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深不可测,风华绝代的人物,可惜未有缘见到,玉珏暗想。
………………………………
第八十章:关山军营
入夜,天仍未放晴,雪落得纷纷扬扬。
玉珏在屋中渐觉无聊,推开房门,想过去找景歌说说话,忽见韵儿进了中军帐。当下止住了脚步,风雪似乎更大了些,模糊了她的视线。
他们两人虽未言明,但谁都知道他们彼此情深,又如何好意思去打扰呢。
她立在阶上片刻,看见远处有营帐中有火堆,隐约传出声音。有士卒在喝酒谈笑,今日景歌的到来,他们都很兴奋,军中也允许轮换休整的队伍尽兴。
她向着那营帐走去,此时,她也莫名的想畅饮一番。
中军帐内的景歌盘坐在案前毛毯上,在烛火下看着西北军防图。
“为何这般偷偷摸摸的过来。”景歌看着蹑手蹑脚的韵儿,笑问道。
韵儿把披风解下,抖去雪花,挂在门边。
“军营中本来就不应有女眷,你带我们来已是破例,要是再叫人看见我这大半夜的过来,指不定会生出闲言。”韵儿轻声说道。
“既怕闲言,为何还要过来?”景歌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我睡不着,有些挂念着你,至于闲言碎语什么的,其实我也不多在意。”
她坦然说道,烛火映得她俏脸微红,似有一丝娇羞之意。
以前不认识景歌时,一个人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倒是生出了些许依赖。
“何须管那些世俗的框框条条,也无需担心为我添麻烦,想见我了就过来呗。你不在身旁,我也甚是思念。”景歌收起案上的图纸,笑着跟她说道。
两人都是坦率之人,从相识相知就不曾遮遮掩掩。
韵儿脱了鞋袜,依偎在景歌身上,扯过一截毛毯盖住两人腿脚。
“外面风雪正浓,若不是在军营,正好抚琴。”她轻声说着,在中军帐中弹琴总归是不太好,显得景歌纵情声乐,有损威望。
“就这般安安静静的听雪也很好。雪落花开皆有声,你听得到吗?”景歌抱着她。
“听到。”她在怀中点头,乖巧应道。
她听到雪落在帐顶,听到帐后一树梅花盛开,听到他的心脏在跳动。
如此宁静,甚好。
景歌把沉沉睡去的余韵轻轻挪到毛毯上,取过一床被子为她盖好,出了中军帐。
“少帅。”围着火堆欢庆的士卒们看到景歌,纷纷要起身行礼,杨邦也在。
“不必多礼。”景歌示意他们坐下继续,无需拘谨。
“景歌,景歌,你来了。”玉珏朦胧着眼睛看到景歌,含糊不清地说道,“来,陪本姑娘再喝几碗。”
周围的士卒都有些紧张不安,这是少帅带来的女子,跟他们喝酒醉成了这个模样,不知少帅心里会怎想。
玉珏性情豪迈,很玩得开,酒量也不差,醉成这样也不知道喝了多少。
“好。”景歌本来打算送她回去,却是不知如何开口。
干脆也坐了下来,和众将士一起畅饮闲聊,士卒们看见少帅在此,越聚越多,围了一层又一层,形成了一个大圈。
“景哥儿跟大元帅的性情很相像呀,没什么架子,和兄弟们打成一片。”杨定远远地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跟他的二弟说道。
杨国沉默,不曾回应。
“我们父子从军征战多年,如今要屈身听命于他么?”杨国轻声说了一句,看着大哥。
“二弟,你。。。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杨定不傻,自然听出了杨国未道明的意思。
“他是大元帅之子不假,可他未必真如大元帅一般有统御三军的能力啊。”杨国直言,“就算他聪明绝顶,也毕竟太过年轻,经验不足,无法担当执掌西北军团的大任。况且父亲身为帝国大将军,身份不比大元帅低多少,怎能屈居一毛头小子之下。”
“你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不知父亲是什么意思。”杨定说道。
“我们杨家为西北军团付出了无数心血,怎能把它再交出去。”杨国注视着那道和士卒打成一片的身影,言罢便回了自己的营帐。
“二弟,你。。。”杨定看着他离去的身影,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只是隐约有些不安,担心这二弟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喝到最后,玉珏摇摇晃晃的倒下,不省人事了。
哎,这丫头真是心大,对她景歌总是很无奈。
景歌把她扛起来,敲开千雪的门。
“她喝醉了,劳烦你照看一下她。”他把玉珏交给千雪照顾,再回到那些将士中,和他们继续谈笑,直至夜深人散。
“景哥儿,你的枪法练得怎样了?”杨邦还没走,杨家四郎中就属他与景歌最亲近。
“还行,带我走走?”景歌说道,即便夜深,他也没什么睡意。
“好,到雁门关上去吧。”杨邦也不拖泥带水,带着他巡视,登上了雁门关的巨城,俯瞰另一侧。
巨城墙上的风很大,借助雪夜反射的光芒,可以看到关外是一片茫茫平原。
“关外便算是西凉境了,不到五十里处有西凉大军驻扎。”杨邦指了一个方向。
“五十里,用不了两个时辰就能兵临城下了。”景歌说道,这么近,随时可以侵袭。
“对啊,所以我们不敢松懈,派了不少游骑兵出去,包括新筑的烽火台,都部署在关外,密切关注他们的动静。”杨邦说道。
“西凉有多少兵马?”景歌询问。
“五十里处驻有三十万大军,西凉腹地再加上西域与游牧部落等小国作战的军团,估计有超过五十万的骑兵和上百万的步兵。”杨邦答道,脸色凝重。
“这么多?”景歌略微惊讶,大秦三大军团总人数或许也超过了百万人,但还是不及西凉。
况且西凉军队强悍,常年在西域与诸多游牧小国作战练兵,战力绝非河东军团之流能比。
能与西凉铁骑抗衡的或许只有西北军团了。
“自西凉吞并宋国后,国力远胜往昔,西域差不多被平定了,诸多小国都已归附。若非有这雁门关,大秦指不定都要被踏平了。”杨邦说道。
雁门关除了景歌所在的主要通道之外,还有两条小道可以通过,只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骑兵无法通过,西北军团重兵把守,西凉一时间也无计可施。
“平定了后方,就该对大秦出手了,那么,你要如何踏碎这雁门关呢?”景歌凝眉自语。
“即便填上百万尸骨,也不见得能过得了雁门关。”杨邦说道,他对这里的防御有信心。
看上去确实如此,但景歌知道,天底下没有攻不破的关卡,问题在于能不能找到适合的方法。
西凉的那对父女,和那个便宜大哥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未必就不能解开这道难题。
“近年来西凉有没有进攻过雁门关?”
“没有。”杨邦摇头,他们知道这是徒劳的,除非有把握,否则不会轻易出手。
“可曾与西凉军队交战过?”
“有过一两次试探性交战,在雁门关外的开阔平原中,我西北军与一支铁骑交锋,不分伯仲,各自撤退了。”杨邦说道,关门外地势开阔,适宜骑兵驰骋,是一处好战场。
“自那之后,父亲就下令闭关不出了,但每日还是会打开关门一段时间,允许两国商人贸易通行。”
景歌点头,允许平民百姓通过雁门关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有人会担心因此让西凉谍子混了过来。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管闭不闭关门,那些间谍探子还是一样可以越过山岭进入国境。
那些险峻的山岭可以阻挡大军,粮草辎重,马匹等无法通过,但却是挡不住单个行人的翻越。昔日宋国灭亡时,就有大批逃亡的难民进入秦国国境。
“过两日,我出关一趟。”景歌说道,等到见完成叔后。
“你想要进入西凉境内?若是被人发现了,会很危险。”杨邦提醒,以他的身份,一旦被西凉发现,多半难以全身而退。
“无妨,我会小心谨慎。”他答道,都到了此处,怎能不陪韵儿回去看一下她的故乡。
他下了雁门关,回到军帐中,韵儿仍如猫一般熟睡。
第二天一早,景歌到了杨威军帐中。
“歌儿,这番过来打算长留于此吗?我已拟好了奏折,上报朝廷,要你到西北军中当将领。”杨威说道。
“伯父且慢,侄儿这番过来原先没有久留之意,因帝都那边有很多事还没有处理好。到来后见西北军士待我如此,确想留在这边了,可侄儿还是觉得应该先回去一趟。”景歌坦言。
“帝都那边贼子甚多,让你独对他们,是在是难为你了。”杨威叹道,他是一个军人,不通也不屑权谋之术。
景歌一笑,不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跟杨威讨论起雁门关的防务,他看了边防图,心中有些想法和建议。雁门关的防卫战略是他父亲制定的,多年以来一直未有改变。
如果太久没有改变,那西凉应当早已摸清底细,迟早会想出破解之法。
杨威听完景歌的建议后,颇觉欣慰,本想着景歌毕竟年轻,很多见解还不够成熟。可一番交谈后,他彻底改观。
虎父无犬子,他完全可以挑起西北军团的大梁了,不管性情还是才能都不比大元帅差。杨威暗想,原先存有的一丝顾虑消散。
“少帅,成管事回来了。”两人说话间,下属禀报。
“请他进来。”杨威说道。
“见过大将军,殿下。”
披着一身黑色斗篷的成叔风尘仆仆,他略施一礼。
“成叔去了哪儿?”景歌好奇问,他先前不在军中。
“依殿下所言,属下帮助西北军团在关外部署烽火台后,到了北境去勘察。”成叔汇报,他修筑的烽火台配备有数十名训练有素的探子,集收集传递情报和骚扰游击于一身。
“嗯,那北境情况如何?”景歌询问。
“跟西凉相比,属下更担忧的是北境啊。”成叔面有忧虑,“郑魏两国常年镇守长城,早已空虚,如今已然快支撑不下去了,不管是兵器还是粮草,都很短缺。他们已经派出使团,向大秦求援,不知大秦是否会援助他们。”
“那北境魔族呢?”景歌再问。
“北境魔族大举南下,聚集在长城附近。恐怕在不久的将来,长城可能会。。。失守。”成叔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对于景歌,他实话实说。这也是景歌的忧虑,故此,他已加紧在郑魏境内部署探子,构建情报网,以便在魔族越过长城后第一时间得到情报。
“长城怎可能会失守,三百多年来魔族都没能寸进。”杨威有些不太相信。
“杨大将军不知,这次它们聚集的规模远胜往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浪潮。”成叔说道。
“请随属下出去。”成叔带着他们走出营帐,“中原大地已经三百年没有魔族的踪迹了,属下此次北境之行,抓住了一个魔族带了回来。”
………………………………
第八十一章:入凉
一片空地中,已有不少将士围住一个黑幔布包裹着的铁笼,里面传出阵阵低吼和猛兽嘶鸣的声音。
千雪等三位女子也在场,她们好奇,里面是什么猛兽。
众将士见景歌和杨威过来,让出一条通道。
成叔把幔布揭开,露出那个魔族的真容。
这是一个人形怪物,比正常人要高出两三个头。浑身长满了黑色的皮毛,脚掌宽厚,只有三根手指,每一根都长着利爪,闪烁着冷冽的光泽。绿油油的眼睛如同鬼火一般跳动,半边脸被毛发覆盖,似人非人,长相凶残丑陋。
在不停的嘶吼,用利爪削切着精铁打造的笼子,带出串串火花。
“魔族?”有战将惊异。
“没错,这是魔族的一个种族,智慧低下,生性凶残,在魔族诸多种族中实力处于中等位置。”成叔说道,魔族是统称,它们分有不同种类。
“除了王族之外,其余魔族不懂修炼,但天生就是极为强悍的战士。比如这个,它的力量和速度,比起我们人族两三品的武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成叔继续说道。
“像这样的魔族至少有百万之多,如今聚集在长城外,不知因何缘故,还在增加,魔族似乎想要倾全族之力攻陷长城。”他这两三个月深入北境不毛之地,收集了很多信息,甚至冒险生擒回几个魔族。
景歌看着笼子中狂暴的魔族,即便是被千百将士围观,也没有露出畏惧的情绪,感知愚钝而嗜血。
这样的生物它们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很差,但个人战力很强,精锐如西北军团中的战士恐怕都需要两三人合力才能对付它。景歌迅速在心中做出判断。
景歌环视一周,围观的士卒中有不少人带有惧色。
“诸位,三百年前,我们的先辈也曾与这等生物浴血而战,最终把它们赶出北境长城之外,使得我们中原大地归于安宁。它们已经被我们人族击败过一次了,手下败将,何惧之有?”景歌朗声说道,脸色平静。
“把它放出来,谁敢上前斩杀?”景歌高声说道。
场中战将沉默着看向自己的部下,没人出声。
千雪皱眉,这都不敢吗?她刚要上前,玉珏和韵儿恰好同时伸出手来一左一右的拉住她。
玉珏迅速把手收了回来,韵儿则是轻轻摇头,示意她不要出手。
看着她们两个不谋而合的同时伸手阻止她的模样,她深受打击,内心受到一万点伤害,觉得自己的智商跟这两人不在同一个层次。
她们早就看出了景歌的意图。
景歌不过是想消除士卒们的畏惧,让他们知道魔族并非不可战胜,普通士卒亦可将它斩杀。
这个魔族再凶悍,又怎会是宗师境界的战将的对手。战将出手就显得毫无意义了,那些士卒还是觉得不可力敌。
最后,景歌挑选了一个请命的士卒,把那个魔族放了出来。经过一番艰难的搏杀,那个士卒在数度负伤后还是成功击杀了那个魔族战士。
现场爆发出如山般的欢呼,果然亲眼看到与自己实力相仿的兄弟斩杀那个魔族后,原先的畏惧之色荡然无存。
在场的战将看到这般景象,心中对景歌生出了不少敬佩之意,果然不愧是大元帅之子,轻而易举地让士卒们重拾信心斗志。
两日后,景歌带着余韵在夜色下登上雁门关的城墙,悄无声息地跃了下去。
雁门关外原先是宋国的国土,现在已经成了西凉的一部分了。
只有极少人知道景歌入了西凉境,他没有带上玉珏,她的实力太弱了,在西凉腹地,若是遇上了什么危险难以护得她周全。也没有告知千雪,如今他已不再需要她的保护。
百丈高的城墙在掌握御剑之术的两人面前,算不得什么障碍,韵儿踏在古琴上如仙般飘然而落。
即便她只在四五品的境界也可以凌空飞渡,而且无需消耗真元,念之所及,尽在掌控之中。
踏空而行太过招摇,他们还是隐藏踪迹,以最快的速度度过西凉和大秦的边境区域,进入到前宋腹地。
“现在的西凉应该是诸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了吧。”景歌说道,它吞并了宋国,国土已经超过了大秦。
“嗯,它的都城在此以西两三千里开外,为方便管理,他们把邯郸当成了另一个中心。不知西凉王会不会在邯郸。”韵儿说道,他们对邯郸知之甚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