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完)
………………………………
第215章 发展
医院急救室外的走廊上,师父拍了拍冷锋的肩膀:“男孩子,遇到伤心事能憋住不哭,可以说是坚强,可是明明忍不住,却还是要忍,那就是愚蠢了。”
冷锋终于大哭出声,从这时起,冷锋就渐渐离开了正常的生活,渐渐成为人群外游走的孤魂。
武器架子上是零零碎碎的枪械零件,师父就在一边的椅子上翘着二郎腿:“三分钟以内,用这些枪械零件组成一把冲锋枪、一把狙击枪,计时开始!”
二分五十秒,冷锋完成了这个艰巨的考验,从这时起,冷锋彻底摆脱了自己“普通人”的身份。
匕首刺破了衣物、肌肤、血肉,刀尖的目标就是冷锋的心脏,死神的镰刀已经钩在他的脖子上,或许半秒都不到的时间过后,世间就要再多一个亡魂。可是,就是这一瞬间,冷锋的军刀已经砍到了敌人的胳膊上,那条该死的臂膀到底没有成功地把匕首送进冷锋的心脏。
看了看心口肋骨间扎着的匕首,冷锋面无表情地把它拔…出来,把它送进了它那个哀嚎着的主人的心脏。痛是痛的,可是痛的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仿佛它成功刺进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茫茫秦岭之中,那个该死的目标居然雇佣了整整五个雇佣兵保护他,狙击枪的子弹哪怕穿透了小树,依旧执拗地射进了冷锋的大腿。
扔掉冲锋枪,拖着麻木的腿,冷锋一米一米地爬回了自己准备的狙击点,当手指够到扳机时,整个世界都变得迷幻了。
这样的迷幻,孙思邈的苦药没有打断,李世民的加封没有打断,洞房花烛夜第一次尝试人伦大礼时,那畅爽的感觉没能打断。哪怕是三棱刺下倒下的一个个草原人、僚人发出的哀嚎、喷涌出的猩热的血液,也没能打断。
可是,在这里,这一刻,看着刘淑雯面颊上的红晕,幻想着她身体里那个正在努力生长着的孩子,冷锋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实感!
冷锋的大吼吓了冯盎他们一跳,但是唯独却没有吓到刘淑雯。
李二牛带领着兄弟们齐齐单膝跪地,大吼:“恭喜老大!”
冷锋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把擦掉,冷锋走过去把为首的李二牛扶起来,然后对笑呵呵的冯盎说:“老冯,没说的,把我龙牙军的火药武器费、医药费都掏出来,老子要大宴高州!喝!喝个痛快!”
冯盎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冷锋是在打趣,而且他早就说过,冷锋在岭南的一应花销,他都包圆了,如今冷锋有了后代,怎么狂欢都不为过。
欢迎仪式结束,就该回家了,刘淑雯看着走在她身边眼睛只看着她脚下的冷锋,忍不住笑了出来。
冷锋轻轻拍了她一下:“好好走路,别笑。”
耿国公府大门外,丫鬟们早已经打扫好了台阶,冯盎在冷锋身后差半步走进了府邸,中门是只有和家主同等地位或者高于家主的大人物来时才会打开的,而冯盎落后半步更是表达了对冷锋的尊重。
耿国公府前院的客居早就打扫好了,甚至还给李二牛等人打扫了几间。正常情况下,如果有人入住耿国公府,都是只有一间屋子,部署都是在府外呆着。
龙牙军一千二百人自然不可能都有这种待遇,所以除了受伤的几个,只有李二牛和三狗子得到了名额。
古今中外待客公用的方式就是宴席,所以歇了半天后,冯智戴亲自来邀请冷锋参加宴席。
冯盎端坐在案后仍旧在一口一口地嘬茶水,看到冷锋进来,也不起身欢迎,先是扔给冷锋一坛酒:“奶奶的,有你的话在前,老夫可不敢再喝了,你小子面子大,员外散骑常侍韦叔谐、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淹这俩人来岭南都没有这待遇。”
冷锋不是酒中客,可是也知道酒界有埋酒的做法,据说埋的时间越长,酒的滋味就越醇厚,看看坛口已经有些破败的绸布,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桌子上摆着的也不是五花八门的菜肴,清一色的都是螃蟹。
冯智戴苦笑说:“熩国公不要见怪,是家父安排的这个………”
冷锋推了推冯智戴,笑道:“去你的桌子上吧,早在长安我就跟你爹吐槽过长安的糖腌螃蟹,再说了,你爹我俩是好朋友,到你家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恶客。”
冯智戴这才放下心,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高州临海,再加上这时没有那么频繁的捕捞,所以螃蟹一个个都大的出奇。
只要砸碎钳子,就能露出一条嫩肉,和后世普通饭店餐桌上需要拿牙签捅的败类有着天壤之别。
那坛陈酒已经有些粘稠的感觉,侍女倒了半杯,给它掺新酒兑好后,才端上了冷锋的桌子。
冯盎拿着茶杯,笑着说:“熩国公初来岭南,老夫不能饮酒作陪,实在是憾事。”
冯盎以“熩国公”相称,那么杯子里的就是“迎客酒”,冷锋不得不喝,干脆也端了起来:“别的不说,我来岭南就是想吃喝玩乐,看看你耿国公大人会不会被吃穷。”
冯盎大笑,别说冷锋一个,在岭南的地界上,就是一千二百龙牙军死命地花钱,他也供得起!
一杯过后,冷锋拒绝了侍女端上来的第二杯酒,改喝茶,冯盎见冷锋不喝酒,不悦道:“你这就是不给老夫面子了啊。”
冷锋摆了摆手:“少来这套,你之前给朝廷报信谎称战事胶着,肯定是想把我留在岭南,说说吧,你想让我做什么?”
冯盎笑得就像偷鸡成功的偷鸡贼:“哈哈哈,你可是皇帝和孙神医都尊敬的世外高人,岭南想要发展,怎么也需要你指点指点。”
冷锋苦笑,就知道冯盎是安了这个心思,岭南这个地方,在后世可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冯盎想要从现在起就发展岭南,只有建立港口,发展海运这一条路可走。
起点端的书友,上一章的错章,是我眼瞎…
(本章完)
………………………………
第216章 夫妻夜话
可是在唐朝,特别是中期,实在不怎么具备发展海运的条件。
首先就是航海技术不够发达!
前文提到过,唐朝的造船技术实在是不怎么样,“海商”都已经成了和“大难不死”同样意义的名词。
其次就是“重农抑商”的大环境。
每个朝代初期,皇帝都会重农抑商,就是为了避免”人人皆商”的局面,经商获利奇重,“钱”这个东西,对普通百姓有着难以形容的诱惑力。
可是如果人人都去经商了,那谁种地?谁当兵?
就因为如此,在历朝历代的社会舆论催化下,“商人”这个职业,成了“辱没祖宗”的行当。
海商也是商人,所以想要发展海运,就需要海商的支持,还需要有人来当海商。
可是谁会冒着社会舆论,冒着子孙后代不得做官、不得穿绫罗绸缎的风险当海商?
冯盎见冷锋在低头沉思,就挥挥手让侍女们都退下,等待着冷锋思考结束。
“岭南的发展,必定是要和海运结合在一起的,可是,现在的船,跑不了多远就得翻船。”沉思许久后,冷锋说出了这句话。
冯盎点了点头:“那该怎么办?”
冷锋挠了挠头:“这又是一个死结,依我看来,只有造船技术发展起来,才能促进海运的发展,这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不是你一个人就能操够心的事情,岭南真正开始繁华的那天………”
冷锋指了指冯智戴:“估计只有他才能看到。”
冯盎叹了一口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冷锋:“你懂得火药武器,懂得医学,还懂得许多天地至理,是不是也懂得造船?”
冷锋直接嗤笑出声,他是杀手,又不是造船厂的,怎么可能知道怎么造船,特别是海船?
他能够靠着自己脑海残留的一些知识装作很厉害的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扒下那些知识,他和地里拔草的老农一样,都只是普通人罢了。
“你想多了啊,我又不是无所不知的老天,不过,如果蒸汽机能够造出来,确实能够………”
有了冷锋画的“蒸汽船”大饼,冯盎才算是稍稍欣慰了一点,招呼冷锋继续吃螃蟹。
直到迎宾宴结束,冷锋踩着夜色回了客房,冯智戴才问冯盎:“父亲,熩国公究竟是不知道怎么造船,还是故意推辞?”
冯盎叹息一声:“他应该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造船,为父和他接触了这么久,连火药武器这种朝廷“神器”都能见识到,说明他对为父是不设防的。”
冯智戴这才知道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冯盎按了按自己发痒的右手,忽然对冯智戴说:“你去叫你四弟来,从现在开始把家里的事交到他手里吧!”
冯智戴吃了一惊,这话他怎么听怎么有种父亲要“废太子”的意味,不由得迟疑了一下:“父亲?”
冯盎并没有注意到儿子的神色,边按自己的右手解痒边说:“渭水河畔,有一所天下文院,除了教人识字算数以外,以后还会教授熩国公的学问。
为父在长安时只是粗略地看了熩国公手写的,那几本最基础的书,就仿佛看到了一座学问的金山堵在自己面前,他刚刚说的蒸汽机,应该就是这些学问之中的一种。
你虽然已经成家,但是兄弟中你是最才智出众的一个。等熩国公回长安,你就跟着他一起,拜入文院读书吧!咱们的祖先手胼足胝地给咱们创造了岭南这么大的家业,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安稳地吃老本。为父已经上了年纪,所以就需要你去学习了!”
冯智戴听完父亲的这一段话,激动得不能自已,斩荆截铁地说道:“父亲放心,孩儿若不能学有所成,断无颜面再回岭南!”
———分割线———
回到客房,刘淑雯就给他递过来凉凉的毛巾,刘淑雯就是这样,知道冷锋需要什么,岭南很热,凉毛巾擦脸实在是比温毛巾擦脸更舒服。
冷锋拉住刘淑雯的手:“你怀了孩子,这些事情就不要亲力施为了,怎么也该好好歇着才是。”
刘淑雯笑着说:“冯夫人送来的那几个侍女笨手笨脚的,干些粗活儿也就罢了,伺候你的事儿还是我做比较好。”
听着刘淑雯冠冕堂皇的话,冷锋心里直发笑,哪里是那几个侍女笨手笨脚,分明是这个小女人在吃醋。
之前在长安,冷锋的起居也都是刘淑雯亲自伺候的,皇后陪嫁过来的那些侍女,就算是同房丫鬟柔姬也只能扫扫地。
如今到了岭南,冯盎给他安排的侍女可以说个顶个的漂亮,惹得李二牛他们都流口水,自然会引起刘淑雯的警惕性。
在这个朝代,当男人就是莫大的享受!在刘淑雯的帮助下脱掉衣服,冷锋直接钻到了床里:“今天不洗脚了,你也过来早点睡吧。”
刘淑雯本来想去端水,听见冷锋这么说,就吹熄了蜡烛,窸窸窣窣地脱掉衣服,也进了被窝。
感受到肚子上多出来的温热的大手,刘淑雯忍不住两只手一起抓住它,轻声对冷锋说:“我这可是怀着孩子,你别胡来,要是实在想了………就找一个漂亮的妾吧,我是实在不行的。”
开玩笑,冷锋这个时候怎么敢胡来!至于找妾………
“别闹,我跟你说过这辈子就和你过了,禁欲一年有利于身体健康嘛!”
刘淑雯在黑暗中撇了撇嘴:“我可不是房夫人,不会喝醋的。”
“屁嘞,我现在就闻到醋味了。”冷锋用另一只手摸到刘淑雯的鼻子,轻轻扭了扭。
刘淑雯这才把冷锋的那只手又按到自己的小腹上。
感受着刘淑雯的体温,冷锋柔声说:“我应该谢谢你。”
“(。ò∀ó。)!”刘淑雯转过头,借着熹微的星光看着冷锋,她不知道冷锋怎么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
“这个小家伙的出现,才让我找到了在大唐真真切切活着的感觉。”
刘淑雯拍了拍冷锋的胳膊:“您说什么胡话呢!快点睡觉吧。对了………”
刘淑雯忽然用撒娇的语气说:“现在没有战事,您明天陪我去河边玩玩吧,这里的土族女孩子唱歌可好听啦。”
(本章完)
………………………………
第217章 这不是扯淡嘛!
按照常理,女人提出这样的要求男人是不必理会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应该是女人的正常形容。
可是,冷锋不是唐朝人,这里是岭南,不是长安。
不过,哪怕这里是长安,冷锋是唐朝人,也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听媳妇儿的话,毕竟她怀着孕,地位无限上升,肚子里那个成长中的孩子,分明是一个“免死令牌”,她就是爬到丈夫的脖子上,冷锋也得受着。
“行,正好我也好好看看高州,对了,如果天气好的话,咱们也可以去看看海,长安人能够看到海的,可不多。”
冷锋这么一说,刘淑雯就咯咯的笑了起来,揽着他的胳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冷锋可以睡觉,李二牛他们却不可以,今天是老大到岭南的第一天,虽然老大说过不用守夜,可是他们还是忍不住爬到客房的屋顶,或者窜到假山上隐藏起来,每两个时辰才轮换一次。
此时睡不着的不仅李二牛他们一群人,惊雷司的各位也睡不着。
多日的钻研、多日的制造,他们终于造出了第一架像模像样的火炮,张仲清的眼睛难得不是血红色的,可是在火把的映照中,却也是急切到了极致。
“行了行了,都回帐篷睡觉,明天早晨再实验,你们举着火把晃来晃去的,我慎得慌!”
有了张仲清的吩咐,那些手下才仔仔细细地熄灭了火把,然后回了帐篷。
这个时间,岭南依旧热的不行,长安却已经泼水成冰,不过他们再住野外帐篷,却不再受罪了。
原因就是帐篷里有厚重的棉被,虽然露出头还是冷,但是与之前相比,已经好了太多。
“上天的恩赐”,这就是李世民对棉花的称呼,得到高昌远征军的“年礼”后,李世民欢喜得竟差点在朝堂上失态,当即就给李孝恭和李靖的次子赐了男爵。
李孝恭是郡王,李靖是开国国公,都已经达到了堂亲皇室和臣子的顶点,封无可封了。
可是他们的长子虽然会继承他们的爵位,次子却没有这个待遇,所以李世民的赐爵之举不可谓不大方。
要知道,李渊建立“唐”以后,大肆分封,搞得大唐上公爵成堆,侯爵成群,伯爵满地走。
这么多的高级爵位,对现在刚刚有点起色的大唐而言就是另一种“寄生虫”,李世民最近就致力于给大唐“消肿”,哪怕是被李渊封的公爵,只要功绩不显,爵位就很容易“莫名其妙”的没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爵位虚与不虚的差别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国公坐的安安稳稳的,不少县公、郡公纷纷落马,好一点的只是降爵,倒霉透顶的直接就被一撸到底,成了庶民。
在这场消肿的洪水中,冷锋的爵位反而逆流而上,得到了加强,被加上了“开国”的字样。
有了“开国”这俩字,就相当于给了“熩国公”这个爵位一层护甲,冷锋以后的长子继承爵位的时候,就不必退级,只是会变回普通国公罢了。
冷锋的国公爵位之所以加强了一下,就是因为百骑司带回来的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