的怪物,又从没见过,巨大的嘶鸣声音更加让它们害怕不已,无论突厥人如何安抚,战马都乱作一团。

    一千战象,随着前进一字排开,犹如高山一般压过去,还不断的吼叫。

    配合战象的是五千藤甲兵,其中一千人是骑手,三千弓箭手,一千刀盾兵,他们在冯戴武带领下前冲,李道宗,秦琼指挥大军随后跟上。

    突厥人前来阻挡城里部队的原本就是老弱,虽然是骑兵,也只是能够阻挡而已,但是战象的出现已经让这些人乱作一团,战马嘶鸣着乱窜,弄得人仰马翻。

    “刷!刷!刷!”象兵弓箭手首先动手。

    “啊!啊!啊!”已经乱作一团的突厥人那里还有防备,不少人都被射中,发出惨叫。

    “杀!”

    “杀!”

    李道宗,秦琼见此机会难得,也不在将就多少阵型,立即大喝一声,带着大军快速突进。

    战象冲入突厥人当中,一路横冲直撞,挡在前面的都被撞开,如果倒在地上,被象腿踏中,那简直太惨了,许多被大象踏中的都不会马上死亡,会以各种奇怪姿态,慢慢等待死亡。

    还有的被踩中胳膊,大腿的,那就完全是粉粹性骨折,躺着不断哀嚎……

    原地不动的骑兵,比步兵都不如,没有步兵灵活,没有长武器,也够不着地上步兵。

    大唐士卒冲到突厥人堆里,简直就是捡人头,只需要挥动手中武器,收割就是,混乱的突厥人更本没有一点反手之力。

    面对恐怖的战象,许多妇幼最先奔溃,犹如怪物一般的战象,对于突厥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带来的心里压力巨大,又看到大象迈着咚咚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跑过来,长长的牙齿也是那么的可怕,粗大的鼻子能把人抽飞起来。

    被大唐近乎屠杀一般,突厥人很快就奔溃了,仓皇着四散而逃,许多大唐士兵,抢过战马,开始追杀。

    冯戴武指挥着象兵继续向着人多的地方冲撞,而象兵中的弓箭手全是岭南挑选出来的优秀猎手,训练而成,全都是玩弄弓箭的高手,除了开始是齐射,后面都是自己收寻目标,几乎一箭一个。

    而一千刀盾兵是作为护卫的存在,掩护着弓箭手攻击,消灭着沿途活口,不给一点伤害到弓箭手的机会,尤其是被战象撞伤的,一定要补上一刀,猎物嘛,还是死的放心。

    冯戴武带领战象,慢慢的追赶着突厥人,秦琼等人也离他们远远的,主要是大象冲阵,给他们留下的映像实在太深刻了,简直就是非人力可抗,那怕是秦琼勇武过人,也不想离得太近。

    一行人虽然追不上骑着马匹的突厥人,但还是顺着追赶下去,一直把突厥人赶得远远的,顺势占领了他们营地。

    留下象兵看守大营,俘虏,李道宗连忙指挥人手把突厥大营里面的战马集合起来,打算带骑兵回援。

    “见过翼国公!”冯戴武走到正等待着的秦琼面前施礼道。

    “好小子!厉害!”秦琼笑着夸奖道。

    “嘿嘿!您过奖了!”冯戴武傻笑一下,摸摸脑袋说道。

    “老夫可没有乱说,虽然比不上你二哥,但是单凭象兵,也能立足军中。”秦琼扫了一眼远处的战象,略微感慨的说道。

    要知道象兵可不像骑兵,是个将领都能带着,必须有专门的人来训练,指挥,这就是冯戴武,也可以说是冯家独有。

    能单独掌控如此一股巨大力量,任谁也不能轻看,这也是秦琼感叹的原因。

    面对秦琼的夸奖,冯戴武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憨厚一笑。

    “吴国公好福气啊,你兄弟个个都非一般人能比。”秦琼想想冯戴文几兄弟,更加觉得冯家根深蒂固,至少他们这一代人在大唐地位稳定,不会有闪失。

    “怀玉大哥也厉害,都坐镇一方了,二哥常常让我们向他学习。”冯戴武抬头说道。

    “嘿嘿!好好看守住,老夫走了。”听到有人垮自己儿子,秦琼也很高兴,又见到骑兵已经集合好了,就叮嘱一声,策马出发。

    李道宗,秦琼收刮了近五千战马,加上亲卫,一共五千人,向着主战场赶去。

    十里地,很快就到,还未靠近战场,就发现有突厥溃兵过来,连忙指挥大军迎上去。

    原来在他们击溃这一部分突厥人的时候,远处战场就有人发现了,只是并不清楚情况,随后所有人都追杀下去,城门外空无一人,这才让突厥人心慌。

    虽然战象没有影响到骑兵战场的人马,战象的叫声也被巨大喊杀所遮掩,但是战象那高大的身影还是被许多人发现,要知道那些妇幼之中,许多都是骑兵的家眷,如何能让人放心得下。

    (本章完)


………………………………

第356章 大战二十

    李绩位于山丘之上,手持望远镜,早就知道了那边战况,虽然知道战象这种庞然大物战斗力不弱,但没有想到威慑力更强,刚一出现就把突厥人吓坏了。

    骑兵在李绩的调动下,不停的穿插,突击,没有人停下脚步,停下也就意味着死亡。

    一支骑兵,从敌群中杀透,又会绕开,等战马速度提起,也等身后战友排好阵型,复又从另外一处杀入。

    除重甲骑兵之外,十只万人队不停的来回冲杀,看似被突厥人包围,但往往是两到三支队伍对一支突厥人进攻,其余突厥人不是被自己人挡住去路,就是跟在后面吃灰。

    至于重甲骑兵,那里人多,就往那里冲,一万铁皮罐头让突厥人无可奈何,所到之处人仰马翻,锋利的斩马钢刀,在战马奔跑下犹如切割机,割断一切眼前事物,等战马速度变慢,就挥刀狂砍。

    杀透敌阵,稍微整理一番,复又杀入,就像死神降临,让突厥人心惊胆战。

    对于能战胜的人,都不会畏惧,但是像重甲骑兵一般,根本无可奈何的怪物,冲上两次之后,在见到的时候,突厥人已经下意识的避让。

    骑兵对决,刀刀见血,快速而又迅猛,不像步兵,有攻有防。

    突厥人在交战之后,很短的时间里面就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一身力气无从发挥,眼睁睁的看着大唐骑兵不断冲杀,而自己不是在追赶的路上,就是在被围杀的路上。

    城门口人员的消失逐渐被更多的人发现,都已心神不宁,设卑达官与弩失毕的死亡就成了突厥人奔溃的引子。

    刘师立原本在王世充手下就任亲卫将军,能够在王世充十多万大军之中,担任亲卫将军,除了忠心之外,自然也是勇武过人,带领一万骑兵前去拦截设卑达官与弩失毕。

    弩失毕逼着崔涛在前,自己带着大军毫不犹豫的向着刘师立冲去,让设卑达官前去支援中军。

    崔涛冲在最前面,他知道自己今日死定了,见到最前面的刘师立穿着盔甲,就想自己死得体面一点,不想命丧小兵之手。

    “啊!”崔涛双眼圆睁,怒吼一声,挺剑直刺!

    刘师立虽然纳闷为何会有一个中原文士打扮的人出现,但是对于这种判宗忘祖之辈,甚无好感,手中马槊一挥,一道血光冲天而起,随即人头落地。

    刘师立看都没有多看一眼,斜提着马槊,冷冷的盯着后面的弩失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