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之歌-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后出现在主位之上,百官行礼后入席。

    “今日重整朝纲,新任了许多官员。朝中要臣,名门望族尽在此殿中。自始皇帝二十三年以来,我大秦的政治实在算不上清明,本宫一直想改变这种现状。故此有了昨日之举。”

    “选拔贤能,唯才是用,从此刻起,只要你有才能,忠于我大秦,就能得到重用。本宫希望在场的各位能够上下齐心,好好的治理这个国家,使其变得昌盛繁荣。以安定天下,收复我大秦河山为己任,不可再使朝政陷入混乱腐败。若有乱法者,本宫定不轻饶。”

    武后威严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谨遵圣谕。”百官齐声答道。

    “众卿请入席,不必拘谨,今晚不谈国事,尽兴而归即可。”武后说道。

    随即有宫女进场,抚琴献舞助兴。

    武后像是不太喜欢热闹,又或是觉得自己在诸臣放不开,不多时便离了宴席。几位王境也相继离去,他们醉心武道,自然也是不太习惯这种场合。

    景歌望向上官君月时,发现她正在与诸位王子谈笑,大臣们在武后离场后也放得开些,三五成群的大笑交谈。

    喜欢热闹的玉珏在这里显得异常开心,到处乱逛,时不时地与别人搭讪聊天,一副自来熟的样子,玩得极是开心。唯有千雪笔直的坐在景歌身旁。

    “去找些吃的呗,难得有机会尝到宫中美食。”景歌说道。

    “好。”千雪毕竟也只是个少女,看着那些桌上数之不尽的异果美食也有些心动。

    景歌悄悄的遁出百花殿,他不太喜欢与这些人热闹,反而想趁机在未央宫中逛逛。

    在这里,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陌生又熟悉,以前他该来过。或许能唤起一些记忆,了解下宫中奥秘。

    未央宫的御花园甚是宽广,夜间有甲士巡逻,但批数不多。景歌尽量避开,借着明亮的月光看着石桥假山。

    嗯,确实来过这些地方。看到这些景象,他的脑海中开始回闪一些零星的片段,幼时的月儿,那些王室的子嗣。

    “前面是禁地。”身后有人说道。

    景歌回身,看见白玉石桥上立着一位女子,正是那长公主李曼。

    她孤身一人,没带护卫,双手拢在身前袖袍中,衣摆随风而动,有一种端庄的气质,鹅蛋形的脸上眉目清秀。第一眼看上去并不惊艳,却是越看越耐看。按那本麻衣相术的说法,这种是正妻脸。

    又不是武后生的,怎会那么像她,不过比其他几个歪瓜裂枣好看些,景歌在心里嘀咕。

    事实上,几位王子公主并不歪瓜裂枣,反而相貌俊美。

    “你也觉得百花殿里有些闷是不是?”没等景歌回话,她展颜一笑,继续说道。

    景歌点点头。

    “前面是什么地方?”他问道。

    “供奉院。”

    “噢。”原来是那几个王境的住处。

    “不如随我到别处逛逛?”李曼开口相邀。

    “好吧。”

    景歌无所谓地摊摊手,走到她身边。

    “听闻你受了伤,遗忘了过去?”李曼边散步边问。

    “嗯。”

    “想必在那边陲之地受了不少苦吧?”她继续说道。

    “还好。”景歌回答简洁。

    “对不起。”

    她认真地说道,很诚恳,景歌能感觉得到。

    这让景歌有些奇怪,“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

    “你不该被放逐,大元帅也不该遇害,是我们李家的过错。”她坦诚的说道,“很抱歉没能阻止这一切发生。”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室的人认错,其他的似乎抱着些许斩草除根的心态呢。而且,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景歌把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曼愣了一下,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她了解自己那几位兄弟的性情。

    “父皇他做错了。”李曼轻声说道。

    “即便真错了,又能如何,一切都已成定局。”景歌说完后便转身走向百花殿的方向,此言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悲怮,他不愿久留。如今他已经确定,那位逝去的大元帅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景歌。”她喊道。

    景歌稍稍停了一下。

    “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他们加害于你。”

    景歌不曾回头,迈开脚步走了,嘴角微微弯起一个弧度。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若真是这般也好,万一真被害了,黄泉路上也有个美女作伴。”

    他早已不会把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即便有心,也无力。

    待到景歌回到百花殿时,卫子夫和上官君月两人正在殿前湖边栏杆处。

    “这般狠辣地屠戮了这么多官员,也不怕天下士子寒了心,不敢来帝都当官。”卫子夫把手中是食物捻碎,扔到湖里喂鱼。

    被杀的官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卫家花大工夫扶植上来的,这是极大的损失。她也因此受到了家族的责备,本就不妙的处境更加堪忧,这让她有些恼火。

    上官君月不答,只是望着一旁架着照明的火盘。卫子夫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一只飞蛾扑哧扑哧地飞入火焰中,化为飞灰。

    片刻后,又一只飞蛾飞了过来,扎入火堆中。

    无需言语,卫子夫读懂了她的意思。这名利官场,就像这一团火焰。即便焚灭了再多,再血腥,再残忍,还是会有飞蛾源源不断心甘情愿地扑过来。

    景歌踏入殿中,发现玉珏那丫头竟和那小公主李瑶黏在一块,有说有笑,一见如故,甚是亲热。

    李瑶见到景歌,愤愤地瞪了他一眼,显然还在记恨当年之事,景歌自然不会走近她自讨没趣。

    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打女孩绝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据月儿说,是在父亲身亡那时,她出言辱及,当时惊愤交加,按耐不住,冲动之下动了手。

    玉珏正附在李瑶耳边说着悄悄话,景歌再三示意该走了,她才恋恋不舍的走回来。

    “明儿再找你玩。”玉珏告别。

    “好,可一定要来哦。”李瑶说道。

    三人跟卫子杰他们凑成了一堆,谈笑一会儿,也差不多近了尾声,各自打道回府。

    “女侠手段了得呀,竟和出了名刁蛮的小公主玩得这么好。”景歌坐在马车上,笑着调侃。

    “嗨,这还不简单,俗话说得好,仇人的仇人是朋友。她不喜欢你,我也假装不喜欢你,在她面前说你坏话,就跟她成好友啦。”玉珏不甘示弱,颇是得意地答道。

    “那你跟她做好朋友,有什么企图呢?”景歌问道。

    “那可是大秦的公主耶,说出去多长面子。我向来都喜欢广交好友呀。可以让她带我进未央宫玩,指不定以后还能照应下我。就像你那样,管吃管住。”说着说着玉珏越发越开心,咿咿呀呀的用萌死人不偿命的怪调子哼唱了起来,“我有一个朋友,是大秦的飞扬候,还有一个朋友,是大秦小公主。。。”

    景歌和千雪都被她逗得忍不住大笑起来。
………………………………

第六十六章:重阳

    世易时移,一晃过去了大半年。

    自那场大变动后,大秦朝政清明了不少。上官君月在武后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减轻赋税,重修法规等,一切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景歌除了朝会之外,极少外出。每日在媚香楼的芭蕉小院里翻看古籍和修习武道,早至晚归,却从不留宿。

    “我都快成了你的侍女了,快给钱。”

    韵儿在他面前伸出手掌,讨要银子。就像寻常妻子那般,问丈夫要钱出去买柴米油盐。

    这个院子除了他们两个,再无旁人,之前仅有的几个护卫丫鬟也让他们散去了。

    景歌乖乖地在怀里掏出一把银子放在她手上。

    “今日是重阳呃,不如出去登高望远,而后跟我回侯府吃饭?”景歌突然记起到了重阳节。

    “回侯府?我去不太适合吧。”韵儿有些犹豫和慌张,国公夫人在呢。

    “没什么不适合的。”景歌站起来拉着她往外走。

    “千雪,回去告知夫人今晚多添一双碗筷。”景歌喊道。没人回应。

    “千雪?”他又喊了一声,以往千雪总是隐在暗中。

    “这妮子莫不是真叫卫子杰那家伙拐跑了吧。唉!真是女大不中留。”他叹了口气。

    “又不是你的女儿。”韵儿见他这懊恼的模样忍不住掩嘴轻笑。

    “洛山上人太多了,我们到城外的山去吧。”韵儿望了洛山一眼。重阳登高插茱萸是习俗,今日帝都不少民众都就近攀爬洛山。

    “好,想必城外的风光要雅致些。”景歌点头道,从西门出了洛阳城。

    行人渐少后,两人运起轻功在树梢上急速飞掠,不多时就踏上了西郊的一座山巅。

    远处群山层叠,连绵不绝。

    近处枯枝铺地,红黄落叶随着秋风纷纷扬扬飘落,带着淡淡的萧瑟之意,平白让人添了几分清寒。

    余韵立在山巅之上,绯色长袖随着秋风摆动,望着远方。这个方向,是她故乡所在。那个叫做邯郸的地方,是幼时娘亲常提起的地方。那座皇宫,是她父亲兄长曾经生活的地方。只是,她从未亲眼看过。

    “我将到西北边境去视察烽火台,顺道陪你回邯郸看看。”景歌说道,他知道余韵一直心心念念着故乡。

    “真的吗?”她转头看着景歌,眼中异彩流动。

    “真的。”景歌点头,成叔建造了西北境的烽火台,他自然该去视察一番,也该去西北边境看看。

    看看他父亲曾经征战的地方,一开始,他以为那个不是他真的父亲。直到他的记忆随着时间慢慢复苏,他知道那个威名赫赫的大元帅,就是他的父亲。

    得到景歌的肯定后,她极开心的笑了。

    在她抬首展颜的刹那,景歌忽然觉得,那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博褒姒一笑似乎不难那么让人费解了。换做是我,指不定也愿意呢。

    “真的顺道吗?”余韵问道,她平静下来后突然想起。她虽不懂军国之事,但她博览群书,极是聪慧,自然知晓修筑烽火台再怎么修,也不可能修到邯郸呀。

    “呃,还好吧,毕竟是同一个方向。”景歌打着哈哈。

    那里曾是宋国的都城,如今已被西凉占领,算是在西凉极深的腹地了。而他是大元帅之子,若是在西凉被人认了出来,恐怕会有危险,韵儿想着。

    “要不还是先不去吧,待日后我自己回去便可。”余韵说道,不愿他涉身险地。

    “无妨,那里再危险也不会比帝都更危险呀。”景歌笑着说道,帝都这里看他不爽的人可是有很多,只是有所忌惮,尚未出手而已。

    而他这一趟西北之行,除了想陪韵儿回去之外,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半年,他可不仅仅是窝在院子里看书。

    韵儿思索一番,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她和景歌朝夕相处,了解甚多,也不是特别担心。

    “走吧,回去了。”景歌带着她下山,回到都城中。

    “等一下,去逛逛。”路过市集的时候韵儿拉住景歌。

    “噢,好。”景歌略感困惑,跟她走进集市中。

    “往常你都很少出来逛街什么的呀,怎么今日突然有了兴致?”她生性寡淡,喜欢清静,景歌是知道的。

    “可这不是要回侯府吗,两手空空的过去,夫人难免会觉得我不懂礼仪。”韵儿白了他一眼,答道。

    “娘亲又并非斤斤计较之人,怎会这样觉得呢。”

    “夫人大度归大度,我仍需做好应做之事。”韵儿坚持道。

    景歌点头,心中甚是欣喜。像她这样的姑娘,母亲肯定会喜欢。

    待到韵儿细心地挑好几样礼品后,两人回到府上,千雪等人正在准备碗筷。

    “景哥儿,小嫂子。”卫子杰见到两人大声喊道,他也在餐桌旁毛手毛脚地胡乱忙活。

    自从在谢府见到千雪后,他格外殷勤地往侯府跑,以各种蹩脚的借口黏着千雪,死缠烂打,坚持不懈。

    韵儿听到他这般喊道,俏脸不禁微红,生性恬淡的她也没出言反驳。

    “娘亲,这是我的好友韵儿。”景歌介绍道。

    “见过夫人,万安千福。”韵儿上前把礼物放在桌上,大方得体地行礼,姿态标准而优雅,颇具大家之风,显得极有教养。

    “噢,来就来呗,还带什么礼物。”景母扫了一眼桌上的礼品,颇是开心地笑着拉过她的手说话。

    咦,看来还是韵儿这丫头机智。景歌在一旁察觉到母亲果然是比平常更要开心些,礼品是什么她或许不上心,但看到她这般乖巧懂事还是更欢喜些。

    我真是太年轻了,竟以为母亲不在意这些,她再大度也是个女人。

    “卫姐姐没过来吗?”景歌问道。

    今日重阳佳节,卫家在帝都中仅有他们姐妹两人,如今卫子杰跑过来了,岂非只剩卫子夫一人孤零零的在家中?

    “这不是过来蹭饭了吗。”

    卫子杰尚未来得及回答,略带慵懒疲倦声音传来。一段时日不见的卫子夫脸色不太好,眉宇中带着忧虑,家族中事务繁多,全靠她操持。

    “先坐下吃饭吧。”景歌帮她拉开椅子。

    大半年前的那场变故,让卫家损失惨重。钱权不分家,两者从来都是相依相存的,没有在朝中的官员,就失去了很大的权力,权力的重新分配也意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

    卫家在各地都有产业,大秦帝都这一块极为重要,家族很看重。

    “小师妹。”卫子夫见到韵儿也在,眉头稍稍舒展开。

    “卫师姐。”

    韵儿回应,两人关系不错,自她被卫家收留后,卫子夫对她颇是照拂,待她如妹妹,不曾让她遭受委屈。

    “母亲,我想到西北边境去看看。”众人入座后,景歌说道。

    景母闻言,微微愣了一下。

    “殿下,离开帝都。。。恐怕不太安全。”兰姨犹豫了一下,说道。

    “成叔来信,西境的烽火台已开始修筑,理应过去视察下。”景歌放下碗说道,“况且西北边境是父亲征战半生之地,我也想去看看。”

    “想去,便去吧。”景母沉默片刻后说道。

    “那我随殿下一同前去吧。”兰姨说道。

    景歌还未来得及开口,景母就说道:“不必了,雪丫头跟他去便好,跟得了一时跟不了一世,如今歌儿大了。总归是要自个儿出去的。”

    “我也去。”卫子杰举起手说道。

    卫子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斥道,“闭嘴,瞎掺和什么。”

    “我要跟着景哥儿出去长长见识。”他坚持。

    景歌一笑,自然知道他打着什么主意,便说跟一旁的千雪说道,“要不你留在府中?”

    “不行,殿下去哪我就跟去哪。”千雪毫不犹豫地拒绝。而后把脸转向卫子杰,握紧拳头咬着牙对他说道,“闭嘴,你就待在帝都,再磨叽我锤死你。”

    “哦。”卫子杰弱弱地答道,低下头扒了一口饭。

    卫子夫好气又好笑,这游手好闲的弟弟现在自己的话都不听了,反而被一个侍女治得服服帖帖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脑子进屎。

    “景歌,我也想去看看烽火台,带我一起去呗。”

    先前吃饭的时候玉珏不在府中,她被小公主李瑶邀请进宫中过节玩耍,回来后得知景歌将要西行,便嚷嚷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