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不骄。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
野雪
() 明代中后期着名棋手,僧人。俗家姓郑,浙江永嘉人,出家于天下名刹天台国清寺。主要活动于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冯元仲《弈旦评》有“永嘉则僧郑野雪”谢肇浙《五杂俎》有“永嘉郑头陀”的记载。是温州围棋史上继“永嘉派”代表鲍、李、周、徐,及国手陈谦寿之后,明末在中国棋坛上较为活跃有影响的温州着名棋手,为“永嘉派”殿后中坚代表人物。
野雪一生耽乐围棋,他四处游弈,遍访名手,广与之交流、切磋棋艺。他的棋友分广泛,一时与之对弈的大都皆为擅名于世之高手,如王元所、林符卿、江君辅、周懒予、许敬仲等。明万历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605~1606),野雪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围棋比赛。谢肇浙《五杂俎》载有永嘉郑头陀,即野雪。此次前来参加比赛的有王元所、吴兴周生、范生等“四方国士”,一时云集,盛况空前。野雪屡败劲敌,名列前茅,最后惜败于王元所。
野雪以棋而名闻,明姚旅《露书》卷一二载“永嘉僧野雪以弈称。戊申(万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七夕,与吴嗣仙对枰。嗣仙第一手,沉思后而下一子。野雪殊不顾,对客闲谈,随手应敌,无不取胜。”
此后清康煕年间长洲褚人获编的《坚坚瓠集·戌》也有转录。“殊不顾”、“对客间谈”,即形象又生动地描绘了野雪弈棋时信心自足,看似心不在焉,却胸有成足,一副从容不迫的神态浮现而出,从中体现了野雪jing湛的棋艺。
野雪是温州围棋史上唯一有对局棋谱遗世的棋手,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根据明末周元服和汪幼清选评的《弈时初编》、清李子燮辑,季心雪选评的《弈墨》、《寄青霞馆弈选》以及周懒予的《周懒予先生围棋谱》记载。对局有与林符卿一局,与江君辅二局,与王元所三局,与许敬仲三局,与周懒予四局,共十三局,可能仅这些了,也算是万幸了。这些棋谱,是后人研究野雪围棋最好的依据,其棋艺及棋风从中略可见概貌。;
………………………………
做酱肉的老字号——陆稿荐
() 本文在前面提到了陆稿荐的酱方。其实陆稿荐本是清朝才有的,但是作者君是在很喜欢吃陆稿荐的酱方啊。=w=所以嘛,就在书中用到了,不过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下。
从观东的醋坊桥走入观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苏州百年老店‘陆稿荐‘。以‘酱汁肉‘名扬姑苏的陆稿荐在苏州老字号中也可称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陆稿荐初创,当时是一家普通的肉铺。店主陆某将店设在苏州东中市崇真宫桥晚,专营生、熟肉。
关于如何会取名‘陆稿荐‘,其中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传说。相传某年四月十四ri‘轧神仙‘前夕,有个衣衫褴褛、背一条破草荐、手捧两只叠在一起的旧陶钵的乞丐,走进肉店求宿。陆老板见其可怜,遂发善心允他在灶门空地上蜷宿一宵。那乞丐把草荐铺在地上,两只陶钵合叠当枕,呼呼入睡。次ri凌晨那乞丐不辞而别。等到烧火伙计烧肉时发现灶前有条破草荐,于是随手撕碎往灶堂一塞付之一炬。陆稿荐不料一阵异香散发开来,店里人都惊呼‘香得来、香得来‘。
陆老板知后觉得奇怪,暗忖昨ri那乞丐莫非是仙人化身,那两只陶钵合叠恰是个吕字(叠口为吕)。悟到此,陆老板连忙把未曾烧掉的破草荐留下来,每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内,烧出来的肉异香扑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带都闻到阵阵肉香。一传十、十传百,顿时生意兴隆。陆老板灵机一动,干脆将肉店的牌号改名为‘陆稿荐‘,还将吕纯阳化身乞丐借宿留草荐的事大肆渲染。从此,这家陆稿荐肉店长盛不衰。
稿荐:稻草或麦秸编成的垫子,旧时用来做床垫,座垫。稿:同蒿,干的禾草。野生的细长的蒿草。荐,垫子,铺垫。
陆稿荐的名产,全由倪松坡jing心经营。其肉食品的原料都经过jing挑细选,购进的猪以湖猪、常州洛猪为主,这两处的猪肉皮细而薄,肥瘦均匀,是适合于烧制熟肉的好原料。鸭子都是在全市鸭行中选购4至5斤重的娄门大麻鸭,此鸭烧制酱鸭肥嫩而味美。除上述优质猪肉与酱鸭外,陆稿荐还特请烧肉名师张寿根专门研制酱鸭、酱肉、酱汁肉、猪头肉等的配料方法。经过张师傅的悉心研究、不断改进,技艺jing益求jing,烧出的酱**有皮薄而呈麦黄sè、膘白、jing肉红的特sè,食之满口香酥,确是名副其实的‘五香酱肉‘。
酱鸭的外皮用红曲、冰糖特制的卤汁抹上,使酱鸭皮红带甜,肥嫩可口,sè、香、味俱佳,称之为‘秘制酱鸭‘。还有苏州一年一度的传统时令产品‘酱汁肉‘,也是陆稿荐的名产。酱汁肉加工时用肥瘦均匀的条肉,切成小方块,加红曲、砂糖、香料等复制而成,其sè红似樱桃,其味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其他如砂仁腿胴、酒焖汁肉、百叶包肉等也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品。据成稿于1934年的《醇华馆饮食脞志》载:‘苏州从前有陆蹄、赵鸭、方羊肉之称。陆蹄谓陆稿荐之酱蹄。熟肉店以陆稿荐、三珍斋两家最为驰名。其出品以酱鸭、莲蓬蹄为上,酱蹄筋、酱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观东之者陆稿荐。
………………………………
宇宙流
() 宇宙流是围棋的一种布局作战的方式,是在1970年代由ri本围棋手武宫正树所创造及发展。
在宇宙流出现之前的围棋战法,大多重视实利,亦即以第三线为主的布局方式,以求在边上取得地盘,即使到1930年代,由ri本棋手木谷实开始在部分棋局运用三连星布局,对于外势有较多的运用。但一般而言,重实利和第三线仍是围棋的主流。
武宫正树的出现使得这种方式有所转变,他重视外势甚于实利、重视第四线胜于第三线,主张棋子要向zhong yāng而不是边上作发展,在他多数持黑子的棋局中,大多数都是以占四线运用外势的三连星布局为主,而其他棋局也多重视布在第四线,由于这种棋的下法不重视地面上(边上),而是整个zhong yāng天空的作战,因此被称作宇宙流。
由于他在1970、1980年代ri本棋界的活跃,使得他的这种下法影响到整个围棋界,整个围棋的思维,因此变得更丰富更广阔。虽然到1990年代以后,宇宙流由于他个人年龄所带来的棋力下降,以及乏人后继而逐渐衰落,但其中所蕴含的外势运用、第四线的重视以及在zhong yāng作战的思惟,已经成为新一代棋手内心资源的一部分了。;
………………………………
沈一贯(一)
() 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及诗人。
隆庆二年(1568),成三甲进士,选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万历二年(15沈一贯像'1'74),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ri讲官兼经筵讲官、左chun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右chun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万历十二年(1584),升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为郭正域师。万历二十二年(1594),出任南京礼部尚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出任南京礼部尚书、正史副总裁;协理詹事府,但未赴任。
万历二十三年(1595),入内阁,参与机务。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一月,成为当朝首辅。张居正主政时,与张多有不合,长期被闲置不用。张居正去位,经廷臣举荐,沈一贯升东阁大学士,始入阁参预明廷机务。史载“一贯之入阁也,辅政十有三年,当国者四年,枝柱清议,论者丑之”。
当时万历帝长期称病疏于朝纲,大权遂旁落沈一贯手中。沈一贯网罗朋党,大力排除异己。沈一贯执政后期,楚太子狱、妖书案、辛亥京察案三事均与他有直接关系,故而弹劾者甚众。万历32年(1605)考察京官(京察)时庇护同党打压异议而引公愤,因势利导,告病请退。不久召启用,封晋太子太保兼少师,不久再次受到弹劾,遂以愈七十高龄托病辞官,归乡杜门不出十年之久,整ri埋头诗书著述,于八十四岁去世。卒,赐太傅,谥文恭。;
………………………………
沈一贯(二)
() 立储之争
明神宗长久未能确认太子人选,十余年间立储之事争谏不绝。直到皇长子年满十八,到了婚冠的年龄,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沈一贯上疏,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沈疏中“多子多孙”苦劝明神宗早立太子,神宗遂诏将行册立太子礼,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郑贵妃因此与明神宗闹翻,使明神宗动摇,又借口“典礼未备”,要改期册立太子。此时,沈一贯即将明神宗手诏封还,坚决不同意册立改期。明神宗遂下定决心,于十月十五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
矿税之祸
万历中,苛捐杂税,矿税尤甚。税吏趁机横征暴敛,民间怨声载道。史载,万历三十年(1602)2月,万历帝突然染疾,急召首辅沈一贯和诸内阁大学士到启祥宫后殿西暖阁议事。
万历帝说:我已病重,在位已久,已没有什么憾事了。我将太子托付给你,要尽力辅佐。初设矿税矿监,实出不得已,因京城大殿未能完工。现工程可以叫停,矿监也可统统召回。
万历帝言毕,沈一贯即恸哭,太后、太子、诸王群臣都哭了起来。沈一贯遂立马拟旨。当夜,群臣都在宫中通宵议拟。第二天,万历帝身体有所恢复,不料醒来便令太监急召沈一贯,要追回谕旨。
太监至沈一贯处道明原委,几位大臣均不信,说天子无戏言,沈一贯亦不解犹豫,迟迟没有反应。结果追缴圣谕的太监来了一拨又一拨,前后共计20余人次。太监甚至磕头都出了血,迫切要沈一贯交出圣旨。沈一贯无奈,只好交还。
司礼太监田义曾据理力争,认为此圣旨不可交回,触怒万历帝。万历帝甚至气得抽剑要处决田义。田义仍持论不畏,此时正巧太监急匆匆从沈一贯处送回圣旨。ri后,田义遇沈一贯即啐:“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相公你要是稍稍再坚持一会,矿税就能撤销,为何如此胆怯!)结果,终万历朝,矿税之弊不能除,积害很深。;
………………………………
回答XYZ等书友问
() 写这篇文已经有段时间了,书友虽然不多,但还是提出了一些问题。统一在这里回答,一是要感谢读者们,因为受到这些回应的小乌实在是很开心,也很感动。再者发在这里,也算是以此明志。
a君:为啥不穿越。
小乌:=w=小乌也有穿越的梦。但是小乌之所以不写穿越,有如下几个原因。
1。穿越太bug了。以《大明棋士异闻录》这个文文来说,若是真穿越一个职业棋手,到了古代估计真的能当棋圣了,实在毫无发展可言,围棋的发展实在是快啊。更何况现代的棋手中,那种平静淡然、冲和灵逸的古典气质,早已不见,传过去又如何呢。
2。小乌认为写历史文,写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有它的文化,有它的血与肉。而这些东西,无论是悲哀还是荣耀,都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赋予。
b君:准备给魏长卿几个妹子啊?
小乌:==!最多两个。话说作者作为一名雌xing生物,对于**很反感,也不希望笔下的主角如此龌龊不堪。
c君:题材这么冷门何苦呢。
小乌:好,这是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小乌看过棋魂,棋魂这部作品几乎改变了ri本整个围棋格局。而中国作为围棋的发源地,小乌也想让大家认识围棋,喜欢围棋。但是围棋毕竟太过深奥晦涩,所以小乌便把它和历史融合在了一起。围棋之于历史是画龙点睛,历史之于围棋则是渲染基调,只有二者融合,才能勾勒出一幅大气卓然,又不失灵气的长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况且,其中关于围棋太多技术xing的东西并没有写。也是希望这本书能像《棋魂》一样让不懂围棋的人也能看得开开心心。
看到我文文的许多人,基本上都会说一句,题材必扑。嘛,就让小乌任xing一回。=w=。下一本书会更专注历史一些。话说好想写郭嘉啊。
总之有读者就很高兴啊~=w=;
………………………………
第一期 围棋浅讲
() 魏长卿: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解围棋的一些入门知识,子逸和小乌会负责吐槽。
陆子逸:嗯,主要是因为长卿君槽点多。
魏长卿:先来认识一下棋盘,正规的围棋棋盘形状为正方形,上书横竖各十九道平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其中有九个交叉点用大黑点标识,以方便定位,这九个黑点称之为“星”(或“星位”)。zhong yāng的星位又称为“天元”。如下图:
'''cp|w:210|h:140|a:c|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35/21/2547306635047464961286250997715。jpg'''首先,要知道围棋计算输赢是以围成的面积计算。说得浅显一点,就是盖房子。下围棋,就是想办法,怎么才能用有限和砖瓦,在特定的规则下,盖出最大的房子。
砖瓦自然就是棋子,而特定的规则是,你每天只能用一块砖。
如果你沿着两堵墙形成的角盖房子,显然能剩下不少砖瓦,还省时间,沿着一堵墙盖,也比较有效率,但是不如第一种,最悲剧的就是在中间搭个小堡垒,需要自己盖四面墙。
围棋棋盘的四边,就像四赌大墙,所以大家一开始都先在角铺砖盖房子,然后再在边上盖房子,这就是我们围棋中常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了。盖房子讲究的就是一块砖的效率问题,围棋中,称为子效。
陆子逸:所以,大多数棋手一开始会选择在角上下棋,而不是走天元。
小乌:历史上还是有人第一手走在天元上的。比如朱元璋曾经就第一手下在天元。
陆子逸:唔,朱元璋的那一手天元师父曾经提到过呢,不过貌似是有些猥琐的招法。我们可以留到下次讲。
魏长卿:围棋是以目来计算面积,活棋围成的交叉点叫做目。每在围棋盘上多一个空交叉点,即多得一目。我们那时候计算输赢,是按子,占有大于等于181子的一方就算赢。
小乌:ri本主要是以目来计算,中国一般还是按子来计算。由于先行的一方比较有优势,所以在计算的时候,要少算一些子或目,我们叫做贴子,或贴目。目前是黑棋先下,所以黑棋要贴七目半,或三又四分之三子。
陆子逸:哎?我们那时候都是白棋先下,也没有贴目之说啊。
魏长卿(斜眼看了看陆子逸):所以说,子逸,你的执白先行必赢,也是有水分的啊。
嘛,今天大概就讲到这里。下一期我们会讲一些关于死活的知识~
陆子逸:读者们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小乌会在留言中解答。
小乌: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或是比较高端的问题,小乌会甩给子逸君=w=。
魏长卿:喂喂~不要无视我。
………………………………
第二期 气与眼
() 魏长卿:今天我们来讲围棋的“气”和“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