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天佑自认有一些民族主义,这也和我们华夏近代受诸多列强欺辱有关,从晚清开始华夏就成了世界公认的肥肉,半大不小的国家都想冲过来咬上一大口,究其原因是与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还有军事力量几百年都没有明显提高的原因。

    开办讲武堂的主要原因,是赵天佑想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做一些事情。不管以后他在什么时候离开,或者死去之后,这个古老的民族能够强硬一些,不必在以后的岁月中,遭受世界各国列强的欺辱。

    在过往的岁月中赵天佑非常清楚,米国为什么横行霸道,开着航母到处指点江山,一念之间就能够左右弱国的命运,为了国内的经济可以让数千万他国的百姓陷入战火之中。

    因为他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到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这样一来带来的是更加强大经济实力,吸引人才形成有自豪感和更加团结的国民,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把其他的国家抛得更远。

    赵天佑现在看不到宋朝的未来,所以他想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留下一些可以让华夏民族受用一生的好东西,那就是从强大自己开始,从重视军事开办讲武堂开始。

    赵天佑正在书房中口述军事知识,旁边几个书记官奋笔疾书,生怕落下一个字,生怕记错一句话。

    “赵将军,赵将军在吗?”

    书房外的人打断了赵天佑的思路,看着眼前几个一脸疲惫的书记官,他才想到又连续的说了一个时辰了,这几个书记官的胳膊估计早就酸了。

    “今天先到这里,你们回去先休息一会,明天上午再来找我!”

    打发走了书记官们,看到凌震一身戎装的站在外边,因为打断赵天佑而一脸的不好意思,却又欲言又止难受的表情。

    “怎么了凌将军?有紧要的军情吗?”

    凌震鼓了鼓气道:“不是军情,是前几天的事情,我不是从虎门镇抓回了六百俘虏吗,一直关押着还没有处理。我说斩了他们祭军,可是好多人都反对我,张大人和一些文官,都觉得有失大义!”

    “元兵俘虏,为什么要带回来?既然他们不愿意斩首,那就给我送到战俘岛上去好了。”

    凌震咬了咬牙,恶狠狠的说道:“不行,这批战俘不能放过,一个都不行,要不然对不起被他们残害的百姓。”

    “虎门镇有什么隐情?你一直没有告诉我?”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想让他们战栗和颤抖,唯有杀!杀!杀!

    第二百二十四章 想让他们战栗和颤抖,唯有杀!杀!杀!

    赵天佑从五叠岭回来之后,就一直在为开办讲武堂做准备,虎门镇的战役他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只是知道打了胜仗。出动南海舰队四十艘主力炮舰的阵容,如果还打不赢准备偷袭的元兵,杜浒和凌震他们就可以直接去死了,活着简直就是浪费粮食。

    南海舰队反偷袭的战斗是杜浒指挥的,打完之后并没有过多停留,直接反航回香港岛巡逻去了,杜浒根本没有踏上虎门镇村里一步,自然不会知道镇里有五千具被屠杀的尸体。

    凌震亲眼所见虎门镇的惨状,心中义愤填膺但是又控制住了当下斩杀俘虏的冲动,把他们押送到了广州城,准备在城门行刑斩首,祭奠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英魂。

    可是遭到了张镇孙和一众官员的反对,原因是这些俘虏并不是元人,而是投降元朝的汉军,随军作战都是因为元军的胁迫并非本意,杀害虎门镇百姓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动手。

    而屠杀自己的族人祭奠英魂,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这一点就是文天祥也隐隐有反对的意思,让凌震心里十分的憋气,所以他特意来找赵天佑诉说不平。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为什么不把他们当场斩杀?还要浪费几天我们辛苦得来的粮食,你知道哪里错了吗?在城门弄个仪式斩首行刑,是不是很长你的脸面?凌将军?”赵天佑心头无名火起,说话的语气也严厉起来,几句质问立刻让凌震低下了脑袋。

    “赵将军,我、我、是我错了,心中确实有贪图虚名的想法,把这些战俘斩首在那些文官面前,觉得会长些脸面。”

    赵天佑压了压心中的火气道:“想要长脸并没有错,想祭奠死去勇士的亡灵更没有错,错就是不应该让这些人多活几天,还浪费我们的粮食,你知道我的看法了吗?”

    “嘿嘿,我知道了赵将军,我应该在虎门镇百姓的尸首之前,将这些人处以极刑,让还没有闭眼的百姓们安心离去!”纳过闷来的凌震,一脸傻笑的看着赵天佑。

    “行了,这事交给我办,必须要给死去的百姓一个交待!头前带路,我去找各位大人理论一番。”

    “好嘞,赵将军!”

    从在孟家渔寨对付海盗开始,赵天佑采取的就是极端的手段,我不管你是否出于本意,反正你来杀我的时候已经注定,我必须要干掉你才能活下去,为什么要对自己残忍呢?

    出于人道优待战俘,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对方交换战俘,让他们得到公正的待遇,那是社会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够相互执行遵守的公约。

    但是按照赵佑所了解战争中,都不说二战时期各种耸人听闻的屠杀俘虏事件,就连近期发生以米国主导的战争中,哪一个战俘得到了公正的待遇?所谓的人道主义,不过是弱者为了争取自身的权益,试图像强者祈求平等的对话一样,永远不会得道强者的尊重。

    只有你的力量足够威慑到他,才会有人试图坐下来和你谈谈什么是人道主义,什么叫做自尊和平等对话。而现在蒙元和宋朝之间根本不会有什么道义,唯一存在的就是欲望和杀戮,并且只是由元军一方来主导,宋朝根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整个侵宋的战争历史中,有记载的可信的数字是,蒙元前后屠杀了宋朝将近六千万人,户籍注册的人口去掉了足有八成之多。但是广州的文官为什么要反对凌震杀俘虏呢?赵天佑很不理解,所以一路气冲冲的,和凌震一起找张镇孙去理论。

    “各位大人,凌将军提议杀元军俘虏,以祭奠死去的将士和百姓在天之灵,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反对呢?”

    赵天佑一点也没客气和拐弯,直接在议事大堂上提出了问题,希望堂上的张镇孙和下边的文官,拿出一个缓和的态度,就此给个台阶下去就完了。

    “哎,赵将军来了啊,是这么一回事,我来给赵将军解释一下!”:张镇孙看赵天佑的语气不善,急忙从桌案后边坐了起来,几步来到赵天佑身边。

    “赵将军,经过审过那些战俘都是宋人,有的是降兵有的是走投无路的百姓,再说虎门镇的凶手也不是他们。现在都处死他们未免有失大义,再说我大宋皇朝,不管作战还是国事,向来都是礼仪之邦……”

    赵天佑道:“我不管他们是什么人,我只是知道他们是元朝的士兵,拿着刀枪骑着战马,踏在别人家的土地上,不是强盗是什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官兵节节败退,为什么有这么多宋人加入元兵,调转刀枪对准自己的同胞,堂堂几千年的传承,你们学会的只有礼仪之邦?”

    张镇孙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赵天佑,在做的十几位文官面面相觑,没有人敢上来搭话。

    “我就是要杀掉他们,不管他是什么原因加入的元兵,就凭他们眼看着自己的族人,虎门镇的百姓在他们眼前惨死,他们就没有资格再自称汉人。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做的过分,但是我不在意你们的看法,因为以后我还有做更加过分的事情,我建议你们到时候不要再提意见!所有到过汀州、漳州、虎门镇的元军士兵,甚至是所有董文炳的部下,一概的不留活口,让士兵任意处置。”

    “还有到过常州的……”

    听完赵天佑的说辞,文天祥心中感慨万千,宋朝政策以往过于怀柔,才让入侵者变本加厉更加霸道。以前的战争中,抓到了元军俘虏都要好好的看管,好吃好喝的喂着,以便下次割地求和的时候送回去,借此讨元军将领的欢心。

    可是每一次懦弱的表现,让元朝更加的嚣张跋扈,拿了你割让的银子,转身就去购买刀剑,重新武装好了继续来打你,继续朝你要钱割地。

    “文大人,您觉得我说的可对?对待入侵的强盗,唯一的办法就是,你比他更狠更毒更加强盗,让他为所做过的事情感到战栗和颤抖。”

    厅里有数的几名武将,站起身来手拍腰间的佩刀,嘴里喊开了号子。

    “杀、杀光入侵的强盗,杀光元兵,杀、杀、杀!”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万众一心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万众一心

    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广州城正南门人声鼎沸,维持秩序的士兵满头都是大汗,情绪激昂的民众都想冲进去,从那些被捆的元兵俘虏身上撕块肉下来。

    )

    广州城内的百姓已经达到二十多万人,是从各地汇聚而来,大多家庭都遭受过元人的侵扰和涂炭,也有很多人的亲人遭到了元兵的毒手。

    “剥了他们的皮……”

    “砍头太便宜他们了!”

    “把他们剁成肉馅,我要蒸包子吃!”

    到后来场面越来越混乱,真的有半城的百姓都往南城这边涌,再等下下去可能会引起骚乱,所有没有等到定好的时辰,凌震就下了行刑的命令。

    刀光闪过一百颗人头落地,尸首被搭到了一边,接下来的一百人已经迈不开腿走不动路,是被两名身强力壮的宋军拎着架到了刑场。随着一波接着一波的行刑,周边的百姓欢如雷动,压抑许久的情绪得到了抒发,在刑场大哭大笑晕过去的百姓不计其数。

    曾几何时,宋人只有被屠杀的份,哪有机会目睹元军士兵被砍头行刑,虽说这些并不是正宗蒙元士兵,但是同样代表了在广州城慢慢的在强大。

    这种强大不止是在军事上的反击,军队里新式武器的装备,同时反应在普通百姓和士兵的心中!元兵不是不可战胜,他们的士兵同样会吓得屁滚尿流,一刀砍下去脑袋一样的会掉下来。

    这场作秀一般的行刑过去之后,前来报名应征入伍的百姓络绎不绝,而拿着银钱和贵重物品到州府支援军饷的百姓,竟然排开了长长的队伍。

    整个广州城内军民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并且影响力逐渐向外扩散,比上次香港岛征兵的影响力更加强大,甚至有人走路上百里来守卫广州城。

    这可是个意外的收获,赵天佑和凌震等人都没有想到的,凝聚力对于这座被战火洗礼多次的古城,即将面临蒙元大军进攻的广州可是天降的助力。一时之间城内百姓自发的开始了许多活动,协助加固城墙,休整道路疏通水道,等等很多需要劳力的地方,几乎都不需要官府主导,就有人主动自发去做了。

    五叠岭下元军被烧毁的大营外,董文炳坐在马上呆呆的发愣,亲率三万精锐骑兵,一路顺风顺水的来到五叠岭扎营。看到所过之处宋人的懦弱无能,更加激发了他嗜血的本性,再加上有个出卖虎门镇情报的乡绅,所以一路杀光的奇袭了虎门镇。

    本来一且都是顺利的,就从码头上出现的假冒的运粮船开始,好像上天已经收回了对他的眷顾,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在马前单膝跪地的孙瑞不敢抬头,败逃回来之后宋军并没有追击,他率领着几百残军也不敢离开,就在五叠岭附近驻扎,等待着董文炳大军回营。

    可是他特没想到,董文炳带回的几千骑兵同样的失魂落魄,跟出发时的龙精虎猛截然不同,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同一支队伍。

    “宋军一直没有追击?你可曾派人回去八里庄打探军情?”

    孙瑞起身低头答道:“他们放了一把大火,把我军阵亡的将士都给烧了,留下了一地残垣,并没有人驻守八里庄。”

    董文炳没有继续质问孙瑞的失利,眼下的问题已经是如何面对丞相伯颜的怒火,三万大军败的太彻底,他也需要一个孙瑞来帮他证明,宋军的火器是多么的厉害,一次又一次的超出他的预料。

    “下马清理营地,从新在此扎营结寨,等候丞相的大军。”

    孙瑞有些忐忑不安的道:“将军英明啊,我们再此地扎营,宋军已经袭击过一次,肯定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这马屁拍的浑然无力,董文炳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受用,败军之将何谈英明,眼下他要费尽心思如何对伯颜解释失败的经过,那才是他更重要的事情。

    伯颜亲率的大军走的很慢,慢到身边的将军们都一头雾水,上岸之后他好像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兴趣更大,对于前方战线的失利与否,并没有的太多的在意。

    索多在漳州作战被董文炳压了一头,所有的功劳和出彩头的事情都落在了董文炳身上,他心里是一直有点不服气的,这次在伯颜身边随行,正好是从新获取信任的好机会,所以一直期待一场能够展伸手的战役。

    不过沿途的宋朝百姓和州衙府县的乡军和民团,都已经先后接到了广州张镇孙的通知,让他们主动放弃驻地,躲避元朝大军避免不必要的死伤。

    除了偶尔有外出的巡逻队会遭遇一些突袭之外,基本上伯颜这一路走来还没有碰到百人规模的战斗,并且偷袭的宋人都是借助地势之利,打一下之后就跑的无影无踪,所以索多的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

    惠东县成了一座空城,能走动路的人基本都走光了,伯颜率军进驻之后,几天都不提继续开拔的事情,让一心想要开战的索多坐立不宁。

    索多终于鼓足了勇气,趁着一天伯颜饭后休息的空挡,跪在伯颜的面前请战。

    “丞相大人,董文炳已经两天没有消息返回来,末将愿率军前往查探军情,请丞相恩准。”

    伯颜捏了捏下颌卷曲的胡子,毫无表情的说道:“董文炳贪功冒进,肯定会吃败仗的,怎么你也愿意去吗?”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早就知道他会吃败仗……”

    “哼哼,张弘范崖山战败身亡,朱清李恒所部损失惨重,而他董文炳从漳州所获颇丰,改良了火药,仿制了诸多宋军守城用的火器。放眼朝野之下,还有哪一个将军的功劳在他之上?大汗曾经亲自赞赏过董文炳智勇双全,这次要是不吃点苦头,谁还能够驾驭?”

    索多一听顿时汗颜,没想到事情这么复杂,只怪自己脑袋不灵光,看不透这朝堂之上的心机。

    “大汗亲自下旨,要重用汉将降将,需要他们冲在最前方,才能减少我们部族儿郎的损伤,但是我们不需要一个功劳过于大的汉将,你懂么?剿灭大宋江山的荣誉,必须要落在我们蒙古英雄身上。”

    索多心中顿时一喜,急忙跪地道:“索多鲁钝,全靠丞相大人点拨!”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战前筹备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战前筹备

    其实伯颜怀着好几种心思,从东南路跟来的军力精锐都给了董文炳,目前跟随着他的不过五万多人,还有很多是运载粮食辎重的苦役,说实话战力并不充足。()

    真正负责攻打广州的主力是从襄阳南下的阿术,还有负责支援他的阿里海牙,他率军赶来不过是堵住一个方向,如果广州宋军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