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正负责攻打广州的主力是从襄阳南下的阿术,还有负责支援他的阿里海牙,他率军赶来不过是堵住一个方向,如果广州宋军败退最好向东南方向撤离,顺路把在新会的张世杰一并收拾掉。

    领军南下的阿术走的也不快,他一直在坚持着把所经之处都变成牧场的想法,不过他的手下们在想在附近找到普通百姓也很难了。杀人魔王的绰号,从河南道就给阿术戴上了,凶名一出百里之内人烟稀少,原本繁华的大地上一片荒芜。

    沿途的过多的山地丘陵也让骑马元兵很不习惯,就是没有宋朝军队抵抗骚扰,他们的行军速度也是不快,当他们翻过大山到达清附近的时候,阿术终于收回了杀光十里之内人口的命令。

    清远县城也是空城一座,上次被烧毁大部分建筑之后,城内就没有宋人百姓驻留,只有一些无人照看的猫狗舍不得离家,再附近流浪成了野猫野狗。

    阿术把中军大帐设在了清远,随后开始搜刮周边的木材,准备打造攻城的云梯战车,一边等着身后陆续跟来的大批军队。这点他选择的比较正确,如果靠近广州城无十里之内,就会发现比胳膊粗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根本找不到适合使用的木料。

    吕师夔和李恒已经打过两次广州了,尤其李恒的那一次年前攻城,几十里之内的木料和山石,都被他搜刮一空,不过还在败在了广州城外。

    这些经过已经有人详细汇报给了阿术,尤其广州城头有威力巨大的火炮,能够击中三里地之外的目标,这都李恒围城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重点所在。

    可是阿术从来不信那些理由,他也看不起李恒这所谓的汉军元帅,在他眼里没有蒙古人攻不下来的城池,之所以失败,都是那些降兵降将不肯卖命出力。

    不过蒙古人灭灭辽三次征西,两次大举南下侵宋,是世界军事历史上攻破城池最多的军队之一,同样也是杀人最多的军队。根据后世的记载,光是宋朝的汉人,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口就有六千万,而金辽两国更惨,整个王族被连根灭掉一个不剩。

    阿术耐心的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而广州城内也已经开始制作城头遮雨的活动雨棚,马上就要进入多雨的季节,必须要避免因为下雨影响大炮的使用。

    两边的斥候巡逻队经常爆发小冲突,在清远和广州之间的地带随时都会开打,但是规模很小,双方派出都是十几二十人的小队,双方各有胜负。

    伯颜所部也赶到了五叠岭和在此等候的的董文炳会和,傲气尽失的董文炳赤裸脊背,跪在伯颜的中军大帐之外,。

    “败军之将董文炳,请丞相大人降罪。”

    董文炳跪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伯颜才从大帐之内出来,睡眼朦胧的好像好起床,看到已经发抖的董文炳,急忙上前双手搀扶。

    “起来起来啦,宋军向来狡诈,吃一次败仗岂能雄心进去,大汗还指望董将军为他攻城掠地呢,快起来!”

    董文炳感激的痛哭流涕,抱着伯颜的小腿放声痛哭,感谢丞相的不杀之恩,希望能够再次领兵杀敌立功。

    先不表伯颜老道的御人手段,广州城内的宋军,这时候战意十足,有几位将领开始请命,想要出城迎战来攻的元军。骑兵的装备现在非常充足,赵天佑虽然没有理会姜寒尘,但是不妨碍他又从泉州弄来一万多匹战马,也不知道他们姜家,对蒲寿庚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能满足蒲寿庚的贪心。

    加上两次胜仗俘获的战马,现在广州城内已经有了三万骑兵,地方和营房都已经很拥挤,需拆除了好多民宅,才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需求。

    张镇孙第一次防守广州的时候,居民百姓毫无信心,拖家带口的忙不迭逃离,就怕一旦失陷全家都要丢了性命。反观今日在广州城内的百姓,没有人在讨论逃走的问题,都在替骑兵部队操心,如果继缴获元兵的马匹,应该把城内哪一快位置,改建成养马的场地。

    珠江的航道一直保持着通畅,但是煤炭的紧张程度一直没有改变,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不单单是因为大战将至的原因,而是元兵从源头彻底掐死了运输的路径,就是花高价也难以保障供应。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料,从东瀛贩运来的硫磺出了点问题,一直和倭人做交换易货生意的一家商行,在海上运输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有三艘船只在海上沉没。

    一时之间造成了港口硫磺的货源紧张,而有货的倭人借机抬价勒索,一船硫磺的价格翻了三倍不止,那家商行当时气不不过,就空船返回了泉州。

    作为火药作重要的原材料,高品质的硫磺是提升火药威力最重要的因素,在香港岛没有获得更好的硫磺之前,从泉州转运来的日本硫磺,是保证火药威力的唯一选择。

    接二连三受到的资源限制,让赵天佑心中十分无奈,这还没有进化到能源战争的时代,就提前尝到了资源受限的苦楚。要不说世界上所有的争斗,到最后一定是围绕着资源的所有权展开,而巧立名目的借口,只是一块摆在头上的遮羞布而已。

    “我们的火药储备如何,能够支撑下这场战争吗?”

    赵天佑返回了香港岛,召集周远刘金利,以及老冯头和后期涌现出来的一些优秀人才,开了一场每个工序环节都有人代表的大会。从炼焦开始一步步的汇报,物资的缺口,现有的库存及半成品,尤其需要重点了解的,就是爆炸火药的供应,能否保证开花弹的产能。

    经过一整天紧张的核算和落实,所有的资源数据情况汇集到了一起,赵天佑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军压境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军压境

    现在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就是几种口径的开花弹了,是能够支撑广州城防,甚至改正整个战局走向的基础,当赵天佑看到最小的储备数量都在五千发以上,一直担心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

    “哈哈,辛苦各位啦,什么时候造了这么多炮弹,真是让人意外的惊喜啊!”

    赵天佑满脸欢喜,扫视了一圈发现众人都是一脸的尴尬笑容,赵天佑又看了看清单,开花弹总数确实是两万多枚,没有看错啊!

    “怎么了?哪还有问题?”

    老冯头苦笑道:“教头啊,咱们在的城防红夷大炮有八十八门,口径稍小一点的主要装备在船上,现在将近快要四百门。子母炮咱们造的最晚,现在也有将近五十母炮四百子炮的数量,两万多枚炮弹分配起来,实在是不够分呀!”

    “噢,这么一算还真是有点少……”

    赵天佑稍微一算就明白了,五百多门大炮,两万发炮弹只能分配到四十发的基数,真要是全力开火,连两天都坚持不下来。元军这次征调了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已经是整个广州城内军民总数的两倍,而元朝在广西、云南一带,还有十几万的兵力驻扎,随时都能够挥师发往广州支援。

    这场战争几乎可以等同以前崖山海战的地位,只要战败就意味着灭灭亡,对与元军也同样的重要,因为整个蒙元的骑兵只有一百五十万人,还有在元大都留守,防备其他部落窥视大汗之位。

    阿术和阿里海牙所部,是南下侵宋的绝对主力,要是都折损在广州城,那么一定会影响已经被盟元占领的城池,那些投降的汉军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反叛。

    所以说这场酝酿中的旷世大战,规模已经持平曾经持续几年的襄阳之战,所以来说这点物资储备简直就是毛毛雨,一定要掰着手指头用,随时都可能断顿。

    “海上作战自从上次灭了朱清的船队,元朝水军已经七零八落,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还没有装备到船上的大炮,全都停止装备。水军照常训练,南海舰队的巡逻重点改成珠江航道,要保证这条水路的绝对通畅,这个广州的命脉不得有一点马虎。

    冯师傅,上次咱们说的在野外移动的炮车做的怎么样了?现在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尽快的生产一部分备用。普通刀剑的生产暂停,重点生产箭头和炮弹,尤其是破甲锥,数量充足的话可以装备到城头的普通士兵,借着地利他们也能用得上。”

    周远接着道:“赵将军,现在的局势虽然紧张,但是来香港岛做生意的商户越来越多,也是靠着这些商行的运输,我们的物资才不至于断绝。

    所以我建议赵将军联络一下这些有实力的商家,挑个时间设宴招待他们一次,给他们点好处安安心,也好把他们的生意和咱们在绑的紧一些。”

    “嗯好,周远提的这是个好建议,安安他商户们的心,也给点甜头尝尝,可以把将来的利益拿出一些来,让他们多卖点力气!”

    无利不起早,天下的商人都是逐利而来,只要代价足够高,什么东西他们都敢贩运。就好比蒲寿庚收到足够的代价,元兵暂存的战马他都敢卖掉,当然他肯定有足够的把握,付出一点好处,把这件事情悄无声息的平掉。

    专门转运硫磺的商行,已经从香港岛手里赚了十几万两的银子的差价,要不是东瀛商人趁火打劫要价太高,他宁可不赚钱跑一趟,也不会空着船回来。

    但是生意继续要做,东瀛人的硫磺自己也用不到,卖不出去了他们也着急,可是这样一来二去的就耽搁时间,而时间对于香港岛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所以现在需要赵天佑开口放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把东西给我弄来了,只要不是旷外的价格就能接受。香港岛保证每一家商行的利益,并且希望有能够同甘共苦的商行,在将来香港岛对外出售的商品,可以享受独家经营的代理权。

    赵天佑并不擅长去沟通这些商家,只需要酒席的时候他露个面,敬敬大家的酒,具体的业务自然有人去谈,对于这些商行里的二掌柜来说,能见到赵天佑都已经是无上荣耀的待遇了。

    这一次宴会效果非常好,有了赵天佑口头的承诺,所有的商行都替香港岛上心,在自己有渠道的地方,寻找煤炭硫磺还有铁矿石的货源。

    驻扎在清远的阿术大军已经陆续到达,元军的骑兵逐渐地靠近广州城,早间几十里的空挡范围逐步压缩,慢慢的元兵前锋营到了广州北城五里铺驻扎,吕师夔曾经设过中军大帐的村子。

    广州城头之上架竖起了八丈高的塔哨,日夜不停的有瞭望手观察元兵动向,香港岛上研发制造的简易望远镜,有两部就在塔哨士兵的手中。

    不过这两个望远镜实在是粗糙,镜片是由天然水晶磨制,透光度一般也就有三四倍的放大,对焦也不是很准确,看时间久了会让人头晕眼花还会呕吐。所以每个人轮换着看两眼,不能一个人长时间的观测,但是五里之外元兵的大概动向,还是绝对瞒不过城内的监视。

    赵天佑不懂得制作玻璃的工艺,制作透镜更是两眼一抹黑,反正是大概和沙子石英之类的烧制,也可以从大食人那里去学习一下。香港岛上的生产力都在为军工服务,所以玻璃这个并不重要的东西,赵天佑一直没有提上计划,不过将来可以当做一门赚钱的行当来做。

    东边伯颜大营驻扎在八里庄,从新整军带队的董文炳,带着两万精兵护送着四十辆笨重的大车,拉着四十门神勇大炮出了八里庄,一点点的向前推进。

    在队伍的最前方是抓来的各族苦役,推着一车车的新伐下来的原木,尽可能的要靠近城墙,就地打造攻城器械。不过董文炳很清楚,宋军大炮能够有三里的射程,所以木料场必须要建在三里之外,准备用原木打造出炮弹炸不动的坚固炮车。

    可是城头上的宋军,会让他们安心的准备吗?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探

    距离城墙三里之外,董文炳很小心的反复勘察,三里的距离觉得还是不够,又往后撤了几百步才钉下地锚。()手下的匠人们设计了一个可以移动的木屋,全都用粗壮的原木铆接而成,从理论上可以抵御弹片的伤害,而神勇大炮就罩在木屋的下边,靠轮子推动着可以靠近城墙。

    设计理念上非常的不错,可以称之为原始版的简陋坦克车,弓箭以及霹雳炮之类的武器,真的很难对于造成杀伤,而他致命的弱点是怕火攻。所以他们又蒙上新鲜的兽皮,在上边涂抹胶泥防止火攻,先不说实战效果,就说这个设计方案非常好的理念,说明董文炳手下还真是有能人,才能想出这么个法子。

    自从改良火药以后,神勇大炮的威力也提升了许多,射程早就超过了五百步,如果靠近城墙的话,已经能够杀伤城头上的宋军士兵,尤其他是漫天花雨式的射击,扩散的杀伤范围更大。

    这可是董文炳唯一的能够威胁城上士兵的手段,所以他特别的谨慎也不足为奇,伯颜没有怪罪他失利,让他感激万分很不得立刻冲向广州城。但那只是一时的心情,发生过的事实一直在警告他,提防大炮提前做好防护,否则将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所以他才和手下人琢磨出这套看似笨拙的战术。

    赵天佑在城头观察到了董文炳在干什么,心里顿时好生的佩服,给大炮做个大大的木头壳子,这不就是未来坦克车的雏形吗。香港岛也应该把这个项目纳入发展计划,快速机动还有防护的移动大炮,那不就是未来骑兵的终结者吗,虽然眼下看起来只是一个比较荒唐的笑话。

    既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赵天佑还特意嘱咐士兵观察他们的进度,先不着急动手,一定要他们把木屋全都完工,架到大车上之后在做计划。

    董文炳计划的很好,等到他们攻城的时间一到,和其他门攻城器械混在一起,冒着城头上的炮火靠近城墙,然后打广州城一个突然袭击。

    四十门神勇大炮并在一起,还真能重创城墙上的士兵,这样就能够给元兵创造登上城墙的机会。一旦展开贴身肉搏战,董文炳非常有自信,凭借手下自身的实力能够打开局面,那样的话破城之功就指日可期啊!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就在这方圆不到百里的地方,集聚着七八十万人口,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冲上去杀死敌人。

    水军乏力是伯颜的遗憾,朱清所部被剿灭身亡的消息,已经是不正的事实,元兵在水上能够形成战力的只有张瑄所部,但是远在北方的大运河上,一时也调遣不过来。现在伯颜手头上只有一些从附近抢夺来的渔船,只能是供自己的部队搭个浮桥,或者行军渡河之用,根本形不成水上的战斗力。

    而南海舰队的大船,每天来回的巡视珠江两岸,那种蔑视一切反抗力量的姿态,让偷偷侦查的元兵斥候无地自容,可是谁能有办法去跟他干一仗啊!

    伯颜在八里庄扎营之后,阿术作为第一元帅,自然赶过来拜见丞相,就像对待董文炳一样的态度。阿术作为主攻的元帅,所有的军务都是由他做主,而东城这几万元兵,阿术同样可以支配调遣,来配合北城的攻势。

    “最为大汗帐下最勇敢的勇士之一,我在这里祝福你,用你勇敢和智慧的力量,攻破广州的大门。只有依靠勇士的弯刀,才能让这些狡诈的宋狗臣服,远在北方大都的大汗,正在用目光注视着你。”

    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