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
又有:“诸年不育,可纳妾”的规定。
意思就是家中有妻,不可再娶,娶了就徙一年。妻子知道丈夫娶妻却不阻拦反而支持的,整个娘家都要降等。
男的背着妻子找小三的,女的没责任,男的加罪,俩人离婚。
只有妻子好多年都不能生育的,才能纳妾。
当然了,这是对平民的约束,可是效力很差,甚至管不到富商身上。
朝堂之上大有作为的,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刘弘基和冯盎得拿出来抓典型。
不能把亲妹妹推销给冷锋的冯盎,又开始盘算给冷锋送两个妾,既然冷锋没有父母,那我帮他他纳妾也是可以的啊!正好可以笼络一下感情……
冷锋不管还在那里荡笑的冯盎,自己开始闭目养神,直到他觉得快天亮时,才睁开眼朝山洞外面看了一眼。
雨势虽然小了许多,可是依旧称得上是大雨。
“二狗子,穿上衣服去叫李二牛他们,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了!”
二狗子听到要求,二话不说就穿上衣服冒雨出发。
冯盎睡的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怎么不继续玩了?”
冷锋指着洞门口能依稀看见的山头说:“有雨山戴帽,无雨雾遮腰。此时雨势虽然缓了点,可是一会儿肯定不会停。”
冯盎对冷锋已经无语了,这又是预知天气的一种方法,他家世居岭南多年,岭南多雨,才渐渐发现了这种规律,冷锋这一个长安人居然也知道。
这样的大雨,部队是没办法长途行军的,等大雨一过,就得全力赶路了,哪有时间去防备着这些尾巴!
李二牛他们原本驻扎在湖边,大雨降下以后,为了防备水患,特意后撤了一段距离,雨天在河边湖边驻扎的主帅,脑袋多半是被战马踢过。
接到二狗子的消息以后,李二牛即刻下令全军开拔,雨下的这么大,这个时候再伪装已经没有必要了,我这六千多人就光明正大地过去找你们,我就不信你们还有人在那里防备着!
六十四人重新回归部队,整整七千二百零二人把藤甲兵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
冯盎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说:“你们下手轻点,怎么也要把脑袋留下来,我好差人给谈殿送去一份大礼!”
李二牛他们用的都是大腿粗的狼牙棒,如果不告诉一声,估计送给谈殿的大脑袋就变成烂柿子了。
李二牛点了点头,就把沉重的狼牙棒杵到了地上,开始拔横刀。
用惯了狼牙棒,再用横刀,总有一种拿着纸片的感觉,让群牛们特别不适应。
冯盎这一次没有用三棱刺,而是暂时和冷锋换回了各自熟悉的武器,挥舞着松纹古锭刀大声说:“藤甲兵的盔甲非常坚固,别傻呵呵地砍他们的躯干,专往他们脸上和下三路招呼!”
大军都已经完成了合围,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束手束脚了。
六千二百零二,对上几百藤甲兵,六个人对付一个!这完全是一场碾压,甚至不应该出现伤亡。
冷锋和冯盎一声令下,五千甲士和一千二百龙牙军大吼着,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
六千多人的吼声,甚至彻底地压过了雨声,这个时候,原本看起来像是普普通通的一片树林的地方,陆陆续续涌出了藤甲兵。
一个藤甲兵高声用岭南土话大喊:“动气嘎咕啦!”
不用翻译,冷锋也知道这是“敌袭”的意思。
大雨过后的草地湿滑无比,不少人冲刺的时候都摔倒了,如果不是包围圈很大,他们就不可能只是挨两三脚那么简单了。
可是冷锋却浑然不惧,这倒不是因为他轻身功法好,而是因为冷锋穿着军靴。
国产军靴,防滑能力真的不弱。
冷锋保持着直线冲刺,第一个遇上了藤甲兵,这些藤甲兵的藤甲虽然防护能力很强,却没有完全防护,藤甲兵的脸、大腿、关节、脖子、腋下,都是暴露着的。
这对杀手而言简直是一件幸福的事儿,随手一刺,冷锋就把三棱刺送进了第一个藤甲兵的咽喉。
居然有一个读者拍吃咸鱼视频嘲讽我,尴尬死了!欢迎加入《大唐龙牙》交流群,群聊号码:177146582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32章 百里相迎
左臂一挥,藤甲兵临死的一刀就被冷锋拍到了另一边,再飞起一脚,接近冷锋的另一个藤甲兵被踹倒在地,支撑着身体想要爬起来,却怎么也爬不起来了……
冯盎用起松纹古锭刀真的很凶猛,奋力一刀下去,就是藤甲兵那不惧刀枪的藤甲都要出现裂痕。
堂堂的松纹古锭刀,却被冯盎当成了战锤用,冷锋在一边看着快傻眼了,再这么下去,这刀的刀刃不会撑不住吧!
六千人战几百人,简直就像巨石砸鸡蛋,就连迅猛两队的队员,都有没抢到人头的,可见这次是有多么轻松。
冷锋只是杀了一人,废了一人,冯盎则是仗着力量砸死了三个人,比冷锋的战绩还要好。
冯盎踢着一件藤甲哈哈大笑:“哈哈哈,谈殿不过一千藤甲兵,这里的怎么也有五百了,这回谈殿这家伙亏本到了姥姥家啦,哈哈哈!”
冷锋拿着一块粗布擦拭着匕首,对冯盎说:“冯公,您可得快些安排,雨过了,这些尸体会招来无数蚊蝇的。”
冯盎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刘文武说:“小武子,你带一千人,把这些人头带回去,记得抹上防腐草汁液,别烂了,回去后摆到谈殿和咱们军阵前面,记得找个会画画的把谈殿的表情画下来,老夫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看看。”
刘文武提着刀,带着人面无表情地去割人头。
过足了瘾的冯盎这才想起自己还在雨中,招呼大军赶紧撤回营地。
次日,天晴,彻底解决了尾巴过后,冯盎终于能安心地上路,在经襄阳、南阳后,冯盎放弃了陆路,转而乘船进京。
为了迎接冯盎,李世民可是给各处水路下达了圣旨的。
所以,几艘旧隋的大船和一艘龙船就载上了所有人,沿岸遇到无风的地段,甚至有朝廷征召的纤夫拉船。
李世民自然不会干隋炀帝的臭事,这些受朝廷征召的纤夫只是一次服役,就足矣抵掉一年的赋税。
冯盎脚下的这龙船是隋炀帝曾经的座舟,尽管隋炀帝已经成了过去式,可是这种皇帝级的座舟也不是外人可以染指的东西,如今被用来接冯盎,不得不说是无上的礼遇。
在各地纤夫的交替拉拽下,十月一日的清晨,龙船顺利抵达了长安百里外。
远远地就能看到岸边的热闹,等离的近了,冷锋忍不住叫了一声“乖乖”,居然是李承乾率领着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在这里迎接冯盎。
朝廷重臣出城百里迎接,这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归来时才有的礼遇,而文武百官全体出城,估计只有御驾亲征的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李承乾一挥手,文武百官就集体躬身行礼。
无数的人头里,熟悉的比比皆是,房玄龄、杜如晦………
这样的场面,他们都只能泯着嘴一言不发,表示绝对的肃穆。
冯盎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在李承乾虚虚的搀扶下下了船,开口说:“今日满朝文武来迎接老夫,他日老夫回了岭南,也能吹嘘吹嘘,哈哈哈哈!”
李承乾拱手道:“冯公不远万里自岭南进京,怎样的礼遇都不为过,请上车。”
说完,就有一架装饰极为豪华的马车驶了过来。
冯盎邀请着冷锋一起上了马车,在浩浩荡荡的队伍的护送下继续这一段进京朝拜的路程。
做礼就要做全套,所以当马车进了长安后,驶上的居然是黄土路,长安没有下雨,街道却是湿漉漉的。净水洒街,黄土垫道,这可是皇帝的专权!
马车驶到朱雀街就停了,因为李世民就等候在这里。
正常情况下,皇帝在宫门口守候就已经是无上的礼遇了,可是李世民偏偏就站到了朱雀大街上!
冯盎从马车上下来,刚要行礼,李世民就拦住了他,大笑道:“冯公不远万里进京,甚是劳顿,不可再拜了,朕在宫内太极宫已设宴,咱们边喝边聊如何?”
冯盎点点头,就有宫娥上来替冯盎去掉了铠甲,给冯盎披上一件华丽的外套。
待冯盎彻底换装后,李世民拉着冯盎并肩向皇宫走去。
太极宫很大,虽然这一次也是国宴,但是只有寥寥几人够资格参加。
冷锋、李承乾、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李纲。
各人就座以后,就有乐师奏乐,长袖薄纱的美女起舞,领舞的就是曲艺苑的柔姬,这些雅乐歌舞,平时在皇宫里可是看不到的,李世民为了专心政事,减少用度,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取消了。
九个人的国宴,按理说应该是李世民主位,两侧各四人的,可是李世民偏偏摆成了中间三个,两侧各三个的位子,他就端坐在中央主位,左侧是冯盎,右侧是冷锋。
“传菜………”在宦官尖锐的嗓音里,一排排的宫女就开始上菜,盛装食物的都是银盘。
这里的宴席可不是冷锋那里一张大圆桌那样的,而是一人一个小桌子,分而就食。
菜很熟悉,都是天下楼的招牌菜,而且给冯盎上的都是加大了份量的菜。
酒坛子上的“武德一”字样,表示这些酒都是十年的陈酒。
李世民端起一杯酒:“哈哈,冯公万里奔波,想必辛劳得很,朕敬你一杯!”
皇帝和别人喝酒,永远不会用上“敬”这个字,这让冯盎受宠若惊,端着酒杯直起身表示敬重,又双手端着酒杯道:“微臣不敢,陛下请!”
二人对饮一杯后,就开始品评这些食物哪一个美味,是否合口味,君臣之间脏话不断,看起来更像是市井的兄弟。
这样的场合,房玄龄等人只是陪吃的,在桌子上机械地吃东西,大气都不敢喘。
李世民得知谈殿居然派人入境后,用力地一拍桌子:“谈殿小儿,居心叵测,竟敢越境意图行凶!哼!待朕派兵像灭掉蚊蝇一样灭掉他!”
冯盎笑道:“陛下莫气,谈殿虽然派了五百藤甲兵跟随入中原,伺机行刺,可是在微臣和熩国公联手下,这些魑魅魍魉之辈全部掉了脑袋,哈哈哈哈!”
………………………………
第133章 第132 133章 岭南开发的必要性
左臂一挥,藤甲兵临死的一刀就被冷锋拍到了另一边,再飞起一脚,接近冷锋的另一个藤甲兵被踹倒在地,支撑着身体想要爬起来,却怎么也爬不起来了……
冯盎用起松纹古锭刀真的很凶猛,奋力一刀下去,就是藤甲兵那不惧刀枪的藤甲都要出现裂痕。
堂堂的松纹古锭刀,却被冯盎当成了战锤用,冷锋在一边看着快傻眼了,再这么下去,这刀的刀刃不会撑不住吧!
六千人战几百人,简直就像巨石砸鸡蛋,就连迅猛两队的队员,都有没抢到人头的,可见这次是有多么轻松。
冷锋只是杀了一人,废了一人,冯盎则是仗着力量砸死了三个人,比冷锋的战绩还要好。
冯盎踢着一件藤甲哈哈大笑:“哈哈哈,谈殿不过一千藤甲兵,这里的怎么也有五百了,这回谈殿这家伙亏本到了姥姥家啦,哈哈哈!”
冷锋拿着一块粗布擦拭着匕首,对冯盎说:“冯公,您可得快些安排,雨过了,这些尸体会招来无数蚊蝇的。”
冯盎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刘文武说:“小武子,你带一千人,把这些人头带回去,记得抹上防腐草汁液,别烂了,回去后摆到谈殿和咱们军阵前面,记得找个会画画的把谈殿的表情画下来,老夫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看看。”
刘文武提着刀,带着人面无表情地去割人头。
过足了瘾的冯盎这才想起自己还在雨中,招呼大军赶紧撤回营地。
次日,天晴,彻底解决了尾巴过后,冯盎终于能安心地上路,在经襄阳、南阳后,冯盎放弃了陆路,转而乘船进京。
为了迎接冯盎,李世民可是给各处水路下达了圣旨的。
所以,几艘旧隋的大船和一艘龙船就载上了所有人,沿岸遇到无风的地段,甚至有朝廷征召的纤夫拉船。
李世民自然不会干隋炀帝的臭事,这些受朝廷征召的纤夫只是一次服役,就足矣抵掉一年的赋税。
冯盎脚下的这龙船是隋炀帝曾经的座舟,尽管隋炀帝已经成了过去式,可是这种皇帝级的座舟也不是外人可以染指的东西,如今被用来接冯盎,不得不说是无上的礼遇。
在各地纤夫的交替拉拽下,十月一日的清晨,龙船顺利抵达了长安百里外。
远远地就能看到岸边的热闹,等离的近了,冷锋忍不住叫了一声“乖乖”,居然是李承乾率领着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在这里迎接冯盎。
朝廷重臣出城百里迎接,这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归来时才有的礼遇,而文武百官全体出城百里相迎,估计只有御驾亲征的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李承乾一挥手,文武百官就集体躬身行礼。
无数的人头里,熟悉的比比皆是,房玄龄、杜如晦………
这样的场面,他们都只能泯着嘴一言不发,表示绝对的肃穆。
冯盎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在李承乾虚虚的搀扶下下了船,开口说:“今日满朝文武来迎接老夫,他日老夫回了岭南,也能吹嘘吹嘘,哈哈哈哈!”
李承乾拱手道:“冯公不远万里自岭南进京,怎样的礼遇都不为过,请上车。”
说完,就有一架装饰极为豪华的马车驶了过来。
冯盎邀请着冷锋一起上了马车,在浩浩荡荡的队伍的护送下继续这一段进京朝拜的路程。
做礼就要做全套,所以当马车进了长安后,驶上的居然是黄土路,长安没有下雨,街道却是湿漉漉的。净水洒街,黄土垫道,这可是皇帝的专权!
马车驶到朱雀街就停了,因为李世民就等候在这里。
正常情况下,皇帝在宫门口守候就已经是无上的礼遇了,可是李世民偏偏就站到了朱雀大街上!
冯盎从马车上下来,刚要行礼,李世民就拦住了他,大笑道:“冯公不远万里进京,甚是劳顿,不可再拜了,朕在宫内太极宫已设宴,咱们边喝边聊如何?”
冯盎点点头,就有宫娥上来替冯盎去掉了铠甲,给冯盎披上一件华丽的外套。
待冯盎彻底换装后,李世民拉着冯盎并肩向皇宫走去。
太极宫很大,虽然这一次也是国宴,但是只有寥寥几人够资格参加。
冷锋、李承乾、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李纲。
各人就座以后,就有乐师奏乐,长袖薄纱的美女起舞,领舞的就是曲艺苑的柔姬,这些雅乐歌舞,平时在皇宫里可是看不到的,李世民为了专心政事,减少用度,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取消了。
九个人的国宴,按理说应该是李世民主位,两侧各四人的,可是李世民偏偏摆成了中间三个,两侧各三个的位子,他就端坐在中央主位,左侧是冯盎,右侧是冷锋。
“传菜………”在宦官尖锐的嗓音里,一排排的宫女就开始上菜,盛装食物的都是银盘。
这里的宴席可不是冷锋那里一张大圆桌那样的,而是一人一个小桌子,分而就食。
菜很熟悉,都是天下楼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